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学生作为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意义重大。我国高等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中心开展各项工作的,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来,高校学生管理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要求高校管理工作在认识和理念、管理体制和制度、管理方法和手段、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必须与形势发展相适应。这样才能完成高校培养人才的基本目标,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在国家大力发展“三农”的新形势下,高校特别是农林类高校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人才培养方向。本文在归纳了农林类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指出了农林类高校学生的特点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主要进展;讨论了农林类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分类、创新及理想模式等方面研究的基础上,对农林类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农林类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模式 学生管理创新理念 综合研究
当今世界,在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重大意义。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大学都是知识的集大成者。事实上,今天这些看来四平八稳,充满着陈旧气息甚至被社会各界斥之为“顽固的精神堡垒”的学校,依旧占尽了教育界的风光。而与其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那些随环境变化而频繁调整,由市场左右的学校,它们极少是佼佼者。这或许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学校组织的确不同于经济组织运作的基本逻辑。
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善于借鉴企业成功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经验,如果认为这些思想和经验不是产生于教育机构而加以排斥是非常不明智的;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学校管理应当走向自己的专业化研究,发展适合学校组织特点的管理理论。
农林院校的大学生是国家十分宝贵的农林人才资源,是振兴农林业的民族希望,他们的培养质量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新时期农业大计的进程。因此,清醒认识当代农林类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建设的主要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进行工作,对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农林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分类、创新及理想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丰富,观点纷呈,出现了很多研究热点。但在概念界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和绩效评估方面,仍需作进一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密切相关。因此,研究农林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及其实施问题,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实现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钥匙”。
一、关于农林类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误区的研究
当代大学生思想的复杂性,尤其是农林类高校的大部分专业还相对冷门,因而给农林类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判断带来重重困难,并产生多种认识误区:把大学生对社会人生认同的误差归结为心理素质低下;把大学生对现有科目(课程)设置不满归结为与时代发展不同步;把大学生面对就业的困惑归结为学而不专;把大学生对爱情的态度落差归结为道德缺失;把大学生的不诚信行为归结为道德品质低下等。清理这些误区,正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和认识,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是必要而艰巨的任务。
(一)针对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对不同方面产生的误差的误区的研究
(1)针对大学生对社会人生认同的误差仅归结为心理素质低下的误区的研究
当前中国的大学生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大学生相比,对社会人生认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吕俞秋认为过去的大学生把理想看得很重,即使是乌托邦式的也抱有很高的欲望和热情,价值观也是集体化的。而随着新时期的到来,过去的理想狂热时代已被现代的大学生视为“遥远”和“荒唐”。如何正确看待当今大学生对人生认同的误差?笔者认为,“心理素质不健全”只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农林类高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于农村,农村来的学生心理压力也最大,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家中经济的压力,家庭负担不起维持其正常学业所需花费。学生既担心学费问题,又担心家长筹集学费的压力。二是学业上的压力,特别是外语水平相对较差,知识面普遍较窄,同其他学生相比,学习即使再努力,可能效果依然不佳。三是就业的压力,当前社会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加上经济条件等原因,使他们对前途感到悲观。少部分学生由于对社会现实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极易产生极端思想和偏激行为。因此,我们在分析学生的种种思想问题和偏差行为时亦不能简单化。
(2)针对大学生对现有科目(课程)设置不满仅归结为与时代发展不同步的误区的研究
大学的课程设置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尤其是在农林类高校,人们无法一下子理清课程如何排列才会适应新的社会形势。学生对此显示出强烈不满并十分冷淡,他们无法搞清楚这些课程设定后,他们学起来究竟有何用。面对这个问题,许多学者习惯于把现有课程设置归于与时代发展不同步。
其实,任何一门专业课的设置在整个专业课程建设中应该是不可或缺的,否则当时专业建设就是盲目的。曹含艺认为有些课程可以删改,有些课程可以替换,但并不等于所有的基础课都要遭到排斥。校园处变不惊的风范已被社会的眼花缭乱弄得无所适从。胡明德认为个别教师在施教的过程中,出于应付、利益等原因,无法深入其中,更无法投入到课堂中,使授课质量大打折扣。学生因对教师的不满转而对专业设置排斥和厌倦,这种情况时常出现。另外,学生不满专业,是否他们的观点就一定正确?我认为,学生的专业认识心态尽管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校的专业设置,但学生对专业的某些认识常常是比较片面、肤浅、功利和偏激的,这也是我们应该思考的。
(3)针对大学生面对就业的困境仅归结为学而不专的误区的研究
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正朝着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方向进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特别是中国加入了“WTO”之后,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那么对于人才的需要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正是由于处在这种变化之中,才导致毕业生的就业出现了暂时的结构性困难。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显示,目前我国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中出现的若干问题是不能简单地以“学而不专”下结论的,即不能全部由学生对这个问题“埋单”。社会、学校、大学生自身都有一定责任。就社会而言,人口因素、产业转型、农业人口过多、农村人口转入城市和工业化等都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就学校而言,专业设置滞后、缺乏市场导向性和缺乏前瞻性也是原因之一;就学生而言,自身综合素质低下、缺乏应变能力和专业水平低也是重要原因。
(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中心立足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立足人本观念育人
大学里的人本观念,其外延从管理者的角度来说,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意识,而其内涵,从学生的角度讲,则是实现人的本位发展,以自主创发展,造就全面、完善的“人”,实质就是一种“大学精神”的塑造。所谓的大学精神,是指广义的校园精神,即体现在校园文化主体身上的理想、信念、价值目标与相应的观念体系。大学校园的精神文化可以分为智能型的知识文化、素质型的心理文化、情感型的审美文化和意识型的观念文化四大类,四者之间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从而构成大学校园文化的特殊影响力,把受教育者塑造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级专业人才。而大学精神的沃土是大学文化,也即是说,育人的视点,应该是大学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的总和。教育家Abrabam Flexner说过:“大学有三件要事:专业训练、人的全面教育、研究……三者是一个整体中的要素,孤立起来,大学精神就死亡了”,因此,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该反映出积极向上的大学精神、校园文化。
(2)学生工作无小事,“人”和“事”就成了两个最基本的方面
从“人”的角度讲,作为管理者,其管理行为应有人文精神,在融合大学精神的过程中,创造出一种人文精神的氛围。再有则是管理行为应有科学精神,综合“人”与“事”则要求管理行为应该尊重事实,一切从事实出发,客观化、理性化,在学生管理中,很好地把握“对人的尊重”和“对事的尊重”的“度”。当前学生工作队伍不稳定,队伍的精神状态有待振作,现阶段的许多高校,“对学生工作要重视,要倾斜”往往放在口头上,轻视学生工作的现象在学校各个层面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在市场经济体制产生的多元价值体系的冲击下高校学生工作队伍正在经历着深刻的洗礼。因此,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与人际环境中,继续持之以恒地把学生的利益真正放在第一位,切实为学生着想,做到“对事情的尊重”与“对人的尊重”相结合,以正确而平和的态度对待学生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才是今后高校学生工作中应该把握的正确态度。
(3)运用大学生管理心理学的方法,实现学生工作的细致探索与和谐进程
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中,这是一个新理论,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借鉴国外理论与总结概括自己的经验相结合,从中国大学现状的实际出发,借鉴与本位相结合,形成自己的一套成熟的管理心理学体系;二是学习、应用与研究相结合,必须着眼于宣传、普及,使更多的大学管理者了解它、学习它、应用它、研究它,才能为提高大学的管理质量和培养更多更好的合格人才服务;三是理论工作者与实际工作者相结合,这也是大学管理心理学的主要特点和最大优势。具体方法我们可以采用观察法,也就是有目的地对心理活动进行研究;再有是谈话法,就是面对面地交流从而有效地进行引导;另外是个案法,对个体或者群体的组织行为进行长期的追踪研究,这种方法具有连续性,结果比较真实可靠,参考价值大;最后是问卷法,采用问卷调查的自我报告性质。在实际操作中,这些方法应该取长补短,在分析、了解大学生心理状况,为高校学生服务中共同服务。
(4)学生管理工作的原则标准
学校管理要坚持的原则有思想领先的方向性原则,内外协调的社会性原则,依靠教师的全员积极性原则,提高工效的组织合理性原则,勤俭办学的经济效果最大化原则。但是,在这些管理原则中要分出两个层次:一是一般管理的分工、系统、反馈、激励和弹性原则;二是高校管理的特殊性原则,包括方向性、教育性和民主性原则。
(5)积极推进大学校园文化的组织建设工作
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亚系统,它指高等学校管理者和广大师生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在教学、科研等领域创造出来的活动方式、物质和精神成果中所体现的文化形态。大学校园文化的内部结构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校园文化的表层——物质文化,它是高等学校中有形的教学、科研、生产设备、生活设施和学校建筑风格等校园环境,校园物质文化是在一定观念支配下创造的文化成果,必然对校园主体的思想、行为、情感产生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二是方式文化,这也是学生工作中应该关注的重点。它包括师生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校风、系风、班风,但其核心是教风和学风。(www.xing528.com)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只有在充分领悟学生心理,把握高校发展新航向的基础上,才能引领一支新的学生管理队伍,为高校学生工作锦上添花,实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多向度和谐进程。
二、关于现有农林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分类研究
近年来,理论界对农林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进行了探讨,广泛认为历史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灌输”模式和“渗透”模式。新形势下我国农林类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主要有3种:形象教育模式、互动教育模式、网络教育模式。有学者根据交流方向的不同,将交流的模式分为横向和纵向两种,其中纵向交流互动模式还可分为:与时俱进的网络交流互动模式;面对面交流互动模式;影响力交流互动模式;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交流互动模式。一些学者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与方法展开研究,阐述了基于校园网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3种基本模式:内容中心模式、媒介中心模式、用户中心模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分类研究已逐渐注重微观层面,对模式创新的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
(一)关于农林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的背景研究
教育对象发生新变化,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管理方式和思想方式的变化深刻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活动,大学生的思想有许多新特点:有强烈的政治热情,但缺乏成熟的政治头脑;价值趋向物质利益,注重主体意识;注重竞争和参与,追求平等与民主;求知欲望增强,良莠不分。农林类高校学生的功利指向较明显,奉献意识不强,有个人理想,但脱离实际;崇尚创新,向往社会进步,但个人主义严重;拥护改革开放,但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问题,缺乏相应的承受能力。
农林类高校学生思想的特点可概括为多元性、自主性、易变性、趋利性。有学者在此基础上又强调农林类高校学生思想个性化特征。关于农林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弊端,学者们普遍认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基于计划经济体制的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带有浓厚的“计划色彩”:以灌输式、宽泛式的教育方法为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统组织形式发展的局限性、封闭性;在封闭的小系统中走向泛化;“保姆式”的微观过程管理忽视、限制了学生主体性、主动性发挥与个性发展。其中突出地表现为重教育者主体、轻受教育者主体;重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轻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重为政治服务的工具价值、轻完善人格和全面发展的目的价值等。学校内部与教学工作等系统在育人职能上的割裂,在学校整体工作上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两张皮”,同时传统模式“系统本身局限于学校内部,忽视和放弃了学校外部的力量因素”。有学者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与现实之间归纳为三个“不相适应”,即:职能的滞后性,与当今社会现实的要求不相适应;内容的反差性,传统的思想道德规范与人们的思想实际不相适应;途径的单一性,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手段与当今人们内在精神世界的发展不相适应。
就目前农林类高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有人提出自己的看法:对思想政治教育应如何进网络缺乏深入的理性思考,观念陈旧,理解片面,定位模糊,目标不明;在建成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后,没有对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促进观念更新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等诸多层面进行全面立体展开。这方面研究预示了今后研究的新的突破点。
(二)关于创新农林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重要性研究
学术界对农林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都给予肯定,认为有重要意义。有学者从大学生发展角度,指出现有的教育模式必须创新。另外一些学者则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角度,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育人的手段,而且对社会文化也具有很强的辐射作用。
三、关于农林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科学性的研究
对于科学高效地推进农林类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学习和总结,归纳起来具体体现为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弘扬民族精神、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陶冶大学生的道德、鼓励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利用网络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配合以及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等。
(一)关于农林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切入点的研究
针对农林类高校学生思想状况呈现出的新特征,有研究者提出了农林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的基本思路,即概念创新、内容创新和方法创新。还有人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社会实际,进一步提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机制、制度、形式和载体等方面的创新。另外,针对传统工作模式的不足,有研究者提出农林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要实现的四种“变”,即对象型教育向主体型教育转变、说教型教育向关怀型教育转变、应试型教育向创新能力型教育转变、封闭静态型教育向开放实践型教育转变。有研究者认为,信息网络技能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人们的思维方式,也深刻地影响着农林类高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与时俱进,即由原来的以班级为基础的群体模式向直接针对学生个体的个体模式转变。这些研究,在创新农林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切入点上有一定程度的突破,对今后作进一步的探讨有重要启示。
(二)关于农林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模式研究
从农林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角度,学者姜仁屏提出了“一一三四五”模式,即抓住一条教育主线(以邓小平同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围绕一个中心(围绕党委的中心工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三个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划分四个层次(党委中心组、教师干部、工勤人员、学生),采用五种方法(自我教育、辅导报告、座谈讨论、形象教育、解决实际问题)。有研究者进一步指出要建立“两课,两校,三组”理论教育模式,以两课教学为主渠道,以“两校”( 党校、团校)和“三组”(学马列小组、学党章小组、学雷锋小组)相配合、相呼应。
从农林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主体角度,有研究者提出要构建以学生党员为主导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除了以学生党员为主导外,还必须“真诚地邀请被管理者参与管理,共同拟定管理决策、实施管理计划、构筑管理理念”,实现所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向沟通,提出参与式的教育管理模式,在主、客体双方互动参与的条件下,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还有研究者将此教育模式概括为是以师生互动为基础,以主体性原则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为目的,以培育和优化学生道德接受机制为核心的教育模式。这些观点都重视大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
从农林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途径角度,有学者从宏观上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八大可行模式,即爱国模式、信仰模式、人格模式、渗透模式、实践模式、互动模式、忧患模式、感恩模式。针对新时期大学生心理特点,农林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应引入心理咨询,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
从农林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空间角度,学者杨鑫铨提出了“四位一体”的教育模式。所谓“四位”,即学校、社会、家庭、大众媒体四个空间和场景要素,即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这四个要素相互协调,形成一个统一有效的整体和体系,以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最大化。同样,有研究者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主要有三个:课堂、公寓和第二课堂,提出了以学生公寓为主线的多轨制工作模式。另外,要建构开放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对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实行开放,这种模式是其内在诸要素之间,以及这一系统和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根本目的的新型教育模式。
从农林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特点角度,学者姚正荣指出要构建集约型教育模式,用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求得较高的或相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效益,深谙教育对象的迫切需要是前提和基础,及时开发、大量占有、综合利用、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是核心和关键。另有学者强调高校要构建效益型学生思想教育模式,这一模式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高等学校为培养“四有”人才而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有意识、有组织并有很强实际政治思想影响效果的实践活动的一种探索。
(三)高校学生管理创新理念的落实途径
(1)树立全员育人意识,构建以思想教育为途径的学生管理模式
学生管理工作是全方位的,涉及方方面面,因此不能将这项工作单纯看成是学生工作者的任务。教育创新要求全员育人,学生管理工作不仅是学生工作者的责任,也是全校教职员工的责任。当前学生工作管理职能的发挥应把对学生的管理与全员育人的职能的发挥联系起来,要在全校教职工中树立“全员育人”的思想观念,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局面,并牢固树立“没有学生,就没有学校的一切”的思想认识,真正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落到实处。
(2)加强学工管理队伍,建设一支精干、稳定的专业化的学生工作队伍,是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关键
学生管理工作的教育属性决定了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化的需要,从目前我校学生工作人员的组成结构来看,大多数没有进行过专业的训练,专业化程度较低。因此要对学工队伍加强培训和培养,从人员编制、专业培训、职称待遇等方面入手,关心学工队伍的建设,把学生教育和管理作为自己潜心研究的学问、立志从事的职业和为之奉献的事业,自觉把学生管理创新理念与学生管理工作相结合,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可以说加强学工队伍建设是实现学生管理创新理念落实的根本。在加强队伍建设的同时,还应不断改进工作方法,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三自”功能,充分发挥学生骨干和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3)结合全面素质教育阶段目标,落实学生管理创新理念
高校的教育任务是为培养人才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打好基础。实施学生素质教育工程以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普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它有利于形成学生自觉参与全面素质教育的积极导向,有利于动员全校师生员工服务于学生全面素质教育,有利于增加学生就业和自主创业的意识和能力。各年级学生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标:一年级对新生重点抓基础教育、适应性教育、品德行为教育和养成教育;二年级对学生重点进行文化素质教育、专业教育和成才教育;三年级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就业与创业教育。在不同的阶段对学生的教育培养过程中,学生管理工作者要牢固确立学生至上、质量至上和服务至上理念,并把学生管理创新理念自觉运用到学生教育活动中去,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工队伍的管理、服务水平,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成人成才创造良好的条件,确保高校学生的最终培养质量。
关于农林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是一条漫长的道路,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根本的方法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理,遵循认识的途径,采用启发式,废除注入式,并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完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