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受教育者视为实现教育目标的主体,充分尊重其主体地位,从而培养和造就人。只有通过受教育者主体的“内化”,才能把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动机和意识,再由受教育者将这些意识“外化”为行为并产生良好的行为结果。显然这就要求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随着社会的转型、体制的转轨,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影响日益加剧,教育的功利价值十分明显,尤其是高职教育在这一点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往往不把教育过程看做是师生双边活动的整体,而是过分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片面强调教师的权威,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片面强调教育中的“强化灌输”和管理中的“强制性”。使教育过程中的“双边关系”成为教育者的“单打一”,忽视了高职大学生受教育的能动性和主动性,忽视了大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积极判断、筛选、理解和内化过程的重要作用,降低了学生教育的有效性。
实践证明,往往我们在处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关系时出现问题的原因在于对“主体”认知的错位,将自己无形中当成了改造学生思想的主体。应该还“主体”地位于学生,让他们在成长中去体会人生的快乐,在快乐中去感知真理。让学生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只有使他们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才能创建出深受学生欢迎的校园文化。
(二)教书与育人结合不紧密
一些教师除了自身授课、科研以外,很少组织、参与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学生教育活动,很少深入学生班级、宿舍和年级的建设工作,缺少有针对性的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难以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很难发挥教师在德育中的功能,这样,限制了教师主体作用的发挥。(www.xing528.com)
传统管理模式束缚了主体的积极性。一些管理人员的观念中仍是传统的师生教与学、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过多使用管理方式,制定很多的条条框框来约束管理学生,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和共建意识,教育滞后或者教育形式和方法缺少创新,束缚了学生良好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生是校园文化的主体,教职员工是校园文化的主导者,领导是校园文化的倡导者。要把师生员工看做是学校生活的主人,是校园文化的建设者。只有把主体性与主导性起来,才能调动他们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在参与建设中受到良好熏陶和教育。
(三)校园文化阵地建设的主体本身素质水平受到时代的挑战
教师和学生既是校园文化的承载者,也是校园文化的建设者,更是校园文化创新精神的体现者。校园文化阵地建设在当前时代需要的就是具有敢于创新、心理素质好、具有良好的文化底蕴素质的主体。而在紧张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师生面对功利化、利益短视化的倾向影响,注重一般科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即“快餐式”文化,而忽视师生个人的文化底蕴、心理素质的提高。师生本身的素质水平面对多元文化缺乏正确判断和取舍的能力,面对不良环境的渲染缺乏调控能力,面对挫折缺乏承受能力。因此,当前时代的校园文化阵地建设对主体本身的素质水平提出了挑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