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扮演的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而且也是课堂教学组织者的角色。课堂教学组织也是一门艺术,成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组织在教学中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组织艺术的含义、意义
所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组织艺术,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组织、协调、控制,以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过程。从管理学的角度看,课堂教学过程也是一种组织过程,教师通过组织、协调和控制,使教学按照既定的方案进行,从而发挥最优效果,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可见,课堂教学组织始终是围绕教学目标运行的,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如果有目标而无较好的教学组织,或者目标宏大而教学组织不力,就无法引导、调控学生的活动,就不可能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就成为一句空话。加强教学组织,提高教学组织艺术,对树立良好的学风,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勤奋、认真、自觉地参与教学过程的习惯,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尤为重要。
北师大博士生导师王向远教授在“学术+艺术=教学基本功”一文中指出:讲台上的一堂成功的、精彩的课,应是“学术性”和“艺术性”两方面的统一。所谓“艺术性”,是为学术的传授和表达而利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技巧、手段并由此而对学生形成的感染力。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说,没有学问绝对不行,但光有学问也是不够的。因为学术上的“基本功”不是教学基本功的全部。必须认识到,学问做不好,教学肯定做不好;但学问做好了,教学也不一定就能做好。因此,教学基本功的另一层含义,是对课堂教学基本手段、技巧、方法甚至表情、动作等形体语言的科学的、恰当合理的利用,是对学生进行的有效的、艺术性的组织、协调、控制。由此可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组织艺术在课堂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组织、管理存在的困难、问题
1.师生交流困难多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很多时候被安排大班授课,一般在100人左右,多的有好几百人,可能连夸美纽斯老先生都没想到他的“班级授课制”竟有如此大的空间。这样的课堂教学,所要求的师生互动也就成为一种奢求,师生之间似乎有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教师面对着一张张陌生而又熟悉的面孔,就是喊不出他的名字。学生要是回答老师的问题,可能只有他身边的同学知道他在说什么。一般情况下,不知道是学生对老师的宽容,还是对老师的充分信任,很少有人向老师提出问题与质疑。而老师更是上课即来,下课即走,学生也很少去找老师。加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般都不坐班,也无处可找,一学期下来,学生不知道教自己课的老师姓甚名谁的不在少数。
2.课堂教学组织难度大
由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的吸引力、强制力相对小于专业课程,加之上百人坐在一个大教室里上课,课堂教学组织难度很大。如果学生窃窃私语,整个教室则是“嗡嗡”之声。而教师往往需提高语调,非常吃力。更有甚者,在有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组织管理不力的时候,整个课堂就是一个自由市场,迟到早退,愿听则来,不愿听则走,学生戏称为“专业课选逃,政治课必逃”。为提高教学组织管理效果,出路只有狠抓管理,严格奖惩。教师每节课全面点名,几次点名未到就取消其考试资格等。但是,每节课全面点名势必要浪费大量的教学时间,大多数学生对此十分厌烦而产生抵触情绪。如果进行抽查点名,每节课都抽查相同的班级,又显得不太公平;如果“轮流坐庄”,不少学生抓住了规律反而更有“自由”的对策。
针对这种情况,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中存在着两种处置办法:一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的“放羊式”教学组织管理。这部分教师不那么“较真”,他们认为大学课堂全凭自学,学生在课堂上如何“闹腾”,那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不能够处乱不惊、平心静气,说明修身养性还差火候。只要自己完成了教学内容,学生睡觉也好,看课外书也好,说悄悄话也好,旷课也好,爱怎样就怎样。记得有这样两幅讽刺的漫画:一幅是一位新教师在课堂上说:“如果后面打扑克的同学没有中间聊天的同学的声音那么大的话,就不会吵醒前面睡觉的同学了。”另一幅是一位老教师说:“如果全中国的大学生都遵守《小学生守则》的话,那是何等让人欣慰的一件事情啊!”二是严加管教。花费大量的时间点名和进行课堂的常规管理,在教学过程中不允许学生有任何的“多余动作”,学生座位严格编排,按照学生的学号安排相应的位置,让学生对号入座,再画成座位图。有了座位图,上课就无需点名,学生也不会再因为点名而为其他同学冒名顶替。这样做更大的好处还在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和学生本人立即可以对号入座,课堂情况一览无余。对不守纪律的、课堂问题行为严重的学生,教师立即记下来,要么在课堂上就加以规训,要么秋后算账,扣平时成绩。这样严加管理,确实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这样做,确实有教师对待犯人之嫌,毕竟学生不是犯人。记得前苏联一位著名教育家说:“要看一堂课的质量如何,不用管别的什么,就看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就够了。”用这个标准去衡量,上述严格管理就很不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可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组织管理,搞不好就是一把“双刃剑”,“管则死,放则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不断提高教学组织管理艺术,把握好宽严之“度”,努力净化课堂教学环境,才能尽量减少学生“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现象,才能达到“管而不死,放而不乱”的理想境界。
3.教学目标设定难
相对于专业课的小班额教学,面对这样如此大的一个群体,教学目标的设定就相对困难一些。维果茨基认为,教学必须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旨在用“最近发展区”,在能力层次相似的班集体中设定教学目标。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班额如此庞大,学生专业不同,知识结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理解不同,教学目标的设定就比较困难。因为整个授课对象的情况不像原来的常态分布,而是两极分化相当严重,一部分学生总是为“吃不饱”而寻求更多的知识;而另一部分学生则有点“撑坏了”的感觉,还有一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根本就不想学,课堂上总是提不起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考核中,教师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相同的考题、相同的教师、相同的教学方法、相同的学时,学生常常会出现不同的结果:诸如中文等文管类这些系的学生成绩以优秀居多,而体育、艺术、理科、工科专业的学生优秀的就比较少,相当一部分同学可能不及格,甚至在同一个系、同一个专业,也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合班、大班额教学组织中,教师设定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目标的难度就相对比较困难。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组织的一般原则
1.积极作为原则
尽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组织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但教师绝不能无所作为,必须积极探索适合这门课程的组织形式、方法和内容。课堂上放任自流,听之任之,不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作为。作为承担着大学生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重任的教师,应该比其他各门课程教师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课堂规范,更应该积极进行教学组织。
2.全体性原则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以提高全体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为根本目的,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使每个学生都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在政治、思想、道德各方面达到党和国家、社会的要求,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真正做到为了一切学生,真正做到“有教无类”。
3.全面性原则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其教学组织必须坚持全面性原则。其传授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转化深化学生认识、提升学生思想道德觉悟的多功能、多任务的目标是全面统一的,割裂其中任何的功能任务都是违背其要求的。因此,必须坚持全面性原则,坚持知识、能力和觉悟的三统一。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解惑,而且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不仅尊重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而且要重视学生思想政治道德觉悟的提高,思想政治道德情操的培养。
4.主体性原则
由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是为了学生的认识深化和觉悟提升,其课堂教学目标是否落实,主要在学生自己认识和发展的学习活动中去体现,在解决学生的信与不信、行与不行的标准中去反映。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活动,像其他学科教学一样,更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师生的合作为基础,以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体现和全面发展为价值标准。只有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才能主动、活泼地去学习、去思维、去创新、去发展、去转化,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5.民主性原则
大学生一般不轻易相信什么马列主义理论权威,更讨厌空洞枯燥的政治理论说教。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组织中,坚持民主性原则,建立平等、友好、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互相合作的师生关系,形成教学相长、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这样,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学生的才能才能得到充分展现。否则教师总是一副居高临下的说教架式,必然会使学生的个性受到压抑、束缚,甚至是摧残,必然会更加降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感染力、吸引力。
6.发展性原则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组织要立足于学生的人格成长、学力成长、思想成长,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即从人格方面,激发学生的自尊、自爱、自重、自强;从学力方面,有利学生的思维、创新和发展;从身心方面,使学生在轻松与愉悦、拼搏与奋争的和谐统一中健康发展;从思想方面,促进学生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的提高并在政治、思想和道德方面自觉践履。
7.科学而有序的原则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学科的知识理论都有章、节及层次之间的逻辑序列,新方案推行后的新教材更考虑学生的认知、思考和探究能力,也有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因此,组织教学活动,也必须遵循科学而有序的原则。既要考虑到教学知识之序,也要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培养与训练之序,思想政治道德觉悟的培养和提高之序。脱离学生实际的有序性必然导致课堂组织和教学活动的失败,课堂教学目标也就无从达到,当然也就没什么艺术性可言了。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组织的主要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不同的年级、不同的专业、不同的教学环节,课堂教学组织艺术不同,方法各异。高校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组织方法,常用的有七种:(www.xing528.com)
1.运用课堂纪律的教学组织法
纪律是自由的保证,也是维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秩序的保证,尽管今天我们关于课堂纪律的标准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把绝对安静视为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但课堂秩序仍是必要的。一种有秩序的没有胡作非为的课堂教学气氛比放任主义、过分随便的气氛健康。对旷课、迟到、早退、吵闹、顶撞、下流动作及其他妨碍教学的行为,教师不能视而不见、听之任之。教师从走进教室到开始讲课前的教学组织准备工作,包括宣布上课、学生起立、教师答礼、清点人数、检查课前准备等一连串行为,就意味着对尚未进入听课状态者的催促,对旷课、迟到者的登记,也就意味着运用课堂纪律进行教学组织的开始。在教学过程中如有大声说话、吵闹、斗嘴、扔东西、吃东西、看课外书籍等现象发生,教师应视情节轻重给予规劝、批评、警告或果断制止。对情节特别严重,态度恶劣者,可考虑向学校有关部门反映,请示处置。当然,这最后一种办法应当尽可能限制,最好不使用。
2.运用教学艺术的教学组织法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比单纯的纪律管理更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更能搞好教学组织。如果教师的教学感染力、吸引力不强,面对有思想、有主见、有个性、有叛逆特点的大学生,即使再运用多么严格的纪律,一节、两节、一周、两周可以,要长期搞好教学组织那是不可想象的。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借助实物、图表、录音、投影、录像等多种手段刺激学生的学习情绪,创设特定的情景和氛围,激活学生求知的欲望;可以运用讨论法、研究性教学法、演讲法、自学辅导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运用语调、语速的变化和富有感染力、鼓动性、幽默感的语言来“俘虏”学生,使学生更加专注、投入。总之,严谨的教风、高超的教艺乃是课堂教学组织的“治本”之道。
3.运用教师人格力量的教学组织法
当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心理互动的过程。教师个人的人格力量,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对营造课堂气氛,维持课堂秩序关系很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富有正义感、同情心,真诚坦率而态度温和,能公正对待学生并乐于帮助学生。与学生建立起亲密感情的教师,通常在课堂教学中不会遇到什么麻烦。而心情抑郁、缺乏幽默感、不喜欢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大于对学生的兴趣的教师,比较容易在课堂上出乱子。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注意自身形象、提高精神境界,多通过情感传递、人格感召来影响学生,使学生遵守秩序安心听讲。教师对学生尊重、信任、热爱,会被学生所觉察并产生一种“亲其师而信其道而受其教而听其课”的心理定势。[1]可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格力量在课堂组织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4.善于运用组织语的教学组织法
课堂教学语言通常有导入语、讲授语、过渡语、提问语、组织语以及结束语等形式。在这些课堂教学语言中,最容易被忽视、最不容易把握却最能体现教师应变、监控能力的就是课堂组织语。它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管理课堂秩序,集中学生注意力,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达到课堂教学预定目标所用的语言。课堂教学中之所以需要组织语,就在于课堂教学活动需要进行组织,教师运用组织语可以将全班个性不同、智力不同的学生统一在教学活动中,有序地开展学习,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与其他课堂教学语言相比,组织语有其特殊性,其他课堂教学语言的功能在于准确、清晰地表达学科知识,使之易于为学生理解,它们的直接着眼点和作用点是学科知识,而组织语的功能都是直接着眼于学生并直接作用于学生。所以不仅要清楚课堂组织语的作用功能,还要明确其使用要求,在课堂教学组织中正确全面地使用组织语,切忌使用一些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主体性和创设良好教学气氛的组织语。比如,多使用“同学们,我们开始上课好吗”“请你说说,好吗”“你有什么看法,说出来大家听听”“不要怕,说说你的见解”“哪位同学有不同的想法或意见”“谁想来说说自己的看法”等组织语。不使用“请你说给我听”“你给我说说”这样的体现教师“霸主”地位的和“谁来发表高见”这样的抑制学生思维的组织语。
5.运用非言语行为的教学组织法
教学实践证明,教学经验丰富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善于运用非言语行为搞好课堂教学组织。比如,教师富有表现力的眼睛,往往胜过生动的语言。思想开小差而走神的学生,看课外书籍的学生,讲悄悄话的学生,一旦发现教师注意自己了,也会有所收敛。教师用目光环视学生,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目光注视之下“一览无余”,也可收到一定效果,达到教学组织之目的。含有责备意思的一个眼色、一个手势,或朝要出问题的学生那边走几步,会使他在尚未做出实际违纪行为前就被制止。保持警觉的教师可以运用这种非言语行为在不端行为尚未发生时就予以制止,“防患于未然”,从而有效地维持课堂教学秩序。
6.运用心理规律的教学组织法
(1)运用有意注意的教学组织
如教师发现学生听课注意力不够集中时,可以加重语气强调:“同学们,这个问题很重要,请大家注意听讲。”这样,全体学生就会集中注意力,主动与教师配合,用顽强的意志来完成学习任务。
(2)根据心理特点适应课堂时态的教学组织
教育心理学资料表明,每堂课可出现三个心理时态:最佳时态、始抑时态、近闭时态。最佳时态指学生在上课初对新知识、新事物产生好奇,因大脑兴奋而呈现出的良好学习状态,约在一节课的前25分钟。始抑时态指学生随着学习过程的延长,大脑兴奋程度降低,思维开始受抑制,注意力开始分散,教室内外稍有动静便会转移兴趣,约在一节课的第25分钟至第35分钟。近闭时态约在一节课的最后10分钟期间。学生对学习过程的持续感到疲劳,大脑兴奋消失,思维接近闭关,无精打采,似听非听,思绪不再随教学内容变化而变化。据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把握课堂时态,每节课的重点、难点、疑点、热点等必讲内容努力争取在头25分钟内完成,避免冗长啰嗦。充分利用学生精力充沛、思维活跃的最佳时态,及时完成重点内容的教学任务。同时注意发挥各种信息通道的作用,使学生常有新鲜感,使大脑持续兴奋时间,尽量推迟近闭时态的到来。在近闭时态,可增加学生“做”的内容,如讨论、演讲、表演等。
7.运用课堂机智的教学组织法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组织的方法还体现在对课堂上种种偶发事件能否妥善而迅速地做出处理的教学机智上。由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比较枯燥、吸引力弱于专业课程等特殊原因,期望每节课都风平浪静是不现实的。遇到个别学生故意捣乱,教师应遇变不惊、机智化解。某教师上课,其扭身在黑板上板书,下面就有学生敲击桌子,转过身,声音停止。如此反复几次。教师用严厉目光扫视全体学生,发现后排一个学生神态不自然,有重大“作案嫌疑”,但如直接盘问,他是不会承认的。教师于是提了一个料定这个学生能够回答的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简单问题叫其回答,其回答如预料一样正确,教师当即转变表情表扬了他,并借此机会含有深意地说:“刚才我在板书时,有种不好的声音数次响起。不过在这位同学回答问题的时候,声音没有了。”学生个个掩面窃笑。在后半堂课的教学中,再也没有响声了。这位教师组织教学的课堂机智值得肯定。
有的偶发事件是由外部环境造成,如在安静的教室里突然飞进一只小鸟,嘭的一声撞在玻璃窗上,临近的一位男生一把抓住了它。小鸟吸引了所有的学生,课堂骚动,教学进行不下去了。老师看到这一切,平静地说:“它也想和你们一起听课,可是听不懂呀,还是送它回大自然吧。”男生把小鸟放走后,同学们把目光转向老师,课堂又恢复了先前的平静。这位老师运用教学机智,使意外事件顷刻化解,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组织。
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组织艺术的要求
1.课堂教学开头的组织要求
常言道: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同样,上好一堂课关键在于导课。一堂课如果一开始就平淡无味,就无法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导入新课的方法要多样,切忌呆板单调。
教师能否抓好上课的开头,即在上课开始就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这对一堂课的成功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应以严肃、庄重的态度走上讲台,先用专注的目光环视全体学生,看学生精神是否集中,并示意讲课就要开始,使学生感到老师正在等待着他们,从而迅速安静下来准备听课。这种方法若用之得当,能收到“以静制动”的效果,有时还能动员其他学生制止某些不安静的同学。教师从一开始就应努力吸引和保持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以提高教学效果。上课开头的组织还要求教师讲究导课艺术,做到巧妙导课,以趣启思。教师或联系已知,温故知新;或从释义破题入手;或激情启趣,因势利导;或设疑布阵,造成悬念;或补充材料,搭桥铺路;或演示实验,直观导之等等。导课贵在巧,而不在话多。
2.课堂教学过程的组织要求
教学过程的组织就像孔雀开屏一样,向学生展示最精彩的美,是课堂教学组织的关键。
(1)要环环相扣,循序渐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注意按照学习的认知规律来组织教学,使教的活动适应学的活动。学生掌握知识的认识活动一般表现为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转化这样四个序列性阶段。教师在组织各个阶段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环环相扣,严格要求,并结合教学实际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2)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关注疑点、热点,做到疏密相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应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切忌平均使用力量,做到重点要突出,重点地讲;难点应分散,要缓慢地讲;一般内容应收拢,简明地讲;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疑点、热点,要深入地讲。同时,教学信息的密度也应疏密相间,使学生的心理感受有张有弛,形成有规律的节奏。
(3)要动静结合,新颖有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巧于安排教学方式,使之有动有静,动静搭配。如在课堂上,按照教学双边活动和一定的科学程序把教师讲解和学生静听,教师提问和学生回答,教师演示和学生观察,教师启发和学生思考,学生动手和教师指导,学生质疑和教师答疑,学生讨论和教师总结,学生自学和教师点拨,学生作题和教师评改等有机地搭配起来,使教学活动在动静交替中有节奏地进行。同时,还要做到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新颖有趣,如妙趣横生的讲述,生动形象的分析,简洁明快的点拨等。
3.课堂教学收尾的组织要求
常言道:“编筐编篓,全在收口。”课堂教学的组织也是如此。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的组织上,决不能顾头丢尾,虎头蛇尾,而应注意首尾兼顾,善始善终。一般说来,课堂教学收尾的组织应做到:扣紧教学目标,简洁明快,画龙点睛,首尾呼应,使结课和导课脉络贯通。要求教师在一堂课结束时,注意运用概括的语言,梳理出一堂课的线索,点出所讲内容的精髓之处,使学生感到学有所得,甚至感到“言已尽而意无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