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理念与功能的当代反思

大学理念与功能的当代反思

时间:2023-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学理念与功能的当代反思敬枫蓉江俊文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社会发展又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需求。在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有必要对大学理念与功能进行反思。大学要积极应对这种要求,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就要重新思考其理念与功能,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洪堡强烈主张,大学不仅是教育机构,更应是研究中心,应成为知识创造的源泉。

大学理念与功能的当代反思

大学理念与功能的当代反思

敬枫蓉 江俊文(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摘 要:改革开放30年来,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社会发展又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需求。在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有必要对大学理念与功能进行反思。“培养健全的人”是高等教育不变的理念。这一理念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大学与社会之间的适度张力表现为适应、支撑与引领的平衡。

关键词:高等教育 大学理念 大学功能 社会发展 反思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经济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等步伐,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有效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时值改革开放30周年,我们不仅应总结和反思整个国家的改革开放,而且应总结和反思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尤其是大学的理念与功能,并深入探讨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和发展的有效路径。

一、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

高等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与社会发展有天然联系。高等教育以社会发展为前提和基础,又对社会发展有反作用。这种联系主要表现为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文化、人口的相互制约关系。当教育发展并行于社会时,它对社会的促进和阻碍作用都是显性的;当其适当超前于社会时,它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居于主导地位,阻碍作用居于次要地位,但当它过度超前或滞后于社会时,则会相反。

根据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规律,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有其内在逻辑与理论依据。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有可能把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扩张到最大,而将其对社会的阻碍作用控制到最小。大学的理想和追求就是要达成最佳的境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举世瞩目,既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动力和需求,使其实现了层次、类型、学科、专业、课程和布局的结构优化,进行了办学理念、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不断改革,又为其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使其在规模、实力、条件和质量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提前进入了大众教育阶段,由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并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大国。另一方面,高等教育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经历了重大改革与发展,也对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主要表现是:

(1)培养了大量专门人才与拔尖创新人才,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1978年以来,普通高校招生人数不断增长,从27.3万增加到599万人;毛入学率不断提高,从1.4%提高到23%;本、专科在学人数不断增加,由643万增加到2700万人以上,同时还培养博士生26万多人、硕士生155万多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超过7000万。1999年以来大学扩招,既满足了社会和个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又刺激了教育相关消费,拉动了社会经济增长。

(2)对科学技术文化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基础研究上,高校的原始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已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近年获得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自然科学奖项,分别约占全国的61%、77%、62%、59%。在科技创新上,高校是高新技术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主力军。“十五”期间,发表论文146.3万篇,获国家自然科学奖75项、技术发明奖64项、科技进步奖433项,超过相应项目全国总获奖数的一半。目前,全国63%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36%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设在高校。在哲学社会科学上,高校为理论创新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目前,研究人员和研究成果分别占全国的90%、80%,社科基地建设和重点学科建设获得了长足发展。

(3)对社会文明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高考制度的恢复,迎来了尊重知识和人才的春天。招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增强了大学生的拼搏进取精神。从“统招统分”转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和自谋职业,打破了一考定终身的“铁饭碗”和学生对政府的依赖关系,既有效增强了学生的自主自强和创业创新意识,又更好地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对外合作交流的扩大,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与发展。

(4)对社会的稳定和谐作出了突出贡献。高校连续19年的稳定,保证了全社会的和谐稳定。大学扩招,缓解了高等教育的供求矛盾,缓解了就业压力和下岗职工家庭对社会的压力。数千万青年从社会走进校园,既延缓了就业期,又提高了自身素质和其择业、创业能力,使其从就业压力的制造者变成了缓解人;扩招也扩大了下岗职工子女受教育的机会,给这些家庭带来了希望,降低了他们因下岗而诱发的失望或绝望可能带给社会的风险。大学生助学贷款和奖、助学金政策的实施,使不少贫困生得到资助,促进了社会公平。

但是,高等教育发展还有很多不足,特别是进入大众化阶段以来,人才培养问题日渐突出,其整体水平离社会发展目标和人民满意的教育还有一定差距。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条件下,我国经济社会改革与发展,又对走向社会中心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要积极应对这种要求,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就要重新思考其理念与功能,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二、大学理念是大学的灵魂

大学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观念体系,即是办大学的指导思想。它要说明高等教育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基本方法与途径。

大学理念是一个动态范畴,是在历史风云中不断升华拓展。在西方,大学理念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在12世纪到18世纪,以牛津大学纽曼的大学理念为代表。其强有力的主张是:大学应该是一个“传授普遍知识的场所”。在工业革命充分展开时,以德国现代教育之父”洪堡的观点为代表。洪堡强烈主张,大学不仅是教育机构,更应是研究中心,应成为知识创造的源泉。在20世纪初美国成为工业化最强国时,以威斯康星州立大学的“威斯康星模式”为代表。该模式认为,大学还应是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服务的机构。在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理念发端于近代。在其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了蔡元培的“学术自由”、张伯苓的“育才救国”、梅贻琦的“通才教育”和竺可桢的“求是精神”等理念。

历史的演进表明,经典大学理念的内涵有三层:大学是培养人才、研究学术和服务社会的机构。大学就是传播、创造和应用高深知识的地方。

大学理念是大学的灵魂。大学理念决定大学的发展。因为它集中反映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体现大学的办学目标、思路与传统,是一个时期、一个学校被人们认同并对学校发展起凝聚作用的一种精神和追求,决定大学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向。大学理念决定大学的功能及其变化。与大学理念相适应,大学获得了教学、科研和服务三重功能。当大学仅有教学功能时,起作用的是“人文主义理念”;大学研究功能的开发,缘于“科学主义理念”的影响;大学服务功能的拓展,得益于“功利主义理念”的驱使。因此,大学理念是永恒的话题。

大学理念之重要,也为实践所证明。早期大学只把传授知识、培养人才当做目的,不认为自己应服务社会,因此对社会影响很小,与社会相对隔绝,人称“象牙塔”。洪堡把科研引入大学理念,拓展了大学职能。1807年拿破仑击败普鲁士后,逼普鲁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和约。为了以文化教育的复兴来换取国家民族的自立,洪堡创立了柏林大学,拉开了现代大学发展的序幕。洪堡的大学理念不仅使19世纪的德国成了世界学术中心,而且挽救了德国,使之很快完成了工业革命和现代民族国家的构建。威斯康星大学的大学理念超越英、德等国的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传统,辅以实用主义思想,使落后的美国及其高等教育跃居世界领先地位。时至今日,美国大学依然执世界牛耳。这使我们不能不重视美国的大学理念;也使我们看到,我国要跻身高等教育强国,首先应提升大学理念,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是:既必须适应社会发展并为之服务,又必须适应人的发展并为之服务。其中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因此,构建大学理念,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必须既不脱离社会发展,又不忽视人的发展。

大学理念的内涵因每个大学的具体情况而异。但不论何时何地何种大学,在构建自身理念时,都应有共同的基础与准绳。当今世界先进的大学,一般都同时具有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服务社会三重理念。这些理念内在联系又各不相同,其中最基本、最本质的方面是第一层次。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人,大学需要发展科技,需要探索人类精神家园,需要学术自由;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大学才能提高科技水平和其服务社会的水平与能力,才能引领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引领社会进步发展,高等教育自身也才可能久远持续。大学产生以来,尽管人们对大学的认识不断拓展,大学目标日趋多元,但万变不离其宗,始终以人才培养为根基;世上著名的大学,首先以人才培养的特色和成就而著称;大学对社会发展的全局性和先导性作用,也主要通过塑造新人来实现。足见,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大学最本质的东西和永恒的理念。

社会主义大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应以培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因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和最高命题。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人的发展,一方面是“自由发展”,即人的个性、人格、创造性和独立性“不受阻碍地发展”;另一方面是“全面发展”,包括人的个性、能力和知识的协调发展,人的自然、社会和精神素质的共同提高,人的政治、经济和其他社会权利的充分实现。坚持马克思主义,就要坚持不懈地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即要充分尊重人的个性、尊严和权利,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本质上相一致。大学发展以人为本,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师生关系,始终坚持育人为本,不断促进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社会主义大学的永恒理念理应是塑造健全的人。

一个健全的人,就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即是身心双健、德才兼备、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思想道德素质相统一的人,具有良好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能力、适应能力乃至创业能力,也是于己、于社会有益的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面对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大学只有坚守其不变的理念,以育人为本,培养健全的人,才能立于潮头,发挥其根本作用;大学固然要发展科技、服务社会,但这些都应服从并服务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三、大学功能的嬗变

与新时期的大学理念相适应,大学首要之功能是育人,是通过优质的教育教学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健全的人。不同大学以培养健全的人为共同目标,同时又以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不同人才为具体任务。研究型大学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为主,高职高专院校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主。这样各司其职又各尽其能,在不同领域创特色,在不同层次创一流,就能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资源强国转变作出应有贡献。(www.xing528.com)

历史上,大学功能与大学理念一样,经历了由一元到多元的变迁。现实中,我国大学的功能也因多种因素而嬗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对社会的最大贡献,就是培养了大量专门人才与拔尖创新人才,这说明大学坚守了自己不变的理念和主要的责任。但社会对大学意见较多的也是人才培养问题。说明大学在自己的不变理念和主要职责上又有偏离。

在人才培养上,比较突出的问题如下:

(1)人才培养质量亟待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够强。近年我国科技人才资源和研发人员总数分别居世界第一、二位,但创新综合指数居世界第28位,属中等偏下水平。这与大学的人才培养不无关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够强。不少应用型人才的实践动手能力与现代化建设的需求有较大差距,这是众多注重实践经验的用人单位不愿招聘应届毕业生的重要原因。学生的人文精神不够强。部分学生求学求职、从业等多以自我为中心,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还有学生与基本的专业要求都有差距。

(2)毕业生就业问题十分尖锐。2001年至今,大学年招生数从268万增加到599万,就业率从90%下降到70%;待业人数从11.5万增加到167.7万,总计不下700万人,近三年连续上百万大学生就业难。

(3)不良风气侵蚀校园。学术上的粗制滥造、造假剽窃、轻率浮躁和炒作吹嘘等,背离应有的学术尊严,折射出其背后的学术道德下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缺失等问题;既存在于学生之中,又存在于人称“道德楷模”的教师之中,并影响到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和诚信。生活上的奢侈浪费、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不良的嗜好与追求等,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大学问题的产生,当然不是大学单方面的责任,但其直接的原因,来自于大学的内部矛盾,特别是大学理念与功能上的偏误,一些大学在理念构建和功能发挥上与时代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在人才培养质量上的主要问题是:①发展观念有误。重数量规模扩张,轻质量效益提高。②教育观念有误。一些人以为,大众教育就是不讲质量的教育、不要精英教育的教育,淡化了质量意识。③人才观念有误。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重才智轻德育,重术而轻道。这是学生人文精神、主人翁责任意识淡薄甚至缺失的根本原因。重本科轻专科,重研究生教育轻本科生教育。这使不少教授、专家热衷于“高层次”教学,“低层次”教学师资不保。④教学观念有误。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内轻课外。这使学生素质能力难以提高。⑤资源利用有误。重拥有轻利用,重“开源”轻“节流”,重行政轻教学,重发展轻建设。一些学校资源分配和使用不当,浪费严重,超越学校发展的需要和应有标准盲目扩建,不能很好地“集中力量办大事”,加剧了大学资源的供求矛盾和教学条件改善的困难。

在人才培养结构上的主要问题是:价值观念和学科观念有误,没有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而是长期重理轻文,重学轻术或重术轻学,闭门造车。在学科建设上,学科相轻,文人相轻,不少学科专业没有与社会需求很好对接;在办学类型上,重普教轻职教,专科职教发展困难,一般应用型大学大多向研究型大学看齐。这使应用型和文科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先天不足,也使学科布局、专业与课程设置等不尽合理。从大学自身看,这些都属于人才培养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正是“有人无业和有业无人”、“用非所学”、“高才低用”和“绩酬不称”等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也就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

队伍建设与学校发展上的主要问题是:导向有误。在人员利用上,重使用轻培养,重管理轻激励。这使教师的素质能力难以提高,不能很好适应人才培养需求。在业绩认定上,重科研轻教学,重数量轻质量,单纯以课题、论文、成果、获奖、科研费甚至人头、地皮和房屋的数量来衡量,“研而优”或“大而多”则加官晋职,以官为本。这使不少教师教学投入不足,甚至教学放水,科研注水,一有机会就想往行政岗位挤;同时也助长了大学的急功近利。这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极为不利。

大学问题的存在,不仅妨碍了大学自身的发展,削减了高等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助推力,而且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有的甚至直接转化为社会问题,妨碍了社会的发展。因此,大学需要反省并改进。

四、大学与社会的适度张力

蔡元培说过:“要看明天的社会,先看今日的校园。”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大学发展是其内在发展逻辑与外在发展逻辑的统一。大学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时会与社会保持平衡,有时又会有所缺失和偏移。但大学要促进社会发展,并达成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必须与社会“和而不同”,保持“适度的张力”。

保持大学与社会的适当张力,是由大学的性质和社会需求的特点决定的。大学的最高目标是要通过人才培养对社会施加积极、正面的影响。而社会对大学的需求错综复杂又千变万化:短期需求不一定与长远需求一致;个体和局部的需求不一定符合社会整体的需求;有的需求本身还可能有失理性,如学生和家长要求加强实用技能培养而忽视人格塑造等。大学如果盲目跟进而不加引导、批判,忘却自己更为远大的目标和任务,就难以适应社会长远和整体的需求,也难以解决社会发展中的道德问题和利益矛盾,有可能导致自身的滞后或独立性的丧失。因此,大学应站在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角度,从整个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长远发展需求的高度入手,既积极、理性地适应社会,又超然于社会现象,透过现象抓本质,引导和规范社会需求,并对社会不良倾向提出批评和校正意见,以减少决策失误,抵消负面影响。大学与社会的适度张力,表现为适应、支撑与引领的平衡。

我国高校原来是按欧美模式办学。新中国成立后,大学几经反复,大学理念有所创新,但也走了很多弯路,至今还有一些模糊认识,如大学的“升格风”,好像大学之优是因其层次或类型而定。其实,这不同于大学的自然演进。大学“优”与“不优”,取决于它应有功能的发挥状况;大学对社会的积极作用,主要通过塑造新人来实现。面对全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和健康发展的需要和大学存在的问题,今后我国大学发展的根本目的与任务,仍在于强化大学不变的理念与功能,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努力培养健全的高层次人才。

一要创新大学观。大学者,大师、大楼、大气、大学生也。大师是关键,大楼是前提,大气是本质,大学生是核心,四者缺一不可。大学的荣辱兴衰取决于学生的状况。大学生之大,主要由其较高的素质能力而定。创建好大学,理应以学生为本位,努力培养既能适应和支撑当今世界,又能创造和引领未来社会的健全的人。培养“大”学生,需要大智慧,三流老师难以带出一流学生。大学应是汇聚和盛产大师之地。当下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直接出自教师之手,主要起因于缺乏大师。创建好大学,首先应培育充满大德、大爱、大智、大勇的大师,特别是有开阔视野和远见卓识的领头人,以此构建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大学是师生交流与凝聚之地,大学之大楼,需要相对集中而功能完善,并同时贴近老师和学生。当下不少大学的校区分散、教师宿舍与校园分离、现代化教学和实践教学条件残缺等,加大了人才培养的困难。创建好大学,应通盘考虑学校扩建,构建良好的交流平台。大学是学术传播与生产之地,学术是大学的基因与特质。大学之大,首先由其文化气息和品位而定。大学以培养健全的人和把人类带向自由王国为己任,因此需要不断提炼精气神,培育良好的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生命力的源泉和大学文化的精髓与核心,应体现大学的理念和功能,具有远大抱负、崇高的使命感和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当下不良风气侵蚀校园,大学精神的缺失和异化,降低了大学的功能。创建好大学,理应构建良好的文化氛围,不断凝练和提升大学精神。

二要创新人才观。人之为才,由其较高的素质和能力而定。人才在具体的素质能力上应百花齐放,具有不同类型和层次,但在基本素质与能力上又应一致。不论何种类型与层次,大学生都应是健全的人,而不应是身心发展、德才素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素质与能力、通识才能与专业才能失调或残缺的人。因为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其持续、快速、协调和健康发展,要求每一个参与社会实践的人都是健全的人。既有类型与层次健全的人才体系,又有素质与能力健全的个体,才能很好地适应和引领社会。大学承担着社会分工的职能,承载着推动社会发展的使命,理应坚持科学的人才观。对个体,要注重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对群体,则要分清类型与层次,因材施教,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创其优,避免人才、学科和学校歧视或盲目攀比。

三要创新质量观。经历了30年改革、发展的高等教育,如今已进入大提高的崭新阶段。所谓提高,是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关键是提高教学质量,把各级各类教育做强,为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作出应有贡献。各级各类学校都应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千方百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大学发展有其一般规律,不论何种学校、院系、定位和面向,都应有其基本或共同的质量要求。提高质量,首先应建立和完善基本的质量标准体系,自觉遵循共同的规则标准。大学发展也有其特殊规律,具体的质量标准又因时代发展、环境变迁和社会需求、学校定位、专业面向的不同而异,没有绝对统一的要求。提高质量,又应坚持具体标准的多元化和灵活性,并积极探索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质量标准的构建,要以人为主线,符合四种要求: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和健康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学校承担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任务的要求;学生生存和发展的要求;学生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和健康人格发展的要求。质量的最终和最高标准是实践标准。

四要创新教学观。要根据科学的人才质量标准改进教学,正确处理学理教育与技术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德育与它育、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尤其要抓好薄弱环节。①深化教学改革。要让教学与沸腾的社会实践特别是科技发展前沿接轨,以最新的信息与科研成果去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改进对知识的叙述、阐释。面对科技进步带来的海量信息和多彩世界,要启发和帮助学生养成严谨缜密而又机智灵活的学习和思维方式,允许必要的跳跃式学习和尝试性理解,学会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选择、摘取。要深入研究和运用能激发兴趣、鼓励发问、启发创意、开拓思维的教学方法。②强化人格培养。人不仅要有知识,更要有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和创造能力,对人类崇高精神的感悟和思索,对事物的正确判断和认知,并由此产生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感和诚信品格,产生积极的人生目标和为此奋斗的坚韧毅力;人的智能,也只有有了动力才能为我所用,充分释放其能量。因此,“人格本位”可谓素质教育的核心,育人首先要培育学生健康优秀的人格,使其实现体力、智力与伦理的完美统一。③强化能力培养。知识只有化为能力才是力量。当今世界,“人才—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的时空距离日益缩小,大学的当务之急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④强化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素质能力的综合场,要努力构建以学生主动实践、学研产结合为特征的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让学生在真实的体验中提升素质能力。

参考文献

[1] 谢延龙.大学理念与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江苏大学学报,2004年第26卷(2)

[2] 眭依凡.大学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江西日报,2007年3月12日

[3] 王树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理论前沿,2006(1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