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独生子女家长的沟通工作的介绍

独生子女家长的沟通工作的介绍

时间:2023-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一般独生子女家长“望子成龙”心理更为强烈。独生子女在家中缺少伙伴关系,可以通过家庭外的伙伴团体来弥补。

独生子女家长的沟通工作的介绍

1.独生子女家长的沟通工作

独生子女家庭,在我国家庭结构中已占有越来越大的比例。独生子女能否担当起续写中华民族光辉历史的重任?社会学校和家庭应该给他们以什么样的帮助和引导?业已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正如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所说:独生子女的教育培养成为一项直接“影响我国未来的人口素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家民族的前途”的重大战略课题。

一、独生子女家长的心理特点

独生子女作为家庭舞台上子女角色的唯一承担者,很容易引起父母特殊的心理变化,导致他们的特殊的心理特点。

(1)独生子女的特殊身份,容易加重父母抚养子女的忧虑感。我国传统的“养儿防老”“传宗接代”观念在家庭中尚有一定影响。多子女家庭中,各子女可以共同赡养与照顾老人,但独生子女家庭则不同,父母的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唯一的孩子身上。由此,不少独生子女家长总有一种潜在的忧虑感,他们担心孩子发生意外事故,担心孩子离家远去,担心孩子未来的前途……这种忧虑感,最容易使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采取过于保护的态度。

(2)独生子女的特殊身份,容易强化父母望子成龙的心理。望子成龙是中国传统的教育心理。在多子女家庭中,即使有一两个孩子不成器,家长还可把希望寄托在其他子女身上。而独生子女家长则不行,只有“包开西瓜,个个甜”,不能有丁点儿差错与失误,否则一切希望皆会落空。所以,一般独生子女家长“望子成龙”心理更为强烈。

img70

(3)独生子女的特殊身份,容易形成父母对子女的过度依恋心理。在我国的传统家庭观中,子女是家庭中联系夫妻感情的纽带,是家庭关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所以,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就会产生一种特殊的依恋心理,表现在行动上,就是“子女偏重,子孙优先”的倾向。在经济上生活上,过多偏重子女,家庭的经济活动围绕子女开展,子女各成长阶段的抚育费往往高于家庭成员的平均消费水平。不少家长过度依恋子女,认为孩子是他们生活的全部。所以,对孩子过多干涉,过多依恋,过分优先子女,孩子提出的要求,父母竭尽全力满足。这样,孩子就有可能形成只要求别人关心他,而不知体谅别人的思想。

二、如何对独生子女进行教育(www.xing528.com)

为了培养社会主义革命事业的优秀接班人,促进独生子女的健康成长,我们应该针对独生子女的特点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这在当前具有极其普遍的现实意义。

(1)培养自立、自强的独立精神。由于独生子女接受“过度化”的教育——即生活上过度照顾和过度包办,学习上过多要求和过高期望,行为活动上过多限制和过多干涉,需求上过多满足和过多给予,孩子被剥夺了“独立”的自由。不少孩子生活不会自理,缺少自身的免疫力,埋下了潜在“危机”,养成了自私、骄横、任性、孤僻、自卑、懒惰、懦弱、唯我独尊的不良心理品质和不良行为习惯。所以,我们必须把孩子从狭窄的“保护壳”里解放出来,使他们学会做生活的主人,养成自食其力、热爱劳动的习惯。同时,还要给孩子一个独自处理问题的空间和尝试的机会。

(2)让孩子在逆境和挫折中锻炼,培养乐观精神。大多数的独生子女从小在安逸中生活,在顺境中长大,很少遇到逆境、体验挫折、品尝苦难,自理、生存、竞争的能力较差。中国有句古语:“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历史和现实证明,每个成功者无不是从逆境、挫折中走过来的。所以,对独生子女必须有意识地让他们劳其筋骨,苦其心志,在逆境、挫折中磨炼,尝些苦头,体验“不如意”。这样,才能使他们养成坚韧勇敢、不怕困难、敢于竞争、勇于取胜的良好意志品格和行为习惯。

(3)培养孩子和他人平等相处的习惯。独生子女很容易产生优越和特殊感,想高人一等,这在家中尤为突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在家中不给独生子女以特殊的地位。不少家长,往往不注意这一点。

(4)培养孩子合群的精神。应该让孩子多与同龄群交往。独生子女在家中缺少伙伴关系,可以通过家庭外的伙伴团体来弥补。在伙伴团体中,孩子能受到社会规范的制约,可以培养孩子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在伙伴团体中,由于年龄相仿,彼此有共同的兴趣,所以很容易打成一片,相互影响。儿童同龄群相处,是进行社会交往、人际互动的起点。在此过程中,逐渐懂得友谊、谦让、互助、合作和竞争等等,开始获得成功的社交经验和失败的社交教训。家长应当鼓励孩子多与其他同学一块儿玩耍,多参加各种课外科技活动和文体活动。这样,除能培养广泛的兴趣、多样的爱好以外,还能使他们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和温暖,从而养成从小爱集体、懂礼貌等良好品德。只要父母正确对待孩子的社交活动,充分利用伙伴团体培养孩子的社会性,由于家庭中缺乏伙伴关系引起的偏离社会规范的人格都是可以避免的。

img71

(5)建立家庭教育联合体。在北京,不久前,由3个独生子女及其家庭组成的“星星河乐园”现象引起了教育界的重视,为独生子女的教育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小学生辛雨奇、陈若欣、周鹤是3个独生子女,在幼儿园时便是好朋友。去年入了小学后,仍彼此惦记着,常打电话约到家里玩。第一次聚会在辛雨奇家。3个孩子在小屋里弹琴、看书、玩得好自在。表演节目了,3个孩子争着唱歌、跳舞、讲故事,争着表现自己,一扫平日的怯懦与羞涩。再后来,孩子的相聚变成了3个家庭的欢聚。3位家长是有心的,他们从中共同感受到:独生子女教育难,难就难在家里没有小伙伴;孩子的欢乐,是跟孩子玩闹出来的;孩子的智慧,是在群体游戏中启迪出来的;孩子的亲情,是在两代人一样开心、一样的顽皮中加深的。于是,他们决定建立家庭教育联合体,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找心理相容的伙伴,给孩子创造一个目前单个家庭无法提供的群体活动环境,拓展孩子的生活空间。按照长幼顺序,家长们给孩子排了行,为了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道德、生活习惯,他们还制定了一系列规则,如出去旅游时,要自己拿自己的背包;不喝白开水;姐姐要主动关心妹妹……并发动孩子互相监督、鼓励。在大家庭里,孩子们逐渐学会了互相关心、互相友爱,谦让、助人,而在一次次集体活动中,3个小伙伴变得大方、勇敢、坚强、自信。家长也一次次感受着氛围教育和群体活动对孩子性格、气质、心理产生的巨大影响。一位青年作家为这个快乐的大家庭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星星河乐园”。

我们不难发现,当社会对独生子女的自私、软弱、生存能力差等等欠缺表示深深的担忧时,这些缺点往往与独生子女家庭中的位置是密不可分的。大多数独生子女在家里仿佛只有一个位置——接受关怀、接受保护、接受给予;许许多多的独生子女在家里只有一个角色——被关心、被保护对象。所以,独生子女家长应该树立一个明确的观念:孩子是家庭中普通的一员,他没有理由,也没有必要成为家庭中的“中心人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