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改革开放中价值内涵认识的演化过程
杨海洋(西南财经大学)
摘 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对价值内涵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不断深化的演进过程,从真理标准到“三个有利于”,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伴随着的,是由否定价值到初步认识价值的转变,再到对价值主体的肯定和由片面价值认识到全面价值认识的转化。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对价值内涵的认识经历了三次飞跃,使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这一演化过程阶段性成果的集中体现。
关键词:价值内涵 认识 改革开放 演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近30年,这30年,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是对价值内涵认识的演化过程,即由否定价值到初步认识价值的转变,由再到对价值主体的肯定,由片面价值认识再到全面价值认识。价值内涵的演化体现在理论界的研究和讨论中,同样也体现在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中。对社会发展根本目的和意义的准确认识,不仅使理论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论,也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指引。
一、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主要内容
价值论是哲学研究发展到近现代的成果,哲学研究,一般认为经历了从本体论到认识论,从历史观到价值论的研究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有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内容,又是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首次系统确立,同样,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价值论也有丰富的认识。价值论主要研究了价值本质、价值观、价值选择、价值创造、价值类型等问题。其中最核心的是价值本质的问题,最引人注目的是价值观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明确指明了价值本质,也回答了价值观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论认为,价值的本质是客体符合和满足主体需要的某种效应和属性,反映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价值这一概念是由经济学进入到哲学当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于19世纪40年代,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时代,价值范畴还主要是经济学范畴,价值哲学还未形成独立的哲学学科。所以,在当时的情况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未将价值问题独立研究。我们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可以找到对价值的论述:“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这段话说明,价值的本质体现在物与人的关系中。19世纪中后期以来,价值哲学开始兴盛,价值的内涵也不断变化。1926年R.H.佩里把价值概括为“任何有益的事物”。这个“有益”也恰恰体现了物与人的关系,即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的关系。作为价值客体的外界物,它具有客观的属性,但这些属性并不是价值,只有与价值主体发生效用关系,被主体所需要、认识、利用,外界事物才能体现其有用性,这正是价值的本质。
主体通过实践活动,以客体对主体的实际效益、效果、影响来进行对客体的评价,形成了价值观。价值论产生于认识论,研究的是主客体之间的关系问题,与认识论不同的是,它集中研究主体对于客体的价值评价,以及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价值观分为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不同的阶级亦有不同的价值观,社会价值取向代表了居于这个社会统治阶级的价值观,从这个意义上说,价值观是一个历史范畴,人类社会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价值观。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价值观常常围绕着义与利、理与欲、志与功的关系展开。如孔子强调“仁”的价值。重义轻利也长期成为封建时代价值观的主流观点,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集体利益,也强调君轻民重,当然也有强调纵欲享乐、及时行乐为人生最高价值的观点。现代西方的价值哲学在本质上都是唯心主义的价值观,他们强调了价值的主体感受,把价值看做是某种超现实的、超验的规范或本质,而否定了价值的客观基础,并否认了价值的阶级性和历史性。
在价值问题上,马克思哲学不同于其他哲学理论之处,就在于它是将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与价值论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强调从人现实的生存实践活动出发,在实践活动中认识世界,获得自然与历史的发展规律,然后经由其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活动,实际地为自己创造一个属人的世界即人类化的社会世界,不断地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本质的统一”,使人类获得充分的自由与发展。
可以这么说,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论内涵的认识和不断深化的过程,也正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纠偏的过程。
二、改革开放以来对价值内涵认识的三次飞跃
从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国内的学者开始涉足价值论理论的研究,在20余年间逐步恢复和建立起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论体系,从而丰富和充实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之同步进行的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发展。价值内涵认识的演化过程,与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密切相关,哲学界价值论研究的进步,也正是与党的指导思想的不断丰富相伴而行的。回顾30年的改革开展历程,笔者认为,对价值内涵的认识经历了三次大的飞跃。
第一次飞跃是由否定价值到初步确立价值观念,为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转化提供了基础。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对社会主义以及共产主义长时间存在着“左”的偏见,把手段当成了目的,单纯强调生产关系的先进性,却忘了马克思主义强调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发展生产力,不仅否定商品,也否定了价值。1978年开展的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破除了教条主义的束缚,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人们开始关注自身利益,物质价值开始被重视,哲学界开始思考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价值体系的建构问题。20世纪80年代初期,价值论开始被国内理论界重视,之后兴起了价值哲学的研究热潮,与之相对应的,是社会中价值观念的形成。随着市场经济在中国的逐步建立,交换中平等的“价值”观念也得以引入,虽然这种价值是以货币为衡量标准的“物”的属性,但对于社会秩序的确立和人们价值观念的建立仍然具有进步意义,对物质价值的认识为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建立奠定了基础。(www.xing528.com)
这一阶段可以看做是中国对价值内涵的初步认识阶段,人们由否定价值转而开始认同价值,但是由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还很肤浅,人们把关注的重心放到了价值的附着物——客体上,强调并仅仅关注物质价值,物质价值的过度放大很快带来了负面效应,“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等错误的价值观开始侵蚀民众,社会出现了道德失范现象,价值论与实用主义之间的界限也变得模糊,在这一背景下,急需要价值论研究有所突破,重构民众的价值观。
第二次飞跃是“三个有利于”的提出,统一了真理标准与价值标准,价值内涵中人的主体地位开始得到真正重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更多的是一个认识论的真理问题,而不是一个实践论的价值问题。我们寻求真理,判断事物的是“真”还是“伪”,并不是我们的目的,人们不仅仅需要知道事物“是什么”,还需要知道事物“有何用”以及“怎么用”。马克思主义说得很清楚:“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992年年初,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时,针对一段时期以来党内和国内不少人在改革开放问题上迈不开步子,不敢闯,以及理论界对改革开放性质的争论,指出:“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有利于”这一论断统一了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解决了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问题,生产力要发展,国家综合国力要增强,需要我们去发现规律,并按规律办事,但是,这一切的出发点和目标,都应该是“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一认识的深化使价值内涵中人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应有的重视。
在改革开放以前,国家过分强调集体利益、阶级利益和国家利益,个人的利益被忽略。改革开放的30年是由认识到人的利益的重要性,进而提出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统一的渐进过程,人们不再羞于提个人利益,也敢于争取正当的个人利益。近年来,国家进一步提出要让广大人民充分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强调“以人为本”更是对人的价值的进一步重视。在前段时间的抗震救灾中,强调把人的生命、财产等利益放在首位,民众能够及时了解到救灾进程;反观唐山地震时,一切强调以国家利益为重,个体被相应忽略,甚至连死亡人数都认为是国家机密,迟迟不予公布。从唐山地震到汶川地震的转变体现了对人的应有尊重,这是对价值内涵认识中人的主体地位的应有回归。
第三次飞跃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标志的由片面价值认识向全面价值认识的转变。
改革开放是由经济体制改革起步的,因而人们最先被触动的价值观念是物质价值,虽然在“三个有利于”提出后,价值内涵中人的主体作用得到了重视和强化,但是片面强调物质价值的情况并未得到明显改变。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从“小康”目标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其中的转变重点在于“全面”两个字。同年春,江泽民同志首次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明确提出了党要成为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指出了先进文化在社会发展中智力支持、精神动力以及本身即是发展目标之一的重要地位,这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涵。2005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强调了全面协调发展各种价值的重要性。物质价值是其他价值的基础,但并不能够取代所有的价值内容,科技、文化、政治等非物质价值既要取决于物质价值的发展水平,同样也反作用于物价价值的生产和消费。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人民的温饱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因此对物价价值也就高度重视。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其他需求也开始变化突出,建立一个具有高度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发达的社会,使人们能够满足健康、审美、教育、运动、求知、安全等各方面的价值追求,是保障人民自由而充分发展的必要前提。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了全面价值的重要性。全面价值不仅仅体现在人的综合性所要求的价值的多样性,也突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但也同时提出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人类与自然界是密不可分的,在破除人类中心主义的错误观念,人类只有主动地承担起保护自然环境、维系生态平衡的责任,做到人与自然间的协调,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永续发展。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以上三次对价值内涵认识的飞跃的成果,集中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上。十六届六中全会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被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一价值体系从终极价值目标层次、当前宏观价值层次和现实微观价值层次三个层次阐明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要内涵,全面回答了社会主义建设在当前阶段的如何正确看待价值的问题。
终极价值目标层次:作为我们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不仅从本体论、认识论、历史观和实践论的相互联系的角度回答了价值论的关键问题,为社会主义价值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奠定了基础,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指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的终极方向,即自由人的联合体,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价值目标。
现实宏观层次:它包括了三个方面,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解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该如何发展,如何实现社会价值的问题。科学发展观解决了发展问题,“以人为本”思想回答了为民的目的。发展和为民,这无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两大方面,前者指明了路径,后者明确了方面,只有发展,才能为民,而唯有为民的发展才是有意义的发展。二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回答了在当前,以民族国家为主体的这个现实世界中,中国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在国际竞争中取得胜利,维护国家利益。这里的民族精神既不是大国沙文主义,更不是民族虚无主义,它是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三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它进一步地解决了现阶段中国如何建设、如何发展的问题。以上三个方面的内容回答了现实宏观价值层次的社会价值问题。
现实微观价值层次:解决社会中个人的价值问题,即社会主义荣辱观。这规定了我们这个社会中,每一个成员应该有的一个价值取向,体现了一种主流的道德要求,它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重大理论创新,不仅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方向的明确指南,也是对社会主义价值内涵问题系统全面的准确解答,是改革开放30年来价值内涵认识不断深化的阶段性标志成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