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学发展观与高等教育的发展相契合

科学发展观与高等教育的发展相契合

时间:2023-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科学发展观与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相契合,成都体育学院近年的长足发展,得益规模适度可持续“发展观”,“一专多能”因材施教的“培养观”,引进与培养并举的“师资观”,保障有力的“党建观”。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成都体育学院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胡锦涛同志强调,科学发展观与正确的政绩观紧密相关。

科学发展观与高等教育的发展相契合

重培养立师资强党建 立足校情务实发展——以成都体育学院发展为例

闵 健 李成蹊 胥万兵(成都体育学院)

摘 要: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发展才是硬道理”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三者是继承、丰富、发展的关系。高等教育经过数年快速发展,渐由数量发展为主,转变为以提高质量为重,与经济建设“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侧重点的转移一致。科学发展观与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相契合,成都体育学院近年的长足发展,得益规模适度可持续“发展观”,“一专多能因材施教的“培养观”,引进与培养并举的“师资观”,保障有力的“党建观”。

关键词:高校 发展观 培养观 师资观 党建观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①学校发展如何立足科学发展,关键在于立足实际,求真务实,保持清醒的头脑,用科学的发展观正确审视学校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倡导的发展是第一要义,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与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相契合,高等教育经过前几年的快速规模发展,由数量发展为主,开始转向提高质量为主。这与经济建设从“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侧重点的转移方向也是相同的。教育是为了谋求人的发展,向更高的智慧发展,向更强的能力发展。学校践行科学发展观,就在于发掘、营造、整合、培育教育资源,为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提供条件。通过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坚持“教育以人为本,教与学以生为本,管理以校为本”的内涵与外延的协调发展方式,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近年来,成都体育学院在教学、训练、科研等方面均有长足进步,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明显增强,扩招以来,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到2004年已相当于过去的5倍,并已逐步趋于稳定。本科在校生8000人左右,研究生规模力争达到800人;继续教育学历教育为主转变为学历教育与在职培训相结合。师资队伍建设引进与培养并举,近年来共引进各类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实用性人才20多名,鼓励支持70多名中青年教师攻读博士硕士学位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比例达到40%以上,教师队伍的数量增加,学历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明显改善。学校办学质量与办学水平稳步推进,2006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院地处经济欠发达的西部,现有办学规模与学校发展基本适应,具备一定的发展后劲,能保障学院中长期持续发展,办学规模的增长,不再是我院发展的主要矛盾。但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存在区位劣势,毕业生就业也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和挑战。科学发展观倡导全面可持续发展,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要确保成都体育学院全面持续发展,必须继续坚持规模适度的持续发展,从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深化教学改革、完善培养机制入手,把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始终放在学院工作的中心地位。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成都体育学院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成都体育学院按照 “规模适度、内涵发展”的思路,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成为学校发展的着力点,强师资、重培养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成为创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高等体育学府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学院党建工作保障有力,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学生素质全面发展,走内涵发展的路子,不断推进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擢升。

一、“规模适度、注重内涵”的发展观

当今高等教育的竞争十分激烈,竞争既是发展速度的竞争,更是发展水平的较量。学校发展是硬道理,学校先做优、精、强,然后才能做大。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学校发展不仅要看当前,更要讲后劲;不仅要看规模,更要讲质量。衡量学校发展的重要标准,不在于规模大小而在于水平高低,不以规模取胜,而以质量见长。我们只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以校为本,才能实现学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胡锦涛同志强调,科学发展观与正确的政绩观紧密相关。温家宝同志更进一步指出:“要真正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政绩观。创造政绩是为了发展,是为了造福人民。我们讲的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我们所讲的政绩,是为实现这样的发展而创造的政绩。我们要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落实到学校发展上,要求我们要用全面的观点看学校建设的成绩,既要看当前发展的“显绩”,更要看持续发展的“后劲”。高校的发展,应是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不能只看重眼前规模、只看在校学生数量;既要看今天的发展状况,更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我院牢固树立扩大规模是发展,提高质量也是发展,二者缺一不可的观点。“又好又快”的内涵发展是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心。学校工作的注意力和聚焦点由关注数量转移到既关注数量更要关注质量;从在校学生规模、基建项目、校园面积、专业设置的扩充转移到寻求内涵发展、体现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搞好学科专业建设和文化建设上来。这个工作重心的转移既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学院发展的内在需要,是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好”与“快”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们深知,学院的办学定位不可盲目贪高求大,定位不准确,发展失调导致的问题就会接踵而至;我们从办学传统和教育资源出发,明确了学院发展定位。我院将发展目标定位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教学型高等体育院校;立足体育、教育事业,兼顾相关行业;服务西南,面向全国;办学层次定位为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以服务社会的价值体现,鲜明的办学特色,获取社会较高认同度。

二、“一专多能,因材施教”的培养观

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首先要把学生当成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将其自身发展的特点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而不是当作学校实现教学计划的工具 。既要看少数优等生的发展,又要看全体学生的发展;既要看知识的掌握,又要看能力的培养;既注重激发学生的主观努力,又努力改善学校办学的客观条件。人才培养要着眼于每一个学生适应社会的全面素质提升,而不是只着眼于其某一方面的素质,同时非智力因素的优化比智力因素的开发更重要,才能使学生个人均衡。

体育院校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必须与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结合,如果培养的学生不具备相应的知识结构与专业技能,那么肯定不会受到欢迎。我院在60多年的办学实践中,重视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稳步发展继续教育和留学生教育;学科发展定位为保持体育教育训练学的主体地位,发挥运动医学和体育人文社会学等特色学科的优势,建构以体育学为基础多门类学科协调发展的体系;调整课程结构,学院将课程体系改革作为教学质量的切入点,制定了课程建设标准,明确了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以教学研究为基础,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地推进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人才培养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立足体育、教育事业,兼顾相关行业;服务西南,面向全国,培养高素质的“一专多能”应用型人才。目前已经形成“体医结合,体文渗透,培养 一专多能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特色。(www.xing528.com)

三、“引进与培养并举”的师资观

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没有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肯定培养不出一批德才兼备的学生。在师资队伍的建设手段上除了通过引进人才、提高学历职称外,更要注意人才的结构与专业地位匹配的问题,学历结构与学缘的问题,以老带新的年龄结构问题,适度超前做好教师岗位设置,否则可能造成教师结构失衡,导致社会人才浪费。我院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坚持引进与培养并举的原则,结合位于西部地区的现实,确立了以培养为重点,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人才资源的发展思路。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充分调动全院各方面的积极性,发挥人才整体效应。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在育人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确立教师在学校中的中心地位、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分配中的优先地位,从学院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的高度来规划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引进和培养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致力于建立结构合理,整体素质高,安教、乐教、善教的教师队伍。我院未来五年内拟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学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的培养,高层次、高水平特殊人才的引进。

四、“班子为核心、基层为重点、思政创新为平台”的党建观

我院党建工作以领导班子建设为核心,以基层党建为重点,以思政创新为平台,确保在学院稳定持续发展中,党建工作的有力保障。教育以人为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党建工作不可或缺。党建工作关键是领导班子建设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领导班子团结和谐,勤政廉政,作风民主,具备全局意识、信任意识、团结协作意识、补台意识、廉政意识和责任意识;在工作方法上,善于从全局着眼思考问题,从分管工作着手钻研处理问题,工作到位但不错位不越位;那么领导班子就能真正成为领导学校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关键是要选配好党支部书记,积极发挥党员的先进作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要继续在克服“两张皮”上下工夫,结合具体工作,积极解决实际问题。

(一)以领导班子建设为核心。我院在领导班子建设中,重视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正确处理党政工作关系。一是制度保证。修订完善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党政议事制度,党政之间的关系清楚、职责明确、程序公开、工作有序。二是机制支撑。学院发展的重大问题,坚持充分酝酿、集体讨论、会议票决的工作机制。三是方法协调。班子成员特别是书记、院长在工作中,加强沟通,重要事情直接交换意见。通过沟通交流,增进了解,增进理解,形成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关心和谐的工作氛围。几年来,学院经过领导班子换届考核、班子调整及学院第九次党代会;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全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等重大活动,检验了班子的总体素质、领导水平和驾驭能力,增强了全院上下的凝聚力,激发了全院师生奋发向上的积极性。院领导的团结协调在“四好班子”检查中得到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也得到了班子成员自身的认同和教职员工的赞誉,成为学校工作的亮点。

(二)以基层党建为重点。第一,以支部书记和学生工作辅导员为着力点,努力建设一支数量足、素质高的基层党建工作队伍。在教职工党支部书记的选配上,解决好“两张皮”问题,党支部书记兼任相应的教学行政职务。第二,重视抓好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坚持早教育、早培养、选好苗、选准苗和做好共青团推优工作,以及支部、总支、学院党校三级培养,严格把好培养关,扩大培养面,加大培养力度,学生党员比例达到了15%。第三,积极创新基层党支部的活动方式。丰富教育载体,改进教育手段,寓教育于活动之中,通过创新支部活动方式,增强教育的效果。近年来,积极探索支部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各支部组织党员进社区、下基层,开展调研、慰问、宣传、服务等活动。2005年我院“党员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队”开展的“‘三个代表’在基层”系列活动赢得广泛赞誉,并予以表彰。

(三)以思政创新为平台。一是建立健全了校内联系制度。在学院各级领导层面,坚持每周一次的院领导接待制度,院级领导分工联系系级教学单位,处以上干部联系学生班制度,密切了师生关系、干群关系,及时掌握了学生情况。在学生层面,建立了学生党员联系学生寝室制度,学生党员定期与寝室学生进行思想沟通和谈心,深化了学生党员的群众意识和服务意识。二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科技、体育和文娱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以“厚德、博学、睿智、健体”为核心的校园文化。2001~2007年,学院连续七年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联合授予“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称号;2006年被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授予“中国百个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集体”称号。

参考文献

[1] 温家宝.提高认识 统一思想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2004年2月21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的讲话.载人民网,2004年2月29日

[2] 张连斌.高校如何实现科学发展.载《吉林日报》 2008年4月18日第二版

[3] 高雁.国内高校的发展方向——三所高校校长谈高校管理.载《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8月23日第六版

[4] 马德秀.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高校发展.载《光明日报》2005年10月25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