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题讨论
2009年5月12日,中国新闻网刊发一篇报道,题目是“汶川地震周年祭 北京各大媒体论中华民族精神”。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纪念日,北京各大媒体纷纷发表社论、社评文章,回顾一年来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中华民族激发出的珍贵而崇高的民族精神。具体内容如下:
《人民日报》头版刊登长篇署名文章“那些不屈的力量让我们前行”,文章说,从气壮山河的生死大救援,到艰苦卓绝的百万灾民紧急安置,再到举国参与灾后恢复重建,这一年,灾区不曾停步,中国奋力前行。“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依然在中国大地光大延绵。
《光明日报》发表的评论文章“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总是在历史进步中不断得到丰富、在灾难考验中不断得到升华。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勇于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精神支柱;是中国人民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推动力量。
《中国青年报》在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发表社论“我们的信念更加坚定了”。文章说,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经受住了汶川大地震的严峻考验,在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战斗中,广大团员青年和青年志愿者队伍是一支重要的生力军。在来自四面八方、各行各业的队伍里,人数最多的是青年,特别是“80后”和“90后”青年。事实再次证明,当代中国青年是经得起考验,敢担当、能担当、善担当的一代,是必定大有作为的一代。中华民族一定能够夺取恢复重建斗争的全面胜利,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多的人间奇迹。
《北京青年报》社评“中国带着伤痛前行”说,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经历过无数大悲大喜的欢欣和考验。“五·一二”地震无疑是最严峻的考验,全世界的目光几乎都在紧张地注视着这场巨大的灾难,这场灾难的中心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在瞬间集中起全民族的情感和力量。投入到抗震救灾中时,相信每一个理性而客观的观察者都会承认,这个民族、这个国家,有着恒久而强大的内在力量。
《京华时报》时评“地震一周年祭:珍惜‘痛’出来的精神成果”说,经过“五·一二”地震,我们收获了对生命的高度尊重,这是我们走向更高层次的民主政治的重大转折。我们收获了志愿者精神和公民意识,它让中国变成“一块钢板”。我们收获了“对口援建”这一闪烁着改革精神的灾后重建模式。这一年,我们确实在痛楚中学习,在痛楚中进步。
二、视角广场
上述报道是汶川地震一年后的一个回顾。我们看到,中华民族在巨大的灾难和严峻的考验面前所展现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具有恒久而强大的内在力量,抗震救灾精神必然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新高度。
观点一:“汶川地震灾难的背后是伟大的民族精神”[8]
四川汶川八级大地震震动了中国,震动了世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也是中华民族史上的一次大灾难。但是,地震天不塌,大灾有大爱。从这次罕见的大灾难背后,我们看到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灾难的背后是高度负责精神。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大地震发生后的当天下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亲临危险的第一线指挥抢险救灾。随后,温总理数个日日夜夜几乎不休不眠同救援人员一道,奋斗在最前沿。温总理在救灾现场的画面仍历历在目,他说:“我就一句话,是人民在养你们,你们自己看着办。”“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尽百倍努力,绝不会放松。”“要克服种种困难,把抗震救灾工作进行到底。”5月16日,在抗震救灾的关键时刻,国家主席胡锦涛飞赴四川灾区,在万米高空上指挥抗震救灾。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心系灾民,亲临灾区,指挥抗震救灾第一线,充分表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对人民生命高度负责的精神。
灾难的背后是不怕牺牲精神。救灾现场,一分一秒都是生命。抢救埋在废墟中生命的紧迫与生命随时被夺走的危机相伴相存。时间每划过一秒,就有可能意味着又一个希望远去,也有可能呈现的是又一个生命奇迹的再生。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我们的解放军战士、武警官兵、消防战士、公安干警、医生护士,都表现出了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崇高精神。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吹响了中国军人的冲锋号。在10万平方公里的重灾区,奋不顾身的救援官兵与死神展开惊心动魄的生死竞速。疾进,疾进!突破,突破!抢救,抢救……正是他们的舍生忘死,让灾区的群众增强了信心,增添了力量。
灾难的背后是精诚团结精神。天灾无情人有情,地震难阻中国心。灾难让中华儿女空前团结起来,全体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奉献爱心,抗震救灾。当灾难发生后的第二天,全国各地各界人士就纷纷慷慨解囊,支援灾区。一拨又一拨的志愿者赶赴灾区。
灾难的背后是顽强不屈精神。地震让我们更坚韧,灾难让我们更顽强。5月18日,在四川省什邡市灾情最严重的蓥华镇救援现场,胡锦涛总书记用洪亮的声音坚定地喊道:“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是的,任何困难都难不倒我们!难不倒我们这个英雄的民族!当坚强的母亲临死前给怀里的孩子留下“宝贝,记住我爱你”这样的短信;当英雄的老师用自己的身躯死死挡住倒下的水泥板护佑身下的学生;当深埋废墟100多个小时的幸存者被连姓名都不曾留下的志愿者用一双双血淋淋的大手托起;当人民子弟兵冒着生死危险突进一座座孤城、筑起一条条生命道路……我们眼前耸立的,是一座巍峨的高山——这,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从“98抗洪”到抗击“非典”,从抗击南方冰雪到抗震救灾,每一次灾难降临,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总会如火山般喷勃而出,中华民族的精神总会有力地体现出来。地震后的每一天,灾区的人们时刻都能感受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暖流;地震后的每一天,全中国的人们都把心放在了灾区,把爱献给了汶川。在震后的残垣断壁中,在震后的每一寸土地上,到处闪耀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光芒,到处张扬着中华民族精神的旗帜。
面对生命,中国负责;面对死亡,中国不怕;面对灾难,中国团结;面对悲痛,中国坚强。汶川地震灾难的背后是伟大的民族精神,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我们战胜一切灾难的力量!
观点二:“四川汶川地震与中国民族精神的再现”[9]
在危机时刻,尤其是天灾面前,一个民族最能体现其民族的精神。面临危机,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其存在的价值就找到了一个最基本的衡量尺度,那就是人及其生命。
人和生命是任何一个社会的本源问题,原因很简单,正是因为有了人,就有了社会。对人及其生命的重视和尊重也就成了衡量这个社会的进步与否的标准。当危机危及他人生命的时候,你和我做出怎样的反应也就成为你和我存在的价值的最重要的尺度。没有了他人,你我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
四川大地震再次使中国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世界在关切中国,中国在感动整个世界。感动世界的不是地震本身,而是中国人在面临灾难时所显现的民族精神,是赈灾过程中不同的角色所写下的一个个有关人的故事。这些故事正在形成一个大写的“人”字,一个巨大无比的“人”字。正是这个“人”字,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核心。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民族精神的展现和崛起远比中国即将举办的奥运盛会更重要、更有意义。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其他任何事物能够像对人的关怀那样体现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
最令人惊讶的是西方媒体的变化。在西方的媒体里,中国似乎变成了一个全然不同的国度。刚刚前不久,西方媒体还在连篇累牍地报道着西藏事件、奥运火炬抗议运动等等,似乎要把中国妖魔化。但这次来了一个大转弯,大量正面报道四川地震和中国政府赈灾进展。尽管也有批评的地方,但积极肯定的报道占了多数,其中更不乏同情之心。一些人对西方媒体的这种转变似乎难以理解。但其实原因并不复杂,因为西方媒体也是用人的价值和生命来衡量中国各方面的行为的。
在四川地震发生前,先发生了缅甸风暴灾难。为什么西方媒体异口同声地来谴责缅甸军政府?很简单,因为在很多人看来,一个权力至上而置人民生命于不顾的政权就失去了存在的合法性和道德基础。
一些西方媒体甚至鼓动其政府来“入侵”缅甸,对缅甸人民进行人道救助。在缅甸问题上,尽管西方的一些政治力量有其非人道主义的考量,但大多数西方民众还是出于对人的生命的关怀。随着文明的进步,生命关怀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对生命的关怀也是文明的意义之所在。
从这个角度来看,人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在西方媒体(甚至整体西方社会)中有了一个全新的形象。这只是因为中国政府把人的价值凸现出来了。
四川地震使得中国民族精神重新展现。在被商业大潮冲击了数十年之后,中国人再次感觉到了生命之脆弱和人的价值之重要。全球在关注中国,国际社会得到一个新的机会重新审视中国,审视中国的制度,审视中国人的精神。(www.xing528.com)
当然,中国人也得到一个机会来重新审视西方。近来中国和西方之间的各方面的冲突使人眼花缭乱。但实际上,除了少数对华敌视的力量,西方人民和中国人民之间还是具有很多共同的价值,其中最原初的就是对人的重视。
毫无疑问,对人的价值的认识和人的重视是人类历史进步的最大动力。同时,这也说明了中国今后进步的方向,那就是各种改革要体现人本主义精神,体现对人的终极关怀。只有一个关怀人的制度才会得到大多数的支持和拥护,才会是可持续发展的;只有一个关怀人的制度和社会,才会得到其他制度和社会的尊重。
三、教师点评
在世界历史上,由于无力抵御突发灾难的袭击而造成国运式微,甚至最终走向灭亡的例子,并不鲜见。像古罗马帝国的覆亡、玛雅文明的消失、两河流域从繁盛走向凋敝等。
然而,中国不会这样,中华民族不会这样。因为我们向来就有灾难凝聚人心、痛苦激扬斗志的传统,向来就有越是磨难越激励人、愈是艰险愈向前的精神,向来就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的生命准则与价值取向,并由此而升华出了一个被人们广泛认同和挚诚接受的生活哲理——多难兴邦。汶川大地震中所展现的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和人文精神充分表明:绵延几千年的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民族、凝聚炎黄子孙的坚强力量,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强大的内在动力。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愈益激烈。作为民族精神集中体现的民族凝聚力,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部分,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纷纷将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作为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战略予以高度重视。民族凝聚力是一个国家的脊梁,有了民族凝聚力,一个国家就能挺起脊梁,不为任何困难和灾难所压倒。在前进的道路上,尽管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挫折,甚至存在许多人力所无法征服的自然灾害,但都不会压垮我们的民族。民族凝聚力是一种思想整合力量,它作为浸润到每个国人血脉中的民族之魂,集中了民族思想、民族文化的精华,对其全体成员具有价值指向的吸引力。民族凝聚力又可化为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全国大团结、大协作精神。汶川大地震带来的灾难现状是残酷的,但全国军民对灾区的火速支援,特别是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所表现出来的社会主义团结互助精神却让人温暖、令人赞叹。
面对国际间综合国力竞争的这种新态势,我们要在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立于不败,必须高度重视弘扬和培育强大的民族精神,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对于综合国力的提升而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不仅表现在它是作为综合国力重要组成部分的民族凝聚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所在,而且还表现在强大的民族精神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不断得以发展并发挥出更好、更大作用的精神资源,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不争的事实,资本的全球流动、经营的全球展开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关系活生生的现实。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也极大地促进了世界范围内不同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要在世界范围内不同思想、不同文化相互激荡的背景下维护自己的文化独立和文化安全,有效防止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西化”、“分化”中国的图谋,必须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积极进行文化创新,不断提升自身文化的先进性。
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基于对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的深刻分析,做出了新世纪头20年是我国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论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发展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了我们所要建设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另一方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全国人民具有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是我们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切崭新实践富于创造性和创新性的重要基础,进而也是我们圆满完成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我们看到,在“五·一二”特大地震灾害中,有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在形成、在凝固,在升华,在感动着苍生万物,这种精神是“98抗洪”、抗击“非典”、抗击南方冰雪精神的延续与升华,它就是抗震救灾精神。这种精神表现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万众一心、同舟共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抗震救灾精神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新高度。抗震救灾精神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勤劳勇敢、不畏艰难、敢于抗争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患难与共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巨大凝聚力和向心力;更体现了中华民族仁民爱物、物与同胞的人道主义精神,放射出感天动地的人性光芒。所以,抗震救灾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在新时期的凝结和升华,是当下中国人民的思想品格和精神风貌的最新写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精神内涵。
《周易》中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汶川大地震是一次灾难,但同时也是对国力和民魂的检验与激励。正是在这种不期而遇的检验与激励中,不仅展现了我们国家与民族的本色,而且也提升了我们国家与民族的品位,并在彰显中国力量和发扬民族精神的同时,更为我们铺设了前进的道路,展现了光明的前景。
四、教学设计
本主题讨论可用于辅助教材第二章第二节的教学。具体如下:
教师讲解:“五·一二”地震后,有报纸评论:四川大地震再次使中国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世界在关切中国,中国在感动整个世界。感动世界的不是地震本身,而是中国人在面临灾难时所显现的民族精神,是赈灾过程中不同的角色所写下的一个个有关人的故事。这些故事正在形成一个大写的“人”字。正是这个“人”字,体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核心。四川地震使得中国民族精神重新展现。在被商业大潮冲击了数十年之后,中国人再次感觉到了生命之脆弱和人的价值之重要。全球在关注中国,国际社会得到一个新的机会重新审视中国,审视中国的制度,审视中国人的精神。针对这些评论,同学们可展开讨论。
教师总结:关于抗震救灾精神的主题讨论主要围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进行思考。我们看到:一方面,同学们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和价值表现了深刻的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在中国古代社会的长期发展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塑造了中国文化博大、精进、宽厚、务实的精神风貌。这是一份养育中华儿女五千年的精神财富,构成了当前文化建设中民族精神重构的宝贵资源。另一方面,同学们也充分肯定了抗震救灾精神的现实意义,认为抗震救灾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延续和升华,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重构民族精神指明了方向。
总之,面对新的时代和新的问题,文化需要一个综合创新的发展,中华民族精神也必然经历一个推陈出新的过程。我们应使学生认识到:在当前的文化建设中,我们要努力创造以中华民族为核心、以社会主义为特征、面向世界和未来的新文化。通过积淀人的修养、底蕴、气质,成为无形的、永久的精神力量。这种民族精神应表现为:一是人文精神,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是人类为争取自身的生存、发展和自由所包含的真善美统一的价值理想的一种自觉的文化精神,是对中国传统的人本主义的提升和发展。这里的人,是包括个体生命意义并体现人类价值取向的人,是既体现能动性又与社会、自然和谐统一的人。二是重德精神,即重视道德自觉和人格完美,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突出特点。在今天普遍存在的道德危机的现实社会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有助于加强人们在现代社会中日益淡化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正义感。三是宽容精神,就个体而言,指的是豁达大度、心胸开阔、宽以待人、容人所不能容的美德;就文化发展来说,则是指对待异族文化以一种博大的胸怀去正视和分析,并吸取其有益于自身发展的因素。这种精神是儒家的“仁爱”思想和“忠恕”之道的基本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的平等原则和高度的开放要求,从根本上规定了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当代文化必须具备这种宽容品格。四是“和合”精神,即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中强调和谐。“和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的核心,它对维护中国社会的安定团结、形成中华民族和平礼让的美德起了重要的作用。今天,这种精神在化解和防范世界各国因文化和利益的不同而存在的矛盾和纷争中得以提升。但这种精神并不是无原则的退让,而是在保持个人或国家的独立自主的前提下解决问题的一种比较好的选择。五是创新精神,即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一个民族应当清醒地审视自身的特点,密切注视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改造一切不利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思想观念,大力推进本民族的持续健康的发展。这种精神的确立与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今天,它将对中国现代化建设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而且将直接促进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注释】
[1]资料来源:《中国网友报》2008年4月14日。
[2]资料来源:《文汇报》2008年04月28日。
[3]资料来源:《新京报》2008年4月17日,有删减。
[4]资料来源:新华社,2008年4月18日,有删减。
[5]资料来源:《中国青年报》2008年4月19日,有删减。
[6]资料来源:光明网,2008年4月21日,有删减。
[7]资料来源:《法制日报》2008年4月22日,有删减。
[8]资料来源:人民网,2008年5月28日。
[9]资料来源:国公网,2008年12月13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