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影响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社会思潮的社会学分析——以改革开放30年为背景
赵 洋(西南科技大学)
摘 要:每个时代都有各具特色的社会思潮产生和流行,新旧制度冲突改换的时期更是思潮迭起。本文以改革开放30年作为时间背景,从社会学视角对影响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社会思潮进行了分析。笔者认为新自由主义、新“左派”和民族主义、实用主义、拜金主义等是改革开放30年来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影响较大的社会思潮。特别是近年来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也对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观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笔者同时认为市场化改革和全面开放导致的社会流动、阶层分化和融入全球化的进程迅速而剧烈,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成熟,经济与社会政治的发展还不够协调,是各种社会思潮产生、流行和互动的原因。
关键词:改革开放 当代社会思潮 影响 大学生 社会学分析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其中,高等教育在进入新世纪后出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趋势,但大学生仍然是青年中的精英群体,受到重点关注,他们的表现在影响未来。而思想是人的灵魂,是行动的支配,青年时期追随信奉的思潮很可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一种思想或主义一旦占有了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就可能产生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可能是建设性的也可能是破坏性的。当代大学不是象牙之塔更不是独立王国,思想活跃的大学生很容易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浸染。因此,研究影响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社会思潮对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社会思潮是一定时期在某一社会得到广泛传播,并对社会生活发生某种程度影响的思想趋势或思想潮流。它可能是一种理论体系,或者一个学术流派,也可能是一种思想趋势,甚至一种舆论倾向。社会思潮是变动着的社会生活的反映,能够反映和表达一定人群的情感和愿望,能够引起社会中相当数量的人们注意,引起他们的共鸣,能够形成一种潮流。
一、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影响的社会学表象
每个时代都会有各具特色的社会思潮产生和流行。但由于社会思潮与社会生活特别是政治生活的密切关系,往往对现实政治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批判性,所以在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攸关的时期,也是社会思潮活跃和泛滥的时期。清末民初到五四运动前后,国内外社会矛盾十分突出,在亡国的危机下,有志之士纷纷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医学救国、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等思潮,都曾经产生广泛的影响,成为许多青年的人生指南。各种理论形态的思潮,特别是西方的各种学说,更是让人目不暇接,达尔文主义、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和实用主义等,进入中国后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都有自己的信奉者和追随者。
20世纪80年代,是又一个思想活跃的时期,各种社会思潮泛滥。这一时期,一方面拨乱反正,彻底否定文革的极“左”思想路线;另一方面改革开放是“摸着石头过河”,新的思想路线尚未确立,新旧的转换和斗争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变革,对中国社会和人民的心理带来了巨大而深刻的冲击,特别是在青年知识分子中造成了很大的迷惘,人们开始寻求新的思想源泉,于是西方的各种学说和主义重新得到广泛传播,人们要“追回失去的岁月”的心情也使这一时期对知识特别渴求。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编写,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走向未来》丛书,“力图从世界观高度把握当代科学的最新成就和特点”,“特别注重于科学的思想方法和新兴的边缘科学的介绍”,使当时的知识界眼睛为之一亮,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西方的知识和思想得到概略的介绍。
这个时期,在各种思想激荡下,自由主义思潮开始泛滥。所谓自由主义思潮,从根本上来说,是试图效法现代西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模式,全面改造中国社会,使中国融入所谓世界潮流的意识形态。自由主义特别热衷于对个人价值的重新发现和肯定,热衷于人道主义的张扬,特别呼唤知识阶层的独立意识、自我意识和权利意识。自由主义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知识界取得了主流地位,被普遍地赋予了真理性和正义感,对当时的大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988年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全盘西化的政论片《河殇》在中央电视台反复播出,自由主义思潮的表演达到了高潮,但随后引发的1989年学潮和政治风波展现了自由主义思潮对待文化传统态度的极端性和对中国现存政治秩序显而易见的颠覆性,政治上的自由主义迅速退潮。
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后,中国市场化进程大大加快,私有经济迅速成长。据国家工商总局的统计,到2006年底,登记注册的全国私营企业达到494.7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57.4%;注册资金总额7.5万亿元,从业人员6395.5万人;投资者人数1224.9万人;雇工人数5171万人。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2576万户,资金总额6515亿元;从业人员5045万人。私营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作为社会阶层占总人口的比例并不高,但私有经济的总量和比重都不再只是“补充”, 而是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06年,除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以外的广义民营经济已经占GDP的65%左右,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已经占40%左右;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增量部分,70%~80%来源于民营经济,私营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作为阶层所拥有的财富和经济实力相当巨大。市场经济中的自由主义崇尚自由竞争,效率优先,世纪之交实行下岗分流、国企改制、资产重组,又使利益分配的格局继续向有利于私营业主的方向发展,财富的集中还可能加速。
市场化改革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全社会的财富也急剧增长了,但此时人们也发现,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了,过大的贫富差距和由此产生的冲突引起各方的高度重视,人们反思市场化的改革开放,“新左派”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新左派”批判市场化、批判现代性和经济决定论,强调改革。“新左派”对社会现实的分析和批评富有针对性,充满人情味,因而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共鸣与回应。比如,在“新左派”一再强调的重新认识和调整“效率与公平”关系的问题上,使大学生中的“精英”层面的思想认识也正在向“新左派”的观点靠拢。
如果简单地用激进和革命性代表“左”倾,保守代表右倾的话,自由主义可以说是经济上的“左”派、政治上的右派,“新左派”则是经济上的右派、政治上的“左”派,而民族主义可以说走的是中间路线。不像“新左派”,民族主义思潮并不拒斥市场化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而是基本肯定中国的现状,对中国的崛起充满信心,强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注重国家的政治稳定,要以民族复兴的大局为重。同时针对自由主义西化的主张,民族主义思潮反对崇洋媚外,希望提高民族自尊心,主张在开放过程中保持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风俗和中华民族的特性,在参与全球化的进程中保持警惕,主张维护民族的利益。从1996年至1999年,在3年多的时间里,《中国可以说不》、《妖魔化中国的背后》、《全球化阴影下的中国之路》等三本畅销书的问世,被看做中国青年一代民族意识觉醒的标志,尽管文笔比较粗糙,狂热多而理性少,多泄愤似的口号,但仍在大学生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除自由主义、新左派、民族主义等主要社会思潮外,女性主义、环保主义等思潮在大学生中也有一定的市场。女性主义针对女性在社会政治参与、受教育、就业等方面受歧视和在婚姻家庭领域依附、从属地位的现实,提出要多从女性的角度看问题,强调在男女差异的现实基础上,实现机会的平等,达到男女两性的和谐,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
近年来,民主社会主义、普世价值观等社会思潮的兴起,对大学生的政治观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李长春同志指出:高等学校是西方敌对势力向我渗透的重要目标,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向我国大学生传播西方的政治观点、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企图用潜移默化的方式使年青一代全盘接受西方的价值观和政治制度,对此我们决不能放松警惕。
二、影响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各种思潮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和趋势(www.xing528.com)
社会转型、社会分化和社会问题引起的社会思潮此起彼伏,相互排斥,针锋相对。但由于社会群体的多元性,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和各自关注角度的交叉重合性,各种社会思潮在相互竞争的同时,又相互吸引、相互撞击、相互影响甚至相互融合,出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例如:“新左派”和民族主义都希望在传统文化中寻找资源,自由主义和“新左派”都主张更多基层民主。
此外,各种社会思潮还出现了各自向极端发展的趋势,产生了不少分支形式。如民族主义的极端形式包括狭隘民族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狭隘民族主义在对外关系上表现为盲目排外,甚至形成一种文化上的保守主义,复古读经,主张恢复儒家正统;极端民族主义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出现的表现形式即民族分裂主义,一些人无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巨大发展和本民族快速进步的历史事实,受人蛊惑和调唆,借口宗教问题民族问题,搞分裂闹独立,值得高度重视和警惕。“新左派”的极端全盘否定改革开放,鼓吹大寨经验和“鞍钢宪法”,甚至为文革翻案,与无政府主义思潮合流。而不顾中国国情,一味照搬西方的极端自由主义仍然时有涌动。
三、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思想活跃的大学生必然会受到流行广泛的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有好的积极的,也有消极不良的,要让大学生健康成长,成为对社会、国家和民族有用的人才,从根本上说,应该允许大学生接触和了解各种思想,引导大学生理性思考,帮助他们深入观察,分析各种思潮背后的经济、社会和利益的关系,寻找产生这些思潮的社会问题根源,仔细辨析各自的立场和视角,借鉴各种思潮中的合理要素,而不是盲从。鼓励大学生勤劳工作,诚实做人,做普通人,在世界观、价值观上引导大学生追求真善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引领思想潮流,引导大学生关心他人,关注社会民生,积极参与政治民主建设,勇于担负民族责任,将来为国家多作贡献。
要进一步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突出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高校中的重要地位。任何国家的国民教育都以不同的方式贯穿着思想教育,以树立他们的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民教育尤其应该如此。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体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最重要的特色之一。因为它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接班人”、“怎样培养接班人”的重大问题,而这个问题又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李长春同志旗帜鲜明的指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教书育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性质和根本任务。广大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一定要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帮助、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
[1] 段忠桥.当代国外社会思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 靳辉明.认真总结30年来改革开放的经验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
[3] 童彭庆等.思想政治教育学辞典.甘肃:兰州大学出版社,1990
[4] 房宁.影响当代中国的三大社会思潮.http://www.tecn.cn
[5] 徐友渔.当代中国社会思想的分化和对立.http://www.tecn.cn
[6] 李树桥.当前我国几种错误社会思潮点评.经济观察报,2007年4月9日
[7] 宋萌荣.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光明日报,2008年7月31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