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家校沟通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介绍

家校沟通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3-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家校沟通工作的对象是家长,是不同于学生的社会角色。最后,在家校沟通工作中还存在许多认识上与管理上的问题。所以,如何使家校沟通工作建立在更坚实、更科学的基础上,值得引起重视。

家校沟通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介绍

3.家校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教育中的问题

1.“重知识、重技能”,而“轻品德、轻做人”

img54

中国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重知识、重技能,中国家长对孩子智力培养投入的物力和心血更是竭尽全力。一些家长不惜重金请家庭教师,进行填鸭式的学习,家长只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坏,直接影响到家长的喜、怒、哀、乐。学习成绩成为评价好孩子、好学生的唯一标准。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出现了越俎代庖、家长样样可以代替,忽视了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培养;出现了拔苗助长,以智育代替德育、体育,使孩子身心发展失调;也出现了不顾孩子的兴趣、个性特点,强迫孩子学不愿学的内容,做不愿做的工作。由于不恰当地注重学习成绩,又给孩子以沉重的心理负担,束缚了孩子在其他方面的发展,甚至产生了心理不平衡,使孩子过早地失去了童趣,享受不到孩子的自由天地,从而使一些孩子身心疲乏,对学习厌烦,对家长的要求产生反感,甚至失去对生活的兴趣。

2.“爱而失度,严而无格”

现代家庭一般都有较丰厚的物质条件,加上当前做父母的不少因自己小时候生活较艰苦,便想尽办法使孩子尽情享受,以得到精神上的补偿。不少家长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和情感的要求,因而出现了过度的保护,过度的迁就,过多的忧虑。他们将孩子置于“保险柜”里,使其生活在“安全圈”中,生怕孩子受“委曲”或挫折。有的家长不但不让孩子做家务劳动,而且还替孩子参加学校的公益劳动,甚至有的家长代替孩子写作业。也有一部分年轻的家长,因自己失去深造的机会,而把出人头地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这类家长对孩子极为严厉,或对孩子期望过高,一旦期望不能实现或暂时不能实现,就给予打骂、训斥,不尊重孩子的人格,不听孩子的意见,不理解孩子,不了解孩子的要求,企图用棍棒打出一个“高才生”来。

3.遭受污染的家庭环境

现在不少家长不甚注意家庭环境的保护,使少年儿童生活在一个不良的家庭环境中。据统计,某市一条街道有876户人家,每到掌灯时分,竟有约160桌麻将大战。住家居住面积小,“方城”一开,洗牌声、吆喝声、笑骂声充斥整个空间,少年儿童根本无法安静地学习。一位当父亲的每次在家打麻将时,不许女儿在其身后看书,因为“书”与“输”同音。女儿身后“看输”岂不是要倒霉吗?

(www.xing528.com)

img55

二、家校沟通中的问题

目前,家校沟通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首先必须明确的是:学校开展家长工作的目的是吸收家长参与学校教育,促进家长与学校的紧密配合,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特殊功能,逐步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水平,进而促进每个孩子健康茁壮成长。说到底,学校的家长工作,是全心全意为家长服务的,而决不是向家长索取什么,或提出某些不合理的要求。有的教师把家长叫到学校来,要求家长配合学校抓好孩子的成绩,要求家长为子女请家庭教师辅导功课,家长始终环绕着学校转。这样家庭教育本身的任务和要求以及家庭教育特有的规律被忽视。也有的学校把做家长工作简单地理解为请家长捐款、赞助、提供人力和物力的支援,这些指导思想都是错误的。由于认识上的错误,家长几乎成了被教育者、被指导者,教师成了当然的教育者、指导者,教师和家长不是处在平等的地位,教师居高临下,有时出现训斥家长的情况。

此外,在家校沟通工作中常常照搬学校教育的模式,而没有按照家庭教育特殊的规律办事,没有按照家长——特殊的社会角色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因此,常常得不到应有的效果。

家校沟通工作的对象是家长,是不同于学生的社会角色。如果把家校沟通工作看做是学校教师对学生家长提供有关家庭教育的帮助的话,很明显,家校沟通工作应该以服务对象——家长为中心来开展活动。在考虑、选择和确定学校家长工作的内容、形式、时间和频率等具体问题时,都必须考虑家长的需求,并以这些需求为出发点。

家庭教育的问题追其根本,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家庭方面的问题,其中包括家庭中诸多环境因素对孩子的影响(如家庭物质环境、家庭结构、父母素质……);另一个孩子本身的问题,孩子的年龄特征与身心发展的规律等。学校家长工作应该跳出学校教育的圈子,努力去研究家庭教育的特殊规律、当前家庭教育中带有倾向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校家长工作。

img56

最后,在家校沟通工作中还存在许多认识上与管理上的问题。据上海地区有关调查,学校家长工作目标不清晰的有53.9%;有计划开展指导仅占15.9%,多数学校的家长工作尚处于无计划或计划性不强的状态。调查还表明:指派专人管理家长工作的学校只占31.2%,大多数学校只是兼管一下。就家长工作的内容而言,介绍学校工作和校内学生活动的偏多,而涉及家庭观念(占20.6%)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占33.7%)的内容偏少。调查还告诉我们:在中学、小学、幼儿园从事家长工作的班主任中,至少有半数以上缺乏家庭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据两所中学统计,自身未抚养过相当于其任教年龄段的学生的,分别为66.5%和68.43%。多数中学、小学、幼儿园教师在师范院校及职后培训中未受过学校家长工作的系统培训。学校家长工作者既无家庭教育理论的武装,自己又无抚养子女的实际经验,自然谈不上什么良好的效果。据调查,认为效果不明显或讲不清的竟高达77.7%。所以,如何使家校沟通工作建立在更坚实、更科学的基础上,值得引起重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