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理论思维品质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作为教师,向大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的意义远远不及培养大学生的理论思维品质的意义,传授理论知识仅仅是一种手段,其最终目的是教会大学生学会理论思考,形成理论思维品质。培养大学生理论思维品质,对于激发大学生的理论热情,训练大学生的理论思维,发展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掌握理论思维品质的培养艺术,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至高境界。
一、思维的分类、思维品质及理论思维品质的含义
人的思维品质是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和全面性的概括。为有利于深入认识思维品质,有必要对思维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思维分为不同的类型。对思维进行科学分类,有助于教师有目的、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对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根据思维的抽象程度或思维凭借的工具的不同来划分,可以将思维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所谓直观动作思维是指直接与物质活动相联系的思维。所谓形象思维是以具体表象为材料的思维。所谓抽象思维是在感性经验基础上,以概念、判断、推理为形式的思维。按照具体形式的不同,抽象思维又可以分为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
2.根据思维是否遵循明确、完整的逻辑规则和程序运行来分类,思维可以分为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又称为分析思维和常规思维,是指遵循特有的逻辑规则和程序而运行的思维活动。非逻辑思维又称为非常规思维,是指不遵循明确、完整的逻辑规则和程序的思维活动,主要有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灵感思维和情感思维。
3.根据思维的运行方向来划分,思维可以分为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
所谓正向思维又称为顺向思维,是指按照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遵循已经被人们所普遍接受的逻辑规则,受人们常用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影响所进行的思维活动。所谓逆向思维又称为反向思维,是指将已有信息中的条件和目标进行可逆性变换,从相反的方向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
4.根据思维答案的指向来划分,思维可以分为聚合思维和辐射思维
聚合思维又称为集中思维、收敛思维、求同思维,是指从给予的信息中朝一个方向收敛前进,从而形成单一、确定答案的思维活动。辐射思维又称为分散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等,是指从给予的信息中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形成众多合乎条件答案的思维活动。
5.根据思维的智力品质或创造性成分来划分,思维又可以分为再现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再现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照现存的方案或程序直接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是指重新组织原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成果的思维活动。
所以,思维品质就是人的各型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和全面性的高度概括。理论思维品质是指学生在理论学习活动中感受理论的敏锐性和思辨性,初步把握理论的洞察力和评判力以及领会理论的独创性的智力总和。
二、培养大学生理论思维品质的价值意义
1.大学生理论思维品质的形成对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恩格斯曾经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当今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的竞争,将是一种比思想、比知识、比创新的激烈竞争,要在竞争中取胜,不仅要有资源、资金、科学技术和人才,而且要有更高的哲学头脑和理论思维。江泽民、胡锦涛同志曾经多次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在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中所起的积极作用,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新形势下,只有高度重视哲学指导,加强理论思维,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才能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精神动力。社会科学的发展需要理论工作的大力普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传授理论、训练思维、升华信念的教学重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努力引导大学生重视理论学习,结合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对一些重大理论、现实问题进行研究、思考及理论概括,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繁荣社会科学,提高民族的思辨力和洞察力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理论思维品质的塑造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人类几千年的思维成果成为现代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后人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去攀登更高的思维高峰。一个人在成才的过程中,必须运用理论思维,将事物加以抽象和概括、分析和综合,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这种深入理解基础上的学习就是以思维为核心地位的学习。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视听手段的日新月异,电视、电脑、网络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获取知识、交流信息的空间和渠道大大拓宽,这当然是一次伟大的进步,但也给人带来误解,以为通过电视、电脑的画面和音响,获取知识的途径就够了。这种认识呈现的结果表现为:口头交流多,写作能力退化,缺乏逻辑思维能力,轻视理论学习,实用主义泛滥,浮躁情绪蔓延等。人们感叹,人类进入了“读图时代”。这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不利的,那种只求“是什么”、不求“为什么”的实用主义学习态度将阻碍学生成长,也不利于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构建。
3.理论思维品质的训练对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理论能给人以信心和力量,给人以启迪和智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培养的能力实际上更侧重于大学生理性认识的能力,这种能力具有很强的思辨性。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魅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示,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厌学情绪时有流露,这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挑战,如何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每一位教师所思考的问题。有的专家认为,培养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展示理论的思辨特征是一项新的突破口,帮助大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判断、学会分析,才能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理论思维品质,才能逐步增强大学生关注理论的热情和信心。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传授基本观点的良好教学方法,其关键就在于不是把结论简单地端给大学生,而是引导大学生通过思维过程去理解和掌握它,即教给大学生思考的方法。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学会启动思维,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并通过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去真正弄清理论的精神实质,同时也促进了大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正确思维方法的掌握。这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才会吸引大学生去积极探索,从而获取真理,内化情感,教学效果才能得到优化,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有的理论思辨性的价值和魅力才能从中得到展示和张扬。
三、培养大学生理论思维品质的途径和方法
1.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大学生积极思维
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过程的速度或迅速程度,它表现为能够迅速地对外界刺激物作出反应,迅速地意识到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和方法。有了思维敏捷性,在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适应迫切的情况来积极地思维,周密地考虑,正确地判断和迅速地作出结论。
学习中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内在魅力,寓教学内容于直观生动的图像当中,设计出形象生动的问题情境,充分利用新奇、疑惑、矛盾去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确立积极的探究心态,并努力从原有的认知结构中选择与问题情境有关的知识,通过组合、改变、分析等思维加工,探索出与问题情境有关的新知识的联系。各种形式的感知,使学生获得生动表象和观念,这对从整体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求知的火花,引导他们索细求微,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有着积极的意义。
另外,教师应该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进行调查访问,让学生在感性体验中引起学习新课题的兴趣和灵感,独立观察问题,当外在的社会现实与心中的疑惑产生碰撞时,思维火花也就随之产生。在学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时,教师组织学生深入工厂、企业、市场、事业单位等进行社会实践、调查访问,学生分组拟定调查提纲,设计调查问卷,实地走访,写出调查报告,并制成课件在课堂上加以演示。这些活动使学生获得了大量的社会实际知识,感悟到丰富的人生体验,能够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能解决许多平时在课堂上不易解决的思想认识问题,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www.xing528.com)
2.拓展多维空间,引导大学生多向思维
思维的灵活性指思维活动的灵活程度,表示已有的认识结构在情境发生变化的条件下的迁移和运用能力。也就是说,思维的灵活性表现为认识主体善于从不同的角度与方向去思考问题,能迅速从已知的知识或经验中选择出适合解决问题的最优途径和方法。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注意发展大学生形象思维的同时,必须运用抽象的、概括的方法,培养和发展大学生抽象的理论思维,这对发展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积极作用的。
横拓纵延,构建知识网络。所谓横拓,就是根据问题情境和事物的本质特征,横向搜索,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思维的广阔性;所谓纵延,就是根据问题情境,确定发散源,向事物的纵深探索,以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横拓纵延,既可帮助大学生构建立体的知识结构,又可发展大学生的横向和纵向思维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辨异求同,把握内在联系。比较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从而确定其相同与相异之点,进而把握事物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方法。通过引导大学生进行分析、比较、辨别,找出事物的异同,以培养和训练大学生的求同思维、求异思维和辩证思维等能力。一是同类事物的比较。在教学中,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事物)的异同是最为典型的辨异求同。我们通常用的“辨析题”也是进行辨异求同的一种有效形式。要求大学生辨别正误,分析说明其理由,可启迪大学生思维,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思维能力。二是不同类但相似或相近的有关事物的比较,它分为正反对比、纵比、横比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运用比较方法,让大学生在比较中学会发现事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这样的问题情境的解决过程不仅能帮助大学生获得有关现象实质的认识,而且有利于大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和完善。
3.开展专题活动,引发大学生深入思维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个体在思维过程中能够深入到客观事物的内部,把握事物的本质及核心部分,抓住事物的关键所在,揭露事物的根本原因,并且善于预见事物的发展进程和结果的这样一种品质。人们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思维过程,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于是在大脑里生成了一个认识过程的突变,产生了概括。由于概括,人们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全体与内在联系,认识了事物的规律性。思维的深刻性是一切思维品质的基础。
课堂讨论和辩论活动是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是不轻信盲从,喜欢发表自己的意见,参与意识强,在一个个问题的设置和碰撞中,大学生们的思维得到了激化,不断地在旧知识的利用和再思考及新知识的确立和巩固中产生新的思想观点,实现了否定之否定的认识飞跃。这样的方法有利于大学生独立思考习惯的培养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提高,而且民主讨论的空气还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萌发。
以辩促思,以思求真。在讨论和辩论活动中,大学生对自身的知识经验或收集的材料经过高度概括后,进行系统的迁移和新颖的组合分析,从而找出新异的层次和交结点,从中提炼出观点。经过概括、归纳、迁移等思维加工,大学生思维的独创性、深刻性品质得到了锤炼和加强。
4.尝试综合评价,引领大学生全面思维
思维的批判性,就是指思维活动中善于严格地估计思维材料和精细地检查思维过程的智力品质。它表现为严密的、全面的、有自我反省的思维。有了这种思维,在解决问题中就能考虑到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根据自己原有的思维水平和知识经验在头脑中构成相应的策略或解决课题的手段,然后使这些策略在解决思维任务中生效,从而获得独特的问题解决的答案。因此,批判性思维是问题解决和创造性思维的一个组成部分。
探寻方案对策。在教学中,通过对解决问题对策的讨论,培养和锻炼大学生全面思维、综合归纳的能力,并能引发大学生创造性、灵活性的思维态势。
写作小论文。撰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小论文是促使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回答实际问题,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途径,对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小论文的写作需要通过阅读文献、收集资料并构思成文,在这一过程中,阅读不但能增加知识面,而且使人思维严谨,构思成文过程就是强化逻辑、梳理思维、训练思维的过程。
思维的批判性是在深刻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品质,只有深刻的认识,周密的思考,才能全面而准确地作出判断; 同时,只有不断地自我评判、调节思维过程,才能使主体更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四、培养大学生理论思维品质的基本要求
1.扎实准确的理论功底
教师首先要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全面准确地掌握知识内涵,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正确思维,把握思维的发展方向。因此,教师要夯实理论功底,完善知识结构,把握理论原理、观点的准确度、清晰度和深刻性,这样才能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理论思维的培养。
2.逻辑清晰的教学语言
思维的精确性是通过语言的精确表现出来的,语言的精确和清晰,极大地影响着思维的精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注意理论概念的抽象、理论表达的逻辑归纳和推演,使大学生掌握思想政治理论学科概念的逻辑体系及语言表达的特定方式,从而发展大学生学习社会科学的理论思维。
3.科学有序的问题设置
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能释疑解难,有所进取。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大学生积极思考时要注意以下因素:一是大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要了解大学生以往的学习情况、认知发展水平、大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等。二是大学生处理信息的局限性。大学生不可能在一定时间内掌握和处理大量教学信息,这便需要教师按照经济原则来安排教学程序,以便让大学生构成整体性和层次性的知识结构。三是大学生探索活动的特点。教学要根据大学生探索活动特点(如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从低级到高级等)来设置问题情境。科学有序的问题设置有利于学生思维活动的有序进行。
4.授之以渔的归纳提炼
教师要善于发现大学生发言中闪烁着创造性思维和闪光思想的火花,并在总结时及时给以肯定和鼓励。总结不能停留在提供问题的答案上,必须导之以思,晓之以理,授之以渔,使大学生更深刻地把握问题的实质,从而在知识、能力、觉悟三方面都能得到提高和升华。
5.循序渐进的目标训练
在我们着手进行训练时,应该尊重大学生的认识规律,针对大学生各自的思维品质现状,有侧重点地选择训练目标,耐心而又富有情趣地尝试各种方法,这样才有利于提高思维能力。思维训练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它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持之以恒地努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