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永春
随着科技进步和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我国传统的中医药事业也踏上一个新台阶。在此背景下,对中医药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多,像既懂中药资源和栽培生产技术,又懂新药开发和中药资源综合开发和利用知识,熟练掌握实验技能和生产操作的专业人才更紧缺。鉴于此,教育部于2002年批准增设了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100806W),以培养相关专业人才。我校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置了“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2004年招收了第一届本科生,至今已招收5届,毕业4届。认真总结几年来该专业建设的实践,分析该专业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对进一步完善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建设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专业发展历程
我国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开设要追溯到早期开设的药用植物专业,该专业原代码为090109,属于农学学科门类中的植物生产类,主要培养方向为药用植物的栽培、育种与鉴定。由于诸多原因,后经1998年专业调整,在2003年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该专业被分别整合到农学学科门类植物生产类的农学专业(专业代码090101)与医学学科门类药学类的中药学专业(100802)中[1]。
根据以上调整,多数高校分别在农学和中药学专业中设置相应方向进行人才培养,也有一些院校的药用植物专业相继改设为中药专业。但是这种整合无法体现中药行业的特殊需求。为适应专业调整和满足社会需求,广州中医药大学1998年开设了中药资源专业;2002年中国药科大学经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置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南京中医药大学于2001年和2002年在中药专业下设置了中药资源与栽培专业方向、中药资源与鉴定专业方向,2003年经批准正式合并为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属于医学门类中药学类专业,学制四年,授予医学或理学学士学位[2]。
二、国内本专业开设现状
目前,开设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学校主要有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新疆医科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江西农业大学、云南中医学院、湖南中医药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和山东农业大学等20来所高等院校[3]。从开设此专业的学校来看,主要是药学类(包括中医药)和农林类高等院校,这主要是因为该专业既涉及药学类的药材鉴定、炮制加工、中药化学、药物研发经营管理等知识领域,又涉及农林类的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引种驯化、良种繁育、鉴定、栽培与养殖等知识领域,是典型的与农学交叉的中药专业。
三、江西农业大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建设现状
1.“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作为新增专业,专业建设尚处于实践探索与发展阶段,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各项建设急需加强研究与探讨。我校于2003年制定了本专业培养方案,经5届实践,又于2009年制定了新的培养方案。专业定位是专业建设的“纲领”,本专业属于农学学科与中药学学科交叉衍生的新兴专业。该专业的定位既要注意避免以原药用植物专业定为传统农林学科知识领域,又要避免脱离传统农林学科知识领域而与中药学科知识领域雷同,要真正体现本专业依托学科的交叉点和交叉学科融合范畴。若新专业只是重复以前的药用植物专业建设模式,单纯局限于药用植物的栽培与育种,则该专业的生源数量与质量、学生就业前景就要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约;若办成与中医药类院校中药学一样的专业,则培养的学生明显侧重于中药药理与临床方面的知识,而对中药资源调查、鉴定、引种驯化、良种繁育、中药材生产和功能成分分析等方面的知识则相当缺乏。既满足不了社会对中药资源开发人才的需求,也缺乏与中医药类院校竞争的优势,难以适应现代市场人才需求。
根据专业定位,本专业人才业务培养目标定位为:学生学习生物学、化学、农学和中药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中药资源调查、药材生产、药材鉴定、中药生物技术、中药炮制、中药提取分离、药物开发、资源利用、中药经营和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技能。学生将受到系统的中药资源开发专业训练,能够从事技术推广、研究开发、生产经营和教学工作。
2.“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专业课程建设
本专业新的培养方案按照“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特色课、专业实践课”5大模块,结合学科特点,构建了具有本专业特色的课要开设英语、政治、计算机、体育等课程;基础课主要包括数理基础课程、化学基础课程、生物学基础课程、医药学基础课程、农学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开设资源、栽培和育种为主的农学类专业课及以中药化学、鉴定、炮制、制药等为主的中药核心课程;专业特色课则是在不同核心课程的基础上,供学生选择的支撑核心课程方向发展的拓展或强化课程,如与中药化学相关的色谱学与波谱学,与资源相关的动物类药材、真菌类药材等。
3.师资状况
目前,本学科园林与艺术学院相关教师24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0人,讲师9人。青年教师中基本都具有博士学历,50岁以上教师4人,总体师资队伍年龄趋于年轻化。来自林学、中药学、林产化工学、植物学、森林保护学等不同学科,基本满足教学需求。
4.实验室建设
依托林学重点学科实验室,在原有植物学实验室、植物遗传实验室、植物病理实验室、森林培育实验室、林产化工实验室的基础上,专门建设中药化学实验室1个、中药药理实验室1个、气相色谱室1个、中药标本馆1个,实验室设施齐全,完全可以满足本科教学要求。
5.图书资料和专业教学软件建设(www.xing528.com)
学校逐年添置“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相关图书、期刊、杂志,目前图书馆已藏3万余册本专业相关的资料;已经建成了比较完备的中药专业文献资料库,学生可以随时查阅专业期刊和报刊,也可登录校园网浏览中文学术期刊和中文科技期刊等数据库。
6.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
校内“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教学基地”于2004年挂牌成立,发展至今已有一定规模,集中药材种植、鉴赏、采集、炮制功能于一体。校外基地5处,挂牌4处,包括2处中药饮片加工基地、1处中成药生产基地、2处野外实习基地(官山自然保护区、黎山林场)。
四、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相应对策
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发展既有良好发展机遇,也面临诸多挑战。
1.学生专业思想定位出现偏差
从近几届学生对专业认识的调查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就是中药学专业,以后从事中药材生产加工、经营管理、质量控制工作,而忽视中药资源调查、引种、栽培等培养目标,以至于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了重中药相关课程,轻农学相关课程的状况。这一点直接表现在研究生升学专业的选择上,4年来共有34名学生考取研究生,其中只有7名学生选择植物学、林学专业,其余都选择药学或中医药专业。出现这种情况有几个原因:一是新生入学专业思想教育不到位,相关专业课程教师未能参与该教育。二是新专业的社会认知度有限,就业前景不明朗,加之生源多以调剂为主,学生从主观意识上没有完全接纳专业,更多的想转移方向。三是未能根据新专业的特点及时整合师资力量。从以上三方面着手,狠抓入学教育,邀请全部专业教师出席并介绍课程,培养学生兴趣;积极对外宣传,提高专业的市场知名度,邀请相关企事业单位到学校招聘人才,拓宽就业渠道,增强学生专业自信力;调整师资,成立中药资源与开发教研室。
2.专业课程安排需作调整
现在的教学计划中有中药鉴定学、药用植物栽培学、中药炮制学、中药制剂学4门专业课程共计210学时,平均52.5学时,其中3门课安排在第七学期前十周。公共课程有7门,共420学时,平均60学时,分布在第一至第四学期。专业课时少于公共课时,时间紧,学生因就业、升学等压力上课出勤率低,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鉴于此,应从课程安排上着手,尽量减少最后一学期的课程量,把课程安排在大学三年级,适量减少公共课程学时,让学生尽早接触专业基础课,以便有更多参与社会实践,增强动手能力的时间。
3.学生实践能力亟待加强
实践是衔接大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和走出校园运用知识不可缺少的途径,人的认识水平升华和动手能力的提高也离不开实践活动。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高校开展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提高教育质量的中心环节。因此,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当代大学生自身、对高校、对社会有着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首先,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从高校来看,则是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从人本关怀的角度出发,根据当前大学生面临的亟待解决的就业、升学等问题,千方百计提升大学生群体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提出的高标准要求。其次,这是推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创新举措。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高校培养一批又一批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但长期存在的旧的教育观念,把学生看作“知识容器”,忽视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再次,这是加强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不仅关系到国家人力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与使用,更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总之,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我们应该更新理念,积极探索适合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新模式,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迎接市场经济的挑战。
[1]郭巧生.药用植物栽培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
[2]肖深根,钟晓红,夏志兰等.高等农林院校“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建设的思路[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8(27):346-347
[3]谈献和,朱亮.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课程设置及优化[C].2006海峡两岸暨CSNR全国第七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428-43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