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视域中的生命关怀教育
李 艳(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摘 要:生命关怀教育是当代德育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谐”视域中的生命关怀教育主要表现为建构和谐的生命价值秩序;塑造和谐的健康人格;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生命关怀 德育 和谐
“和谐社会”所表达的不仅仅是社会对公平正义秩序的制度期待,而且还包含着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伦理期待,生命关怀教育无疑从深层次上蕴涵着这样一种企盼。重视生命关怀教育,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共同课题,也成为我国德育的必然趋势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何为生命关怀教育?简言之,就是关怀生命的教育,从“和谐”的视域看生命关怀教育,它面向的是个体灵魂的内在和谐的形成,是灵魂的治理与自我治理的统一,旨在“导向心灵的健康,导向个人的理性与欲念的和谐,德性与利益的和谐,社会性与自然性的和谐,自由与责任的和谐,道德知识与行动的和谐”[1]。从而实现人格心灵的觉醒,积极拓展个体生命的精神空间和精神内涵,为人的生命在世界中的意义寻求积极充实的内容和方向,进而达成个体生命整体和谐发展基础上的个人与社会的统一。这种和谐是人的认知、道德、情感、审美等多重关系的综合,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化,最终使人获得真实意义上的生命存在。
一、建构和谐的生命价值秩序
人不仅是实体的存在,更是意义的存在,生命意义就是生命所表达的内涵,以及人对生命的理解。对意义的追寻,对人的生命和世界的根本意义的理解和阐释,是人的生存方式,人就是在追寻意义的过程中获得精神生命的超越和心灵的安顿。每一个人都是唯一的个体,都是一个丰富精彩的世界,任何生命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每个人都有权利和义务去发展、探索生命的意义、充盈当下的生命存在,超越世俗世界的纷扰,实现和发扬自己生命的独特价值。
当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人类的生活空间和生活内容,促进和提高了人类生活的便利性和生命的成就感,然而技术理性带来的并不都是美好与幸福,人类在追求工具理性的过程中,在享受自身发明创造成果的同时,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重负,这一切都直接或间接地削蚀着人的生命感,作为人的意义和价值源泉的生活世界被高科技支配下的情感贫瘠与扭曲遮蔽了;另一方面,面对传统文化所建构的意义世界的“颠覆性”的解体,面对瞬息万变、复杂多样的现代生活,传统的生存方式和栖息方式陷入深刻的矛盾错位,人自身被拒绝和放逐,逐渐丧失了支撑其生命活动的价值资源和意义归宿,从而陷入了一种“存在性危机”中,处于深刻的“和自然疏离”、“和社会疏离”、“和上帝疏离”、“和人自身疏离”的困境焦虑之中,时常感到生命的无常和人生的痛苦,产生一种灵与肉撕裂分离的碎片感以及“无家可归”的心灵的空虚感。
“人的存在从来就不是纯粹的存在,它总是牵涉到意义。意义的向度是做人所固有的”[2]。人是一种以意义为生存本体的动物,人最不能忍受的是空虚无意义的生活,人需要“精神家园”和“心灵栖息地”。历史和逻辑都证明,生命的真谛就在于“意义”和价值。意义的生成既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又源自生命的合目的性需求,生命的合目的性活动是生命与非生命的一个明显区别。人的生命活动可以成为自己意识和意志的对象,凭借对自己生命活动的自主支配,人使自己的意识和意志获得了主体性和自由,主体能够按照自己的目的改造外部世界,创造一个对象世界,也就是创造一个贯注和体现着人的生命力量和信念的属人世界。现代人的痛苦,从表象上看是源于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源于生存的困境,其根本却是源于生活意义的失落。而只要人活着,他就要去探求活着的意义,追求有意义的生活。对意义的追寻,是人的生存方式,是人之生命独有的特征。正是人的不断超越的精神力量,才使人的生命去追求意义,向往理想,谋求自我价值的不断提升。生命的真谛就在于它明确地扬弃了生物本能的冲动,在生存与生活基础上,追求更高层次的“意义”,超越生命的有限,趋于精神的永恒。
人的发展是生命意义不断丰富的过程。本真的教育应该是“一种既授人以生存的手段与技能,使人把握物质世界的教育,又导人以生存的意义和价值,使人建构自己意义世界的教育”[3]。生命关怀教育具有整合现代人精神“疏离”的功能。生命关怀教育的终极目标“就在发展人类的生力、智慧与人格,以引发他生命内潜的价值,使其同时在整个宇宙之中,与他部分相和谐,谋共进”[4]。当今社会,更加关注和凸显的是人的需要、人的价值,我们理应对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和德育观进行反思,摒弃德育的“纯工具化”理性,走进关注人的生命,提升人的生命价值的生命关怀教育,激扬人的生命活力,促进生命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1.对生命情感的关怀。生命情感是个体对自我生命的确认、接纳和喜爱,是对生命意义的肯定、欣赏和沉浸,以及对他人生命乃至整个生命世界的同情、关怀与珍惜。热情洋溢的生命情感引人振奋、昂扬向上、富于爱心,成为幸福人生的动力和光明之源。真正的生命情感总是充满生气,对个体生命的肯定、激励、褒扬,是生命自由舒展的空间。“没有情感,人的生活将是一种毫无生气、缺乏内在价值、缺乏道德意义,空虚乏味而又充满无穷无尽交易的生活”[5]。生命情感是沟通认知与行为,提升生活品位,建构丰富人生的基础与桥梁。缺乏生命情感则意味着对生活的麻木,对生命意义的无望,对他人生命价值的漠视,以及由此而生的生命状态的贫乏乃至沉沦。生命关怀教育强调用生命去温暖生命,用生命去呵护生命,用生命去撞击生命,用生命去滋润生命,用生命去灿烂生命。在生命的根基上确定起人的内在的不可让渡的尊严,树立起生命神圣的观念。生命关怀教育关注人,关注个体,即意味着关注个体作为生命体的存在,不仅关注其外显的活生生的生命展示,同时也关注其内隐、活泼、丰富的生命情感,主要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热爱生命,培养受教育者的生命智慧,陶冶其性情,塑造其高尚的人格与心灵,引导其情感向崇高方向发展,从而拓宽人的生命情怀,发展人的情感能力,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境界。
2.对终极信仰的关怀。对人之为人的生命意义的领悟和诠释,是人的一切生命活动的根本出发点。由于现代社会出现的种种负面影响,人失去了终极实体的背靠和根基,处于“无家可归”的被抛于世的状态,找不到灵魂的安身立命之所,造成生命的缺失,许多人开始怀疑自己的信仰,甚至走向信仰的危机。信仰属于人所特有,人必须有信仰,否则就会失去自我,沦落精神,贬损价值。信仰应该是高远的,指向终极的目标,它关涉对人的生存作出最本源的思考,是对人之为人的终极性的领悟。信仰并不意味着对时间和空间上的最终极限的关怀,也不仅仅等同于对可望而不可即的彼岸世界的热忱向往,它更多的是指对人生最高意义和人生最重要的价值的一种超越、向往和追求,所以德育工作者应引导个体超越现实的物欲满足,超越生命自身的有限时空,挣脱传统的精神束缚,从沉沦中走出来,重新构筑人的价值和意义系统,获得人自身品格和精神境界的提升。生命关怀教育就在于赋予受教育者的终极关怀的意义和价值,深化人对存在意义的理解,使人成为自由的人,在有限的生活中体验到无限的意义,在短暂的世俗生命中领悟到永恒的幸福。
3.对社会责任感的关怀。社会责任感表现为努力承担生活中应当承担的责任,多为他人和社会着想,勇于自我牺牲,而不是一心追求个人的享乐。 一个人不可能去寻找所谓抽象的人生意义,每个人在他的生活世界中都有自己的特殊使命,无法重复,也不可取代,“唯有对他人尽充分的责任,才能得到自己充分的责任,才能在尽责任的过程中,得到最高尚和最大限度的满足。自己多尽一份责任,自我便多一分进展;自己多尽一份责任,自我便多一分享受”[6]。生命关怀教育必须努力做到的是一种唤醒,启迪青年人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自觉以“人类一分子”或“社会公民”或“父母之子”的姿态反观自己的生命,努力地生活,克服因人生短暂和社会变化无常而滋生的虚无感,获得崇高的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从而生活得更加充实而精彩。
二、塑造和谐的健康人格
生命关怀教育不是约束人的行为,而是实现人的主体自觉,使人摆脱种种束缚,不让生命成为道德理想的工具和奴隶,从而进入整体和谐、自然活泼的生命流动之境,使个性变得丰富而舒展,使人格变得正直而强健。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里,教育应该追求的是人格的健全与和谐,一个具有和谐人格的生命往往是“体”,“心”,“语”处于和谐的状态。具有和谐人格的生命本体可以和他体,与自然和谐相处,可以认知、传达不同深度、不同广度、不同历史背景,不同地域感知体悟的和谐生命意识,和谐生命话语。和谐人格是稳定平衡的人格,是个体心理内部结构即知、情、意的平衡,如在知、情、意三方面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就会产生心理结构的倾斜,产生分裂的人格。和谐人格是健康的人格,个体不仅在内部心理机制上和谐发展,并且在外部活动上拥有强烈的创造动机和相应的创造才能,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相信未来。
人格的和谐发展无论对个人还是社会都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关系个体化解和消除焦虑,而且关系到学业成绩、工作能力、个人生活和家庭幸福,也关系个体能否很好地适应环境,为社会作出贡献,最终实现个体的生命价值。
和谐的人格应该是感性、理性的自由完美的融合,需要引导个体的自我认同。所谓自我认同,是指将自己的价值选择、精神追求与某种更为有地位、有影响,可以包容自己的价值体系和精神体系及文化相联系。自我认同是个体摆脱孤独寻求寄托的恒常现象,是人类自有文化以来心理生活的重要内容,是人类寻求对现实的超越,追求精神寄托的活动。这种高级的精神活动以一定的价值为旨归,以一定的文化为背景,并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中得到认同,在这其中获得确认,从而得到心灵的慰藉。
人的前瞻性和开放性充盈在人的生命之中,便表征了这样一个自然事实:人的生命深处有一个永恒的意志,那就是对完满人生的追求,对幸福的热切向往,幸福人生是人类生命中的终极层系。和谐人格需要进行幸福教育,人不仅要活着,不仅要发展,还要享受生命、享受生活、提高生存质量。真正的教育是认识人们的兴趣和潜力所在,引导他们最大可能地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成为促使个人获得幸福的有效途径和有力工具。人的幸福能力首先表现在他对幸福的发现能力和丰富感受性上,幸福教育就是让受教育者从内心渴望幸福,自信有能力获得幸福,并且积极体验幸福,换言之,即从个人人格的形成方面讲,对幸福的追求已成为他们生命的内在追求。幸福教育首先要求受教育者做一个平常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一个不伤害他人生活的人,遵从最基本的生命价值取向,懂得人生活在社会里应该是平等的、公正的,富有同情心和怜悯心的。同时,幸福是人之为人意义的实现所给予主体的精神性的愉悦,幸福是在生命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中实现的,生命对幸福的追求过程也就是获得幸福的过程。惟其如此,“人才能实现他的使命:成为自己、为着自己、并凭借充分实现其才能而达到幸福,这些才能是所特有的能力——理性、爱、生产性的工作”[7]。真正的幸福属于身心健康、品行高尚、追求进步、有所贡献的人。
国外学者经过调查后总结出了幸福的人有四大性格特征:首先,幸福的人自尊,对自己多持肯定的态度;其次,幸福的人自制力很高,克服困境的能力也较强;再次,幸福的人很乐观,对生活所求甚少,所以常有意外的惊喜;最后,幸福的人多外向,易于他人共处,有较好的人际关系,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幸福生活的一个标志。生命关怀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和谐、丰满的人格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是懂得“为何而生”的真正的人,是有个性、有文化底蕴、珍惜生命意义,会艺术化生存的人。这样的人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描述的“静默如地下的种子,自由如空中的飞鸽,勇猛如斗虎的狮子”,他的人格必定是健全、丰满而和谐的。
三、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www.xing528.com)
个体生命虽然设定了个体与社会的矛盾,但是它要超越这些矛盾,达成生命的和谐。个人的发展首先要以社会的发展为前提和基础。人是社会动物,其生存和发展,无法抽象于社会之外,相反,时刻受到社会的限制,人要克服和超越这种限制,关键是要彻底消除使人陷入异化状态的私有制社会,彻底改变私有制下物对人的统治,建立以人对物的力量重新驾驭为基础的自由人联合的社会。同样,社会的发展要以个人的发展为前提和基础,社会并不是抽象的,离开了个人,社会就不复存在,更谈不上什么发展。社会发展正是在无数个人价值追求的活动中形成、展开和实现的,但无论这些价值取向如何重要,如果离开了特定坐标上的价值基点——历史主体,即现实的人来说,它将失去全部的意义。社会发展的实质在于人的全面发展,社会进步的意义在于人的价值的实现。马克思所谓的从现实的人出发,就是从有生命的从事着生产活动的个人出发,因为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8]。社会,无论是哪一个社会,离开了构成它的那些一个一个的人,就什么也不是,就是无。马克思主义无论从历史的起点,还是从历史发展的终极意义上,都把个人的存在和发展视为一切社会历史存在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最彻底充分地肯定个人的存在,其深刻之处在于强调“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9]。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的全面发展最终体现为每个个人的全面发展,所以,最根本的价值实现,无疑是人的全面发展。我们今天的社会变革,都正在朝着人的全面解放和自由发展的方向前进。
“‘人的实在’是价值来到世界上的原因”[10],人必然地走向价值视野的中心。人的价值是一切价值的核心,价值的创造是为了人发展得更高级,更完美,生活得更幸福。人的发展不是片面、畸形的发展,也不是被动、单一的发展,而是自由、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是丰富、完满、生动、活泼的发展。在逻辑内涵层面,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真正自由和彻底解放,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能充分发展和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社会性以及个性;在历史内涵层面,人的全面发展则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历史的充分展现,即历史本身的最后完成。生命关怀教育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首要的意义在于:对人的尊重,必须落实在对于个体生命的尊重,个体生命的独特性、唯一性的尊重。一切以牺牲个体生命为代价而换取的所谓“大业”,所谓“圆满”,不管它冠以何种美妙的名称,其正当性都是值得怀疑的。一切以“虚幻的共同体”的名义,对于人作出牺牲的要求都是缺乏其存在的合理性的。
歌德说:“你若要喜爱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生命关怀教育旨在引导个体在生命体验中确证自我的存在,追寻生存的意义,在对他人他物的体悟和理解中建立共生共融的和谐关系,尊重生命,肯定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勇敢面对生命历程中的磨难,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奉献于社会。个人只有融入社会中,才能说是维护了个人的权利,同时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才能表现自己的才华,使自己达到渐趋完美的程度。但这是一个深刻的转化过程,即是要求能够持批判、反省的立场与人格特征去介入社会,并能以此精神去建设社会。“超越‘知识’的‘智慧’更能使人的思想和行为‘保持必要的张力’和‘达到微妙的平衡’以实现人与世界的和谐”。[11]一方面,“一个健全的社会使人能够爱他人,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开拓自己的理性和客观认识,在体验到自己的生产性力量的基础上建立一种自我意识”[12]。另一方面,个体生命的健康成长,个体生命质量的提升又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社会发展进步的标识。
构建美好的和谐社会,我们最需要的是富有创造力与责任感,公正、理性、宽容、自律、追求并捍卫真、善、美的人。“个人的发展要以社会公正为基本边界,讲究公正的和谐社会也把每个人全面自由的发展视为最崇高的终极理想”[13]。生命关怀教育的本真意义就在于维护个体的身心平衡和社会的秩序和谐,引导个体追求卓越的人生。在自我、他人、社会的共鸣中,每一个生命不断走向自由而又无限开阔的境界。
参考文献
[1] 金生鈜.德性教化乃是心灵转向.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2)
[2] [德]威廉·赫舍尔.人是谁.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52
[3] 鲁洁.教育的返本归真.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4)
[4] 罗家伦.写给青年——我的新人生观演讲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 诺尔曼·丹森.情感论(序言).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
[6] 罗家伦.写给青年——我的新人生观演讲.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7] 埃利希·弗洛姆.为自己的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 萨特语.转引自[美]L.J.宾克莱:《理想的冲突——西方社会中变化着的价值观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11] 孙正聿.超越意识.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
[12] 埃利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
[13] 戴茂堂.和谐社会的个人之维. 哲学动态,200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