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铭芳 李淑芳 白玲 汪小强
分析化学作为农学、食品、生工、环工等专业的基础课。长期以来,学生在课堂中是被动地听老师讲课,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厌烦情绪。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我们对此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与探索。
一、通过撰写小论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写小论文是在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如:现在大家关注的环境分析、生物样品分析、药物分析等。
通过写小论文,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首先,学生只有在对课本上的内容比较熟悉的条件下,才有可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因此,在此之前,学生必需好好地学好书本上的知识。其次,学生又必须把书本的知识转变成自己的知识,在此基础,才有可能有自己的想法。这一过程,使学生的主动作用得到提升,使创新意识得到升华。
二、采用讨论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然后在课堂上由学生自己上台阐述自己的观点,,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另外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如分析化学在讲完了酸碱滴定下面的配位滴定的基本原理部分,可以将学生分成两个组,每组准备一部分,教师上课时请学生上台讲解,其他的学生进行补充讨论,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高,参与性强,同时也开阔了思维。
教学多媒体是知识经济的产物,它是信息社会的标志之一,在教学中,计算机辅助教学,使原本难理解的仪器结构、原理变得较好理解,原来看不到、摸不到的仪器变为可以看的,可以进一步加深理解。如对于电位分析法中的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的原理,如果我们用多媒体教学,就能很好地说明电极浸泡后由干玻璃层变为水化层,膜电位与溶液中被测离子的关系,从而得出其电位与被测离子的关系。极大地扩展了信息量,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利用前沿学科研究,采用渗透模式,加深本课程的学习
将分析化学的内容渗透到相关的学科之中,如生命化学是当今国际上自然科学研究的前沿,我们可以利用学生感兴趣的DNA的鉴定、指纹图谱的获得等,使学生产生了解方法的兴趣,从而加深对仪器分析课程学习的欲望;另外还有药物化学中药物的鉴定,环境化学中环境的检测等:学生为了了解相关的知识自然会有学习的冲动,从而加深本课程的学习。
五、加强对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培养
分析化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是使学生了解与分析化学有关的环境、能源等问题,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绿色化学的思想。这些都要分析化学教师从一点一滴做起。如节约药品、废液处理、药品回收、水的节约等。在注意专业素质教育的同时,促进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六、结论
通过以上的教学改革实践和探索,我们感到:提高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使该课程变为人人想学,人人愿意学,大部分人都能学好的一门基础课,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
在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中,正确处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动性之间的关系,采取各种措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生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中解脱出来,受到学生的好评,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李铭芳,李淑芳.学生综合能力在化学实验课程中的培养[J].航空教育,2003,7(91):91-92
[2]王桂良.高师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化学教育,2004,25(10):119-120(www.xing528.com)
[3]干宁,魏丹毅,郭智勇等.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9): 116-118
[4]黄文光.科研训练计划的实施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宁波大学经验[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30):142-143
浅谈“制药化工原理”理论与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制药化工原理是生物工程及生物技术等相关专业学生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它是一门典型的工程类学科课程,内容比较抽象,概念众多,公式更是复杂且特多,而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在数学物理基础方面又没有像机械工程、土木工程专业对学生这方面的基础有着严格的要求,所以怎样让生物工程、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更好地理解,较好地掌握该门课程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笔者就这方面谈谈自己在实践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如何让学生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学习转变,笔者发现如果能将枯燥乏味且繁杂的理论尽量与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相结合,则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如在讲流体动力学内容之前,笔者先给学生做了一个漏斗吹乒乓球实验,实验结果是吹乒乓球不但不会把球吹跑,反而是使乒乓球牢牢地吸到漏斗的下方。紧接着又提出两问题:“为什么轮船在两船相会时速度太快易发生碰撞事故?为什么用自来水管浇水时把水管口堵小会让水喷得更远?”,经过短暂的沉思之后,学生们随即进行了一番讨论,但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究竟为什么会这样,笔者见状便强调说,要很好地解释上述现象必须要用到伯努利方程。这样一来学生对要讲授的课程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注意力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也很好。
二、与相关专业课程内容有机整合
制药化工原理是生物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而生物工程设备、生物物质分离工程和发酵工厂设计等课程则是生物工程专业的专业课,考虑到适应于工厂的需要,我们将制药化工原理与发酵设备和发酵工厂设计等专业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制药化工原理主要讲授流体力学、传热、非均相物系、干燥、蒸馏等章节,重点讲授各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生物工程设备则主要讲授发酵行业所涉及的所有设备,授课重点是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发酵罐的设计计算与放大[1]。而发酵工厂设计则主要讲授发酵生产工艺流程设计图及生产工艺的物料与热量衡算。将专业基础课与相关的专业课合为一体,使学生能够掌握最基本的工程知识,同时,还要掌握工业化生产设备的使用情况,为毕业后走向企业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实践教学中仿真实验与现场操作相结合
制药化工原理实践教学分教学实验和课程设计。由于实验中的设备普遍都是占地面积大、设备噪音极大、操作危险性较高,所以在现场实验教学中很难做到既能让所有学生都能听明白,又能满足每个学生都能亲手操作,同时还要保证所有学生的安全。而计算机仿真技术是将计算机编程软件与现代化工过程控制相结合的产物,它通过应用丰富多彩的动画、音视频效果对化工操作系统进行有效的模拟,使人们可以脱离现场及实际生产的限制,就能进行仿真,有效地避免了实际操作的危险性、提高了操作水平[2~3]。通过仿真软件的使用,使学生在实验前先熟悉和了解实验的原理、实验设备及流程、具体的实验操作和实验数据处理,既能有效弥补现场操作的局限性,还能大大增加实验现场教学的效果。
课程设计中通过应用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际化工过程控制,使学生可以不拘泥于实际操作条件的限制,随意设计事故流程,训练突发事故的处理方法,同时通过计算机辅助计算还可以大大减少学生的计算量和工作量。
四、严格的平时考核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
在平时的理论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教学质量,笔者在千方百计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制订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平时成绩考核办法。办法的主要内容是:①平时成绩总分为20分,以基准分18分起开始进行加扣分;②每旷课1次扣1分,请假1次扣0.5分,迟到2次算1次请假;③作业1次未扣1分,作业为A以上加0.5分,作业为C以下扣0.5分;④课堂练习做对加1分,未交扣1分⑤平时成绩12分以下的(不含12分)不得参加考试。通过几轮的教学实践,学生的平时到课率基本上都在90%以上,作业完成情况达到几乎100%,收到了很好地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胡可心,张建峰,朱学军.化工原理与发酵设备的有机整合教学研究[J].吉林农业,2011,(2):193
[2]冯炜,胡彤宇,张金利等.建立完善的化工基础实验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J].化工高等教育,2002,(3):63-65
[3]钟理,伍钦,邹华生.化工——数字整合推动化工原理课程改革刍议[J].化工高等教育,2002,(4):65-66
[4]张红,肖稳发,刘则华.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创新[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5,(2): 36-3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