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7 抗震赈灾树立全新形象,外电给中国政府加分
中国四川省汶川县特大地震发生之后,中国政府采取了及时有效的救援手段,在危难时刻,政府的积极行动把中华民族凝聚了起来,而且也给在震灾中受难的人们提供了强有力的坚实后盾。中国政府的行动不仅感动了国内民众,甚至一些对中国百般挑剔的西方媒体也被中国所打动,它们纷纷转变了以往惯有的报道基调,对灾区充满了挂虑,对中国政府则是褒奖有加。
德国之声:中国政府救灾受国际肯定
中国四川省发生强烈地震后,中国政府在第一时间做出了及时而透明的反应。地震发生后,当北京那些从高楼大厦跑到街头的人们还在惊魂未定地打探消息的时候,中国官方通讯社和电视台已经开始了对地震灾情的追踪报道。
德国之声评论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本次地震灾害中的表现受到联合国的表扬是当之无愧的。
路透社:地震悲剧加强中国民众凝聚力
路透社评论说,在地震消息传开的刹那间,海外华人,不管来自两岸三地何处,空前团结,地震悲剧加强了中国民众的凝聚力。一时间“我是汶川人”成为网络流行语,这句话牵动着全球华人的神经,所有人都在为死者默哀,为正在挣扎求生存的人祈祷,为在第一线指挥救灾的温家宝总理以及冒死前往重灾区的军队官兵加油鼓劲。
《联合早报》:大地震“震出”中国民众爱国情怀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说,四川汶川大地震震撼了全中国的人心,也震出了中国民众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认同,各地自发捐款献血者络绎不绝。中国政府在灾后的救援行动反应迅速,灾情资讯在媒体几乎全天候的不间断开放报道中向全社会传播,获得了国际舆论的肯定。报道中说,无论是富裕的沿海地区或比较不发达的内地省份,中国各地民众踊跃捐款,经历过导致24万人死亡大地震的河北唐山市,除了捐献1000万元人民币,还派出医疗队、抢险队赶赴灾区。报道说,突如其来的大地震激发了中国民众的公民意识和公益行为。官方对灾情报道的开放做法不但稳定了社会民心,也让外界看到了政府应急的效率和能力。
美联社:举国沉寂突显中国政府强音
为纪念那些在四川大地震中逝去的生命,中国政府宣布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19日下午两点二十八分起,全国人民默哀三分钟。中国上一次举行如此长时间的全国哀悼活动是在1976年毛泽东去世之后。史学家表示,这是历史上第一次为纪念平民而非国家领导人举行此类活动。
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东亚研究中心主任杨大力指出,哀悼活动为这个悲痛的国家带来了些许心理寄托,这很重要。哀悼活动不仅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深切悲痛,也反映出政府希望确保这种情绪能通过合适的渠道得以疏导。
华尔街日报:中国总理为政府救灾反应加分
四川强烈地震发生后仅仅两个小时,中国总理温家宝就乘专机赶赴地震灾区。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他视察了一个又一个在地震中被毁的城镇和乡村,安抚幸存者、组织救援队、哀悼死难者。温家宝对灾情的重视程度表明,此次震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层面临的一次重大考验,温家宝此行巩固了他在许多中国人眼中的亲民总理形象。和以往历次灾害比起来,中国官方媒体对地震的报导要密集得多,政府此次对媒体报导所持的开放态度一时间赢得了新闻界和其他人士的称赞。
英国《金融时报》:地震改变中国形象改变执政思维
四川地震正在改变中国的形象,以人为本成为可以落实在生活最实处的措施。中国正在开始举行建国以来最特殊的哀悼日,三天,不是为了某个领袖,而是为了在地震中死去的同胞,他们许多可能是从来没有受到过重视的山民。不仅如此,政府还从善如流,把地震前还视为最高政治的奥运火炬传递暂停三日,这停下来的不是三天的传递,停下来的是一个时代旧的思维模式,展现的是融入到国际社会中的中国新思维。
(资料来源:安心华.抗震赈灾树立全新形象,外电给中国政府加分.中国经济网,2008年05月21日)
[思考讨论]
1.中国式救灾所体现出的中国形象是什么?
2.中国式救灾为何得到外电加分?
[案例解析]
2008年5月24日,国务院总理、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总指挥温家宝重返四川地震震中汶川县映秀镇时,接受中外记者的联合采访。
这是一次意外的考试。
考点位于中国四川省内一条狭长地带;考题只有一道:如何应对8.0级大地震。
虽然只有短短十几天时间,中国就交出了令国人和国际社会叹服的答卷。
而让政府获得加分优待的,是在这场灾难的救援中政府所呈现的开放、透明的姿态,这姿态,为废墟中无数幸存者提供了获救可能,还尊重了国民的知情权,战胜了谣言。
信息公开让真相与谣言赛跑
任何谣言都会在真相到达的那一刻不攻自破,这一次也不例外。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大地震使大半个中国被震动。
从震后的一刹那起,各种谣言四起。兰州、太原、北京、上海等地都传言本地发生了地震。电话打不出去,谣言就在短信和口口相传中传播着。关于地震震中猜测的版本不断翻新,民众陷入了巨大的恐慌之中。
但地震发生后的18分钟,谣言就归于消亡。
当天14时46分,新华网最先发布消息:四川汶川发生7.8级强烈地震。
更可靠的消息来自15时,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整点新闻头条报道了地震消息。
15时55分,新华网再次发出快讯:胡锦涛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
最权威的消息出现在当天16时49分,中国地震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张宏卫通报了地震灾情,称中国地震局已启动一级预案。
接下来,人们从电视画面中看到,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已抵达成都,正赶往地震灾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
真实的信息和场景让谣言不攻自破。灾情不会因为披露而变得更严重,却因信息的公开透明而赢得更多补救的机会。中国和世界都在这次灾情信息传播中,感受到了信任和知情权的被尊重,国人更借此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
新闻发布会的“知无不言”
更为可喜的是,接下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坚持每天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权威的数字和信息,以正视听。
2008年5月13日16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民政部、中国地震局有关负责人向中外记者介绍了四川汶川地震灾害和抗震救灾进展情况。面对记者的尖锐提问,这些负责人没有回避,而是如实回答。
新闻发布会上,没有“无可奉告”4个字,伤亡数字以及政府采取的救灾措施等权威信息得以定期发布,每天的新闻发布会成为民众获知灾情和救援进展的主要途径。
与此同时,新华网及时滚动播报、中央电视台不间断直播,及时转发地震权威信息。(www.xing528.com)
震情的多渠道、全方位的持续发布,使公众在较短时间内对震情有了总体了解,因而没有出现恐慌情绪。
媒体在场,央视开“灾难直播”先河
2008年5月12日22时,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频道并机直播特别节目《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电视中,我们看到了正面场景:解放军和武警官兵们艰难突围,从废墟中救援幸存者;总理和总书记先后深入震区指导抗震……
但在直播中,我们也看到了悲情:成为废墟的城镇;幸存者脸上的伤口和浓重血迹;残缺的肢体;因失去亲人而哀怨的人们;甚至废墟中泛白的尸体……
更为难得的是,在央视直播中,主持人可以和前方包括军方人士在内的诸多高层负责人取得联系,并询问救灾进展情况。
温总理5月24日在映秀镇废墟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为什么我们对灾情如此公开,因为地震不仅是中国的灾难,也是人类共同的灾难。”
尽情展现灾情与救援
除了央视,更多的媒体也参与报道灾情与救灾实况,更体现出政府的自信。
在灾难发生之初,除了央视和新华社,其余媒体尚未做出前往灾区的决定。因为依照惯例,灾难向来是报道禁区。但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在做准备,以便随时深入地震核心区。
接下来的情况超出预料,国内部分媒体不仅进入震区,而且发回了独家新闻,即使如此,新闻管理部门也不置可否,这无疑为媒体到现场记录历史传达了可喜的信号。
之后,各级媒体纷纷以不同途径进入灾区,独立采访灾区灾情和救援现场,灾区政府和抗震指挥部不仅未干涉,反而愿意回答任何提问,并提供尽可能的帮助。
更为难得的是,2008年5月13日,针对外国记者是否可以进入中国地震灾区采访的问题,外交部发言人秦刚表示,将尽力为记者前往灾区采访报道创造条件。
破例准许媒体,特别是外国媒体进入灾区记录灾难全景,体现的是政府的自信和开放。
救援体系首次接纳民间和国际救援力量
在灾难救援方面,中国从来没有像本次地震救灾中这样开放。
在以往,对灾难事故的救援,向来是官方的专利,民间力量是无法进入的。但本次救援创造了历史。从官兵开赴灾区的那一刻起,国内无数志愿者就开始为参与救援而跃跃欲试。
起初,因为客观原因,飞往灾区的飞机和开往灾区的火车是基本停滞的,许多志愿者遥望灾区却无法前行。各地的志愿者们开始寻求别途:自驾车甚至搭乘货车前往。
有一位唐山籍的志愿者,干脆乘出租车去灾区,为此他辗转了5个城市,换了6趟车,花了5000元车费,最终于5月14日早晨到达北川县。迎接他的不是冷漠和批评,却是欢迎与掌声。
更多的志愿者开始进入灾区,免费运送救灾物资、参与救援和重建、为幸存者提供“心理按摩”。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地震救援中,中国政府首次批准并接受了国际救援。
5月15日,外交部透露,中国政府已同意日本政府派遣专业救援人员赴四川地震灾区协助救援行动。之后,俄罗斯、韩国和新加坡等国的救援队也被批准入境救援。在这场大灾大难面前,中国展现的是开放、透明的国际形象。
外电对此评论:“为了调动更多的力量拯救幸存者,中国政府敞开了救灾的大门,接纳了民间救灾力量和国际救援力量。一个开放的、全透明的、全民参与的现代救援体制正在形成。”
与民互动,以博大的胸怀接纳民意
灾难面前,许多民意的表达,特别是网络的声音真切而合理。
若在以往,政府部门或许会以默许的姿态接受,或者只作为决策的参考,而本次救灾,政府以前所未有的姿态接纳了部分民意。
地震发生后,国内爱心涌动,巨额善款源源不断地流进各种慈善机构。但出于对救灾善款用途的担忧,民间对慈善机构的质疑声浪渐起。
慈善机构的辩解是苍白无力的,但很快,审计等部门出面承诺,将监督救灾资金的使用情况,杜绝腐败。
地震中,因为最大的受害者是学校和医院,大量的学童丧命令民间怨气冲天,他们质问:学校和医院的建筑是不是“豆腐渣”?很快,国家建设部门就作出回应:将对地震中垮塌的学校和医院的建设情况展开调查,并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而在此后,都江堰市3名干部因救灾不力被免职,体现了政府对民意的充分尊重。
更让国民感动的是,地震后,有学者呼吁“国家应为遇难同胞降半旗志哀”,这一呼吁成为现实。
政府不仅第一次为黎民降半旗志哀,还第一次设置了3天的哀悼日,甚至第一次决定在某一天的某一个时段,全国人民为死难者默哀。这是政府拓宽民意接纳渠道的结果。
在这一点上,政府以开放的姿态与民互动,唤起了民间的救灾热情,动员起了更强大的民间力量参与救助,赢得了国民的赞许,更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首肯。国家和政府开放的新形象充分彰显。
恩格斯有两句名言:“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
历经灾难洗礼的中国将以更加成熟、坚强、平和的心态快速前行,也会用更加沉稳和内敛的姿态面对世界投射的关注目光。
[学习建议]
1.结合本案例理解中国抗震救灾的伟大精神。
2.结合本案例学习和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3.建议进一步阅读:
中国人民广播电站:《惊心动魄七天七夜——四川汶川抗震救灾纪实》,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