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 走近“红色感动”
2001年6月,团中央联合有关部门共同开通了爱国主义公益网站“民族魂”、“血铸中华”。发黄的照片,珍贵的史料,赵家楼的火光近在眼前,救亡图存的呐喊声声声扑面。5月4日,北京十一学校不少学生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度过自己的节日——登录互联网,浏览刚刚开通的“五四运动纪念馆”。多媒体、声光电,将85年前那段扣人心弦的历史拽到今天,民族精神的光焰,在荧屏灼灼跃动。2001年6月28日,也是在北京十一学校,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周强轻击电脑鼠标,伴着《黄河大合唱》的高亢旋律,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社科院、中共党史研究室、国家档案局联袂主办的爱国主义公益网站——“民族魂”(www.chinaspirit.net.cn)、“血铸中华”(www.china1840-1949.net.cn)正式开通。两天后,就是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纪念日。
一份厚礼,一次探索与出击。所有的努力为寻一个答案:信息时代,如何利用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互联网,能否成为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阵地、新亮点?“红色的主页,利剑一般的华表镶嵌其间。红色,这是烈火的颜色,朝阳的颜色,战旗的颜色。坐在电脑前,仿佛嗅到了硝烟的味道,听到了金戈铁马的鸣响,我的双眼被红色浸染,心在剧烈地震颤……”“民族魂”、“血铸中华”网站开通10天后,一位署名“静静的吉林”的网友在留言板上这样写道。小小视窗,浓缩历史风云,汇聚英魂万千。随时随地,轻击鼠标,就可以掀开历史帷幕的一角,聆听往昔风雨,感悟中国精神。“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诠释着什么叫做民族的脊梁。“为天下人谋永福”的与妻书述说大爱大情,“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绝笔信挥写浩气丹心。闻一多“迸着血泪,呕出一颗心来”,就想听亿万人同呼“咱们的中国!”朱自清宁可饿死、拒不领美国救济粮,只为护一腔民族骨气。“民族魂”和“血铸中华”的诞生,让美好心愿得以实现。充分发挥互联网容量巨大、跨越时空、方便快捷、利于互动的特点,3年来,“民族魂”收录了从鸦片战争到抗击非典28万英雄楷模的生平事迹,“血铸中华”则以1840年至1949年间重大历史事件为主线,展开一幅不屈奋斗的壮美画卷。互联网上,耸立起永久性、开放式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和革命历史博物馆。这是一方崭新的园地,每天都在生长着创造和惊喜。
(资料来源:胡果.走进“红色感动”——民族魂、血铸中华网站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纪实.人民日报,2004年5月18日)
[思考讨论]
1.怎样看待爱国主义公益网站“民族魂”、“血铸中华”?
2.结合本案例谈谈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案例解析]
1.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古往今来千千万万中国人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让青少年一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www.xing528.com)
2.“民族魂”、“血铸中华”爱国主义公益网站紧扣时代脉搏,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正视信息时代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开辟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天地。他们的实践表明:时代呼唤先进文化,青少年需要精神动力。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增强实效性上下功夫,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构筑新世纪新阶段青少年一代强大的精神支柱,大有可为。
3.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世界上每个成熟的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特有文化形态和文化个性。而这种特有的文化就成为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渊源于中华五千年文明、植根于当代伟大实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民族身份的象征,是最广泛地团结全国人民乃至全球华人的旗帜,是激励各族人民建设伟大祖国,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柱。在当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中,要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必须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发展要求。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把亿万人民紧紧吸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伟大旗帜下。
[学习建议]
1.本案例适用于第十章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辅助教学。
2.通过本案例的教学和讨论,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谈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理解;讨论新时期如何发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中华民族精神品格。
3.建议进一步阅读:
李碙:《价值话语下的民族精神解读》,载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