首页 理论教育 高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思路

高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思路

时间:2023-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校在高职学生德育精神文化的制度建设过程中根据师生的内在需求、心理特征,并符合德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创设稳定、持久并富有创新活力的校园精神文化氛围,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高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思路

一、高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思路

(一)明确高职院校学校发展定位,创新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高等”标明了其与中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差别——学校在人才培养定位上必须有高标准、高要求;“职业”标明了其与本科及研究生教育的区别——学生的学习侧重点不在学术科研方面,而是重视学生职业实战技能的提高。由此,准确的学校发展定位、具有创新特色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成为我们高职精神文化搭建的首要问题。

1.准确的人才培养定位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地处西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成都市经济中心园区,学院重点开设了财经、旅游、工商、物流、软件类专业,这些专业均涵盖于成都市支柱产业之内;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的人才不但适应这些行业、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而且成都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制约甚至是引领了这些行业的发展。因此学院提出我们的办学定位必须“融入‘园区’办学,培养现代服务业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适应产业需要,引领产业发展”。

2.探索融入“园区”的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学院人才培养定位,学校的人才培养以融入产业园区为依托,与政府相关部门、行业联盟(协会)、企业等形成多元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致力于服务成都第三产业,成功地探索出了适应并引领成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1)项目集群推进式

该模式主要借鉴计算机系统中集群的含义来组织项目教学中的各个子项目。将一些相互独立的、通过职业能力贯串的项目构成一个组,这些项目为同一个培养目标服务,它们将教学计划中所有课程的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使学生在受学历教育的三年也是不断做实际项目的三年。推行项目集群教学模式,让学生积累了一定的项目经验,成为企业所需人才,同时也使学生具有较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2)工学交替式

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学分制的支撑下,学院与企业共同开展工学交替教学运行方式并建立了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探索出“滚动式”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其内涵是把全年工学交替教学实习学生分为5个批次,每批学生实习周期为10周,实现每批学生之间的无缝对接,保证企业正常运转和相应的人才支撑。“滚动式”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工学交替中学生实训结束后,相应岗位由谁来代替的瓶颈问题,也为学校带来了最鲜活的行业信息,为专业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生动的实战案例。这一模式得到了企业的充分肯定,也使企业的利益在工学交替中与学校、学生利益取得了一致。

(3)执业渗透式

旅游管理、导游等专业教师有优良的职业资质和精湛的示范能力,从而在人才培养中有效实施了“职业渗透式”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渗透模式”就是专任教师具备行业从业或考评资格,并具有较长时间的从业经历,且在教学中能够适时参与行业实践。同时,行业专家或业务骨干能够以一种常态方式,参与专业改革、课程建设等,并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因此,这是一种校企双向的、互动的态势,是一种全面的嵌入,达到了校企共建专业、共建课程、共建课堂的效果。“职业渗透式”强力保证了我校在四川旅游行业拥有一批顶尖的师资力量,现在我校旅游类专业教师实现了两个100%,即专业课教师100%拥有行业资格证书,100%具有从业经历。

(4)冠名订单式

该模式就是学校在培养计划当中,从相关专业中选择一部分学生以企业冠名组班,在这个专门化方向培养过程中,其课程体系、教学计划,包括实习、实训的场所,都是根据订单企业的要求来量身打造,并且企业专家或业务骨干坚持定期到校授课。这种培养方式让学生能够一进冠名班就与企业零距离接触,既缩短学生对企业的适应期,又能使学生更快掌握企业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对于学院来说,冠名订单教育克服了遗忘教学的盲目性、封闭性和高成本,也提高了就业率、稳定率,而企业也可以通过这样的培养模式,根据自身的需要吸收优秀人才,如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与成都实际城酒店的合作就是采用这一模式。

(5)共建实训基地

学院积极引进企业建设校内实训基地,与园区内的IT、银行、旅游、商务及物流等多家企业签订联合办学、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协议,保证97%以上的学生能顶岗实习、实训。如2007年学院与高新技术开发区内的企业联合成立“起点科技创业中心”,从企业引进实训项目,学生承担该中心的项目后,在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的共同指导下完成实训任务。

(6)“实习+就业”

“实习+就业”式,是指学院与多家企业合作,由企业提供职位需求及选择标准,安排3~6个月就业岗位实训。企业提供岗位实训计划,安排指导教师,按照企业标准进行考核,实习结束后,企业择优录用。

(二)多渠道塑造高品位的高职学生德育精神文化

1.学院十分重视管理制度建设,确保德育精神文化建设活动的有序开展

学校的管理制度突出两个字:一个是“严”字,一个是“实”字。一方面,要规范和完善管理制度,编定规章制度要涉及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做到事事有章可循,细到内容具体明确、操作性强,严到纪律严明、奖罚分明。另一方面,要依据现代教育的管理理念,倡导人文情怀,建立师生共同参与的,以民主、情感、制度为基础的人本化管理模式,即:以人为本、德法兼治。将制度管理与情感内化相结合,坚持用制度塑造人,用机制发展人,用情感凝聚人,使师生在互动的管理环境中得到共同发展。把辅导员队伍建设和班级管理工作放到学生德育工作的首位,通过制定实施辅导员管理条例、辅导员考核制度、辅导员工资津贴等一系列激励机制,来提高辅导员实施德育工作的责任心、主动性、积极性。通过定期检查、考核、评比等手段,实现学校德育工作的常规化和制度化。学校管理网络完善、分工明确、职责分明、考核到位,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局面。学校在高职学生德育精神文化的制度建设过程中根据师生的内在需求、心理特征,并符合德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创设稳定、持久并富有创新活力的校园精神文化氛围,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2.注重探索高职院校德育模式

首先,要注重主体性的德育模式,在高职学生德育工作中我们把学生看成主体而非客体,具体来说就是:着眼以学生个体为中心,倡导学生自主管理,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在学生常规德育管理产生实效的基础上,学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格调高雅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活动,让学生参与制度制定,参与管理过程,参与评定结果,使他们产生了责任心和使命感,提高了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其次社会实践模式。让广大学生通过暑期“三下乡”、青年志愿者、工学交替等机会与社会接触,并引导他们端正对服务社会的认识,规范行为、树立价值观,形成优秀的高职学生德育精神文化。(www.xing528.com)

3.学校开展可持续发展的具有高职特色的德育活动

精心策划德育活动,努力增加精神文化的含量,用优秀精神文化去熏陶学生,感化学生,以形成学生崇高的理想、高尚的品质、儒雅的气质、独特的风格和追求卓越的个性。如:学生办校园报刊、文学社、“城乡一体化研究会”、读书会、记者团、校园新闻、校园文学、人文讲座、辩论赛、校园素质拓展、技能大赛、校园艺术节等活动,活跃在课堂内外,并定期评选优秀刊物和活动,授予社团荣誉称号,向有关社会正式部门推荐学生习作,争取作品为有关报纸杂志或有关单位所选用,引发学生的成就感

4.从高职学生德性养成与诚信教育抓起,塑造高职学生高尚的人格

但丁说:“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形成“讲人格道德为荣,失诚信伦理可耻”的校园道德文化氛围,必须从学生德性养成与诚信教育抓起。一方面,高职大学生德性养成主要包括生活习性的养成,学习习惯的养成,人际习惯的养成,心理倾向的养成,社会劳动实践观念的养成,生态环境意识的养成和规则意识的养成等。学生寝室是培养高职大学生德性养成重要场所。我们一直致力于创建优秀的寝室精神文化,并把它作为高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基础。另一方面,诚信是德性养成的基本条件,我们酝酿了以培养学生诚信观念为主旨的“诚信工程”,如在学生考试之前进行广泛宣传动员,从而引导学生养成诚信考试的习惯。让高职学生明白在强化社会规则意识的今天,个人成功除了依靠智商、情商外,还必须奉行“互利为本、诚信至上”的律商理念。因此,必须教育高职学生承诺从进校军训做起,从道德操守方面着眼,从每周一至周四的早晚训着手,塑造新世纪高职大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

5.“实”字为先的高职校风是优秀的高职院校精神文化

在一所具有优秀精神文化的高职院校中,从校长到员工的作风都离不开“实”字。校长具有硬实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老实的科研态度,踏实的工作作风,扎实的工作精神,实心对待自己的员工,讲实话,办实事,说实理,迈实步,走实路,求实效,立实功;教师的行为处世诚实、朴实,工作态度扎实、踏实,说话实在,工作实在;学生踏实学习,诚信做人,实实在在的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形成专业素养,强化专业能力。

(三)营造高职院校育人氛围,优化高职人才培养环境

高校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在育人中发挥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独特作用。

1.优化高职校园环境

构建人文化的校园环境。校园人文环境是学校办学的基础条件,也是一所学校精神面貌的载体。高职校园必须尽量完善各项基础设施,打造具有精神文化氛围的高职院校环境,如楼与路的命名等都可以体现本校的精神风貌;对于高职院校来讲,校园环境还必须具有职业特色,对此我们可以将学校在职业教育方面的历史、成绩等以宣传栏、文化广场等形式展现出来。要让学校的每一堵墙会说话,让校园每一个角落时刻都能默默地发挥着精神育人的作用。

2.创建浓郁的职业环境

作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应用性人才是学校的主要任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必须以安全、健康、环保、真实的理念装饰布置各实训室:安全方面主要是设置各类安全警示和逃生指示标志,张贴安全生产的宣传图片、安全生产守则和突发事件处理办法示意图等,配备急救箱和消防设施,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健康方面主要是将以人为本理念引入实训室的建设与装饰,强调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强调相关行业职业病的预防,设置通风设施,确保实训室内无空气污染等;环保方面主要是专门设置“三废”回收装置、注重环保节能,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真实是指校内实训中心建设力求与企业生产设备及工艺流程一致,同时在装饰时融入企业文化元素,模拟真实企业工作场景,如选择一些企业常用的宣传标语,实训室地坪采用现代化工厂常用的分区方式,划分出生产区与安全区等,营造现代职场环境,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3.营建良好高等职业技能示范环境

高职院校必须经常组织各个专业的技能大赛,并邀请低年级的同学观摩学习,以高超的技能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和工作志向。

(四)拓展高职校园精神文化阵地

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宣传阵地的建设,充分利用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学生宿舍及校园网络等搭建高职校园精神文化传播与创新的平台。

1.以高职学生社团作为重要载体,拓展学生职业能力和素养训练平台

高职院校党委、团委应对学生社团给予高度重视,明确了“以共青团为核心,以学生会和学生社团为两翼”的学生第二课堂组织格局。学校团委、学生会坚持“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热情鼓励与职业相关的知识技能型社团、积极倡导志愿服务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的原则,致力创建“明星社团”、“优秀社团”和“特色社团”,切实加强对现有“风采”书画协会、文学社、摄影协会、营销协会、英语协会等学生社团的引导、规范和管理。学校团委、学生会和学生社团针对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不同需求开展的诸如足球赛、篮球赛、羽毛球赛、卡拉OK比赛、大型职业技能展示文艺晚会、书画摄影作品展、“手抄报”比赛、黑板报比赛、模拟招聘会、英语演讲赛、“星级寝室设计大赛”、“校园文明之我见”征文比赛、“营造优良校风,从我做起”演讲赛、主题辩论赛等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调动高职学生参与活动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提高职业能力和素养的“第二平台”。

2.建好高职院校宿舍阵地

学生宿舍是学生课余生活的主要场所,是育人的重要阵地,高职学院应该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宿舍成为职业教育的新阵地,如在每栋学生宿舍楼入口处,都建会客厅、摆放报纸杂志等,特别是有关职业、行业情况介绍方面的书刊供学生阅读。

3.丰富和规范高职院校校园网络精神文化

21世纪是属于互联网的世纪,网络已渗透到人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网络文化已成为影响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因素。高职学院需通过引导和规范学生健康上网、吸引学生上校园网,营造利于学生发展的网络环境。学校要定期对网络通信员、BBS版主进行培训,有意识地培养一批版主,进行网上引导。学校还应引入维普、万方等数字图书馆、数字期刊网等资源,为学生发展创造便利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