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7 人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从潘晓的一封信说起
1980年,《中国青年》第5期在《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的栏目中刊登了潘晓的来信:“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在全国引起了一场关于人生观的大讨论。中国青年杂志社在7个月的时间里,收到了57000多篇稿件,共编发了111位读者的111份稿件。
潘晓在信中有这样几段引人注目的话:“社会达尔文主义给了我深刻的启示:人毕竟都是人哪!谁也逃不脱它本身的规律。在利害攸关的时刻,谁都是按照人的本性进行选择,没有一个真正虔诚地服从那平日挂在嘴头上的崇高的道德和信念。人都是自私的,不可能有什么忘我崇高的人。过去那些宣传,要么就是虚构,要么就是大大夸大了事实本身。如若不然,请问所有堂皇的圣人、博识的学者、尊贵的教师、可敬的宣传家们,要是他们敢于正视自己,我敢说又有谁能逃脱为私欲而斗争这个规律呢?”“我体会到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人,不管是生存还是创造,都是主观为自我,客观为别人。就像太阳发光,首先是自己生存运动的必然现象。照耀万物,不过是它派生的一种客观意义而已。所以我想,只要每一个人都尽量去提高自我存在的价值,那么整个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就成为必然的了。这大概是人的规律,也是生物进化的规律——是任何专横的说教都不能湮灭、不能哄骗的规律。”
(资料来源:李培超.义利论.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
[思考讨论]
2.评析“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人生信条。
[案例解析]
1.从潘晓来信中可以看出,他所持的是一种抽象的人性论,将自私绝对化、抽象化为人的本质特征,是离开人的社会实践考察人性的自然人性论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社会实践的观点出发,揭示了社会的本质和人与社会的关系,具体地历史地说明了人性的真实内涵。人在历史活动中创造了社会,同时也创造了人自身。而人在自己的社会或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属性,就是人性。
人性是具体的也是历史的。在人性的各种规定中,人的本质即人的本质属性,是人之为人的内在根据。所以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作为生物个体有其自然属性,但人的本质在于人与其他动物不同的社会属性。社会关系是不断变化发展着的,因此人的本质也不是凝固不变的抽象物,而是具体的、历史的。(www.xing528.com)
2.案例中潘晓提出个人价值取向的基本模式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从字面上来看,所表达的无非是这样一种个人价值取向:个人总是殚精竭虑地去实现自己的利益,当然也稍带着顾及他人的利益,力求在利己的过程中也产生利他的后果。对这种价值取向进行具体分析:
(1)它建立在自然人性论的理论基础上,即认为自私自利永远是个人不变的天性。在人性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历来反对先验的抽象的人性论,认为人性主要体现为人的社会性存在,社会性并不是对人的生命活动的先验规定,而是对人通过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体现自身、展示自身价值的确证。
(2)它最真实的本质是个人主义,即它在处理群己关系、人我关系上的根本原则就是以己为重,以我为先。
(3)它给人们展示了一条关于人生价值实现的道路,就是在基于个体或自我个性的基础上,将“自我实现”看成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最高境地,实际上是把个人的自我实现凌驾于对他人和社会奉献之上。事实上,个人的自我实现是一个历史范畴、社会范畴,谈个人的自我实现只能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社会环境中才具有现实意义,社会为每一个人的自我实现提供机会和舞台,而社会本身的发展又取决于个人为社会和他人的奉献和牺牲。所以,在人的价值实现问题上,自我实现主要在于对社会的奉献。个人应该在努力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的过程中去实现自己的自我价值,个人的“自我选择”、“自我设计”、“自我奋斗”应该与社会历史发展的要求和追求社会历史的进步结合起来。
[学习建议]
1.本案例适用于第三章第三节关于“人的本质”的辅助学习。
2.本案例讲述了1980年《中国青年》关于人生意义的讨论问题,有助于我们青年大学生重新思考人生意义、人性和人的本质等问题。
3.建议进一步阅读:
[英]休谟:《人性论》,贾广来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