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良好的学习动机是成才的起点
《学记》对学习的作用阐述得极为深刻,指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意思是说,人要是不学习的话,就不会懂得道理。同时,《学记》还指出,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充分说明了学习在“化民成俗”和“建国君民”方面的重要作用。《学记》还提出了“教学相长”的原则:“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就是说,教与学活动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荀子认为人的知识是后天培养的,通过学习,学生的学识和能力可以超过老师。他在《劝学》中说:“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在学习动机上,立志是成才之根本
志,是指人的志向、抱负,它是推动和维持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我国古代教育家十分重视学习中的“立志”问题,把“立志”作为学业获得成功的首要条件。
孔子强调立志有恒,提出“志于学”、“志于道”,教育学生为了理想抱负而献身。墨子提出:“志不强者智不达。”认为没有明确的志向和抱负,学习也不会获得成功。孟子十分注重意志的磨炼,他提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观点,认为忧愁患难使人得以生存,而安逸快乐反而使人死亡。他还得出了一段著名的结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徐干在《中论》中提出:“志者,学之师也;才者,学之徒也。学者不患才之不赡,而患志之不立。”意思是说,志向是指引人们学习的导师,才识则是学习的结果。学习的人没有必要担心自己学不到丰富的知识,而是要担心自己没有立下学习的志向。北宋教育家张载认为,学习首先要立志。他说:“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南宋教育家朱熹说过:“为学须先立志……立志不定,如何读书。”明代教育家王守仁则强调:“夫学莫先于立志……志立而学问已过半矣。”这些都说明了我国古代教育家对学习活动中“立志”的高度重视。
3.科学的学习动机是成才的阶梯
爱尔维修说,世界上没有再比智慧更令人敬仰的东西了;列夫·托尔斯泰说,没有智慧的头脑,就像没有蜡烛的灯笼。所以,只有知识是点燃智慧的灵火,而无知便是智慧的黑夜。人类一部文明史告诉人们,一切发明和创造,都可以认为是知识的物化。想去摘取科学的桂冠吗?就不得不如牛顿所说,唯有“站在巨人们肩上”。
学贵有方。有人说:勤奋加科学地学习等于学习上的成功之路。“不学不知,不问不能”。面对“信息与知识爆炸”的现实世界,一个立志卓有成就的大学生怎能不孜孜不倦?怎能不尽可能地把知识的触觉延伸到更广阔的领域?可是,事实说明并非只要勤奋,只要刻苦,就能达到理想的境界。学习过程历来是一个认识过程,即由无知变有知;由知之甚少变知之甚多;由对社会和自然的盲目性变自觉性;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转化的过程。认识转化过程,与一切事物转化一样,要求具备转化的条件,以及依据独特的规律。通常情况下,循规律而得法者,则事半功倍;违背规律而不得法者,则事倍功半。所以,科学家研究指出,一切杰出的人才,无不是勤于学习,而又善于学习的。(www.xing528.com)
(1)学有规律。规律是不可违背的,唯有规律使事实不仅“胜于雄辩”,而且是证据确凿。循序渐进……在未掌握前一项时决不要开始后一项。这是近代伟大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话。他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星期里,给青年们写了一封信,他诚恳地向青年们提出了三点希望,其中第一点就是“循序渐进”。这无疑是这位科学家一生创造性工作和生活经验的总结。用他自己的话说:“我走过的道路,就是一条循序渐进的道路”。“循序渐进”是一要人才成长的最基本的规律,这是任何现代方法论都打不破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从眼前起步,才会踩出远行之路。华罗庚在回忆自己学习过程时也曾说过:“我曾为学习中学、大学初年级的数学课程花费过不少时间和精力,但我一点也不后悔,因为以后我在研究工作中能够自如地运用初等数学部分,都受益于此。”
循序渐进这一规律要求我们,必须注重基础,而不能好高骛远或急于求成。基础对成就一切事情都是十分重要的,即“根深叶茂,本固校荣”。不以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做支架,何以建造科学的“殿堂”。
(2)善于读书。要急于求知,就得善于读书。我们提倡“开卷有益”,但这是指读书会有好处,而不是鼓励不管什么书都读。读书,一要讲究有中心。到大学阶段,专业方向业已确定,读书就要围绕这一中心展开。二要讲究层次和系统。做到有重点、有层次、有系统。列宁给他弟弟德米特里的信中说:“要有系统地学点东西。因为泛泛阅读,是没有多大好处的”。心理学家史特恩布总结了三条科学思维的规律,即:第一是像英国科学家弗莱明发现青霉素那样善于从不被注意的问题中选出有用的西;第二是像达尔文发展进化论所做的那样把一些已知的信息材料用特殊方法结合到一起;第三是把已知事物同研究对象联系起来。德国化学家奥格斯特用蛇环的形象比喻苯环结构,使他在化学上做出了重大贡献所使用的方法,就是这种“形象比较法”。所以问题的关键,是在持久的努力中运用我们的思维方法。
4.在学习动机中学会学习是成才之要
学习与成才的关系是因果关系。正如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所说:“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学习是成才的基础。那么,什么叫学习呢?从本质上看,学习是由学与习两个词组成的,代表两层意思。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显而易见,他是把学与习分开的,代表着人们在获取知识过程中的两种活动。根据我的理解,所谓学就是模仿,无论是学习间接知识抑或是学习直接知识,实际上都是模仿,所不同的是前者模仿的是表示各门学科的符号,而后者是模仿某种实践活动,习就是温习,即重复之谓也。因此,我认为学习就是不断地模仿与重复,直至达到“融会贯通”和“学以致用”的目的。
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与会学表达的却是两种学习的思想境界。学会是指从不知到知,表示的是学习的结果;而会学反映的是学习过程,包含有积极、主动的意思。因此,学会只是学习的基本目标,而会学才是学习的高级阶段,是现代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成才的关键步骤。
学习观是学生学习的指导思想,有什么样的学习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的波依尔博士认为,要适应21世纪的学习,教育思想必须实行五个转变:一是从强调教育的统一性转变为强调创造性和革新精神;二是从重点培养竞争转变为重点培养合作;三是从强调民族的狭隘观念和忠诚转变为强调全球的观念和忠诚;四是从把知识分割过细、缺乏联系转变为强调知识的整体性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五是从强调为个人私利而学习转变为强调为公众利益而学习,并强调个人发展,培养自尊和自信。
总之,良好的学习动机与大学生成才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切有志于成才的大学生,都应该构建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学习动机;把问题重视起来,打开科学知识大门的契机,就在于我们自己,还需要努力。千万不可轻信圣经上的话:一颗麦粒落在地上,如果不死就能结出丰硕的果实。一个大学生的成才是需要许多条件的,不是上了大学必然会成才的。这犹如一颗麦粒,虽然不死,但没有适宜的条件,即使长出了枝叶,也未必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