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2 石钟山记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粃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口空口空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礝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坎镗靉之声,与向之噌礝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礝者,周景王之无射也,坎镗靉者,魏献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北宋·苏轼:《石钟山记》)
[思考讨论]
1.这篇游记给我们什么哲理上的启示?
2.联系我们自身的实际谈谈“实践出真知”。
[案例解析]
游记告诉我们:必须经过深入地细致地实地调查,掌握丰富而合乎实际的材料,并且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整理和概括,才能弄清真相,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如果不经调查就做出结论,那只能是主观臆断;或虽经调查,但走马观花,仅仅根据一些表面的零碎的材料就匆忙做出结论,那只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www.xing528.com)
郦道元的“水石相击”一说不能算错,但是语焉不详。李渤只是拿两块石头敲了敲,就下结论,未免武断。他们的结论之所以不能让人信服,就是缺乏证据,缺乏细致的全面的考察。
苏东坡不轻信,不盲从前人的结论,善于独立思考,勇于调查研究。他花大力气地身临其境,闻之真,察其详,终于弄清了“石钟山”之名的真谛。而“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正所谓:“实践出真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资料来源:王声多.哲学趣谈.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
[学习建议]
1.本案例适用于第二章第一节关于“认识的本质及规律:实践出真知”的辅助教学。
2.《石钟山记》这篇游记告诉我们:必须经过深入地细致地实地调查,掌握丰富而合乎实际的材料,才能弄清真相,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3.建议进一步阅读:
侯惠勤:《冲突与整合: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