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讨

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讨

时间:2023-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江西农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培养计划中选修课与必修课的学时比例为1∶2.6,远远低于其他院校1∶2.0的比例,因此选修课学时比例有待于进一步增加,以体现以人为本,强化实践,因材施教的育人理念。

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讨

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讨

李晓珍 刘仁鑫 陈平录 曾育平

2009年1~10月,我国汽车业提前完成了1000万辆的目标,正式迈入千万辆汽车大国,2010年汽车年销量为1806万辆,继续稳坐全球第一宝座,汽车产量和销量的上扬带动了汽车行业对汽车专业人才需求的极大提高。江西农业大学是江西最早设立汽车方向(交通运输专业)的学校之一,在汽车行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如何抓住时机,推进教学改革,努力建成包括教学环节、内容、方法、体制以及实践教学等在内的一整套能够适应汽车行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发展的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

一、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基本方向

交通运输专业包括交通运输、汽车运用、交通道路工程和交通信息工程四个方向,在汽车运用这个方向,交通运输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面越来越广,几乎涉及汽车设计、汽车制造、汽车营销、汽车维护、汽车保养、汽车保险等所有相关的工作,并且对专业技能和专业前沿技术要求越来越高。针对毕业生这种就业特点,我们人才培养应保证能适应各种相关工作的需求,教学贯穿于汽车研制、营销、运用、维护和保养等各个环节,保证其上手快,有特长、技术精。

按照这种发展趋势,专业人才培养要拓宽其专业适应面,采用“厚基础、宽口径”的基本培养模式,“厚基础”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既要有扎实的汽车专业技能,又需要厚实的如计算机、英语、管理控制等基本方面的知识、能力,“宽口径”是为了增强学生对不同工作的实际适应能力,人才的培养与社会的需求进行模糊的、大范围的对接,学生需要掌握车辆结构、检测、维护等技术方面的知识,又要有汽车营销、运用、服务运筹、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以一个专业应对整个行业社会职业的需要。

二、适应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1.课程体系的总体设置

为实现交通运输专业人才的教育理念,应采用一个开放的、弹性化的网状课程体系与之相适应。课程呈线性组合模式,即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程组合的模式,在培养计划的教学总学时调整不大的条件下,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在江西农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培养计划中选修课与必修课的学时比例为1∶2.6,远远低于其他院校1∶2.0的比例,因此选修课学时比例有待于进一步增加,以体现以人为本,强化实践,因材施教的育人理念。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学时比例为2.2∶1,基础课学时偏重,体现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目标。

2.优化课程体系

(1)在课程设置上,应及时随市场变化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增加社会急需、行业急需的课程,删除不能适应需求的课程,不断拓宽课程的专业覆盖面,为毕业生到多个社会职业就业奠定基础。交通运输专业的课程现在还体现在以机电学科和管理系统为主干课程,如交通运输技术管理、交通运输法规等课程(而我们的学生现在几乎不可能进入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工作)不能适应交通运输(汽车方向)专业就业的要求,应多增设一些学生相对就业多的相关课程的学习,如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服务、汽车设计等。

(2)在教学中,通常是按课程类别构成课程系列,并在此基础上分别进行各门课程建设,不可避免存在各门有关课程之间教学内容重复,如汽车运用管理和汽车理论之间,汽车运用管理中前面一大部分关于汽车性能的内容和汽车理论相同,老师在上课时,很难处理这部分内容,汽车构造和内燃机原理,汽车节能与环保和汽车新技术之间等都存在相似的问题,因此必须重新组织教学体系,提高课程的综合性,这样有利于减少课时数,而且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为适应汽车技术的发展,要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如汽车构造课程中关于汽油车化油器构造原理的部分,由于化油器现在基本上在汽车上已不再使用,在教学上,完全可删除,而加重电控和高压共轨的讲解,在汽车维修技术课程中,关于机修方面的内容也可适当减少,加强现代仪器的检测和诊断。

3.教学模式总体设置改革

交通运输专业培养的人才是高级应用性工程技术人才,工程实践能力是其最主要的必备能力,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应相辅相成,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中应把二者较好地结合起来。

在传统的“3.5+0.5”的教学模式,主要矛盾体现在第七个学期,同学们处在上课、考试、找工作、面试、考研的焦虑中,往往不能安心地完成其中的任何一项工作,现在有些学校试行的“3+1”模式,即学生入学后的前三年在校进行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第七学期到企业进行现场实践教学,第八学期在企业进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它使人才教育培养更有针对性,更贴近企业文化和企业生产实际,把传统的“闭门造车”式的人才培养真正转变为服务社会的教育。这种教育模式确实先进,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很大的困难,如这种模式要求学校和企业必须有充分的沟通和长期大量的合作,学校有专职的人员长期在企业中对学生进行监管和服务,必须有专门的和企业合作的制度平台等,这些条件都有待于实现。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提出“6+1+1”的教学模式,即将理论教学、工程与科研实践、生产实践贯穿四年教学全过程。前面六个学期以在校理论教学为主,第七学期由学院安排或个人找工作单位提前实践,即不耽误学生择业、就业,又完成毕业实习的教学任务,第八学期再返校,把毕业实习中碰到的问题进行归纳、研究提高,这样的回炉处理过程可以使同学们更有目的的学习和研究,同时完成毕业设计、毕业答辩与考核等。(www.xing528.com)

4.实践教学改革

(1)构建实践教学框架体系。传统实践教学以课程为依托,侧重于对理论的解释、验证和简单的延伸,主要就是为理论服务,内容也分散,没有建立和完善相对独立且能支撑理论教学的实践教学体系。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应构建以专业知识体系为主线,以基础型、专业型、综合型和创新型实践为内涵的多层次、系统化的实践教学框架体系。

(2)优化实践教学活动。实践内容受资金、设备条件、实践基地等因素的制约,在先进型和有效性方面还存在欠缺,目前的实验和实习大多还停留在以机械系统为主的汽车产品实验上,例如汽车构造的拆装实习、内燃机原理实验、汽车维修实验等,为了适应毕业上岗的需要,必须将这些传统的实验、实习转变到以机、电、气、液相结合的高科技汽车产品为主的实验实习上来。

(3)调整实践教学过程。在传统的实践过程中,往往把和课程相关实验实践教学放在理论课程之前或授完后进行,这样使理论和实践脱节,例如,我们传统的汽车拆装实习都在开课的第一周就进行,没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整个拆装过程只能是粗糙的、感性的一个认识过程,而如果放在课程结束之后再进行,理论教学中,同学们也难以凭空想象出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汽车电控技术、汽车电器等课程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就是将部分理论课与实验课合并为实验课,教学活动安排在实验室进行,在完成理论教学、知识传授的同时,进行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认知和实际动手能力。

(4)改革实践教学管理体制。科学制定和完善实践教学大纲,明确该课程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和实践环节的设置,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检查和考核,成立融教学、科研、实验、实践为一体的实体,统一负责相关实验环节的规范、建设和日常运行,并逐步向学生开放,以弥补课堂教学时的不足,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发挥其特长,为今后就业方向的选择打下基础。

(5)加强校企合作。通过学校、院系和毕业校友的共同的努力,扩大交通运输专业在汽车行业的影响,请企业技术人员、管理干部做兼职老师或专题报告,通过他们让学生真正融入企业生产过程中,而不是游离于企业生产之外。在最后一个学期,结合用人单位需求,增强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针对性和灵活性,调整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尽量要求学生结合就业单位要求与指导老师一起确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即解决了校内老师每年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单一、每年重复率高的弊端,又可使学生尽快投入到工作中,顺利完成从学校到企业的转型。

三、总结

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不断改革与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用汽车人才,满足汽车市场的需求,并逐步形成具有江西农业大学特色的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1800万辆[J].企业研究,2011,(2):7

[2]叶勇,邵毅明.基于就业态势分析的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思路调整方案[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12):63-67

[3]曾东建,李强.“3+1”:一种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2009,(3):37-39

[4]孟俊焕.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6):102-105

[5]马驷,彭其渊.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西南交通学报,2008,(12):95-9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