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阶段是人们确立世界观的关键时期。世界观的形成与完善是现实生活诸多条件相互影响的结果,是人们在有目的、系统地掌握知识并将知识转变为人们的行为动机、目的和信念的具体过程中实现的,它以实践为基础。个体世界观有个从无到有、从模糊到逐渐清晰再到清晰、从不成熟到逐渐成熟再到成熟的过程。大学生的世界观正处于逐渐清晰、逐渐成熟的阶段,这个时期是人们世界观由模糊到清晰、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时期。通过对大学一年级和毕业班学生的调查发现:大学一年级学生回答还无世界观的占20%;回答自己世界观已很模糊、不成熟的占73%,比较成熟的占2%,而毕业班学生对以上问题回答的比例分别为:2.8%、10%、80%、7.2%。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与大一学生与毕业班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和知识水平、实践程度有关。刚从中学阶段进入大学阶段的青年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一般还较为零散,实践广度深度还很不够,再加上他们的综合抽象水平及时间精力等方面的限制,他们还不能从已掌握的知识中概括出对世界的总的看法或将教科书中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态度和看法。经过大学三四年的学习,知识水平进一步提高,更重要的是进入这一年龄段的大学生在零散知识基础上进行概括、总结、抽象的能力提高了,接触社会甚至亲身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多了,而且在这一阶段的大学生更爱思考,喜欢用自己的眼光审视一切,将建立一定的世界观、社会历史观、人生观作为自身生活的需要,作为自己自觉努力的目标。(www.xing528.com)
世界观逐步形成时期的大学生正处于矛盾彷徨之中,即他们自己所说的“人生的十字路口”,精神上的迷茫,根本上说都源于没有确定稳固而又科学的世界观,他们多么希望有人能为他们拨开迷雾、指点迷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学校德育是一个体系,学生的‘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情感,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遵纪守法意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是一个通过教育逐步形成的过程。各种教育内容的深浅和侧重点,要针对不同年龄及学习阶段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有所不同,逐步提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几个方面的内容在各个阶段都不可偏废,它是整体内容和整体目标的统一,但各个阶段的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有所不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或层次:基础文明教育(又称为养成教育)、法纪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基础文明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低层次,包括劳动卫生观念教育、守纪观念教育、尊重他人和自己的观念教育等,主要任务是巩固中学基础文明教育成果,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法纪道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中间层次,包括道德法律观念和规范教育,如公民意识、法律意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等,主要任务是使大学生能按社会主义道德、法律规范行事;世界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层次,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理想教育、党的领导教育等,主要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共产主义世界观教育,使大学生形成较系统而又科学的世界观,以指导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三个层次的教育内容相互联结、相辅相成,在整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都具有很重要的地位。高低层次的区分决不意味着重要与不重要的区分,基础文明教育是基础,道德法纪教育是重点,因为作为基础文明教育和世界观教育的中介,将道德法纪教育内容转化为具体的行为规范就是基础文明教育内容,而将其进一步抽象化就是世界观教育内容;世界观教育是整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根本。因为其一,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是基础文明教育和道德法纪教育的出发点和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合格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但在稳固的世界观形成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应围绕这种世界观的形成而努力;其二,世界观的转变是根本转变,科学的世界观对人们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法纪观念的形成、巩固并转化为自觉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三,这是由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大学生共产主义理想的树立、社会主义必胜信念的巩固、为人民服务思想、集体主义思想、唯物辩证的自然观、社会历史观、人生观的确立都有赖于世界观教育,放松对大学生的世界观教育将影响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21世纪的中国将向何处去的关键在于我们现在所培养的大学生的素质,其中很重要的就是政治素质。目前,某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一种“短期行为”,即只注重学生的基础文明教育(这很重要),而忽视对大学生的世界观教育,甚至用基础文明教育取代世界观教育。这种做法在一定时期内表面上能使高校“稳定”,但实际上平静的背后隐患无穷。因为有些大学生的世界观没有解决,深层次的一些思想问题无法解决,在校期间他们迫于学校的纪律只有无可奈何地服从各种基础文明规范,一旦他们离开学校走向社会,思想中的深层问题就充分暴露出来,给社会、给这些毕业生的工作单位增加了思想教育负担。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一定要摆正各个层次教育的位置,根据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和各年级大学生的知识水平进行总体设计,层层推进,循序渐进。由基础到深层、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巧妙安排,实现大学生思想的根本确立或转变。只有确立了科学的世界观,才能进而确立明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从而产生明确的学习目的观,在此基础上形成学习的动机和学习动力,自觉接受科学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