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择业过程中的心理素质参差不齐

择业过程中的心理素质参差不齐

时间:2023-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沿海地区或大城市人才往往相对集中,高职生很难在短时间内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而脱颖而出。(二)高职生择业过程中的心理现状调查从对我院2005届、2006届、2007届的2000名毕业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高职生就业的心理现状。

择业过程中的心理素质参差不齐

二、择业过程中的心理素质参差不齐

总体来看,高职生能够正视社会现实,就业态度和动机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但突出地存在着不满足现状、具有较高的期望值、有不切合现实的理想成分。高职生就业时潜意识中处于困惑、彷徨的心理状态,既想攀比和求高求全,但又有自卑的情结;既想追求好企业、高薪酬,但又缺乏足够的信心,没有勇气面对用人单位;既想主动竞争谋取理想职业,又担心竞争失败,遭受挫折;既反对家庭对自己就业的干涉,又依赖父母找关系等。种种心理因素往往影响他们的就业和择业。

(一)不良择业心理的主要表现

1.盲目攀比,追热门,随大流

一些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岗位时,不是实事求是地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选择,而是喜欢往热门行业、热点岗位上挤,有的甚至盲目互相攀比。其实对于初涉职场者来说,重要的是能调整好心态,从一个最佳起点步入职场,不要一味地眼睛向上,甚至互相攀比去选择自己能力所不及的职位。正确的做法是,从眼前做起。“面子不能当饭吃,生存才是第一位的”。

2.唯利是图,福利待遇第一

一些高职毕业生自恃各方面的条件都不错,在薪酬问题上很难有合理的定位,往往做出有失偏颇之举,如在工资、福利、住房等方面要求过高等,这实际上是人为地在自己和用人单位之间设置了难以跨越的鸿沟。作为初涉职场者,应更多地看到自身的弱势,理性地看待薪酬标准,不能唯利是图,没必要因为薪酬问题与适合自己的职位失之交臂。

3.好高骛远,择业期望值过高

择业期望值是指大学生对职业在多大程度上能满足个人愿望的评估。短期的期望值是大学生正确择业的关键条件,但是,近年来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干扰与影响,大学生择业的期望值居高不下。当代大学生择业期望值过高是很普遍的心态,这种心态来自毕业生对自身在社会中的定位没有正确的认识和分析。一些大学毕业生,只单向考虑自己的就业理想,对自身缺乏正确定位,抱着好高骛远的心态进入职场,总以为一脚就应该踏进世界“五百强”,一下子就应该进入高层管理岗位。

高职毕业生在进行定位时,必须认真考虑自身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专业的社会适应性、自身的个性特征等因素,经过综合分析,才能形成自己对择业去向的大致结论。其实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人才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首先是要适应社会,以自身条件为前提,合理地选择对方。如果对自己的估计过高,那么最终结果只能会是因为择业的盲目性而被职场淘汰。

4.心理失衡,满腹牢骚

对于大多数毕业生来说,无论是在求职过程中,还是在步入职业岗位后,都会或多或少地遭遇一些挫折。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保持良好心态,切不可产生不平衡的心理,更不能一味地怨天尤人,满腹牢骚,甚至做出对人、对己、对事都不利的行为,那样只会使事情越来越糟,而于事无补。

5.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

只看现状,而对单位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前景等至关重要因素甚少考虑,这可能会使你得到一些眼前的利益和满足,但从长远发展看并非明智的选择。正如一位职业咨询顾问所说的,如果仅仅是为了得到当前的“饭碗”而丢弃未来的“饭碗”,忽视了对自我价值的尊重,那么必然会出现职业困惑。

6.骑着马找马,身在曹营心在汉

对于许多初涉职场者来说,因为找工作难,再加上日常生活的种种压力,会产生“骑着马找马”的想法,即先随便找一家公司干着混口饭吃,等熟悉环境后再跳槽。抱着这种心态的人不仅无法安心本职工作,一旦离开还会对单位造成损失。这种心态对初涉职场者而言是很危险的。其实,第一份工作的好坏往往决定着今后职业的发展方向和高度。

7.贪享受,图轻松,缺乏事业心

一些大学生在开始求职时存在这样的心理误区:他们认为经过十几年的寒窗苦读终于学业有成,接下来就该是享受的时候了;一些毕业生在择业时避苦就易,目光总盯着工作轻松、稳定、竞争不激烈的单位。在职业选择上有些学生虽然意识到基层艰苦行业需要人才,最能锻炼自己,却又怕基层条件差,埋没了自己的才能。这样的心理定位是非常错误的。大学生在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和方向的前提下,最重要的是积累对自己有效的工作经验,学会从一个“学校人”变成“职业人”,逐步提炼自己的职业含金量和竞争优势,这才是保证职场顺利发展的有效手段。

8.这山望着那山高,见异思迁

初涉职场后,面临的是全新的工作和压力,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是正常的,但有的大学毕业生不是多从自身寻找原因,积极适应,而是怨天尤人。有的虽然拥有了比较适合自身的工作,但总觉得怀才不遇,不满足和珍惜现有的工作,频繁跳槽的现象时有发生。

有的人刚工作一两年,却已换了七八个单位。当今社会虽然不鼓励那种“从一而终”的就业心态,不过谁都知道一个频频跳槽的人会让用人单位非常担心,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失去你。

9.过分强调单位的地理优势

一部分学生面对就业认为,要去就去沿海地区或大城市。在他们看来,沿海地区可以挣到大钱,到大城市一定会有更多的发展机会。他们宁肯到沿海或大城市改行,也不愿在当地或边远地区就业,“宁要大城市一张床,不要边远地区一套房”。他们选择的目标不是深圳、珠海、广州、海口,就是天津、南京、上海、北京。他们很少考虑自己事业的发展和能力的发挥,更少考虑国家的需要。而沿海地区或大城市人才往往相对集中,高职生很难在短时间内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而脱颖而出。

10.过分依赖学校,不主动寻求单位

许多大学生到现在还存在“毕业分配”的思想,想等着学校给他们找工作。曾经有一位毕业生,已经过了派遣时间还打电话到学校,质问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为什么不给他安排工作,他的观念还停留在当初的“统招统分”上,十分依赖学校,不主动寻找工作单位,严重影响了就业。(www.xing528.com)

(二)高职生择业过程中的心理现状调查

从对我院2005届、2006届、2007届的2000名毕业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高职生就业的心理现状。

1.高职生急于求成,就业期望值较高

在“你选择‘订单教育’班的动机是……”问题中,52.8%的学生认为“现在我国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社会对高职学历还不认同,应珍惜订单学习与就业的机会”。33.5%的学生认为“它让我们比别人提前适应社会,更早地锻炼自己,使自己不必为就业发愁,对自己的发展更有利”。有13.7%的学生认为“把选择‘订单教育’班学习作为提高能力的跳板,有机会就另谋高就”。在“你对什么样的订单企业感兴趣?”的回答中,89.3%的学生选择“国有大型上市企业或外资企业”。10.7%的学生选择“能就业就行”。

2.高职生诚信意识不强,实用主义思想支配就业选择

在“如果你有更好的就业选择机会,你会如何”的回答中,54.5%的学生认为“愿意到有利于自己发展的更好的环境就业”。27.6%的学生表示“我的目标和期望值看单位对自我价值的回报”。有17.9%的学生认为“有些忧郁和茫然,不知如何选择是好,参考家长的意见后再做决定”。在“你认为到订单班就是企业的一分子吗?”回答中,76.8%的学生认为“想到企业工作,但没想到是企业的一员”。可见,一些高职生在职业追求上把经济利益放在首位,更多地看重职业的个人价值。

3.高职生充满就业信心,但有少数学生缺乏勇气,底气不足

在“社会对高等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我愿意”的回答中,有94.7%的学生“希望与自己同等或高于自己学历的学生平等竞争,学历并不代表能力”。有0.78%的学生对凭自己的知识、能力在社会上进行择业竞争缺乏足够的信心。在“你认为360行,行行出状元可能吗?”问题中,37.4%的学生认为“可能”,62.6%的学生认为“不可能”。可见,高职生普遍自我评价较高,不能全面地认识自己,同时,存在着对职业认知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4.高职生就业先入为主,但又不希望限制自己发展

在“你愿意一生服务于选择的订单企业吗?”回答中,95.4%的学生认为“不可能”,只有4.6%的学生认为“可能”。可见,尽管高职生把选择订单培养使自己处于就业有利的地位,但又不愿过早就被某一企业固定自己的职业终生。在“你认为签订协议能起到法律效力吗?”一题中,51.4%的学生认为“无所谓”,24.8%的学生认为“能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22.8%的学生认为“可能有法律效力,害怕签协议”。

(三)形成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障碍的原因

高职生正处于青春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心理发展迅速趋向成熟但又未真正成熟,理想化特征最为突出。高职生有较高的文化层次,富有理想,对未来的生活道路产生种种设想,这些设想多数可能与现实有一定的距离,由于生活阅历有限,社会实践能力不强,不少毕业生在思考就业问题时,往往带上幻想的色彩,不能十分切合实际,表现出一定的片面性和幼稚性,与他们极强的自我概念不相协调,这种不协调可能会成为就业的障碍。

高职生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有无能与失败感,认为上高职是不得已的选择,往往自责、贬低或惩罚自己,潜意识中自卑和压抑,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很大,但青年人争强好胜,不轻易接受挫折和失败的现实,在社会压力、家庭压力和自己不心甘的矛盾心理下为了维护自尊而往往在就业时通过反向心理表现出来,也就是想通过找到一个让同学们羡慕的理想的职业,体现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的价值,维护自尊和心理平衡。敏感、脆弱、多疑、困惑的心理极大地伤害着高职生健康的就业心理。

(四)克服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障碍的对策

1.学校要进行贯穿始终的科学就业观、择业观教育

科学就业观、择业观教育是高职院校的一项系统工作,各高职院校从新生入校开始就要对他们开展科学的就业观和择业观教育,而不是到毕业时才进行。观念是在教育过程中潜移默化形成的,如果从入校开始就对他们进行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就业政策教育、健康择业的心理教育、择业价值取向的引导、正确成才意识和成才道路的引导等指导教育,那么,他们在3年的耳濡目染中就能够形成科学的、正确的就业和职业概念,明确今后职业方向的初步定位和合理规划,并随着社会劳动力市场对用人岗位需求的变化,在进行专业理论与技能学习的同时随时调整知识结构,锻炼职业要求的能力,避免学习和就业的盲目性。

2.使高职生树立起阶段性就业观念

阶段性就业观念,即不要想通过一次就业就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而是分阶段由低级向高级理想工作岗位迈进。再高级的课堂教学也培养不出实用型技术人才,任何技术的获得必须来自实践的积累,初级到中级技术能力的掌握和技术职称的取得,要通过3~5年时间实践锻炼,高级实用型技术人才的要求标准,是职业技术院校无法实现的,此类院校只能为他们实现这一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初级阶段的就业是高职生择业的第一步,是步入社会生存、生活的起点,是向理想的工作岗位就业积蓄能量的阶段;高级阶段的就业是高职生知识能力扩展和自身发展的阶段。就业如同一切事物的发展一样,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一个由低向高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抱着高能低就的心态,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不是高职生走出校门时的能力定位,而是多年后理论与实践经验积淀的升华,这样,高职生就能够更踏实、更自信地实现就业。

3.敢于竞争,善于竞争,正确对待挫折

为此,要做到:

(1)敢于竞争。当今的时代,竞争机制已经渗入社会的各个领域和人生的整个过程。学习生活一开始,同学之间便开始了学习成绩的竞争,人人都希望取得好成绩,升入好的中学和大学。在大学阶段,竞争更为激烈,评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评奖学金,推荐研究生等,无一不和竞争联系在一起。但是高职生自身的竞争意识在过去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强化,有的学生面对竞争的挑战显得手足无措。在深化改革的今天对学生强化竞争意识提出了迫切要求,也提供了客观环境。迎接新的挑战,强化竞争意识是高职学生在择业前最基本的心理准备。高职学生强化择业的竞争意识,一是要在正确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充分相信自己的实力,敢于通过竞争去达到理想的目标;二是必须在心理上准备同“铁饭碗大锅饭”的传统告别。必须从社会进步和深化改革的角度来加深对竞争机制的认识,强化自身的竞争意识,自觉地正视社会现实,转变观念,做好参加竞争的心理准备。

(2)善于竞争。要想在求职与择业中取得成功,仅仅敢于竞争还不够,还必须善于竞争。善于竞争体现在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实力和良好的竞技状态方面。在求职与择业竞争中,应注意期望值是否恰当。期望值是个人愿望与社会需求的比值,期望过高会使心理压力加大,注意力难以集中,造成焦虑,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这就要求我们大学生在准备投出自己的简历之前一定要有充分的自我认识。在求职面试时情绪一定要轻松自如。在面试时,要克服情绪上的焦虑和波动,如果一个人能够自始至终地以良好的情绪对待学习、工作和生活,那他就有可能在竞争中获胜。很多大学生能力很强,却在面试时遭遇失败,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心理素质差有关。要做到善于竞争,还要做到在面试时仪表端庄,举止得体,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锻炼出较好的口才,交流时口齿伶俐、表述清晰;合理利用有关规则等。

(3)正确对待挫折。人们在求职择业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切不可因此而自卑。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对人生总保持着自信心;如丧失了自信心,就失去了开拓新生活的勇气。顺境中有自信心不足为奇,逆境中更需要自信心的支持。生活中的挫折是造就强者的必由之路,挫折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遇到挫折后应放下心理包袱,仔细寻找失利的原因,调整好目标,脚踏实地前进,争取新的机会。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与脚踏实地并不矛盾。失败者常常感叹求职择业真难。现实确实如此,尤其是理想的或热门的职业更是如此,存在着激烈的竞争。这是商品经济社会普遍的现象。职业理想的追求与实现,并不一定取决于职业本身。在中外众多的伟大科学家们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他们当初职业的起点并非那么“理想”。富兰克林曾经是个钉书工人;华罗庚初中毕业后便帮助家里料理小杂货铺,也曾在母校干过杂务。可见,较低的职业起点,并不贬低职业理想的价值,从现实的生活之路起步,也正是大多数科学家的职业理想进发、形成的环境。挫折是一种鞭策。双向选择的本质意义是一种激励手段,对优胜者是这样,对失败者也是如此。它对失败者并不是淘汰和鄙视,相反,促使失败者振作起来,彻底摆脱“等、靠、要”的就业心态,使自己加快自立自强的转化过程,成为新时代开拓者。女大学生求职择业比男大学生挫折更多,这是现在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说,女生择业难,并不是社会对女生的需求量小。女生们要顺利地择业,从根本上说,在于发现自身的优势,并以其优势去参加竞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