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双语教学与人才培养的分析介绍

双语教学与人才培养的分析介绍

更新时间:2025-01-06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双语教学以提高本科教学工作质量以及所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促进中国高等教育与国际化接轨。在双语教学的试行过程中,授课教师深刻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学生和教师的有效互动是双语教学得以顺畅进行,达到课程预期目标的基础。学生是双语教学的受益者。这个问题是制约双语教学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情感层则包括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及对待双语教学的态度。解决情感层面上存在的问题,对于双语教学的顺利实施更为重要。

双语教学与人才培养

李宏睿 王文君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与推进,在高等学校开展双语教学课程建设与研究,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端人才已成为新形势下高等院校面临的且必须解决的新问题。

双语教学是将第二种语言应用于语言学科之外的其他课程的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手段结合使用,对于学生学习第二种语言的能力、获取专业知识、加强科研素质与动手能力等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1~3]。国外的双语教学课程建设起步较早,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与教学理论。加拿大和比利时、卢森堡等一些西欧国家的双语教学实践证明,通过与某种专业知识的结合,双语教学能够比较省时、省力的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尤其是获取第二种语言的能力明显增强[2]

进行双语教学,至少要掌握两种语言,并进行有效的课堂语言接触与交流,使第二种语言的学习与相关专业知识的获取同步。对于两种语言关系的处理,始终要遵循一个基本原则,既要保证国家一体化的整体凝聚力,保证官方语言畅通无阻,又要维持国家之间、不同民族之间的正常沟通与合作。通过双语教学以提高本科教学工作质量以及所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促进中国高等教育与国际化接轨。因此,展开双语教学不是潮流、跟风,而是国际形势的发展以及国内社会结构优化的必然,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培养适应21世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适应国际化趋势的需要。

作为江西省教改课题项目之一,我们团队有机会进行了“食品发酵与酿造工艺学”这门课程的双语教学建设,并取得阶段性成果。本文对课程建设进程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出现的问题、所积累的教学经验、成果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总结,并对本课题结题之后的进一步研究设想以及后续跟进工作提出建议与主张。

一、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学习,从来都是师生双方的事情,千万不能剃头的“挑子一头热”。在双语教学的试行过程中,授课教师深刻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学生和教师的有效互动是双语教学得以顺畅进行,达到课程预期目标的基础。学生是双语教学的受益者。课堂上,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使用英语进行穿插渗透,可以使学生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学生在掌握课程知识的基础上,熟悉专业知识的英语表达,实现专业知识的获得与英语能力提高同步。这个过程需要学生积极配合与主动参与,但学生们习惯了被动的灌输讲课方式,缺乏参与的主动性,常常伴随一定程度的抵触情绪。究其原因,一是客观上与师生双方的英语水平有关。教师的表达方式不够精准、简练;学生外语听力或理解能力欠缺,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首先思维上的互动很难实现[4]。第二就是主观上对外语授课产生心理隔阂。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在认知层和情感层上存在的问题[2]。认知层是指学生所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及外语程度,专业基础知识不牢靠,外语能力太弱,听起课来犹如天书,自然提不起兴趣,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个问题是制约双语教学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情感层则包括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及对待双语教学的态度。解决情感层面上存在的问题,对于双语教学的顺利实施更为重要。

二、实现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的有效互动

1.双语教材的引进

国内目前尚没有专门的双语教材。针对授课过程中,部分学生不肯参与的现象,建议在使用中文教材的同时,引进相关的英文影印教材。使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熟悉中文所对应的英语部分以及表达,清除在听力以及理解方面存在的障碍,能够在课堂上听懂并参与讨论。

2.发挥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作用

解决认知层面上的问题,需要加强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事实证明,制作、使用多媒体课件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多媒体课件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使用灵活等特点,在双语教学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是一种很好的教辅手段。开展双语教学,对学生而言,是通过两种语言的学习掌握专业知识,提高第二种语言应用能力的过程;对教师而言,是通过使用两种语言进行授课讲解,同时也是一个不断进取、自我充实的过程。在规定的计划学时内,有机结合英、汉两种语言,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课堂效率的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

使用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演示较为抽象的专业知识,能够展现给学生身临其境的立体认知。比如讲解利用基因工程体外重组技术构建工程菌株进行具有优良性状菌种选育这个知识点,就可以很好的应用多媒体图片的形象性和直观性,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对这门技术的掌握。与板书教学相比,较好地解释了专业词汇,达到了教学目的,保证了专业知识教学的进度。借助于多媒体课件信息包容量大且一目了然、较为直观的功能,授课教师比较容易掌握课堂节奏,保护、引导学生的注意力,同时鼓励学生参与互动,以完成教学任务。因此,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讲解的方法比较适用于双语教学,对其实际操作的顺利进行具有促进作用。

3.以学生为主体,加强沟通,及时解决存在问题

为了保证教学内容的按时完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授课教师应该将双语教学融入各个环节。首先,可以将英文内容较多的课件提供给学生,要求学生提前预习授课内容,以利于对课堂讲学内容的理解。学生上课时要集中精力和注意力认真听讲,跟着老师的讲课思路积极思考、消化授课内容。具体做法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把多媒体课件、相关文献等资料上传到班级的QQ群中,学生可以随时参考,同时教师与同学进行交流与讨论可以较为方便,及时解决问题,进行总结。课后督促学生抓紧时间复习。

建立以学生为主的交互式课堂教学方法,不断尝试创造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环境和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全过程。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上课时语言应当尽量简练,对关键术语以及疑难句子进行翻译和讲解要适当提问,当学生在英语表达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老师及时进行补充。同时,鼓励学生走上讲台参与部分知识的说明、讲解,变被动的听课、做笔记为主动的思考、组织材料,激发学生进行思考和学习的积极性,对所讲授内容有选择地进行归类与应用。

4.温故而知新,确保授课质量

在每节课开始的时候,请二、三名同学使用英语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简单总结,为学生提供一个训练和检查自己英文理解能力和知识领悟水平的机会。锻炼学生使用英语进行思考以及表达的能力。这样,师生双方不仅可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可谓“事半功倍”。

“温故而知新”不仅体现在教学方法上,其实也是一个师生通用的积累经验教训的过程。这要求我们从失败、成功或别人的经历中汲取营养,不断创新,从而了解事物,从事物好的一面出发,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因此,温故而知新,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可以帮助教师自身能力不断提高。

5.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渐增加第二种语言所占比例

在双语教学实践中,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十分重要[5]。开始几节课使用第二种语言授课的比例不能太高,可以用英文复习、补充相关内容。随着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英语专业词汇的增加,以及师生之间在思维方式上相互磨合、适应,逐渐加大英文讲授的比例。采用这种授课方式,可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可以灵活的应用考核制度。考试是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种手段,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一种方式。在期末考试的试卷上,按近1/4的试题用英文描述,鼓励学生用英语或双语答题。同等情况下,用英语回答的考卷得分较高一些。总之,“食品发酵与酿造工艺学”的双语教学,力求帮助学生理解、触摸国内外生物工程学科的核心与前沿信息,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发酵工程学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应用专业外语的能力。(www.xing528.com)

三、引导学生的爱好与兴趣

1.增加学科领域前沿发展动态讲座

另外,授课教师在课堂上除了使用双语讲解教学大纲指定的相关知识点之外,还应该根据教学进度引入与发酵工程相关的最新英文文献,补充一些发酵工程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研究热点,以开阔学生在发酵工程领域的视野,使学生的兴趣能够有明确的发展方向,为其以后的研究以及工作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授课教师曾经为参加教学改革的本科学生做有关现代食品发酵技术发展领域的专题报告,用以增加学生探索未知事物的动力与主动性,培养其创造性。

在“食品发酵与酿造工艺学”双语课程结束后,有数名考研的同学明确表达对发酵专业的兴趣与爱好,希望继续从事其中某方面的深入学习与研究工作。实际上,确实有数名学生考取研究生后继续攻读发酵专业相关的研究方向。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尝试本次双语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的意外成果是激发了学生的科研创造能力。以JXJG-08-4-27教改课题为依托,学生围绕根啤、胡萝卜果脯制作,山药、苦瓜、橘皮的加工与提取工艺,豆渣、杏仁综合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实验,都取得了良好的初步研究成果。除了被EI期刊检索的2篇英语文章外,共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十余篇,先后有数篇毕业论文被评为院级、校级优秀论文奖。团队成员所指导的所有的本科生毕业论文均达到良好及以上水平。

尽管这些论文现在看来犹如爱因斯坦最初做的小板凳,但却使授课教师深刻领悟到所谓的创新性思维与创新性劳动成果,均来源于现实生活与生产的需要,来源于诚实的付出辛勤的劳动。整个课题组的合理分工以及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突破思维定势,坚持理论与产学研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思路,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将这种教学思路应用于指导本科学生的毕业论文与科研实验,使学生对科研产生亲切感,增强了学生的科研素质,也培养和提高了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通过师生共同努力所取得的这些成绩,对于学生了解自身的潜力和素质,知己知彼,勇敢迎接未来即将面对的挑战,征服自我,大有裨益。同时,学生在科学研究上的各抒己见已成功付诸于实施,对于教师科研思路的开阔,坚定向实践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具有很好的启发、提示作用。

四、培养对待双语教学的正确态度

在学生积累、具备一定的知识体系和分析事物的能力之后,双语教学中情感层方面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引入第二种语言,在相当程度上,也是引入了一种全新的文化。民族情感基本上是学生以及部分教师对双语教学产生抵触和轻视心理的主要原因之一。民族情感是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认同意识,是维系一个民族共同体的纽带和凝聚力所在[6]。但在遇到其他民族的文化以及传统时,容易演变成一种消极的负面排斥因素,从而成为双语教学中的干扰因素,造成学习的负迁移。这种现象,对于相对落后地区的学生最初触摸较为先进地区的脉动时所产生的心理影响,尤为明显。

在双语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发挥民族情感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汲取另一种文化的精髓,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鼓励求同存异的思维方式,消除和克服心理层面的障碍,使两种文化在学生心中和谐共处,从而增加对双语教学课程的认同感,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

五、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独立精神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以及乐观向上的精神,有助于发挥双语教学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作用。适当地讲一些有关语言方面的小笑话和小幽默能够缓解紧张的气氛,营造、设置一种较为轻松的双语教学氛围,消除学生对于第二种语言的隔阂,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力,鼓励他们认识、超越自我,以一种积极的态度面对遇到的困难。在学习以及生活中,授课教师应当经常鼓励学生,保持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以及乐观向上的精神,并有意识地去培养他们思维以及行为的独立性与完整性。一个人只有在心理上足够独立和强大,才能够真正面对自己、了解自己,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不足,加以理性的分析之后,锲而不舍地改造、提高自己。这种乐观的革命主义精神以及思维、行为的独立性与完整性是支撑一个人创新能力的根本所在。

没有爱就不成为教育。我国近代教育学家夏丐尊先生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广泛而无所不在的,是滋润心田的潜移默化。只有有对学生、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才会收获、体会工作的快乐。教师的真知灼见,凝聚着教师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深刻思索,对扩大学生的视野,开发学生的智力和思维,开启学生的心扉有着不可估量的深刻影响[7]。推广双语教学,同样需要授课教师充满激情与热情。

六、总结与展望

进行教学改革以及双语课程建设研究,拟达到的目标包括:①知识目标,即完成教学大纲制订的教学任务,使学生能够掌握学科知识。②语言目标,即培养学生逐步掌握学科的专业术语和语句,能够读懂学科英语教材,并能够用英语进行书面与口头交流。③思维目标。最终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用英语思维方式学习思考,可以在英语环境中学习和生活。④研究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双语教学模式,研究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怎样开发学生的语言能力与学习能力。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潜能。这些在申请教学改革与双语课程建设课题立项之初的预期目标,基本得以实现。在课题结题之际,曾经的艰辛坎坷,以及期间的酸甜苦辣,弥足珍贵。

鉴于机会之宝贵,取得些许成果之不易,所以,继往开来,在进行双语教学探索以及课程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急需加大资金投入的支持力度,给予课题组成员以及通过自己努力取得较为突出的创新成果的学生一定物质上的奖励,使相关的研究工作能够继续开展、进行下去。另一点,提供双语教师进修、提高的机会也很重要,在实现课程教学国际化对接的进程中,需要保持教师知识储备与研究水平的更新以及逐步提高。最后,对于如何以教改课题为依托,实现课题研究型双语教学模式对人才的培养方式[8],需要进一步探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1]张竹林.对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安徽理工大学学报.2004,(3),94-96

[2]杜芳,王松岩.双语教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思考.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26(4):12-14

[3]苏娟华.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双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9(6):108-109

[4]李殿香,陈鹏,叶春江.《PCR》技术双语教学的调查与分析.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3):73-76

[5]阿容.双语教学语言环境在课堂教学中的设置.语文学刊,2010,(12):14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