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团体心理辅导概述,团体心理辅导与个体心理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概述,团体心理辅导与个体心理辅导

时间:2023-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显然,心理咨询与辅导领域的团体心理辅导属于团体工作的范畴。近年来,团体心理辅导已经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受到重视并开始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此书中采用“团体心理辅导”这一称谓,是基于对学校团体心理工作的定位。学校的团体心理活动虽然也会涉及团体咨询和团体训练,但显然以团体辅导为主,所以本书统称为“团体心理辅导”。本章集中讨论辅导的另外一种形式,即团体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概述,团体心理辅导与个体心理辅导

第一节 团体心理辅导概述

一、团体与团体工作

人们总是处在各种各样的社会群体中,例如,你是某学校某家庭的一员,同时又是观看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节目的观众,还是某天某时在街上观看打架斗殴的旁观者等。但是,这些群体未必就是团体。关于什么是团体,在心理学界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描述。Lewin从团体动力学的角度认为,不管团体的大小、结构及活动如何,所有的团体都必须建立在其成员彼此互动的基础上。Hamane指出,所谓团体是指一群人彼此互相沟通一段时间,以使每个人不需要通过他人,能与其他人面对面地沟通。Shaw认为,团体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彼此互动并互相影响。我国学者程正方认为,团体是通过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交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为达到共同的目标,满足共同的需要,以一定的社会活动方式和一定的社会规范联系在一起的一种组织的集体形态。

综合上面的叙述,心理辅导领域中所谓的“团体”是指在一定的目标引导下,在一定的规范约束下,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个体之间彼此互动、相互影响,以满足成员一定心理需要的集合体。

团体生活人类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因为它能够使个体感受到社会支持,产生归属感,并形成认同感。20世纪40年代之后,“团体工作”被视为一种社会工作方法。由于社会团体工作分化成不同的实施模式,各个模式强调的重点有很大的不同,导致各家定义的着眼点与侧重点也有很大的不同。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1965年出版的《社会工作百科全书》对“团体工作”给出了一个包容各种模式的定义:“团体工作是一种在面对面的小团体及通过此团体为个人提供服务的方法,以使在参与团体活动的成员中促成预期的变迁。”显然,心理咨询与辅导领域的团体心理辅导属于团体工作的范畴

近年来,团体心理辅导已经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受到重视并开始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团体心理辅导之所以在学校中适用且有效,至少有以下三点理由:学校中团体是自然而然存在的;受教育者都处在相似的身心发展阶段,有共同要面对的发展课题和成长困扰;成长中的青少年更关注同伴对自己的评价,更容易接受来自同龄人的建议。

二、团体心理辅导、咨询、训练与治疗

在心理辅导领域的团体工作中,我们会听到各种名称,主要有团体咨询、团体辅导、团体训练与团体治疗,这到底是四种不同的事物,还是同一事物的不同叫法?常常令人困惑,为了避免这一困惑影响后面的讨论,我们先来解决这个问题。

Gazda尝试将上述的各种团体工作作出区分,他指出,团体辅导的作用是促进成长,而团体咨询和团体训练等虽然有预防的成分,会产生协助成长的作用,但其目的却是补救性的。至于团体治疗的目的则显然是补救性的了。我国学者樊富珉将这四者做了更细致的区分,详见表11-1。

表11-1 团体辅导、团体咨询、团体训练与团体治疗的区别

img37

续表

img38

对于上述学者提出的关于这四者的区别,我们只需稍做深入考察,便不难发现几乎每一种差异都不是本质的差别,而是程度、范围或侧重点的差别。这四种运作方式在本质上具有相通之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虽然各种团体工作的目的所强调的重点有所不同,但是所有团体工作的目的均在于预防个人社会功能的缺失,提供个人需要的资源,协助个人善用其长处,充分发挥功能,也协助功能受损者康复。

其次,虽然不同的团体工作所依据的理论重点和应用有所不同,但是当代心理学理论体系中一些重要的理论体系,如心理分析理论、行为理论、认知与社会学习理论、人本心理学理论、家庭系统理论等,是所有团体心理工作方式所共同的理论基础。

再次,在方法上有许多共同之处。①都是在团体情境中进行,强调人际相互影响。如团体心理辅导、咨询、治疗都强调借助团体力量影响个体,强调人际互动对人的影响,团体训练强调通过团体环境的行为实验来帮助成员学会如何解决问题。②不同团体工作者常运用许多相似的介入处理方式和技术。例如,都使用催化团体过程、增进成员情感表达的策略、角色扮演、行为预演等技术。

还有,虽然不同的团体工作的团体问题不同,面对团体的角度也可能有些不同,但是所有团体工作者均有一个问题为焦点的共同特征。

可见,团体辅导、团体咨询、团体训练与团体治疗本质上没有重大区别,操作中又有许多相似处,可以这么认为,它们是一个连续体,由多个维度组成的连续体,而每一类团体心理工作在每个维度上都有自己的位置。例如,从每类团体活动关注人的内心、精神角度来区分,团体训练、团体辅导、团体咨询与团体治疗是依次加深的;从对问题解决的深度来划分,团体辅导、团体训练、团体咨询与团体治疗是依次加深的。

正是因为这四种团体工作在本质上相通,有些学者并不主张将它们进行严格的区分。如Patterson曾试图从求询者情绪受困扰的程度、问题性质、疗程的目标和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与技巧等方面,找出它们的区别,但最后的结论是基本上没有重大的分别。因此,他就指出,它们就如个别心理辅导、咨询与治疗一样,基本上没有区别。那些尝试进行区分的人所持的论据,多流于诡辩,缺乏说服力,不能令人满意。事实上这是学者经常讨论却仍未有一致看法的课题。笔者主张较为中立的看法,即肯定团体心理辅导、咨询、训练与治疗在本质上一致,同时也承认有一些惯例方面的区别,或者“量”的区别。

此书中采用“团体心理辅导”这一称谓,是基于对学校团体心理工作的定位。学校中参加者主要为人格健康的学生,他们在人际关系、学习工作方面存在一些苦恼或困惑,通过团体活动,帮助他们深入认识自己,学习新态度、新技能,改善人际关系和适应能力,促进人格成长。这些活动多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也可针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组成小的团体,如父母离婚儿童团体,考试高焦虑学生等。领导者多为班主任或咨询员,时间上没有严格的设置,一般为短期。学校的团体心理活动虽然也会涉及团体咨询和团体训练,但显然以团体辅导为主,所以本书统称为“团体心理辅导”。

三、团体心理辅导与个别心理辅导

在本书前面各章中所讨论的辅导形式都是属于个别辅导的范畴,但那并不是心理辅导的全部。本章集中讨论辅导的另外一种形式,即团体辅导。

至于为什么要进行团体辅导,学者往往习惯于通过与个别心理辅导进行比较来展示团体辅导独特的优势。

团体心理辅导感染力强,影响广泛。个别辅导的过程是咨询师与求询者之间单向或双向的沟通过程,而团体辅导是多向沟通的过程。对每一个成员来说,都存在多个影响源。每个成员在接受来自团体其他成员的帮助的同时,也可以成为帮助其他成员的力量。团体辅导过程中,成员之间相互支持、集思广益,共同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减少了对领导的依赖。

还有,团体心理辅导效率高、省时省力。个别心理辅导是咨询员与求询者面对面、一对一进行的帮助,每次辅导需要花50min到60min,而团体辅导是一个领导者面对多个团体成员,这样增加了辅导人数,节省了辅导的时间与人力;团体辅导的效能还体现在防患于未然,避免问题的发生,利用集思广益的研讨方法,谋求问题发生后的处理方式;当然,团体辅导还可以缓解辅导人员不足的矛盾。

其实,团体心理辅导的出现并非仅仅因为它的实用性和经济上的一些优势,它是有其产生渊源的。毋庸置疑,人是社群性和关系性的动物,人出生后,首先与家庭的群体共处,继之在长大的过程中,不断学习与同辈朋友、邻居、同学、同事及更多不同的人相交共处,其中有单独的相交,但在更多的情况下,人多身处于群体中,甚至往往在同一时间要和不同的人相交。事实上,这是人本质上的需要。而在这一过程中,人不但进行社会化的学习,同时,他在这一过程中和人的交互作用,尤其是和那些在他生命中具有影响力的重要人物的相交经验,会成为他性格塑造的主要因素。因为这一缘故,团体情境中的心理辅导,对组员来说,团体辅导创造了一个比个别辅导更能反映现实生活的社会生活情境,为参加者提供了社交的机会。而成员在团体的言行往往是他们日常生活行为的复制品。再就是,人生中许多的困难和遭遇,通常是在社群生活不同关系中出现的。既然许多问题都是和群体有关,我们利用团体的形式来做补救,也是合乎逻辑的。如精神分析家就曾指出精神分析治疗小组的一个优点就是小组往往是家庭的摹本,小组与家庭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通过小组经验,组员会有机会学会彻底处理自己与家人的关系。的确,每个人在一生中脱离不了群体生活,因此团体经验是实实在在提供学习的场所,能够协助组员做出具体的生活上的适应和改变。

令人担忧的是,人们有时对于团体辅导所持的观念不太正确;甚至在帮助人的工作者中,也有部分人,只从经济和人力的角度来看团体辅导的价值。例如,在不少情况中,工作者由于个案太多,应接不暇时,就采用小组形式来解决个案太多的困难。可惜,这是错误的处理。任何一位工作者,既然身为专业人员,在所有助人的过程中,都应该以当事人的需要为重心,不能轻重倒置地只求自己的方便,或以个人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为主体。

因此,必须特别指出,对于辅导形式的选择,是需要助人者小心考虑的。因为与个别心理辅导相比较,团体辅导也具有一些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www.xing528.com)

首先,有些个人特质不适合团体辅导。如依赖性过强、人际焦虑过高或太自我中心的人,在团体中不仅难以获得好处,甚至还会妨碍团体的进展。那些社交障碍者极端内向、害羞、自我封闭,也不宜参加团体辅导。

其次,在团体辅导中个体差异难以照顾周全。由于团体领导者对每个成员都需关照,势必相对减少对每个成员的关注与交流,而无法满足特殊成员的特殊需求。而且,不同的成员个性不同,问题程度不同,个体差异难以照顾周全。因此,并非每个团体都一样有效;同样的团体,也不可能对每个成员都有同样的效果。

再次,在团体情境中有的成员可能会受到伤害。在团体情境中,个人和团体在还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由于受到团体的压力而自我表露,会造成不安,有些成员甚至会受到伤害。在团体辅导过程中获得的一些关于某个成员的隐私的时候可能不经意泄漏,会给当事人带来不便。

可见,对某些当事人来说,可能由于他的问题或病征的特殊性,或者是人格上的因素,或者是心理上准备不足,一旦要参与小组,后果不但不会理想,万一不慎还可能给他带来伤害。团体辅导中人数较多,其构成的人际关系远比个别辅导复杂,未必人人都能接纳和适应。在不少情况下,有些一对一的辅导中获得帮助的当事人,将他们安排在小组中,却不能产生成效。因此,一位负责任的辅导者,会小心地根据当事人的需要和情况,决定为他提供个别辅导还是小组辅导,以期达到最佳的效果。

四、学校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基础

不少人曾有这样的疑问:是否存在特定的团体辅导理论?答案:没有。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辅导者在开展成长团体、训练团体或治疗团体工作时不会使用理论。发源于个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如“以人为中心”理论、心理分析理论、理性情绪行为疗法、行为主义阿德勒主义或现实疗法等,都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团体心理辅导。Gladding认为,多理论模式为引导团体提供了丰富性和多样性。

在领导团体心理辅导时应用心理咨询理论是非常重要的。那些不具备任何理论知识与工作经验的人所领导的团体常常非常表浅,也就是说,这个团体从未突破表面的相互作用和交流而达到更深的层次。当成员开始涉及更深层的问题时,没有理论基础的领导者通常会穷于应付。

这里将根据学校团体心理辅导的主要特点,简短介绍“以人为中心”的团体辅导理论。

(一)“以人为中心”心理治疗理论的基本原理

关于“以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理论已经在前面的章节中有较详细叙述,因其也是“以人为中心”团体辅导的理论出发点,在此有必要就其基本思想做一个简短的归纳。

(1)个体天生具有一种实现趋向,它驱动着机体的成长成熟和心理上的自我实现

(2)判断经验是否符合实现趋向的标准是机体智慧,机体评估引导个体朝着实现趋向规定的方向前进。

(3)为了满足积极关注的需要,个体有时会按照外界的价值观而非机体智慧来行动,如此形成一些价值条件并进入自我,使得自我中加入了一些非我的成分。

(4)由于自我中非我成分的存在,经验不可避免地会与自我不一致,此时个体会感到焦虑,从而启动防御机制。若防御奏效,则能有效地缓解经验与自我的矛盾,降低个体的焦虑;若防御机制失效,个体会感到严重的焦虑而又无法消除,从而出现心理困扰或心理疾病。

(5)心理治疗的目标就是要去除自我中的非我成分,从而消除心理疾病产生的根基。达到这一目标需要治疗的三要件:真诚一致、同感理解和无条件积极关注。

(二)会心团体的原理

20世纪60年代中期,罗杰斯将当时存在于美国的许多性质相同的咨询团体统称为会心团体(encounter group),包括人际关系小组,T-小组、敏感性训练小组、个人成长小组、人类潜能小组等。这些团体尽管名称各异,但本质上是相同的,都强调团体中的人际交往经验,都注重此时此地的情感问题,团体心理辅导的目的不是为了治疗,而是促进个人的成长。“会心”就是指心与心的沟通和交流,它概括出了这些团体心理辅导最根本的特点。日本咨询心理学家国分康孝把会心团体的原理概括为6条。①自我知觉。不同于自我洞察,更强调体验自己此时的感情。②感情表现。觉察到真实的自我,就要将它表现出来。③自我肯定。用语言的及非语言的形式坚持真实的自我。④接受他人。培养接纳他人的能力,最好的训练是倾听。⑤有信任感。相信他人行为的一贯性,建立良好的关系。⑥完成角色。为了在现实世界里表现真实的自我,只有通过自己的角色来表现才是现实的。

会心团体中,成员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建立起来的良好关系可以使参加者降低心理防御,积极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显露那些平时未表露的态度,并从其他成员的反应中得到关于自己的肯定或否定的反馈,以便真正认识自我。这个过程虽然会有曲折,成员间也可能出现冲突,但这只是暂时的。在团体的发展中会使每个成员体会到其他人对自己的关心和尊重,从而增加成员对自己的关心和尊重,加强责任感,改变自己不适应的行为,学会建立满意的人际关系。

五、团体辅导的目标

根据Corey和Egan的观点,“以人为中心”团体辅导的目标分团体目标和个人目标两层。

(1)团体应把“促进成员成长和发展”作为总目标,为成员提供一个自我成长的平台,通过团体的努力,成员能正视现实、增强能力、突破局限,得到全方位的发展。使每位成员能够在团体活动中更全面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学会自我接纳和自我尊重,增强自信,勇于挑战,学会独立解决问题;能够在组员之间的交往中学会更好的沟通,培养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增强社会人际交往的能力。除此之外,团体还需要帮助成员制定改进计划并监督其行动,使其能真正地改变自我,得到提高。

(2)成员应确立自己的个人目标。成员不仅要在团体的帮助下学会自信、自尊和自我接纳,还应根据自己的情况,培养自我表达、自我审视及自我解放的能力,努力做到勇于信任、敢于宽容,学会关心他人并为其提供帮助与支持。

可见,成长性团体辅导的目标主要定位于促进小组成员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侧重的是成员个体的自我了解及自我发展,最终促进小组成员达到自我的最大发展。只有在每一个组员的共同努力下,成长小组才能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而小组活动的顺利进行反过来又能促进组员自身的成长,使其达到自己的目标。

六、团体领导者的任务

“以人为中心”团体领导者的角色,主要是扮演催化者(facilitator)的工作,创造一种宽容与信任的团体气氛,强调成员之间充分互动的重要性,让成员勇敢地去袒露自己,学习如何去倾听自己、信任自己。领导者的主要任务是在团体过程中呈现真实的自我,对成员表现关心、尊重与了解。在团体中,领导者要处理妨碍团体沟通的障碍,分享对团体中发生的事情的个人感受,对成员适当地回馈,从而积极地投入团体中。领导者尽可能少地提供结构式与预先的计划或指导,而将个人直接地融入团体过程中。

七、团体的基本技巧

“以人为中心”团体强调催化者的态度与行为,基本技巧包括积极倾听、感受的反映、澄清、支持、连接、摘要、分享个人经验、非批评性、与成员会心、支持与面质、肯定成员的自我决定能力、随着团体的自然发展而不试图指导团体发展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