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2 世界发展多样性中的“中国模式”
有学者认为,中国发展模式有以下五个特点:
1.以增进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公民的福祉为核心。中国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增进公民福祉是中国发展的核心。目前中国的人口存量已超过13亿,人口年自然增长率千分之5.3左右。按此计算,年人口净增量近700万,十年净增人口近7000万。目前英国人口总规模6000多万,中国十年来仅新增人口数就超过英国现有人口总规模。中国的发展以13亿人的价值和13亿人的潜力的发挥为中心,旨在满足13亿人的基本需要,并促进每位成员的全面发展,这是举世无双的。
2.充分挖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的巨大潜力。中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若干质的规定性,在所有制、调节机制等方面又有着自己的特色,其中最显著的就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结合。中国是逐步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这种新的体制模式,在全世界190多个国家和经济体中只有三个:中国、越南和老挝。在探索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结合方面,中国是做的最早的国家。这种“内在结合”的巨大制度潜力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努力发挥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和后发国家三大优势。一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目前中国16岁以上、60岁以下且已就业的劳动者约为7.6亿多人,劳动力队伍庞大且成本较低。二是拥有广阔的市场。从商品市场来看,中国一年的社会商品零售额七、八万亿元人民币,进口货物8000亿美元(2006年)。从资本市场来看,近30年来,中国引进外资7000亿美元,相当多的国外境外企业到中国大陆投资,就是因为看中了中国大陆的市场。三是后发优势。欧美工业化国家在其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有很多经验和教训值得中国借鉴。此外,随着信息革命、生物技术革命的到来,无论新、老工业化国家,都处在了同一起点上。作为新兴工业化国家,中国正在发挥并利用这种后发优势。
4.着力实行有中国特色的“四轮推动”。即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这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四大支撑。
5.在更大范围内推进有中国特色的“五位一体”建设。“五位一体”建设是指有中国特色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建设重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治建设重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文化建设重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建设重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建设重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五位一体”建设,基本宗旨是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中国自己的贡献。
综上,紧扣一个核心,整合两种制度(体制),发挥三大优势,实行“四轮推动”,推进“五位一体”建设——这是该学者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特点的主要概括。
(资料来源:常修泽.世界发展多样性中的“中国模式”.光明日报,2008年8月19日)
[思考讨论]
1.中国之所以能够形成中国发展模式最关键在于什么方面?(www.xing528.com)
2.如何看待中国发展模式问题?
[案例解析]
人类在通往现代化的道路上,发展模式是可以多样化的,这是一种“历史的多样性”。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不是单一性的,而是多样性的。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国国情的特殊性,即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差异性,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无产阶级政党自身成熟程度的不同,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的构成状况的不同,革命传统的不同,以及历史和现实的、国内和国际的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必然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发展模式是指一种具有本国特色的并且在人们中已经达到共识的体制的总称,包括有本国特色的经济、政治、文化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同一制度的国家,可以是同一发展模式,但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的不同和国情的迥异,更多情况下表现为发展模式的多样性。有的实行高度集权的模式,有的实行分权的模式,有的实行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模式。一个国家发展模式之优劣、成败,关键看其是否适合于这个国家的国情,是否给这个国家的公民带来福祉。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重要体现。不同国家试图用“一条道路”、一种模式发展社会主义是行不通的。发展社会主义既不能照搬苏联社会主义的模式,更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国家的模式。
中国立足自身特殊国情,以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为目标,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只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中的一种,各国无产阶级执政党必须领导全国人民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学习建议]
1.本案例适用于第六章第二节“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的辅助教学。
2.本案例旨在说明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性的,这是一个真理。我国应该立足于本国国情的特殊性,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3.建议进一步阅读:
韩保江:《中国奇迹与中国发展模式》,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