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思想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灵魂,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最重要的任务之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教育艺术与政治思想道德教育艺术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掌握的教学艺术。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教育的属性和依据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基础
一个人的政治、思想、道德行为的形成,要经过知、情、意、行几个阶段才能完成。知是政治、思想、道德行为形成的开端。有了对政治、思想、道德行为的认识,才能产生相应的政治、思想、道德行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设立,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它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等学科。可以说,这些学科都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它们首先是一门科学,然后才是对学生进行思想的教育和影响。如果是作为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谁也不会怀疑每一门学科的科学性,但对于学生及其他专业人员来说,却不一定都会有如此的认识。在实践中,许多学生、甚至其他专业的教师都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是空洞的说教,没有什么科学性可言。这就导致了在教学中,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了教学科学体系的完整而精心安排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学生没有把它当成一门科学来对待,而是当成政治的工具、空洞的说教。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学生学完之后,几乎很少有还记得所讲内容的,这就很难形成正确的认识,仅仅成为学生政治、思想、道德认识的开端,也就很难起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先导作用。因此,提高人们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科学性的认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起先导作用的关键。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武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安排是构建学生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内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主要帮助学生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主要立足于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和基本观点,指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和分析问题。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主要对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中国近现代史课程主要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形势与政策课程主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所有这些都与学生的思想有着紧密的关系。因此,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缺少不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指导。同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也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社会的深层次的发展变化,使他们的思想与社会的发展相融合。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直接影响到学生思想教育的性质和方向
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是任何一个高等院校都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也是为培养我们所需要的人服务的。新时期高校思想教育就是要培养大学生“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成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成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成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坚持这一培养目标,我们必须首先坚持正确的教育方向,为祖国培养合格的人才。这是教育的功能,也是教育的任务。它是关系学校工作全局和学生思想教育方向的大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的必修课,是关系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大问题,关系到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关系到学生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理解,关系到学校的政治稳定和舆论氛围。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对学生思想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4.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是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内容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他们要真正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栋梁之才,就必须在学习期间打下各个方面的良好基础,具备全面的素质,在各种素质中,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内容。
5.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性质决定了其鲜明的思想教育属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既具有智育属性,又具有德育属性。智育属性可以理解为“知识性”,德育属性可以理解为“教育性”。事实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性与教育性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知识性,主要是指它要向学生传授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中国近现代史知识、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知识、形势与政策知识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育性,主要是指它要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教育。二者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传授的知识许多本身就具有鲜明的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特征,是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极好材料;另一方面,知识的教学旨在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因此,教育性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根本属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质上是一门政治思想道德教育性质的课程,这种学科性质决定了我们教师应该把思想教育放在教学的突出位置。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教育艺术的要求
1.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首要问题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生的思想出现了许多适应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新问题,如何运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内容的科学理论来解决学生思想中存在的模糊甚至怀疑认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难点。有一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认为自己是传授知识的,而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问题没有摆上重要位置,认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学生部门的事,而学校的其他部门却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做学生思想工作的。于是,在对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就出现了盲区。消除盲区的关键是提高教师的教育意识。学校的所有教学工作都担负着对学生的教育责任。对学生思想认识上出现的一些模糊认识、一些怀疑认识等许多问题是可以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得以解决的。如,对人生意义的认识,对东西方文化的认识,社会上出现的重利轻义现象,拜金主义倾向的认识等等,都可以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中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等知识加以认识,使学生从理论上了解这些现象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发展规律,从而提高思想认识能力。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理论与实际的有效结合而实现的。这就使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具有时刻把教学内容与学生思想实际密切结合起来的意识和能力。如果教师只是就理论谈理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会与学生的思想教育完全脱离,起不到应有的教育作用。
2.转变教学观念,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在以往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基本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这种填鸭式教学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没有得到充分调动,教学效果并不好,没有起到真正的思想教育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真正把它作为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必须以学生为中心,真正了解学生实际,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使学生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教学,主动探索问题,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真正进入学生头脑,成为他们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是我们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目标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和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水平。
3.加大实践课内容,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真正与实际相结合,增强说服力
理论联系实际历来是我党倡导的学风。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更是不可缺少的,它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认识,一是在理论课教学中,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用生动的事实说明理论。二是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实践中去理解理论、应用理论,后一种理论联系实际就是实践课。加大实践课的比例,使学生走出课堂接触社会,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可以增强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理解,并使学生在实践中受到教育和启发,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4.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系统建设,多渠道、多形式组织教学各环节,增加学习中的乐趣,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教育、影响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课堂教学是中心环节,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实践性,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思想教育效果的重要环节。组织学生进行专题报告和课堂讨论,可以使学生澄清一些模糊认识,增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实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目的。组织学生写学习体会和论文,是一种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的有效形式,通过写学习体会和论文,可以使学生深入思考问题,提高思维能力和写作水平,达到全面培养和教育学生的目的。
三、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教育的原则(www.xing528.com)
原则是指人们在既定目标和特定条件下,观察和处理问题时必须遵循的准则和标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教育原则,是在这门课程思想教育的实践中形成的,体现了思想教育客观规律,是思想教育活动必须遵循的具体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它贯穿于思想教育的全过程,是思想教育规律的能动反映,是实现思想教育目标的根本保障。根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教育的规律,结合学生实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们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提出了许多原则,如方向原则、求实原则、民主原则、渗透原则、层次原则、激励原则、主体原则、示范原则等,这些原则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教育都起了重要作用,今后也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特别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创新思想教育原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应该深入研究、创新并掌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教育的原则,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教育工作,对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对于提高教师的思想教育艺术水平,都是非常必要的。
1.以人为本的原则
胡锦涛同志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领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这一论断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和思路,也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教育指明了原则。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教育中应该积极、主动创新和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它作为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经常性思想教育的根本。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就是要尊重学生,注重启发学生的自觉性;就是要关心学生,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是要鼓舞学生,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风华正茂,朝气蓬勃,热情奔放,聪慧敏感,富有正义感和人生追求,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追求个性的自由。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突出,思路开阔,思维活跃,情感丰富,勇于追求思想,具有体现自我价值的极为迫切的心情。在各种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大学生会去追求自我的全面发展。为了实现大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全面发展教育和注重个体的差异发展结合起来,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每一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把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和教育学生、管理学生、成就学生结合起来,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思想教育的氛围和环境,为每个大学生的成才和完善提供最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2.与时俱进的原则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1]这一论述灵活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教育中,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教育也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即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教育中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就是要着眼于国内外政治、经济、教育和科学文化发展的趋势和要求,认清大学生思想教育所处的时代背景,研究新的形势、新的任务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教育带来的挑战,使其体现时代性;就是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顺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遵循人的全面发展规律,把握思想教育的规律性;就是要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教育方式方法,优化思想教育内容体系,使思想教育富有创造性。
3.生活化原则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文件中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要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尽可能地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学习实际,即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坚持生活化原则。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原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于人的生活世界,在生活中找依托、以生活为中心、以教育为导向的原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教育也应该自觉坚持这一原则。坚持这一原则就是要求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教育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紧密联系,使生活本身真正成为一种教育活动;就是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使他们在日常生活的为人处世中身体力行,成为社会生活的主人;就是改变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教育模式,建构全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教育模式。不仅要关注大学生思想状况,也要关注他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更要关注他们的权利、尊严与能力的发展,使他们了解生活的真谛、认识生活的价值及自身在生活中的位置;使他们融入主流生活,不是消极的生活;使他们养成文明、良好的集体生活习惯;使他们心胸豁达,情绪乐观;使他们劳逸结合,坚持锻炼;使他们有生活规律,善用闲暇;特别是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树立正确的健康观,等等。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教育的主要方法、策略
1.理论武装法
为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教育的保证、导向和凝聚功能,必须找准“关键点”,“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使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信仰、信念、信心和信任问题,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入脑入心,从而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此法的特点是教师有组织、有目的、有系统地进行,并有较强的针对性。
2.正面灌输法
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教育的功能,教师必须坚持正面灌输的方法,即正面、直接、旗帜鲜明地向学生阐述政治思想道德原理、理论、立场、观点、方法等,先入为主地对学生施加教育和影响。运用此方法要注意区分和有效把握正面灌输和机械灌输,正面灌输和强制教育的关系,不能形成和助推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教育的逆反心理。
3.情景感染法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思想教育的方式方法很多,其中情景感染法是教师们常用和喜欢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可以避免空洞说教的枯燥乏味,可以产生寓情于景、寓理于景、情理交融、情景交融的思想教育效果。比如,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的人生价值时,教师就运用幻灯创造了三幅情景画面,一是拜金主义漫画。二是官本位漫画。三是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圣西门的一段话,也就是一个政治寓言,他大胆假设:“如果法国损失了50名优秀的物理学家、50名优秀的化学家、50名优秀的作家、50名优秀的工程师——那么,法国马上就会变成一具僵尸。因为这些人干着对整个民族最有益的工作,推动着法国的文明;重新培养这些人,至少需要整整一代人的时间。”他又假设“如果法国失去了国王的兄弟、王公大臣、议员、主教、元帅、省长、上万名财主,并不会给国家带来多少不幸,因为他们并没有推动多少民族的发展、文明的进步”。这就很好地教育了学生,人生的价值究竟是什么,让学生们针对这些漫画自己去思考。
4.热点思索法
大学生思想开放,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新观念,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的理论热点、对国际国内形势热点、对政治生活热点、对社会生活热点、对大学校园的热点问题和现象等都抱有强烈的好奇和兴趣,都会给予高度的关注。而这些热点问题,恰恰就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进行思想教育时的绝好素材,教师要善于捕捉教育时机,充分挖掘热点问题所蕴含的思想教育意义,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5.多项激励法
此法是发挥高校思想理论课思想教育激励功能所必需的,它要求教师要善于选准“切入点”。期望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在一定时期都有自己的主导性期望目标,有了这样的目标,他就具有了主动学习、工作、生活的动力,具有实现期望目标的内驱力,而人一旦失去了自己所追求的目标,就会失去学习、工作、生活的内在动力,丧失学习、工作、生活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进行思想教育时要善于抓住学生在升学(专升本、考研、考博)、入党、选干等方面的期望目标,找准“切入点”,采取多项激励法,使学生始终保持努力学习、深化认识、锻炼能力、提升觉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和创造活力。
6.需求满足法
需要理论告诉我们,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是由低向高走向的。这里所说的需求,是指正当合理的需求,不正当、不合理的需求则要加以教育、引导、规劝和警示。从总体上说,大学生的需求分三大类:一是生存,二是享受,三是发展。具体一点,具有求知、求业、求富、求美、求乐、求安、求成(成功、成才)等需求。因此,教师要善于找准学生的“需求点”,在教学中因势利导,积极主动满足学生的正当需求,使学生在需求得到逐步满足的情况下自觉地接受思想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