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三个阶段

论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三个阶段

时间:2023-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段时期是对原教旨社会主义认识的肯定阶段。

论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三个阶段

论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三个阶段

陈俊明 盛 千(成都理工大学)

摘 要: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经过了一个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小平同志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原教旨社会主义提高到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新的科学水平;而党的十七大报告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即更加关注民生的社会主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 认识论 原教旨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人民

建设社会主义必先认识社会主义,认识社会主义不会一蹴而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6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经历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三个认识阶段,从原教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更加民生的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经历了艰辛的探索,实践证明只有正确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才能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一、理论界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界定

理论界从理论、运动和制度等角度把握社会主义,大致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界定什么是社会主义。

1.从外部特征上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

过去人们更多地从外在制度的层面上把它同以往的社会形态,特别是与资本主义社会的比较中去把握社会主义,把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共产党领导、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作为社会主义的规定性,即这种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特征包括:比资本主义更为先进的生产力、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无产阶级的执政党、以马列主义思想及具体的以本国为特色的主流意识形态、实现理想的方式等。

2.从功能、手段和目标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

侧重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功能来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具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功能。从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去理解社会主义本质,把社会主义本质论看做社会所要完成的历史任务,把社会主义本质放在动态实践中去把握。

3.从价值观中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

从自由、公正、和谐等价值观中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认为价值观理念是社会主义的本源价值。自由意味着人的自决的权利,平等强调的是所有的人都有权享受自由,博爱则被视为所有的个人都属于同一人类这一事实的天然表现。自由是人类的不懈追求,是社会主义的最高理想。公正是人类持久的呼唤,是社会主义的基本诉求。社会主义的根本指向,就是要消除资本主义带来的不公正、不平等。公正意味着人天生都有平等的权利。和谐是人类的自然要求,意味着社会主义应该处于一种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一)原教旨社会主义

1949~1976年基本上是坚持原教旨社会主义阶段,所谓“原教旨社会主义”即是固守马克思主义原著或者本本的社会主义、教条式的社会主义。原教旨社会主义除了固守某些马克思、恩格斯不变“本本”和“教条”,还在于它是对不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模式的偏执。这段时期是对原教旨社会主义认识的肯定阶段。严格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中找出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观点,凡是与著作中描绘的社会主义不相符、偏离原教旨的社会主义即被定位修正主义

过去我们误以为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早已解决,用不着我们再去研究,我们只要按照革命导师的“设计”去“施工”就可以了。革命导师早已为我们描绘了社会主义的蓝图,苏联模式是此时得到广泛认同的社会主义。后来随着苏联模式自身的问题、该模式的水土不服及中苏关系的破裂,我们一度试图摆脱苏联模式,但是中苏论战的爆发,论战谁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比如屡见报端的“苏修(苏联修正主义)”等专有名词。从1962年底到1963年春,中国共产党人连续发表七篇文章,批判意大利的陶里亚蒂、法国的多列士和美国共产党等所谓“现代修正主义”。到1964年 7月 ,中国共产党人相继发表九篇评论苏联共产党的文章,批判赫鲁晓夫修正主义。在论战中,我们指责苏联“变修”,没有按照革命导师的设计去建设社会主义,把中国从改革苏联模式的弊病之路推向了维护苏联模式之路,我们仍然照搬革命导师的现成设计和苏联模式的既定框架建设中国的社会主义,同时中国国内开展了全党全民的反修防修教育,最终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灾难性后果。

原教旨社会主义一直持续到中国开始改革开放的1978年前后。总的来说,这期间我们一直停留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原则、某些本本的教条式理解上,停留在对社会主义的不科学、甚至扭曲的认识上。我们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不论是仿效苏联模式还是批判苏联共产党人修正了社会主义,实质上都没有摆脱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束缚。这一阶段是对原教旨社会主义认识的肯定阶段。然而仅从制度层面认识社会主义,特别是只按照马克思主义著作的设想来理解现实的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很大的局限性。1988年邓小平同志说:“什么叫社会主义的问题,我们现在才解决,坦率地讲,我们过去照搬苏联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很多问题。我们很早就发现了,但没有解决好。”[1]近30年,在理论上主要是坚持原教旨社会主义,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越来越不适应,极大地束缚了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影响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1985年邓小平同志总结说“从1958年到1978年整整二十年里,农民和工人的收入增加很少,生活水平很低,生产力没有多大发展。1978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到二百五十美元。”[2]总之,此阶段国家经济增长较慢、人民生活水平不高、生活的幸福指数较低。

(二)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是对原教旨社会主义认识的否定阶段。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脱离了踞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社会主义的原教旨社会主义,对单一的公有制、计划经济、不适合中国国情的体制进行改革,通过改革开放、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使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发生了一个爆发式的大增长。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邓小平同志一直致力于进行着社会主义是什么的探索,在1984年明确指出:“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3]1985年又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4]“我们总结了几十年搞社会主义的经验,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5],1987年说“最根本的一条经验教训,就是要弄清什么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6],1989年又说“多年来,存在着一个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解问题”[7],“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比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8],1992年视察南方期间,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9],1992年邓小平同志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0]邓小平同志突出了生产力目标和人民利益目标,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外在特征转向了内在属性,对其认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1996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在论及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成就的原因时,明确指出:“这种历史性的成就,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实践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同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新认识是分不开的”。决议这句话应该可以被理解为我们党正式以党的文件的方式,肯定自己已经重新认识了社会主义。[11]正是对社会主义的重新认识,进行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走上了高速发展的阶段,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至2004年,中国经济GDP年均增长率达9.3%,外贸进出口总量排名世界第三,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次于美国;按平均汇率折算,2005年中国内地人均GDP达1700美元,在东南沿海地区,收入已向中等水平迈进。但是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过于强调“市场经济”而忽略了“社会主义”,过于强调“优胜劣汰”和“丛林法则”而忽略了“相互合作”和“和谐共生”,从而使传统上维系在“社会主义”上的全部道德正义和理性光辉被大大抹杀,长此以往,势必给人造成“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没有什么区别的错觉。因此在经济建设取得斐然成绩时,各种社会问题接踵而来。(www.xing528.com)

首先,贫富差距拉大。2002年前后,在中国20%富裕家庭占有社会全部家庭收入的50%,而20%贫困家庭占社会全部家庭收入的4.2%[12],这一贫富差距悬殊甚至超过某些西方发达国家。在过去20多年高速增长中,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成为受益最小的社会阶层,以至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越拉越大,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城乡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其次,官员腐败和职工失业问题。当前腐败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经济损失、社会污染和政治挑战,腐败来自于权力异化,当腐败者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得到的收益大于其成本——败露后受到的惩罚,腐败就会发生。而且,职工失业已成为令人棘手的社会问题,2002年我国失业职工已达1400万人左右,失业率已达到7%左右。失业带给失业者痛苦与不幸,带给社会不安定与混乱。再次,生态环境失衡。我们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对资源的高消耗和对环境的严重破坏之上,单纯凭借消耗自然资源来发展经济,付出了沉重的资源和生态环境代价。1998年以来的大洪灾沙尘暴等例证均表明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正在惩罚、报复人类,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及发展。最后,道德滑坡。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各种结构重新整合,导致道德价值观的冲突和更迭,一时失去了道德的准则和目标,形成了“道德的真空”,出现了假冒伪劣、卖淫嫖娼等丑恶行为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腐朽思想,人成为金钱的奴隶。为了追求金钱,有的人甚至践踏道德、忽视法律,成为一个失去良知的人。

20世纪90年代末,如何处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出现的新社会问题、如何协调新形势下的各种利益关系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中国人民要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而现实生活中小部分人先富起来、大部分人没有富,加深了地域与地域、阶层与阶层之间的差距。若民众对差距的承受力尚在可忍受的范围,对社会发展的消极作用不大;若民众对差距感到无法接受,会滋生不满情绪,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牺牲了太多人的利益时,大量没有从改革中受益的人对社会主义有相当的怀疑之后,人们开始反思这个制度还是我们当初追求的目标吗?这是我们理想中的社会主义吗?

(三)更加注重民生的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推翻旧制度、建立新制度,并不是社会主义制度天生比资本主义制度好,而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更好地保护大多数人的利益,能比资本主义制度带给人民更多的财富。马克思主义是充满了人文关怀的科学理论,为最广大的人民谋利益是其价值取向和政治立场。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制度层面来关注我们建立什么样的社会主义,被誉为中国共产党人历史上最具人文关怀的报告,其所提倡的更重民生的社会主义——幸福的社会主义,是对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否定之否定阶段,恢复了制度中的最宝贵价值观“公平、正义、民主、博爱”的社会主义。

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民生改善相对滞后。2002年十六大以来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被放在突出的位置,更加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007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讲道:“我说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这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这是整个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也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就是要在平等、公正和自由的环境下,让每一个人都得到全面的发展;就是要充分发挥人的创造精神和独立思维的能力。在社会主义由不发达到比较发达的过程中,要实现两大任务,一是集中精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二是推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特别是让正义成为社会主义制度的首要价值。”[13]这种观点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上,由党和国家领导人作出公开表述还是第一次。它说明了我们过去思想认识上的偏差,肯定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自由人联合体的价值取向,同时也表明了我们国家初步走上了科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指引的发展方向,即侧重于民生的社会主义。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精神的进一步阐释和发展,是这种更加关注民生的社会主义的标志和体现。

古语云: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民生即民心,执政党赢得民心的重要标志就是它对民生的关注和民生问题的解决。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中指出“公共领域由于是公共权力活动的场所,因而天然地必须体现公共性”。公共管理的公共属性决定了政府必须要坚持“民生至上”的执政理念。只有将民生利益摆在第一位,一切工作才能从实际出发、从保障民生利益出发,社会主义政府才会变得细致和充满人文关怀,才能有效造福人民。这种向民生的转变是人民的幸事,更是社会主义的幸福所在。对国家而言,通过发展经济让人民获得诸多实惠、共享经济成果是最大的成就。满脸欢乐的民众发端于民意的天然褒奖——这种巨大的成就感和收获,是任何经济数据都无法替代的。

近年来,无论是对房地产市场调控这类国民经济发展的大事,还是对猪肉价格上涨的生活小事的密切关注,都折射出政府越来越重视民生问题,体现出强烈的善治意愿。十七大报告中,不仅用人均GDP来确定中国小康社会的目标、通过改进民生的各种方式使人民来分享经济成果,而且专列一章论述民生问题,提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就业是民生之本,求学是民生之基,就医是民生之急,住房是民生之需,社保是民生之盾,收入是民生之源”[14],这些共享式发展和逐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性的安排,意味着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民为本”的执政导向,已经从理论和思想层面,开始全面走向具体的操作层面,充分意味着工作的重点已经逐渐转移到民生领域。十七大报告中每个貌似简单的句子,都将给中国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都将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民生问题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所提倡的社会主义是:去掉了社会主义中被本本主义所束缚的东西、吸收了民主社会主义的养料但不同于民主社会主义,更注重公平和正义的民生社会主义;这种民生的社会主义既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总结,又是对社会主义创造性的构建,即越来越趋向于成熟的社会主义。

三、结束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共产党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进行着艰辛的探索,把社会主义认识从原教旨社会主义提升到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到更加民生的社会主义,经历了认识论上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阶段。恩格斯论述社会主义时说过一句名言:“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15]即不能将现实中的社会主义静止化、固定化,这样必然会窒息社会主义的生命,“社会主义是什么”的争论与探索在所难免,我们应勇于实践,在实践中把理论变为现实,坚持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认识,并尊重实践得出的理论成果,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完善,以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

参考文献

[1]∼[10]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1] 陈俊明.试论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重新认识”.毛泽东思想研究,2000(1)

[12] 李实,岳希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调查.财经,2004(3)

[13] 温家宝总理会见中外记者并答记者问.人民日报,2007

[14] 胡锦涛.党的十七大报告

[1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2

[1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