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改革完善博士后制度,提升博士后创新能力

改革完善博士后制度,提升博士后创新能力

时间:2023-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博士后制度既借鉴和吸收了国外博士后制度以及培养年轻高级人才的经验,又形成了具有不同于国外博士后制度的中国特色。中国建立博士后制度,旨在吸引、培养和使用高层次特别是创新型优秀人才,建立有利于人才流动的灵活机制,促进产学研结合。正是国家的主导地位和政府行为,才使得中国博士后制度获得了快速发展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改革完善博士后制度,提升博士后创新能力

改革完善博士后制度 提升博士后创新能力

武汉大学 张启明

【摘 要】 中国博士后制度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为促进我国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推动科技创新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也反映出了一些与博士后事业发展不相协调的制度因素,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博士后创新能力的发挥。本文认真分析了这些制约博士后创新能力发挥的深层次原因,并试图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 博士后制度 创新能力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的到来,随着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我国急需从人力资源大国转化为人力资源强国,急需大力提高各类人才的自主创新能力,包括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再创新能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作为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实施重要力量的博士后队伍,在其二十多年的发展中,涌现了一大批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促进我国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推动科技创新作出了积极贡献。

然而,最近几年,大家普遍感觉到现在招收的博士后的数量虽然增多了,但质量却下降了,博士后的创新成果的水平也下降了。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有很多,但有一点很容易被大家所忽略,这就是博士后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对博士后制度和博士后地位定位的不明确。尽管已经对《博士后管理工作规定》做过多次修订,其中也对博士后制度和博士后定位有明确的文字表述和解释,但大家理解上的不准确,带来了博士后管理上的一系列问题,从而严重制约了博士后创新能力的发挥。

二、中国博士后制度

(一)博士后制度的缘起

博士后制度是1876年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设立的研究基金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在其缘起之初就定下了自发性、非政府性行为的基调。此后,博士后制度在美欧诸国逐渐推广并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独立和完善的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

(二)中国博士后制度的缘起和发展

中国的博士后制度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在李政道先生的倡议下,由邓小平同志亲自决策建立的。我国博士后制度既借鉴和吸收了国外博士后制度以及培养年轻高级人才的经验,又形成了具有不同于国外博士后制度的中国特色。二十多年来,博士后工作认真贯彻邓小平同志的指示精神,坚持从我国具体国情出发,学习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建立了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比较完备的博士后管理制度和灵活的运行机制,形成了学科专业齐全、部门和地区分布广泛、产学研结合日益紧密的博士后工作体系。从1985年到2008年底,我国共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工作站3 463个,累计招收博士后51 768名。

(三)博士后制度的内涵和外延

《博士后管理工作规定》(国人部发[2006]149号)中明确指出了中国博士后制度的定义,即“博士后制度是指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单位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招收获得博士学位的优秀青年,在站内从事一定时期科学研究工作的制度”。中国建立博士后制度,旨在吸引、培养和使用高层次特别是创新型优秀人才,建立有利于人才流动的灵活机制,促进产学研结合。

(四)博士后制度的功能

中国的博士后制度从其建立之初就已经明确了其设立目的:“培养和使用相结合,在使用中培养,培养和使用中发现更高级的人才。”围绕这个设立目的衍生出了博士后制度“选拔和汇集人才、培养和储备人才、发现和使用人才、激励创新和服务社会”的功能。

1.选拔和汇集人才

博士后制度是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选拔和汇集人才的一个重要方式。通过博士后的招收,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广泛从国内外各类大学和研究机构培养的博士生中选拔一批学科知识背景不同、具有科研发展潜力的优秀年轻学者,进入流动站从事科学研究,从而达到汇集优秀人才来从事科学研究并提升科学研究的层次和水平的目的。

2.培养和储备人才

博士后制度是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培养和储备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博士后在站期间,博士生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合作导师的精心指导下,从事博士生自主选定的课题研究,博士生的自主研究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和锻炼。经过精心培养的博士后是设站单位的一个重要人才储备,其中的优秀分子会被作为正式编制人员选留。

3.发现和使用人才

博士后制度是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发现和使用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经过2~4年的培养,通过一定方式的考核评价,可以发现招收进站的博士后中更有发展潜力的学者,对这些学者可以提供或搭建更好的科研创新平台,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创新能力。

4.激励创新和服务社会

博士后制度是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激励创新和服务社会的一个重要平台。博士后在站从事的科学研究项目要么是博士后的自主确定的选题,要么是国家或单位的重大课题,均要求有很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很好的服务社会的作用,至少课题研究的创新要服务于单位的发展。

(五)中国博士后制度的特征

不管是美国的博士后制度,还是欧洲国家或日本等亚洲国家的博士后制度,均具有一些共同特征。比如,招收对象都是年轻、具有创新活力的博士后群体,同时,要求这些博士后具有学科交叉背景。此外,明确博士后阶段只是一种临时性的过渡岗位。经过博士后阶段的历练,博士生可以更好、更快地融入社会或科研单位。

中国的博士后制度除具有国外博士后制度的普遍特征外,还具有自己独特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统一组织规划,行政参与博士后管理的全过程

中国博士后制度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国家统一组织规划,行政参与博士后管理的全过程。举国家之力,行政参与博士后的招生(指标控制)、日常管理、基金评审、考核评价、出站等博士后管理的各个环节,具有很浓厚的计划经济特征。正是国家的主导地位和政府行为,才使得中国博士后制度获得了快速发展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2.以国家财政支持为主,鼓励其他各种支持形式

中国的博士后培养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的直接投入,包括各类博士后科学基金的设立、博士后的工资和日常生活、工作开销等均可从国家博士后专项经费开支。随着博士后招收规模的扩大、招收人数的增多,国家和地方政府也鼓励和支持其他形式的博士后资助方式的存在和发展。

3.博士后享受国家正式工作人员待遇

中国博士后尽管不是设站单位的正式编制职工,但却是国家正式工作人员,享受与设站单位正式职工同样的工资、福利、职称评定和晋升、社会保险医疗保险等待遇。

4.博士后出站颁发博士后证书

中国的博士后出站时会获得博士后证书,以此证明博士生拥有了博士后的工作经历。颁发证书往往是学生或教师完成学习或培训结业的一个证明,给博士后颁发证书会给人造成一种“博士后还是学生”的错觉。而实际上,博士后仅仅是博士生作为设站单位流动编制的国家正式工作人员,参与科研项目、从事科学研究的工作经历,不是一种学习或培训的经历,是无需工作经历证明的。

三、博士后创新能力的含义和特点

(一)创新与创新能力

在英文中,创新对应的词汇是Innovation,这个词起源于拉丁语,源于古罗马五谷女神塞瑞斯的名字。它原本有三层含义:(1)更新。(2)创造新的东西。(3)改变。因此,创新是指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不断拓展对客观世界及自身的认知与行为的过程和结果的活动。具体来讲,创新是指人为了一定的目的,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对事物的整体或其中某些部分进行变革,从而使其得以更新与发展的活动。

创新能力指人在顺利完成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创建新事物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潜在的心理品质。简单地说,创新能力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非智力因素中的遗传因素是形成人类创新能力的生理基础和必要的物质前提,包括人的敏感性、质疑性和逆反心理等,它潜在决定着个体创新能力未来发展的类型、速度和水平;智力因素中的个人知识水平是人的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保证,包括人的逻辑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收敛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等,它影响着个体创新能力发展的速度和水平。

总之,创新的本质是进取,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激情;创新就要淘汰旧观念、旧技术、旧体制,培育新观念、新技术、新体制;创新的本质是不做复制者。创新的能力有一部分是来自于不断发问的能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创新能力在一定的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可以训练出来、启发出来,甚至可以“逼出来”;创新最关键的条件是要解放自己。因为一切创造力都根源于人的潜在能力的发挥。

(二)博士后创新能力的特征

作为接受了良好高等教育并掌握了丰富的高新知识的一类人群,博士后已经具备了科技创新的各种素质,包括科学的世界观、科学的方法论、较高的文化知识素质、高度的责任感、团队精神、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力等。博士后的创新能力也表现出了不同于普通人的一些特征。包括创新研究类型的针对性和前沿性、创新研究过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创新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和开拓性等。

1.博士后创新研究类型的针对性和前沿性

博士后的创新研究是围绕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明确的重点发展领域,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自主确定方向和类型而开展的前沿性研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前沿性。

2.博士后创新研究过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博士后自主确定的研究方向不是博士期间科研课题的延伸,往往具有学科交叉背景,这就要求博士后要采用一种全新的研究方法独立开展研究,其结果必然导致博士后研究过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3.博士后创新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和开拓性

博士后开展的创新研究活动不仅仅是为了发现知识,而是要充分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开展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必然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开拓性。

(三)博士后创新能力的表现形式

博士后的创新能力是在博士后制度这个肥沃的人才培养土壤和环境中,凭借博士生强烈的科研兴趣和热情自然诞生的,它有多种表现形式,主要有创新兴趣、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视野、创新思维、创新学识等。

创新能力是每一个人都拥有的,它会陪伴人的一生,每个人随时都会有很多好的创意产生,关键是要认识到它的价值,抓住机会,让创意付诸实践,然而这种能力却不是每一个人都善于运用的,这需要我们的博士后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并能够将其主动地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这样,我们便可以把握住每一个创新的机会,让创新为博士后研究工作增添新的光彩。

四、制约博士后创新能力发挥的因素

经过多年的知识积累,博士后基本具备了一定的创新素质,而如何让创新素质转化为创新能力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它直接决定了博士后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挥。从目前情况看,影响博士后创新素质转化为创新能力的因素,即制约博士后创新能力发挥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博士后定位模糊、招收程序繁琐

中国的博士后虽然名义上属于教职工,但是有关单位必须经过审批成为博士后流动站才能接收博士后,只有博导才能招收博士后,审批手续复杂,合作导师的自主权不大,经费来源不充足,许多科研项目招不到合适的博士后,而许多不需要博士后的单位却充斥着各类的“在职博士后”。现在社会普遍对博士后的定位认识模糊,部分单位和人员依然把博士后看做新的“学位”或“准学位”。这些认识极大地影响了博士后的管理模式的建立、阻碍了博士后队伍的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教授曾益新指出:“随着中国科技体制的进步,现行的博士后管理模式暴露出了种种弊端,并已到了需要彻底改革的时刻。”

2.博士后管理体制过于集中,管理体制及运行存在缺陷(www.xing528.com)

中国博士后制度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借鉴国外博士后制度和培养青年高级人才的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创立的一项吸引、引进和使用青年高级人才的制度,具有显著的计划经济特征,与国际流行的博士后制度差异较大。随着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新时期,现行的博士后制度已经不能适应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主要表现为国家和政府全程参与博士后培养全过程,设站单位缺乏“自主权”。设站单位不能自主确定招收人数、招收层次和类型,却要承担大量的管理,投入相当的资金和人力,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权利和义务”不对等,严重制约了设站单位和合作导师工作的积极性。

3.国家和高校投入经费不足

经费是博士后在站期间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基本生活的保障,博士后经费投入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博士后的科研积极性和生活质量。虽然我国博士后经费投入政策做过多次调整,但由于博士后经费完全由国家财政支持,高校投入经费来源有限,我国的博士后经费投入与其他国家对博士后的投入相比仍显不足,也与我国博士后事业发展的规模不相适应。正是由于科研经费不足,博士后待遇较低,不能吸引优秀博士从事研究工作,也没有达到吸引海外博士回国的效果,大多数博士后都是博士毕业找不到工作后的无奈选择,博士后队伍整体素质显著下降。

4.高校重视程度不够,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健全

目前,科研院所培养的博士后质量明显高于高校培养的博士后,博士后出站成果也有较大差距,这其中的原因除了高校与科研院所本身培养目标不一致外,更深层次的原因是高校对博士后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健全的博士后管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博士后招收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招收类型的不断增多,博士后管理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任务越来越重,然而,有些高校的管理不仅没有增强反而在削弱,主要表现为博士后管理人员数量不仅没有增加反而还在不断减少,这必然导致博士后培养质量的下降。

5.博士后在站年限设置不够合理

中国博士后制度规定,博士后在站研究时间一般为2年,最长不能超过4年,然而,有的科学研究项目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特别是有些特大型的研究项目,往往需要一个科研团队经过数年的合作研究才能有所收获,仅仅凭借博士后一个人在合作导师的指导下在2~4年的时间内是根本无法完成的。

6.博士后招收质量下降,考核评价体系欠完善

随着前几年对大学生的扩大招生和对研究生培养年限的调整,博士研究生的整体质量和水平有所下降,特别是近几年为了响应国家“保增长、保发展、保稳定、保就业”的方针,国家要求最大规模地扩大博士生的就业,很多以前表现一般的博士生因此进入了各博士后流动站,导致了博士后整体招收质量的下降。博士后进站后,各设站单位的考核评价体系却未能做出适当的调整,博士后培养的目标也没有做出调整,这必然引起博士后培养质量的下滑。

7.博士后自我定位影响自主创新能力

一些博士后进站后,还把自己定位成“学生”,无法快速完成从博士生到博士后身份的转变,无法把合作导师看做自己科研工作的合作者,还希望继续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科研方向或课题;即使在合作导师协助下确定了研究课题,这些博士后也不能独立地开展科学研究,更不可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圆满地完成科研任务。这也是目前许多博士后被退站或不能按期出站的原因。

8.社会上对博士后认识的几种误解

尽管我国的博士后制度已经推行20多年,仍然有很多人对博士后存在一些不应有的误解,其中尤其以以下几种误解最具代表性。

(1)国家给出站博士后颁发博士后证书,让人产生一种“博士后是比博士更高的一个学位”的错觉,包括一些博士后自己也认为自己在“读博士后”。

(2)在高校设置博士后流动站就是要求招收的博士后应该像在职教师一样工作,不仅要重视科研,还要重视教学。

(3)博士后不是单位正式编制职工,是在合作导师的指导下从事科学研究的一群博士生,应该像学生一样来管理。

(4)事业单位所有在职人员已经实行聘任制,作为国家正式工作人员的博士后只是学校流动编制人员,应该像管理正式编制职工一样来管理博士后。

社会上存在的这些误解对博士后的管理带来很多不必要的困难和问题,在管理制度的设计、考核评价的内核和方式上,都出现了一些与博士后本身定位不相适应的内容和形式。

五、提升博士后自主创新能力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一)提升博士后自主创新能力应把握的几个原则

提升博士后自主创新能力靠的是一种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靠的是一种让个性发展如鱼得水的机制,靠的是一种循循善诱的启发式培养境界。它涉及博士后的招收、培养、日常管理、职务晋升、评价考核及出站考核等每一个环节,为此,在我们的博士后工作中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一是政府统筹规划与设站单位自主培养相结合原则。

二是公开、公平、竞争、择优原则。

三是培养与使用并重、产学研相结合原则。

四是统筹兼顾与分类管理原则。

五是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适当分离原则。

六是设站单位博士后管理与博士后自我发展相结合原则。

七是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与博士后业绩考核相结合原则。

(二)准确理解和定位博士后制度

1.关于博士后

对博士后的准确理解应该把握以下几点:博士后是一种研究工作经历而非最高学位;博士后研究人员在流动站从事的工作是纯科学研究而非教学;博士后研究人员是国家正式工作人员而非学生;博士后人员是设站单位的流动编制人员而非正式编制人员。对博士后个人来说,博士后是博士毕业后的工作准备阶段;对博士后设站单位来说,博士后制度是一种遴选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的方式;对国家来说,博士后制度是发现人才、储备人才、服务社会的一种有效途径。

2.关于博士后制度

博士后制度应该是一种新型的人力资源开发和使用制度,是在国家的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在各流动站或工作站设立一定数量的、具有2~4年聘期的科研流动岗位,这些岗位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并择优选聘,聘任期间按照正式编制人员标准进行管理与考核,考核优秀者可以长期聘用(作为师资选留成为正式编制人员),考核合格者可以由博士后人员自由选择工作去向(出站就业),考核不合格者则予以辞聘(退站)。

(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

博士后管理工作要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博士后队伍建设方法上要特别注重“以人为本”,要“相信人才、尊重人才”。要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充分体现为博士后服务的工作态度,想博士后之所想、急博士后之所急,切实为博士后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协助合作导师加强对博士后的教育和指导,使博士后能全身心地投入科学研究。

(四)扩大设站单位博士后培养自主权,为博士后创新提供体制保证

中国博士后制度从20世纪80年代设立以来,一直具有很浓的计划经济特征,中国的高等教育行政化倾向在博士后制度上表现得十分明显。教育行政部门视高校为下属机构,对高校的行政干预越来越多,检查评估连续不断;以教学和学术研究为己任的高校也同样存在着严重的行政化倾向,官本位意识很浓;高等学校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氛围严重不足,学术浮躁之风盛行。增大博士后培养自主权已经成为各界学者的普遍呼声。当然,国家的政治体制改革与大学管理体制改革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化解寒冰,也非一日之功。在自上而下的改革进程开展的同时,高校也要秉承人才强国、学术自由、大学自治的理念,与政府部门展开自下而上的互动,在互动中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共同寻找政府宏观管理与大学自治的最佳契合点。

(五)弘扬自由的学术风气,为博士后创新创造良好氛围

创造性的思维需要自由而无束缚的自由思想,需要想象力和联想力,特别在创造思维的灵感萌动阶段,往往表现出反常规的、随意的甚至是混乱无序的特点。而科学性、严密性的逻辑推演则是创造思维的成熟和表达阶段的特点。所以,自由的氛围,对博士后创新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高等学校必须有一个“学术自由”的环境,管理者不能抱着一种“监工”的心态来对待高层次人才,应当尽量营造一种宽松、积极、自由表达的学术氛围。当然,学术自由也不能无限制地强调,太多平庸的人具有学术自由,就是学术散漫和大锅饭,必然会引起社会各界对学术自由的不信任,使学术自由得不到社会认可,从而败坏学术自由的根基。

(六)改进和完善博士后制度,提高博士后创新的积极性

1.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下放博士后招收自主权

政府的博士后管理机构只需要进行宏观的指导和管理,其工作重心应该放在制订国家的宏观规划和协调管理上,逐步取消博士后流动站和工作站的审批,取消“博士后证书”制度,由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设立博士后流动站和工作站,根据需要自主招收博士后。

博士后招收工作应该坚持“项目为基础,合作导师为核心”的基本原则,博士后进站应依托重要科学研究项目;大学或科研单位,包括企业的研发机构在内,根据需要,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并承担科研项目的研究人员,也可成为合作导师,自主招收博士后,并对待遇、聘期等具有决定权。

2.改革投入机制,进一步扩大博士后队伍的规模

国家与有关设站单位要增加投入,改善博士后的薪酬待遇与研究条件,营造更好的环境和氛围,吸引更多的国内和国外优秀博士毕业生进入博士后队伍,扩大我国博士后队伍的规模。

在国家及地方政府设立的各类科研项目基金中,应增加与之配套的博士后人员经费预算,用于项目负责人招聘博士后的津贴及其他福利支出。在目前科研项目经费支持力度普遍较小的情况下,鼓励各招聘单位用各种方式与合作导师分担费用,为博士后提供经费、住房、购买保险等。鼓励企业独立或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根据研究需要,招聘博士后开展研究工作。鼓励企业、慈善团体和各种民间机构用各种方式设立博士后基金。

3.完善教师选留制度,进一步调动博士后创新的积极性

高等学校要大力倡导从研究型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优秀博士后中招聘正式工作人员,特别是要从海内外重点大学和权威科研院所招收“师资博士后”,进一步扩大“师资博士后”的招收规模,并把从师资博士后中选留教师形成一个制度。来自世界各地的博士后人员必然会带来新思想、新观点和新技术,这对于提升博士后的自主创新能力,调动博士后自主创新的积极性,改变我国高校人才队伍“近亲繁殖”的现象,促进人才校际、国际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六、结束语

实践证明,我国博士后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有计划、有目的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制度,是一条有利于青年人才快速成长、脱颖而出的重要途径,在我国经济社会特别是科技教育事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当前,我国博士后工作还存在着急需解决的问题,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迫切需要我们培养出大批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加快对跨学科、复合型、战略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特别是人才竞争,需要我们创造更加良好的人才培养和使用环境;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需要增强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教育、科技、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博士后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顺应新的形势,不断创新博士后工作,激发新的活力,努力把博士后事业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潘晨光,袁媛,方虹.中国博士后制度的发展与创新.中国博士后创新论坛,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博士后管理工作规定.国人部发[2006]149号.

[3]问道,王非.思维影响人身.华文出版社,200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