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比较教学方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运用
吴仁明 张紫涵(成都理工大学)
摘 要:比较教学方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地位,是达到“三个选择”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具体讲有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宏观比较与微观比较、史实比较与理论比较、同类历史现象比较与异类历史现象、一手理论、资料比较与转手理论、资料比较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要坚持可比原则、唯物史观原则和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原则。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意义 比较教学 原则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相竞争而存在和发展,其中,事物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与同一性是比较的客观基础。比较以分析为基础,对事物逐个加以分析,否则,就不可能进行比较。了解事物之间的异同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是认识事物本质的开始。
一、比较教学方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意义
比较方法最大的优越性是这种方法的性质与人类认识活动的本质相一致。人类的活动具有鲜明的选择性和目的性以及理性,而比较的方法可以较好地为人类这样的目的和价值服务,因为比较能将各种事物、同一事物内部同一要素之间的共性与特性从各个同一的角度展现出来,让人们顺利地实现自己的目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非常肯定比较法的重要性。马克思指出:“极为相似的事情,但在同一的历史环境中出现就引起了完全同一的结果。如果把这些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都分别加以研究,然后再把他们加以比较,我们就会很容易地找到理解这种现象的钥匙。”[1]毛泽东同志也经常运用比较的方法,如他在写《新民主主义论》这篇重要的著作中,就把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与俄国资产阶级、与欧美各国资产阶级比较,从多方的比较中,我们更准确地把握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为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动力和对象理清思路。
运用比较方法的必要性,比较方法自身的优越性以及其方法论意义,使其在人类的各个认识领域都有广泛的运用。同样的,比较方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规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以下简称“纲要”)“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简单地说,其核心就是“两个了解”、“三个选择”。2006年6月5日,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管理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大力推进教学方法改革”、“探索适应实施新方案的教学方法”[2]。
要了解国史、国情,我们在教学中需要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历史比较,需要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和其他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比较;要真正把握好理解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就必然要与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等多种选择比较,与“文革”的比较,与今天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体系理论的比较。可以说,“纲要”课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是一门历史课,“真正的历史著作,很少不用历史比较方法的,因为实际的历史陈述,都是一种潜在的历史比较”[3]。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历史论证的鲜明性,把历史事物的特征明显而直观地凸显出来,突破历史事物本身的局限,获得认识历史事物的新角度,开阔视野,产生新观点、新思想,更深刻的认识和掌握“两个了解”、“三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性,我们才能以更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去。
总之,如果比较的方法在“纲要”课教学中运用得当和充分,老师也就会获得学生的广泛好评和喜爱,会增强“纲要”课的教学效果。那么,在“纲要”的教学中,有哪些具体可行的比较教学法呢?
二、“纲要”课比较教学的方法类型
1.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的教学方法
纵向比较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在讲授时从同一的空间条件出发,对于同一地域、同一民族、同一国家的不同时间的历史事件、理论进行比较教学的方法。例如我们在“纲要”课教学中把洋务运动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比较,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改革开放运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是符合世界潮流的伟大决策;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基础上全方位的改革;洋务运动主要在器物层面上进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我们就能清楚地把握洋务运动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异同,都是求富求强,带来的却是不同的结果,显示了两个改革开放决策的高下,洋务运动也为今天中国改革开放带来某种启迪。教师在讲到相关部分,可以联系起来进行比较讲授,并可以让学生谈谈有怎样的启迪意义。
横向比较教学方法主要是指从不同空间条件出发,对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历史事件、理论进行比较教学的方法。这应该是我们在“纲要”课教学时最为常用的方法。如我们可以把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运动比较,为什么一个失败,一个成功,失败的失败在哪些地方,成功的成功在哪些地方,会给学生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再如我们可以把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与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比较,会自然得出中国社会主义改造是一个创造的结论;我们可以把中国革命的道路选择与俄国十月革命比较,会得出中国革命道路迥异与俄国的原因等,这样的例子是比较多的,需要讲授老师细心去挖掘与梳理。
2.宏观比较与微观比较的教学方法
宏观比较教学方法,我们这里是指站在中国近现代历史整体的角度,对不同的历史现象进行贯通的或者高度概括性的比较教学的方法。马克思在《十八世纪外交史内幕》的书中写道:“要了解一个限定的历史时期,必须跳出它的局限,把它与其他历史时期相比较。”[4]对于历史的系统认识、历史本质的揭示、历史规律的发现,主要是靠宏观的历史比较研究。同样,对于“纲要”课,我们也必须跳出近现代史的局限,才能真正认清近现代中国的国史、国情,真正认识到近现代中国历史的“三个选择”的必然性。如把近代中国国情与封建社会的中国国情比较,很自然地就会得出近代中国半封建的演化趋势,与当时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及其扩张比较,很自然地得出近代中国半殖民地的演化趋势。又如“纲要”上编综述说道中国封建社会的漫长延续是与西欧封建社会的“短”相比较而存在的,倘若离开了对中外相应时代历史进行比较的这个前提,那么不但对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原因的探讨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恐怕连这个命题本身都不能成立。
微观比较的教学方法,是指不论在时间观念上或者空间观念上,都从历史的特定角度对特殊的历史现象或局部的个别的历史问题进行具体的比较教学的方法。在“纲要”课教学中,我们对近现代两个历史人物的比较、两种思想的比较、两种制度的比较、两种思想文化、两条史料的比较等等,都属于微观的比较。应该说,微观的比较教学是宏观比较教学的基础和前提,而微观比较的目的又是要达到宏观比较,得出相应的结论。如在“纲要”课教学中,我们可以把在革命中孙中山对待农民的态度与毛泽东同志对待农民的态度进行比较。孙中山曾经把人分为“先知先觉者”、“后知后觉者”、“不知不觉者”三种情况,[5]而其中,中国的广大农民就是属于“不知不觉者”,所以孙中山领导革命几乎不依靠农民,广大农民成了革命“无聊的看客”。而毛泽东同志认为,中国革命主要依靠农民,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最可靠的同盟军,是人民军队的主要来源,中国革命的实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为什么孙中山失败,为什么毛泽东同志领导中国革命成功,这里的比较可以反映二者对中国国情把握的高下,实际上是孙中山失败、毛泽东同志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3.史实比较与理论比较的教学方法
史实比较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中以具体的历史史实、数据为准绳进行比较,找出两者之间的异同,求得理性的认识。如我们在讲述“纲要”第六章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时,即可以分别把相持阶段到来后,中国共产党对日作战的次数、每次歼灭敌人的人数等列表对比,可以清楚的说明我们不是自吹自擂,而国民党确实没有担当起这样的责任。
理论比较的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中主要以具体的有说服力的理论对照,从而得出两者之间的异同,求得理性的认识。如我们前面说到的孙中山与毛泽东同志对待农民的态度的比较也是理论比较而得到的理性的认识;又如对陈独秀“一次革命论”、王明“二次革命论”与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一次革命、两步走”比较,再如,对“左”倾与右倾的比较、“城市中心论”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比较,都是属于理论的比较。
但是,我们要说明的是,史实比较最终还是理论的比较,为得出有说服力的理论观点服务,而理论比较也必须间接的以史实为依据,要不然,理论也就成了空中楼阁、水上浮萍,失去了可比的基础。比如在对陈独秀“一次革命论”、王明“二次革命论”与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一次革命、两步走”比较时,就可以把他们对土地的态度或政策列举出来证明三者的不同,证明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一次革命、两步走”的正确性。所以在教学中,这两个比较方法应该经常是一起交叉使用的。
4.同类历史现象比较与异类历史现象比较的教学方法(www.xing528.com)
同类历史现象比较教学方法,是指以相同或不同历史时期两个同类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理性的认识的教学方法。如我们前面提到的日本明治维新运动与中国晚清的洋务运动的比较,又如“纲要”第七章中,讲到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解放区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我们可以与当时的国统区比较,由于分得了土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是“母送子、妻送郎”上前线打国民党蒋介石,而国统区,老百姓不愿意当国民党的炮灰,当时国民党为了补充兵源,强行抓壮丁(比如四川,还出了一个抓壮丁的典型王保长),这是历史的一个横切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打败国民党蒋介石、建立新中国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异类历史现象比较的教学方法,是指以相同或不同历史时期两个不同类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理性认识的教学方法。如对1921年到1949年中国三种政治力量(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比较,说明人民共和国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又如对近代中国地主阶级洋务派与顽固派、地主阶级洋务派与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的比较教等等都是属于异类历史现象的比较。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地加以比较,相信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5.一手理论、资料比较与转手理论、资料比较的教学方法
对于一手理论、资料比较与转手理论、资料比较的教学方法我们不需要过多的定义解释相信大家都会明白。事实上,我们使用的教材,可以说都可以称作“ 转手历史理论、资料”,逻辑结构、理论体系非常完善。但是,一手的理论、资料的优势在于它可以“现身说法”,在教学中我们如果加以运用,与教材这样的“转手理论、资料”相结合,会使我们的教学相得益彰,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取得更加满意的教学效果。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要读一些经典的原著,也可以要求学生去读读。比如讲授抗日战争时,毛泽东同志的《论持久战》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读了以后,我们就可以更清楚地理解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抗战的方针。
总之,比较教学的方法本身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在讲授“纲要”时,可以同时交叉使用几种。在类型的选择上,从这以角度看是宏观比较;但从另外一角度看可能是同类现象的比较,也可以说是横向比较、理论比较或转手资料比较等,不能把“比较方法的类型”看成凝固不变的死板模式。
三、运用比较教学“纲要”课时要注意的原则
1.可比性原则
具有共同的特点或相似性是比较教学的基本原则。没有共同特点或相似性的事物不能比较,鸦片战争就不能与唐太宗比较,资产阶级维新派就不能与土地改革运动比较,这是大家都能明白的。怎样才能有“共同的特点或相似性”呢?应该说,只要在历史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范畴,具有某种共同的特点或相似性,都是可比的。马克思曾经说:“倍尔西阿尼的歌唱不能与青蛙的鸣叫相比。”[6]但是一旦跳出历史的范畴,人的歌唱当然可以与青蛙的鸣叫相比较。总之,在“纲要”教学中,运用比较方法时一定要注意事物的可比性。
2.物史观原则
比较教学法只是一种具体的方法,具体的方法必须以正确的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才能正确地运用它而得到正确的结论。唯物史观是我们基本的历史观和方法论,例如在中国抗战时期,有人把抗战与英国灭亡印度,意大利灭亡阿尔及利亚的先例比较,得出中国“战必败,败必亡”的结论;而毛泽东同志也是与上述比较,得出只要坚持持久抗战,最后的胜利属于中国。毛泽东同志坚持的是唯物史观的思想原则。我们在教学时,一定要在坚持唯物史观的原则下比较教学。“三个选择”这个“纲要”教学的主线是唯物史观的现实反映,是我们必须坚持好牢记于心的。
3.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原则
在运用比较教学时,有的老师排比罗列一些相似的现象,没有做较深入的分析讲解。虽然教学中有比较的意识,但事实上把真正比较的任务留给了学生,如果作为问题引入,再进行总结,无可厚非。如果就这样“打住”,实际上是对比较方法的一种简单化的理解。比较教学要求我们透过现象,分析原因,看出事物异中有同,同中求异,从共同性中获得普遍性、规律性的认识,同时又能区分事物质的不同,从差异性中找到矛盾的特殊性。
在教学方法的探讨中,我们都会发现,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它非常独特的作用,但是也有其使用的局限。比较教学也是这样,比较具有特定的思维角度,决定了比较得出的结论具有不全面性,不完整性和不深入性等缺点。因此,在教学中使用时,我们要注意与其他教学方法合理搭配,力求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李卫红.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扎实工作,高质量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方案.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年增刊
[3] 姜义华等.史学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4] 十八世纪外交史内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5] 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第五讲.孙中山全集(第9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