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现代投票技术在高校职称评审中的应用

论现代投票技术在高校职称评审中的应用

时间:2023-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论现代投票技术在高校职称评审中的应用西南大学陈智杨毅李燕本文通过分析高校职称评审投票机制中出现的问题,借助现代投票新理论,提出了一种相对完善的综合方案。本文以常见的高校职称评审机制为基础,综合几种现代常用的投票制度与方法,力图解决“简单多数”投票模式在职称评审中的部分问题。

论现代投票技术在高校职称评审中的应用

论现代投票技术在高校职称评审中的应用

西南大学 陈 智 杨 毅 李 燕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高校职称评审投票机制中出现的问题,借助现代投票新理论,提出了一种相对完善的综合方案。

关键词】 高校 职称评审 投票制度

一、引言

投票制度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在现今高校职称评审中被广泛采用,但因高校职称评审制度的特殊性,现代发展起来的成熟投票理论鲜为人们所应用。本文以常见的高校职称评审机制为基础,综合几种现代常用的投票制度与方法,力图解决“简单多数”投票模式在职称评审中的部分问题。

二、常用职称评审投票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一)常用职称评审投票模式

现今高校普遍采用学校统一设定相应的职称评审条件,申请人根据要求提交申请材料,经基层单位推荐,学校学术委员会投票表决产生最终结果的评审模式。投票方式主要采用“简单多数”制进行,即每位评委对所有申请人投票,获得票数达到一定比例后通过。

(二)常用职称评审投票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申请人缺乏横向可比性

学术委员会是对全校范围内的申请人进行最终投票,不同申请人来自不同学科,而不同学科有其独特的学科特点,在教学科研成果的反映上千差万别,这从客观上造成了申请人之间很难根据客观材料进行横向比较。

2.评审专家的本位主义易造成“战略投票”

评审专家均来自学校各基层单位,而尊重同行专家的原则又要求同行专家充分参与到申请人的评价当中。学校在职称评审中投放的指标一般是有限的,申请人之间形成的竞争博弈关系使得评审专家在投票过程中易产生战略投票问题,如为保证本单位指标,出现大量弃权票导致大部分人落选,指标作废;在投票过程中评委偏好本单位的申请人而产生投票公平性问题等。

3.不能充分体现同行专家的意见

申请人提交的材料主要客观反映申请人教学科研成果的多寡与质量,而无法准确反映申请人在日常工作中的敬业精神、思想品格、学术道德等综合情况,而同行专家的意见因“一人一票”的原则无法得到充分体现。

4.无法准确体现申请人之间的差距

“简单多数”制采用每位评审专家只能给每位申请者投一票的原则,因此无法体现评审专家对该申请者的准确评价,也无法体现不同申请者之间的差距,易出现相同票数而造成重复投票。

三、现代投票制度

投票制度指根据投票人的选择选出结果的方法。投票制度规定了选民表达民意的方式以及把这些民意转化成结果的方法。然而,当可供选择的方案多于两个时,采用不同的投票制度便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所以采用哪一种制度对于选举结果有重要影响。研究投票制度的学问被称为“投票理论”,它始创于18世纪,对各种投票制度提出了严谨的定义和改良的建议,属于政治学经济学数学的子学科。

大部分投票制度以少数服从多数的理念为基础。从投票结果上可大致分为单一获胜者和多重获胜者制度。在投票方法上主要有二元投票制、排序投票制、孔多赛制、积分投票制、累计投票制、复数选区单记不可让渡投票制、Borda计数法、加权计数法等多种投票制度,下面我们将主要介绍本文使用的几种投票方法:

1.复数选区单记不可让渡投票制

复数选区单记不可让渡投票制(SNTV),是一种用于复数选区的选举制度。在此制度下,一个选区内有多位候选人竞逐多个名额,而每位投票者只能投一票给一个候选人。其主要特点是:一是采复数选区;二是选票进行“单记”,即不论选区名额为多少,每位选民只享有投一票的权利,必须从自己中意的几个候选人里选出一个人来,每个候选人的得票都单独计算;三是选票“不可让渡”,就是指不管是当选者超过当选所需票数的多余选票还是落选者所获得的选票,都不能转移给同党或同联盟的其他候选人,形同废票。

利用复数选区制度,可避免不同选区候选人之间由于地域、政党等客观原因而产生的竞争关系,使得民众投票更加客观。“一人一票”、“一票一人”的不可重复、不可让渡投票原则,最大限度地体现了民主与平等原则,最能体现广泛的民意,因此常被用于基层选举当中。

2.Borda计数法(www.xing528.com)

18世纪的法国工程师Borda注意到当时的一些群体决策规则(如简单多数法)只考虑了投票人认为最好的方案,而不考虑每个人对其他备选方案的偏好,这样得出的结果可能无法反映所有投票人真实的偏好。Borda举出了反例并提出了自己的投票方法,即所谓的Borda法:投票人对方案排序,使得对每个投票人、每个方案都赋予一个整数值,排序最高的方案得a分(a为备选方案的总数),排序第二的方案得a-1分,以此类推,排序最低的得1分;每个方案的总得分为方案在所有投票人那里的得分的总和,最后的群体决策结果就是方案总得分从高到低的排序。

但是,传统的Borda计数法存在以下两点不足:

①投票人虚假地表现自己的偏好,故意压低自己最偏好方案的主要竞争对手的排序。

②Borda法强制地认为相邻方案的分差为1,限制了投票人打分的自由,不能准确地反映投票人的真实意愿。

3.加权计数法

加权计数法,即在投票之后,根据不同投票者投票的重要程度,乘以不同的权数,扩大或者缩小该投票者在整个表决过程中的作用,主要用于一些有特殊要求的投票环境。其难度在于合理地设置适当权数,体现不同投票者之间的关系。

四、解决方案与步骤

综合以上几种主要方法,按照以下几个步骤完成投票过程:

1.以“复数选区单记不可让渡投票制”对申请人实行分组投票

根据这种方法对申请人按照申请人的学科进行分组,将评审指标划定到对应分组,所有评委对各个分组进行单独投票。

申请人来自于相同或者相近学科,有利于评审专家对候选人进行客观比较与评价;降低了大部分评审专家与申请者的关联度,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大部分专家的“本位主义”,使得评价更加客观、公正;消除不同学科申请人之间的竞争博弈关系,降低了战略投票的可能性,保证了指标得到充分利用。

2.以Borda法为基础对候选人进行分类评价

在投票过程中利用“完全达到”、“基本达到”、“未达到”、“弃权”4种分类替代Borda法中的候选人完全排序,“完全达到”得2分、“基本达到”得1分、“未达到”与“弃权”得0分,这种分类评价方法一方面不需要对水平相近的候选人进行严格比较,规避了评价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也从一定程度上区分了申请者的差距,降低了相同票数的几率。专家只面对客观材料,不存在选举中候选人虚假表现自己偏好的问题,弥补了Borda法自身的不足。

3.以加权投票制保证同行专家评价

评审专家在分组单独投票后,将本组同行专家票数乘以一定权数后再累加,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同行专家意见的充分体现,也大大减少了投票悖论情况的出现(投票中出现的传递循环性)。如出现争议性问题,则优先考虑同行专家的意见。

五、总结

本方案综合了几种投票方法,缓解了常规职称评审中投票环节中的部分问题,体现了候选人可比性原则,尊重同行专家意见的原则,投票过程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但因为同时综合了几种方案,在取其优点的同时,也增加了投票、计票的工作量。合理地规划投票流程、设定权数、利用自动化技术(如电子投票、电子计票)实现投票过程的自动化和电子化,是准确、快捷完成投票工作的关键,这也给职称工作的组织者提出了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陈斌.对投票研究的文献综述.天府新论,2006(3).

[2]周永春,梁木梁.整数计分投票方法下全排序概率问题研究.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7,37(13).

[3]张峰.投票悖论探析.江西社会科学,2007(12).

[4]王华锋,赵勇,李生校.群体决策中的投票规则研究述评.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