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等农林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高等农林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时间:2023-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张士献等认为高等农林院校设置专业,要开展专业人才社会需求的调研,了解市场和人才的双向需求[16],在此基础上朱军等在《高等农林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思考》一文中提出以“专业群”为模式进行专业建设,调整专业结构,使其与农业产业链有效对接,形成特色传统农学专业,加大投入生态环境专业[17]。在实践教学方面,朱军等的《高等农林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思考》认为应开设

高等农林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高等农林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沈梦媛 张继河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为保证高等农林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使之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需求,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是提高整体高等农业教育质量的关键。根据教育部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农林院校共有99所,占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4.3%,其中大学、专门学院48所,高职专科51所,高等农林院校肩负着向我国广大农村输送人才的重要使命,因此,为了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现代新农村,总结和改革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完善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提高农林院校毕业生整体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非常关键。

一、高等农林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1.从办学定位角度的研究

根据我国农林经济发展需求和高等农业教育的现状,学者们一般将高等农林院校按职能划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服务型三类。陈晓阳的《高校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指出研究型高等农林院校的目标定位应向世界一流的农林大学发展[1],目前我国有部属重点农林院校8所,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研究型高等农林院校由于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和水平,实施本科及以上教育,研究生教育占相当比重。阴天榜等《高等农林院校定位研究》认为在办学定位上,研究型高等农林院校应着眼于全国或农林经济大区的需求,承担国家级农林基础研究和重大技术开发项目[2]。张金山等的《对农林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科学定位的思考》指出由于国内省属地方农林院校由于知名度相对较低,受资金、师资等办学条件的限制,一般定位为教学研究型或教学型,应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主[3]。李颖等在《地方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也认为地方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办学定位应以农业科学为特色和优势的多学科性大学作为整体定位[4]。阴天榜等指出教学研究型大学具有一定的科研力量和水平,培养面向本省、农林区域经济的人才,承担地方或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项目,而教学服务型主要面向农村基层和农林产业开展技术服务,兴办技术服务型企业[5]

2.从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角度的研究

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了高校专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在整个专业教育活动和教学环节中起指导作用[6]。陈新民在《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探析》中指出高等农林院校培养目标体系由法定、部定、校定三个层次组成,要根据高校的办学种类及所在地区经济,制定具有适应性、针对性地人才培养目标[7]王平祥把研究型农业大学人才培养分为探索、发现农业科技规律的研究型,运用规律、改造农业的复合型和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实施方案的应用型三类[8],并指出研究型农业大学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体现其“高起点、强实践、重研究”特点,培养具有教学、科研、生产、经营、管理、创业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复合研究型人才[9]。王晓平等在《生物技术与农业科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中认为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坚实农科基础知识和理论,系统掌握相应应用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能从事科研和教学的人才[10]。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应突出宽口径专业教育与应用能力培养,构建通识教育与大类基础教育,重视实践课程体系建设[11],姜运生在《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中还指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高级技术型人才或中级工程师人才,主要指向技术员与工程师的交叉区域[12]。在培养规格上,彭家斌认为高等农林院校人才培养的规格为热爱社会主义中国,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具有吃苦耐劳精神,具备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理论、技能,具有健康的体魄,投身农业经济建设[13]。胡建等在《地方教学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突出问题与改革思考》认为不同人才培养类型的高等农林院校应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形成有自身特色的培养规格[14]

3.从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师资建设等角度的研究

专业设置在教学改革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高校通过对专业的合并、重组等方式拓宽专业口径。黄江美在《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中举例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复旦大学的“大文大理”等专业改革方式[15]。张士献等认为高等农林院校设置专业,要开展专业人才社会需求的调研,了解市场和人才的双向需求[16],在此基础上朱军等在《高等农林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思考》一文中提出以“专业群”为模式进行专业建设,调整专业结构,使其与农业产业链有效对接,形成特色传统农学专业,加大投入生态环境专业[17]。李云飞等的《与新农村建设需求相适应的农林院校人才培养探究》还强调要推进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发展为农村非农产业服务的学科和专业并用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农林专业[18]。陈然等在《高等农林院校的专业设置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指出高等农林院校的专业设置要注意农学类专业、涉农专业与非农专业的比例,提出影响我国农林院校学科专业设置的因素包括院校自身向多科性、综合性大学的发展、政府部门的政策引导等因素,并建议院校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巩固传统学科,发展新兴学科,处理好专业特色、特色专业与院校特色的关系[19]

在课程体系方面,范双喜等的《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阐述了北京农学院课程体系采用“平台+模块”的形式,在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四个平台,并在各平台内设置不同课程模块[20]。朱军等认为要建立跨学科、文理渗透和以探究精神为基础的综合性课程体系,在开设专业课的基础上,增加一些通识课程[21]。王平祥在《构建研究型农业大学农科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中提出研究型农业大学应构建“通识+核心+拓展+方向”的课程体系,以现代生物技术为支撑,通过农学、生物学、经济管理等学科的交叉融合,构建系列化、交叉性、综合性课程群,体现“宽、专、交”的课程结合[22]。黄操军等的《通识教育背景下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认为应打破学科专业限制,构建“2+2”的教学模式,即“大类平台课+专业课”[23]

在实践教学方面,朱军等的《高等农林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思考》认为应开设设计性实践项目,使每个专业都开设综合实践课程,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方面,实施“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践教学[24]。王立春等的《基于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背景下的“三创一基”人才培养》提出构建“三三四”实践教学体系,即突出教学与科研、教学与生产、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建立院级、学科、专业教学基地平台,构建基本实验、实习、论文设计、科研创新四个实践教学模块[25]。王平祥《研究型农业大学农科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指出要构建四年不间断的“生产体验—知识反馈—技能训练—创新设计”四个阶梯的实践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基础、提高、综合设计能力循序渐进、有机衔接的实践教学体系[26]

师资队伍建设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李颖等《地方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提出在教学的同时,要加强与社会、国内外教师的交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27]。何植民等《新农村建设中替身高等农林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提出要通过继续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提倡终身学习,要通过改革管理机制提高教师的待遇,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加强自身建设[28]

4.从教学方式、方法及考核方式角度的研究

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以教师为主的“填鸭式”,余一明等的《高校人才培养目标“3H”体系的创设和实施》认为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式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可采取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或多种教学方式,使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29]。钱国英等的《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及其培养体系的构建》提出活跃课程氛围,开展专题讲座,要注重因果式引导、成果型训练,刺激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习兴趣与钻研的好奇心[30]。王晓平等《生物技术与农业科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认为形成互动式、网络化、开放性教学方式,实现课堂教学与科研课题相结合[31]。钱国英等提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心理素质,还可通过组织参与各种竞赛,教学与学生社团结合,在提高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32]。考核方式要体现“三点原则”,王立春等认为人才培养要全方位进行考核,考试考核形式要灵活多样,可采用闭卷考试与开卷考试的结合,笔试、面试与现场操作结合等,采用“3+X”考核方式,即平时成绩+中期考核+期末考试+实践技能,综合评定学生素质[33]。杨海明等在《农科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中提出在笔试试卷设计中,要用适当比例设计主观题与客观题,全面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及运用能力[34]

5.从评估体系及质量保障体系角度的研究

教学质量评估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可推动教学改革,调节教师的教学行为,更科学的管理和优化教师队伍。余一明等认为高校人才培养的评估体系分为外部评估和内部评估,具有多元化评价主体,定期开展教学质量评估,包括学生评教、教师评教、教师评学等方面[35]。梁春晶等在《构建地方高校内部长效教学评估机制的实践与探索》提出还可设立教学评估机构,建立评价机制,包括目标机制、实施机制、保障机制、激励机制、信息反馈机制等,从人才培养模式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估[36]。张春霞在《适应发展的需要,构建农科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中认为还应建立校院两级监督体系,定期检查或抽查教学质量,建立听课制度,对教学内容及时反馈,从而稳定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水平[37]

二、高等农林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类型的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变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也经历了知识型、知识能力型和全面素质型三个阶段。知识型人才培养模式偏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有统一的教材和教学大纲实行灌输式教学,知识能力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智力与能力并重,加强学生科技素质和文化修养并提倡宽口径培养,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提出全面素质型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强调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重视培养非智力因素,并把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结合起来。根据1998年教育部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刘献君等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涵、制约与出路》中认为高等农林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可定义为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农林类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高等农业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这种培养方式是一种静态与动态相结合,既是一种方式,也是一种教育过程[38]

全面素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多种培养模式的总称,根据培养人才的不同特征,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即培养具有理论基础、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人才。王平祥的《研究型农业大学农科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介绍了国内有代表性研究型农业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中国农业大学的大类招生的“平台+模块”模式、南京农业大学的“宽口径+专业特长”广适型模式、浙江大学的KAQ模式等[39];二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张士献等在《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综述》中认为应用型人才注重在生产或工作实践中具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0],以能力为中心,培养综合素质较高、适用面较宽、技术应用能力较强的人才,根据应用型人才的层次和水平和在生产过程中所解决问题的复杂程度,进一步细分为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肖晓芳的《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根据所受高等教育的学历层次分为专科应用型、本科应用型和研究生应用型[41],柴径认为还可分为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42];三是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王兴华的《本科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及途径探讨》认为培养高综合素质、良好智能结构、广泛思维、活动迁移快、社会适应力强的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学科)的基本知识和能力的人才[43],是具有较宽的知识结构和精深的专业,具备研究与实践能力、创新与求实合二为一的人才,如周彬文等在《本科生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中举例北京大学实行双学位、主修辅修制度,清华大学文科试验班和基础科学班,是具有多学科北京的交叉专业[44],王平祥《研究型农业大学农科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的华中农业大学的“2.5+1.5”或“3+1”两段式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45];四是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以创新能力为中心,培养具有创新意识、思维、创新方法,高素质、知识智能兼备的农科创新型人才,如张春霞等举例福建农林大学适应发展的需要,进行创新型教学改革与实践[46];五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赵欣等《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浅探》中认为技能型人才培养拥有一定技术和技能的实用人才,是社会运行过程的具体操作者[47],在第一线从事管理和应用工作,谭英芝等在《从注重专业技能向注重全面发展—技能型人才培养路径的回归》一文中认为技能型人才不仅要具备基本技能,还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通过自我学习和改造,适应新环境和岗位[48];六是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即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深厚的专业知识、创业心理和能力、人文素养的开创性个人。钱国英等的《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及其培养体系的构建》中将它分为两个维度,一种是商机的创业者即企业家,一种是具有潜在创业意识和能力的人才[49],柴径从创业教育实践活动方式角度,把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分为三种,将创业教育融入整体教育,提高学生能力与素质的模式,设置专门机构提高创业知识和技能的模式以及综合式培养模式,姜运生在《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中举例上海交通大学的“两课堂,两阶段,知识、能力、素质二位一体”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50];七是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人才培养模式的组合,是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以学生最优化发展为出发点,使得每个学生的个性、专长和潜力得到发展。陈晓阳在《高校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中阐述了华南农业大学采用“实验班+红满堂计划+国际交流”的模式组合,并提出了“两发展、两调整、二加强、二结合”的具体措施[51]。除此之外,彭家斌在《新时期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规格及类型》中认为高等农林院校人才培养还包括竞争型、开拓型、攻坚型等,这些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十分严格和明显的界限区分,是相互渗透及相互促进的[52]

三、现有研究的启示

第一,高等农业院校的办学定位是确定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要考虑七大因素,即学校类型定位、功能定位、层次定位、学科定位、服务方向定位、规模定位和特色定位。在深入调查高校所在省、地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根据区域农业产业结构所决定的劳动力类型结构,劳动力层次结构来决定高校培养人才的层次结构。

第二,要客观分析学校的学科实力、发展空间、办学条件等,找到高校在高等农业教育系统中的位置,结合高校自身及所处地域的农业经济发展特征,确立人才培养目标,根据高校不同职能确立不同的办学定位,构建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按职业岗位群和就业市场的实际情况,确定各大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具体方案。对于培养不同领域需求的现代化农业研究人才和应用人才,要以传统农学专业为依托,大力发展新兴涉农专业和特殊专业,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如浙江农林大学致力于生态文明、生态科技、生态产品领域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53],学科与专业的设置既要以农为本,又要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这样就会形成高等农林院校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专业特色。

第三,不同职能的高等农林院校培养的人才,要充分考虑面向基层办学的实际和培养“宽口径”人才的需求,确立全面素质型人才培养目标体系,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关键要素,综合素质目标可转化为教育、教学方案,并具有可操作性,一般可分为思想道德目标、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目标、身心素质目标和就业创业目标四部分,要把教育重点转移到培养能力和素质方面,改变教学和学校方式,由维持性学习转变为预期性、创造性学习,使学生在吸收、构建知识的同时,学会将知识和信息重组,促成知识和技术的创新。

第四,高等农林院校经历了从单科性到多科性大学的过渡,在专业设置上,主要有三个方向:农学类、涉农类和非农类。现有高等农林院校的专业门类基本上涵盖了农学、工学文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在稳定规模的情况下,应对学科专业进行结构性优化调整,按需设置,优胜劣汰,巩固农学类传统专业,发展新兴专业,形成特色精品专业,使高校学科设置更加合理,协调发展。在课程体系上,多开设选修课,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形成扎实深厚的知识基础,增强学生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工作的适应性,还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和社科知识修养,加强学生管理能力的培养,开展各种教学座谈和就业讲座,鼓励学生面向基层就业。在教学过程中,为适应学生在基层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科技开发工作的实际,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夯实学生知识理论基础,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高等农林院校应设置专门的全周期实践课,在专业教育阶段,在理论教学的同时,有计划、有具体标准地给学生以全周期系统实习机会,参与相应专业的主要生产项目的全过程实习。

第五,一支具有优良素质、教有所长、有独特教学风格的教师队伍也是不可或缺的,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尊重教师在学术上的决策和学术活动中的管理,提供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发展空间,制定科学的、人性化的规章制度,同等对待在岗教师和新进人员,加强师德建设,完善教师培训制度,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可有计划、有组织的安排教师到农村基层考察和训练,到农业生产第一线进行科技开发等,增强教师基层锻炼经验,提高整体教学水平,还要建立教师考核机制,定期、定项对教师综合素质进行考核,保持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

第六,在人才培养的监控机制上,开展教学评估可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除了要保留传统的相互听课、观摩教学以及由教学管理部门组织的教学检查之外,还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教学评估。构建并按照一定的评估目标和标准,具有收集信息量大、检查考核具体、系统的特点,能较全面的诊断和发现教学中的优缺点,还应建立相应的教学质量监督评价体系,对人才培养模式整体效果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反馈进行改革,不断调整,以培养出更多的适应现代新农村建设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晓阳.高校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7

[2][5]阴天榜,张建华.高等农林院校定位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01,(6):11-12

[3]张金山,林文雄.对农林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科学定位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1,(6):10-12

[4][27]李颖,翟广运,董志,赵密霞.地方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特色优势专业为龙头,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9,(3):31-34(www.xing528.com)

[6][29][35]余一明,潘文燕.高校人才培养目标“3H”体系的创设和实施[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z2):83-85

[7]陈新民.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探析[J].广东白云学院学报,2010,(1):22-26

[8][9][26][39][45]王平祥.研究型农业大学农科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

[10][31]王晓平,岑业文,黄翔.生物技术与农业科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1):102-103

[11]宁海龙,李文霞,唐鑫华.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及其保障[J].高等农业教育,2010,(12): 56-58

[12][50]姜运生.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6

[13][52]彭家斌.新时期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规格及类型[J].甘肃社会科学,1999,(s1):187-188

[14]胡建,宋克慧,彭庆文.地方教学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突出问题与改革思考[J].大学教育科学,2010,(3): 34-38

[15]黄江美.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D].广西大学,2008

[16][40]张士献,李永平.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综述[J].高教论坛,2010,(10):5-8

[17][21][24]朱军,肖朗.高等农林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1,(10):17-18

[18]李云飞,闫雯.与新农村建设需求相适应的农林院校人才培养探究[J].农业经济,2011,(01):89-91

[19]陈然,李大胜.高等农林院校的专业设置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中国农业教育,2010,(1):9-11,43

[20]范双喜,董跃娴,吴晓玲.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9,(01): 44-46

[22]王平祥.构建研究型农业大学农科本科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农业教育,2008,(05):6-9

[23]黄操军,许秀英.通识教育背景下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理论观察,2010,(5):120-121

[25][53]王立春,马文芝,卢绍娟.基于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背景下的“三创一基”人才培养—以天津农学院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09):5581-5582

[28]何植民,艾娟,李彦娅.新农村建设中替身高等农林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J].理工高教研究,2008,(3): 83-86

[30][32][49]钱国英,王刚,徐立清.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及其培养体系的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05,(9): 54-56

[33][47]赵欣,李美丽.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浅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1):45-48

[34]杨海明,王志跃.农科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4):170-171

[36]梁春晶,崔永江.构建地方高校内部长效教学评估机制的实践与探索[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08): 3,8

[37][46]张春霞.适应发展的需要,构建农科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福建农林大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0(2):88-91

[38]刘献君,吴洪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涵、制约与出路[J].中国高等教育,2009,(12):10-13

[41]肖晓芳.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0

[42]柴径.以点带面推进创业教育—《创业教育》试点工作座谈会综述[J].中国高等教育,2002,(10):38-39

[43]王兴华.本科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及途径探讨[D].天津大学,2003

[44]周彬文,朱宁.本科生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9):67-69

[48]谭英芝.从注重专业技能向注重全面发展—技能型人才培养路径的回归[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2011,(1):90-92

[51]陈晓阳.高校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