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与调控策略

论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与调控策略

时间:2023-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主要对影响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外部环境调控和自我压力调控的方法,以帮助高校青年教师缓解职业压力,使其身心健康地发展,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成因调控策略近年来,随着高校青年教师、高学历人群自杀事件的频频发生,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压力问题再次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造成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问题的成因很多,也很复杂。

论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与调控策略

论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调控策略

武汉科技学院 夏 玲 刘 戈

【摘 要】 高校教师职业是一个高知识密度、高压力的职业,作为高校教师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青年教师,其所处的特殊位置、环境和所担当的特殊角色、使命,使他们承受着特殊的心理压力。本文主要对影响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外部环境调控和自我压力调控的方法,以帮助高校青年教师缓解职业压力,使其身心健康地发展,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关键词】 高校青年教师 职业压力 成因 调控策略

近年来,随着高校青年教师、高学历人群自杀事件的频频发生,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压力问题再次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目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在给高校教师带来全新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和压力。而作为高校教师群体中重要组成部分的青年教师,其所处的特殊位置、环境和所担当的特殊角色、使命,使其在这种社会变革、转型过程中,有着特殊的心理感受,承受着特殊的心理压力,一些教师由此产生了种种心理困扰,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其本人的成长和教学、科研的水平与质量,甚至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了学生的成长。

一项调查显示,有54.44%的大学教师存在轻度的心理问题。另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大学教师长期感到压力太大的占调查人数的80%;经常感到疲劳的占调查人数的75%;经常失眠的占调查人数的46%。[1]可见,关注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职业压力问题,促进高等教育良性循环,已经成为高校不容忽视的问题了。

一、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问题及成因

教师职业压力是职业压力在教师职业上的体现,指的是教师由于教学、科研等工作方面的原因,如工作时间过长、工作负荷过重、工作时间不规律、学生行为不端等导致的身心疲劳过度、神经紧张、挫折等不愉快的消极的情感体验。

有研究表明,目前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在身体上存在亚健康状态的人群过半,许多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他们常出现诸如疲劳、烦躁、易怒、过敏、紧张的反应,其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种症状:一是社会压力带来的焦虑感;二是学校压力造成的职业倦怠感;三是自身压力引起的挫折感;四是人际交往导致的障碍感。

造成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问题的成因很多,也很复杂。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家、社会环境方面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正全面、深入地进行,这意味着教师心理定式、工作方式、竞争方式和利益分配等的变革,这些变革使高校成了一个竞争激烈的场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更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技术、教育内容等给青年教师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和压力,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冲击。随着高校扩招,学生人数急剧增加,高校教师的教学任务也随之加重。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张燕谨对此痛心疾首:“现在知识分子的压力越来越大,不少人是在透支生命!”她以高校教师举例说:“每人一年要承担数百个课时的工作量不说,因教学需要还要翻阅大量资料。现在实行各种聘任制,对学术研究要求非常苛刻……”高校教师一方面承受着教学科研的双重负荷,另一方面又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身心疲惫,生活内容单一,压力难以缓解。

与此同时,青年教师在职称方面由于年限的限制上不去,收入自然也上不去,即使水平高也是如此。再如竞争上岗,青年教师也是因为资历浅、职称低,很多岗位没有资格去竞争,反而会因为职称低失去了原有的岗位。当部分青年教师自我搞笑为“青椒”,照亮别人的“蜡烛”时,荣誉似乎早已失去了耀眼光环。面对巨大的工作压力与所得待遇的不对等,青年教师普遍会产生心理失衡,导致相应心理压力的产生。

(二)学校环境方面

目前,高校普遍存在青年教师评价制度过于注重科研和量化考核的不良倾向,对青年教师队伍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很多高校对青年教师的科研考核逐年加码,设置了名目众多的量化考核指标,青年教师的科研负担越来越重。内容片面、考核手段单一的高校教师评价制度,给正处于扩大研究、积累酝酿期的青年教师的全面、健康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造成了青年教师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的教学松散和治学浮躁之风。在这种氛围下,许多青年教师是既无心教学也不能潜心治学,对教学工作敷衍了事;对科研工作也是一心只求“短、平、快”,有些甚至把科研成果“化整为零”,分阶段发表,抄袭篡改也时有发生。正如一位研究者所感叹的:“经费、成果、生存、发展,本身没有因果关系,但是目前的考核制度让它们有了因果关系。这种压力使得青年老师的科研工作变得急功近利,创新成了口号。”

此外,不少高校对青年教师培养不力,青年教师缺乏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及上升空间指引,其成长长期处于放任自流的无序状态,极易出现工作热情消退、积极性降低等负面情绪,不利于学校的发展。

(三)青年教师自身方面

1.过高的期望造成自身的压力

不少70后、80后的青年教师没有经历过艰苦磨难和社会生活的风风雨雨。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社会、家庭、自身过高的期望而造成身心压力,一旦失败就会引发心理疾病。自我期望越高,与现实的冲突越激烈,则产生的压力越大。

2.生活的压力

青年教师参加工作时间短,职称低,工资收入也较低。但青年教师面临的生活问题却不少,半数以上的青年教师在忙完一天的教学科研任务后,既要承担大量的家务劳动,还要照料老人、辅导孩子学习等,深感力不从心。再加上住房改革、医疗改革,影响最大的却又是青年教师。处于这样的境遇,如果青年教师对心理健康认识不足,难免会情绪化,他们在本职工作上投入的精力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3.人际关系的压力

人际交往是现代人交流信息、沟通情感、增进健康的重要手段。高校教师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生活圈子相对较窄,接触对象主要是家人、同事和学生。其职业的特殊性使其一旦离开自己的工作就无所适从,极易出现心理失衡,表现出人际敏感。在这种人际交往状况中,缺少心理支持,产生压力、误解在所难免。另外,大多数青年教师独立意识很强,不愿迁就和屈从别人;富于正义感,对不合理现象深恶痛绝;刻意追求自己的独立人格,喜欢标新立异,极易引起同事和领导的误解,造成人际交往障碍。交往障碍所导致的心理压力会影响他们的整个情绪,并波及他们的工作、学习与身心健康等方面。

二、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的调控策略

(一)外部疏导策略

1.树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传统的高校人事管理体制是一种被动的、指令性和常规性的事务管理,管理工作者在管理观念方面很大程度上仍然沿袭传统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仍以事务性工作为中心,属行政权力型,因此对待被管理对象的态度不是以民主、尊重为主,而是以管理、控制为主,侧重于对人员的管理,忽视对人员的开发。树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就是要充分认识人力资源尤其是高层次人力资源是学校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把人力资源开发作为学校和人事部门的重要职能,把人力资源增值作为人事管理工作的目标,充分尊重教职工的主体性,促进教职工自身价值的实现,从理念上把“人”看成一种“资源”,存在着“规划”、“甄选”、“开发”、“评估”、“激励”等管理问题,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选人、用人、培养人、激励人”,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www.xing528.com)

2.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良好的校园环境的营造,主要是指要致力于创造一个民主、平等、团结的校园氛围,以使青年教师产生归属感。这就要求学校的物质条件、规章制度、工作职责、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应多从“心理”层面上加以考虑,与青年教师的心理需求相结合。充分发挥青年教师所在学院党支部、学校工会的作用,组织各式各样的社会交际活动,扩大青年教师的交际面,让他们体会到领导的关心、组织的爱心,有意识地增加青年教师转移、宣泄压力的途径,创造条件帮助他们进行自我调适。

有目的、有计划地对青年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定期请专家为青年教师做专题讲座,传授应对压力的有效策略,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成熟度。

3.提高青年教师的参与感和控制感

研究表明,对环境高水平的参与感和控制感将会对工作满意度和心理健康产生有益的影响,高校应采取积极措施让青年教师参与到学校教育体制改革、创新等工作中来,提高青年教师对环境和学校制度改革的参与感和控制感,让他们感觉到学校的变革和发展有自己的贡献,在参与中减少冲突,缓解压力。

(二)内部调控策略

俗话说,解铃还需系铃人。排除教师心理障碍,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最佳人选,莫过于教师自己。无论是预防和减少心理问题的产生,还是矫治和解决已存在的心理问题,青年教师都应注意从自身的调整与改变入手,掌握自我调适的方法和技巧,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善于把心理挫折引导到积极的方面,升华为奋发进取的动力,收到比外来疏导、劝诱更好的效果。

1.正确认识自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青年教师要客观认识、评价自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少青年教师在工作中的压力源于对自己缺乏了解,包括自己的个性、兴趣、能力以及所担当的角色,因而在工作中不能从自身实际出发,目标定得不是太高就是过于理想化,结果一旦不理想,心理就会失去平衡。因此,青年教师只有增进对自我的客观认识,调整自我,才能有效地解除由工作压力、挫折以及内心冲突所带来的困扰。首先对自己要有正确的评价,同时应接受现实中的自我,选择适合自己的奋斗目标并敢于放弃一些不合理的目标,从容面对压力;其次不要急于求成,要允许自己经历一个慢慢成功的过程,及时肯定自己的努力和成绩,努力为自己营造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这是青年教师摆脱心理困境、充分发挥自己个性优势的关键。

2.运用积极认知方法进行自我调节

现代情绪理论认为认知因素在情绪发生中起主导作用,不同的认知伴随着不同的情感体验。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合理情绪疗法”的要点就是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本身所引起的,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即事情只是产生情绪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事件所持的看法和解释以及其中蕴涵的价值、信念才是引起人们情绪和行为反应的直接原因。故改变认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调节策略,青年教师面对压力应运用积极认知方法,在看到事物不利方面的同时,更能看到有利的方面,这种看待问题的方式,容易使人增强信心、情绪饱满。

3.积极寻求支持与帮助

青年教师在面对职业压力时,应寻求他人的支持和帮助。当压力过大时,应主动与家人、朋友、同事进行情感交流,或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释放职业压力,获得心理上的支持与帮助,消除一些消极情感和舒缓压力是非常必要的,可使自己能以更好的心态面对未来。

4.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格健康成长和发挥创造的重要的因素。一个团结互助、协调和谐、平等相待,有竞争、有合作的集体环境,定会让人感到心情舒畅,信心百倍。高校青年教师要理解学校和领导的整体工作,积极与同事进行沟通与交流,懂得与同事合作,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做到正确认识压力,有效驾驭压力,不能消极回避,要积极主动,变压力为动力。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思辨能力、耐挫能力,从而增强社会适应力。

近年来高校教师职业压力增大已是不争的事实,而高校青年教师尤其是大量从海外归国的多数又是高校教学、科研的骨干力量,对于他们,除了呼吁学校、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怀和照顾外,青年教师自身也要采取主动、积极的应对策略来缓解职业压力,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努力让自身获得更好的成长和发展空间。只有各方面共同努力,并把握规律,不断开拓,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压力问题才能得到真正解决。

参考文献

[1]龙怡静.论激励机制在高校青年教师管理中的应用.求实,2004(11).

[2]周月朗.教师职业压力解析.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6,8(4).

[3]鲁小彬.大学教师心理压力和困惑的调查与分析.复旦教育论坛,2005,4(3).

[4]张西超,连旭.组织变革中的员工心理压力分析与应对.经济导刊,2006,1(2).

[5]袁尊.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压力成因与对策.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9,2(19).

[6]梁芹生.青年教师职业压力的归因及心理调控策略.教育评论,2004,3.

【注释】

[1]广州日报,2009年2月9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