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行之有效的方法,方法得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必然阻碍实现目的的速度,甚至可以使其走向反面。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必然需要行之有效的方法,方可保证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继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创造师德建设宏观环境是师德建设首要途径
2009年9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调研时强调:“一个国家有没有前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重视不重视教育;一个国家重视不重视教育,首先要看教师的社会地位。”国家从今年起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实行绩效工资,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为了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我们要继续发扬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生活待遇,把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各级政府都要满腔热情地关心和支持教育工作,积极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要大力宣传教育战线的先进事迹,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让教师成为全社会最受人尊敬、最值得羡慕的职业。
当前,师德研究的理论成果表现也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在师德建设的操作设计上,侧重于对教师的号召、要求,侧重于教师的自我提高和修养。如认识教师的职业使命,继承祖国师德优良传统,树立社会主义新的道德观。从师德建设的实践角度看,上述成果是师德建设的必经阶段,但教师作为社会上文化层次较高、价值取向理性化程度较高的群体,仅提高其认识,端正态度,提高其道德水准是不够的,还应从实际上解决,否则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活过程是现实社会关系构成人们的社会存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切已生育的道德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经济状况的产物”,“不是人们的社会意识决定人们的社会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道德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他们对所从事的教育工作的热爱与追求,体现为他们对自己职业的自豪感和责任感。社会的物质和精神形态的形成、变化、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当时社会存在的状况。因此,构建师德建设的实践方案,不应从道德或思想本身出发,而要深入到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现实的社会关系中去探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是我们构建师德建设实践模式的出发点。据此,我们应冷静分析教师群体所处的社会存在状况,找出影响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各种因素,只有肯定教师劳动的作用,确立该职业在社会各行各业中的优越地位时,才会激发和保护他们敬业、乐业和精业的精神,以国家和社会的标准认同自己的职业角色,认同和遵守该职业所要求具备的职业道德。当前,国家和社会为教师所创造的物质待遇、社会地位及其在社会各行业中所处的相对位置的现实状况,是制约师德水平整体提高的决定因素。
(一)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确立,教师的地位有了很大提高。但是,要使教师这一职业成为人人羡慕的职业,使学校成为优秀人才的聚集地,还必须继续努力。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尊师重教的风气,切实改善教师的物质生活待遇,提高教师的政治和社会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全社会都应当尊重教师。”
1.教育的本质和功能决定了教师应有的社会地位
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是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的重要手段,是无产阶级取得自身解放的有力武器和培养一代新人的重要途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最终消灭三大差别的根本措施。教育作为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其本质是培养人的思维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它贯穿于人类历史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使人类不断发展和进步。因此,教育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教育在人类社会中始终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教育通过人的培养和知识的传递与人类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发生着广泛的、普遍的联系。早在原始社会,人类就通过言传身教来传递经验知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为了更好地整理、保存、传递和发展人类世世代代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和知识,学校随之诞生,使教育产生了质的飞跃。学校教育的发展,使后人可以尽快地站在前人的肩上,去创造新的历史,先进的教育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事实证明,教育与生产力发展、社会进步紧密相连。教育在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起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基础性作用。
其次,教育在国家、民族生存发展中具有全局性的地位和作用。教育是立国之本。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对于统治阶级意志的贯彻、社会意识的整合、政治法律制度的创设与实施,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的增长和社会文明的进步,起着整体性的促进或制约的作用。对国家或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的全局产生着关键性的影响。特别是现代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已从依靠人口数量转到依靠人口质量,从依靠体力劳动转向更多地依靠智力开发,教育在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已越来越显著。教育越来越成为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最后,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具有先导性的地位和作用。人的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从自然的人转化为社会的人的根本途径在于教育。教育是人不断进步的阶梯,是不断挖掘自身的潜力,并决定其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因素。生产力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教育的发展,而历史上教育的每一次重大变革与进步,都孕育着文化的发展和科技的创新,为社会不断开辟出广阔的发展前景。教育的发展对重大科技的发明和传播,对新的产业的诞生,经济结构的变化和社会结构乃至人的生活方式的变革都产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知识的传播、创新和运用最有效方式是教育。人类历史发展表明,重视教育,经济就发展,社会就进步,民族就昌盛。教师作为教育的主要承担者,理应得到全社会的重视和尊重。
2.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历来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在古代,我国就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训诫。毛泽东同志是近代尊师重教的楷模。1937年1月,他写信为他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的老师徐特立祝寿,其尊师情谊溢于言表。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还经常关心曾经教过他的老师,从政治上、生活上给予他们极大的帮助。建国初,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在一片废墟中发展起来,人民教师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为新中国的建设培养了大批合格人才,教师受到全国人民的普遍尊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同志率先垂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倡导尊师重教。为了消除“文革”中迫害教师的负面影响,大力发展教育,在全社会逐步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陆续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多部教育方面的专门法律法规,从法律上确定了人民教师的地位。1985年,我国规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以增强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意识,彰显了党和政府对教师的尊重和期望。此后,每年的教师节,我国政府都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在全社会初步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
新一代党的领导集体也特别注重教师地位的提高,胡锦涛、温家宝等人还在百忙之中,经常深入到教育第一线,看望人民教师,了解教育情况,表达党和政府对教育、教师的重视。2007年8月31日,胡锦涛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指出:“长期以来,全国广大教师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全社会广泛赞誉和普遍尊重……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尊重教师是重视教育的必然要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具体体现。要进一步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把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维护教师合法权益,为教师教书育人创造良好环境。必须吸引和鼓励优秀人才从事教育工作,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鼓励有志青年到农村、到边远地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为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建功立业。必须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大力宣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让教师成为社会上最受尊敬的职业,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人物故事
梅兰芳尊师故事
梅兰芳是我国著名的表演艺术家,他曾拜齐白石为老师,向齐白石学过画。梅兰芳向齐白石拜师学画时,梅兰芳已是蜚声海内外的著名表演艺术大师,但梅兰芳向齐白石学画时,对老师尊敬有加,为老师磨墨铺纸,拿笔取砚,不管在任何场合,梅兰芳对齐白石都十分尊重。
有一次,齐白石应邀到一位贵人家做客,这天所到宾客都是达官显贵,夜饰锦绣,光彩耀人,只有齐白石布衣粗履,显得十分寒酸,在客厅坐下后被众人冷落一旁。不一会儿,主人满面喜色领着梅兰芳走进客厅,满座宾客见梅兰芳到来,一下子都站起来,争先恐后地与他握手。梅兰芳突然看见齐白石孤单地站在一旁,立即挤出人群,向齐白石走去,恭恭敬敬地叫了一场“老师”,并向老师鞠了一躬,然后亲切地同老师交谈起来。这场景使在场的人都大为惊讶,也十分钦佩梅兰芳对老师的敬重。还有一次,梅兰芳在一个堂会演出时,发现齐白石坐在后边,就立即走到齐白石跟前,亲自将老师搀到前排,并对众人大声说道:“这是齐白石先生,是我的老师。”齐白石为此十分感动,曾作诗留念:“曾见先朝享太平,布衣蔬食动公卿。而今沦落长安市,幸有梅郎识姓名”。从这些小事中,我们可以看到梅兰芳这位艺术大师尊敬老师的崇高人格,也是中华民族尊师重教传统美德的一个缩影。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有删改)
有了全社会对老师的尊重,广大教师会更加自尊自励,努力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会更加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教育事业,做爱岗敬业的模范;会更加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崇尚科学精神,拓宽知识视野,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会更加勇于创新、奋发进取,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引导学生在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全面发展;会更加淡泊名利、志存高远,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二)改善教师的物质生活待遇
新时期,受国情的制约,我国是“用世界上最少的钱办世界上最大的教育”,教师职业还远没有达到“受人羡慕和尊敬”。现实中表现为一些师范院校为难以得到高质量新生的窘况,为数不少的中青年骨干老师弃教从政、弃教从商等现象。从理论上,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劳动创造着民族和人类的未来”,而实际生活中教师职业尚未受到全社会的羡慕与尊敬。这种反差,是影响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激励广大教师敬业、乐业、精业的主要症结之一。所以,要想办好新时期的教育,就要适度地提高教师的物质生活待遇,这是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1.提高对改善教师物质生活待遇重要性的认识
提高教师的政治和社会地位,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提高教师物质生活待遇,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里,我国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物质生活待遇偏低。不少地方存在拖欠教师工资的情况;有些地方教师的劳动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教师的住房、医疗等一些实际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教师的物质待遇与具体从事的工作性质,受教育程度和担负的重要职责不相适应。他们的辛勤劳动及社会价值没有得到社会的足够重视。这不但对于发挥现有教师的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搞好教育工作不利,而且不利于吸引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从长远看,不解决这个问题,教育事业的发展乃至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将受到影响。我们必须提高对改善教师物质生活待遇重要性的认识,保证教师的物质生活水平随着我国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得到提高,解除他们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安心地工作,努力为发展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2.依法提高教师工资待遇
在经历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薪酬制度改革和实践之后,我国基本建立起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工资分配制度,较好地发挥了薪酬的保障、激励和调节作用,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高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社会分配制度改革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校教师薪酬待遇的改革,可以有效地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推动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同时,也可以激励教师自觉加强自我修养,包括道德水平与职业素质等各个方面。但是我们不能盲目地提高或降低教师待遇,而应该依法调节教师的工资待遇,这样才能保证其合理性与合法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这一原则参照了各国教师工资水平的基本标准,具有国际可比性。各级人事、财政、教育部门应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加以落实。各级政府应逐步增加教育投入,杜绝拖欠、挪用、克扣教师工资的现象。对侵犯教师合法权益的人和事,要依法追究责任。要在教师内部建立激励和奖励机制,大张旗鼓地表扬和奖励在教学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还应该为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增加特殊津贴,以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稳定师资队伍。
3.加快改善教师住房条件,解决教师医疗保健等问题
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住房相当紧张,给他们的学习、工作、生活都带来诸多困难。从中央到各级地方政府都应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力争尽快解决。应把解决城市教师住宅建设问题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对教师住房建设给予扶持,对教师租房、购房给予优先、优惠的政策。地方各级政府对教师的医疗保健应实行优待,保障教师的身体健康。要切实解决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看病就医难的问题。教师医疗要同当地国家公务员享受同等待遇。
近年来,党和政府在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物质待遇方面做了极大努力,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有了巨大的改善,社会地位也有了很大提高。这无疑对师德建设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党和国家反复强调,要大力提高教师的物质待遇和社会地位,真正使教师成为受人羡慕和尊敬的职业,这是对广大教师劳动贡献的充分肯定,也在客观上确立了教师在社会上所处的地位的宏观标准。
二、深化教育改革是师德建设的关键途径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法律和道德都是调节人们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法律的实施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的;而道德是依靠舆论的力量,依靠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来维持的,“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一种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而且也破坏这种道德,如果他们能这样做而不受惩罚的话”。这就告诉我们,师德建设不仅应当大力营造以遵守师德为荣,不讲师德可耻的舆论氛围,更要深化教育改革,健全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代中国实际的教育部门的人事、考核、分配、奖惩制度,形成对教师行为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这是目前师德建设乃至整个中国教育走向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一)改革人事制度
1.正确的指导思想是改革的前提
新时期,在推进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明白,改革的主体对象是“人”,这必然涉及学校管理主体的切身利益,所以顺利实现人事制度改革也必然存有一定的困难和阻力,尤其是当改革的具体措施损害到学校管理者的私人或群体利益时,改革前进的步伐将比以往更加艰难。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其思想方位问题对改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改革过程中,时刻树立正确的方向,具体而言,就是要时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党的理论为指导,以人事制度改革的方针、政策为依据,在把握住政策和原则的基础上选人、用人,改革和完善现行学校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实行全员竞聘、优质优聘、合同管理的用人制度。要从有利于人才资源开发利用、有利于调动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增强学校办学活力,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出发,逐步建立学校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科学分类管理的用人、分配、考核及社会保险制度,健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优胜劣汰”的人事管理公有制和运行机制,给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一个优良的环境,让他们在此环境下脱颖而出,并逐步造就一支数量适当、素质优良、结构优化、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教职工队伍。因此,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正确的指导思想为前提,才能稳步推进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健康发展。
2.把握正确的原则,明确改革工作的目的和重点是关键
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标是,通过规范政府及其职能部门、高等学校主管部门与高等学校的职责权限,理顺政事关系,下放管理权限,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为高等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逐步建立符合高等学校特点的学校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监督、配套措施完善的人事管理新体制;进一步健全高等学校内部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转换人事管理的运行机制,搞活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
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就是把激励竞争机制引入到学校人事管理,通过合同聘用形式,确立人事聘用关系,打破人员能进不能出、职务能上不能下、待遇能高不能低的现实状况,逐步实现在什么岗,做什么事,享受什么待遇,进一步搞活用人制度,搞活分配制度,搞活人才流动,使学校人事管理逐步走向合同化、规范化的轨道。只有通过建立健全全新的人事管理制度,打破干部职位终身制观念,确立能者多劳、能者多得的分配机制,增强教职工的岗位意识和受聘人与学校利益一致的意识,调动单位和职工的积极性,落实学校用人自主权和个人择业自主权。通过“转制”,真正建立起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用人机制,增强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紧迫感,促进学校管理水平、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明显提高。
改革的重点应考虑编制限额,精减教辅人员,优化教学人员,清退临时人员,强化岗位考核。同时,签订全员聘用合同和岗位合同,遵循“单位自主用人、职工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监督管理和公开、竞争、择优、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任用干部要做到德才兼备、任人唯贤、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坚持因事设岗,以岗定人,按岗取酬,多劳多得,优质优酬。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同时,依据学校的近期办学规模和上级主管部门按编制标准核定的教职工编制数,按照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需要,合理设置岗位数额,明确岗位目标、责任、工作量、要求等。根据“按需设岗,以岗定人,公开竞聘,双向选择,择优聘用”的办法,逐步建立符合学校教育特点的新型管理体制,基本形成岗位职责明确,教学、服务、管理岗位设置合理,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充分施展才华、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用人机制、分配机制和内部管理机制的有效运行。
3.改革旧的人事制度,要废除教师职业终身制(www.xing528.com)
制定实施“进得来,留得住,出得去”的用人制度,建立招聘机制,使教师队伍不断得到优秀分子的补充。疏通不适合教师职业,特别是缺乏教师职业道德者送出教育单位的渠道。只有废除教师职业终身制,才能从人员素质上保证教师队伍的质量,警诫不守师德者改弦易辙,激励教师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4.合理设置岗位职数、科学制定岗位职责是基础
在编办核编、人事核人的前提下,学校在核定的编制数内,结合本校教育教学、后勤工作的实际情况,根据因事设岗、撤销冗岗、精简高效的原则,将各部门的工作任务、工作性质、责任轻重和岗位所需资格条件,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确定岗位层次,定员定责。在采取公开、公平、竞争、择优聘用的基础上,考虑受聘者是否具备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素质、教育教学工作能力,是否能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和切实履行岗位职责、保证工作质量,是否能坚持完成聘用期的正常工作,并自觉接受学校的考核等。科学设岗,合理选人用人工作做好了,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也就能有序推进了。
5.强化组织领导,严肃工作纪律是有序推进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根本保障
学校人事制度综合配套改革是否到位,能否真正实行“岗位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的人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扎实推进学校人事制度的改革进程,必须强化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改革工作的组织纪律。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防任何形式的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行为。另外,自觉维护改革的稳定,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在竞聘结果未公布、聘用合同未签订之前,全体教职工和管理干部要保持工作的连续性,新的岗位确定以后要积极主动做好移交工作、财务财产、档案文书资料的移交手续。凡不服从工作安排,玩忽职守,给工作造成失误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或经济处罚。坚持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少数服从多数、小局服从大局和干部能上能下、职务能高能低、待遇能升能降的原则,服从工作安排,及时到达新的工作岗位,否则按旷工惩处,达到规定时间仍未上岗的,按有关规定报上级组织予以辞退或除名。改革成功与否,纪律是重要保证。因此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组织者和参与竞聘者均要服从大局,以大局为重,确保改革的稳步推进。
这样,便可以进一步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推动学校干部选拔的民主化进程,拓宽选人用人渠道,激发学校干部队伍的活力,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全面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二)改革分配制度
分配制度改革是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重心,也是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它不仅涉及学校各方面工作能否顺利完成,也涉及教职工的切身利益。但是我国传统的分配制度的弊端制约了学校的发展。在学校管理中,过去一直以来无视人的物质利益的劳动分配制度、人事工资制度造成的“铁饭碗”、“铁工资”和平均主义大锅饭,严重地挫伤了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出现“岗位责任截然不同,待遇浑然相同;优劣迥然不同,待遇浑然一致”的怪象,久之势必人心涣散,制约学校的发展。而且我国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高校收入分配制度,已经远不能适应我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客观需要,不符合高校教师劳动价值体现,背离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分配原则,严重制约了工资收入对教职员工的激励作用。
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呼唤内部分配制度改革。校长负责制、全员聘任制、岗位责任制和考核奖惩制为主要内容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全面实施,旧的分配体系已不适应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必须进行全面的改造,应建立一套重实绩、重贡献与聘任制相适应的自主、灵活、激励、充分体现“按劳分配、优绩优酬”的内部分配机制,时代迫切要求学校在内部分配上能打破平均分配的大锅饭制度。加快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步伐,加大对高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力度,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符合高校教师工作特点。
改革现行分配制度,最关键的是要把教师享受的各种待遇与其对教育事业的贡献挂起钩来,废除现存的“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做法。真正实现多劳多得,优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首先,在工资报酬方面,充分发挥岗位工资制的优势,切实保证按岗位责任和贡献大小确定工资等级,拉大不同岗位职责的工资差别,实现工资与工作职责一致。其次,严格定编制度,实行按学校规模确定人员编制,减少和杜绝忙闲不均现象;最后,在奖金、住房分配、津贴、福利等方面,坚持落实按劳分配原则。在具体操作中要注意把握几点:
1.注重导向教育,加大宣传力度
不断提高教职工的思想认识,转变思想观念,引导教职工明确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必要性:一是时代的要求,是形势发展的要求,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只有早改革,才能早发展、早受益;二是按规则办事,克服人情和意气用事;三是运用经济杠杆,拉开收益分配档次,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责重酬、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在国家政策指导下,进一步加大搞活学校内部分配的力度,扩大学校分配自主权,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高层次人才和重点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高等学校主管部门根据国家工资管理的有关规定,通过实行工资总额动态包干管理等办法,搞活高等学校内部分配。通过宣传教育使“改革求发展”、“改革促提高”真正成为全体教职工的共同意识和自觉行动。如果宣传教育不到位,简单地运用行政手段强制推行,就会得不到多数人的理解和响应,甚至激化干群矛盾,导致不稳定因素的出现,使改革适得其反。
2.抓住关键,突破难点
高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一项基础性改革,关系到教职工切身利益调整,关系到学校人事、教学、科研等其他改革的推进,涉及面广,关联性强,教职工及社会关注度高。因此,在实施高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原有的分配格局必然打破,由此会产生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一些矛盾有时还可能会激化,所以,此项改革必须慎之又慎。就目前多数高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状况看,一般是在“存量”不动的前提下,增加学校人力资本投资,并且在“增量”上做文章,将“增量”的分配拉开差距,以体现“按生产要素分配”、“效率优先”等分配原则,从而较好地实现了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而且学校内部分配制度改革是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涉及每个教师的切身利益,还涉及学校管理者的切身利益,改革能否顺利进行,关键是方案是否具有科学性和操作性,难点是方案是否得到大多数教师与领导者的认同。
因此我们每个办法、细则、规定的出台,都充分发扬民主,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学校多次召开行政会议研究、教研组讨论、教职工座谈会听取意见、个别访谈交流,做到人人参与,自上而下,再自下而上,反复探讨、修正,多上多下,几易其稿,待教职工与领导都基本认同时,提交学校教代会通过,每个方案教代会赞同率均达到90%以上,确保了改革方案的顺利实施。
3.加强领导,不断完善
学校建立了内部分配制度改革领导小组,主要由党、政、工、教代会主席团成员组成,负责方案的制订、修订和完善,随时听取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对实施中不很科学或不很合理的内容进行及时的修正。另一方面加强对实施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工会、教代会起好协助与监督作用,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明确分配的内容不是“经济+物质”,不是“多得多劳”,而是“精神+物质”,是“多劳多得”,明确多劳多得与“私欲”毫不相干,多劳者肯定是“多奉献”,这与提倡奉献并不矛盾,为此我们大张旗鼓地鼓励每个教师在“按劳分配”机制下“多得”、“多占”,树立“多得光荣”的思想。引导教职工爱岗敬业,讲纪律,讲合作,讲奉献,努力扩大教职工自我发展的空间,尽可能为他们创造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把自己与学校的信誉紧密结合起来,把自己置于学校集体中去,为学校发展尽职尽责。
4.注重落实,认真考核
不断建立完善科学的评价体系,制订学校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制订多层面的考核评定细则和实施办法,建立系列化、多层面、多角度的岗位竞争评估体系,使每一个成员均进入预置的评估体系中,为“按劳分配”提供可靠的依据。努力使每个教职工履行岗位职责的综合水准,最终与“分配”结果挂钩,力求使教职工的岗位态度、能力与质量通过具体分值量化出来。因此,我们在考评内容上,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并且形成“定量为主,定性为辅,定性定量立面化”的特点,即多层面,多角度考核评价。定性评估的主要内容:劳动态度,协作精神,全局意识,组织纪律观念,师德表现,责任结果等方面;定量评估的主要内容:工作量、出勤率,每一项工作完成质量、教育教学实绩等;在考评的方法上采用教职工个人自评、教研组长(分管领导)考评、群众评议、学校考评相结合;在考评的对象上,有对教职工的个体考核,有对教研组、年级组的群体考核;在考评的时间上,有月考评、学期考评、年度考评等,努力使评估显得全面、客观、公正、有说服力,并充分发挥评估考核的激励导向功能。
5.探索新形式,采用新方法
在国家政策指导下,根据“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探索建立以岗定薪、按劳取酬、优劳优酬、以岗位工资为主要内容的校内分配办法。要将教职工的工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以及知识、技术、成果转化中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直接挂钩,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充分发挥工资的激励功能。
6.进一步发挥工资的导向作用,实行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政策
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高等学校可根据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高薪聘用优秀拔尖人才,努力实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
分配制度的改革,能够改变教职工传统观念与思维模式,强化革新意识,增强改革的适应性,激活用人机制,促进学校的管理工作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以岗计酬、以责计酬、以绩计酬、以能计酬的分配原则能促进学校有限经费从人头费向事业费转变。使教职工确立“落后便要淘汰”、“不干则已,干则干好”和“校兴我兴,我和学校连一起”等自我激励意识,增强了教职工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推动高校教师自觉地加强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道德的修养。
三、各级领导机关率先垂范是师德建设的重要途径
当前在我国经济转型期,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受到来自社会多方面的强烈冲击,呈现多元取向。价值观的多元性不能不影响到教师,影响到教师的职业道德。在重金钱、轻事业;讲实惠、谈理想;求享受、畏艰苦等思潮冲来时,我们仅仅靠宣传教育显然是苍白无力的。职业道德作为一种实践化的道德,要求广大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作为师德的核心,就首先要造成一种现实的环境氛围。在形成这种氛围过程中,首当其冲的应是各级教育行政机关、教育研究单位,各级领导首先做出样子,树立形象。使广大教师看到职业道德水准提升的真实所在,对坚定信念,激发道德人格,恪守道德规范,其作用无疑是现实、有力和巨大的。
“一所好的学校需要一个好的领导集体,一个好的领导集体能打造出一所好的学校。”加强师德建设,首先就是要从转变学校领导干部作风抓起,严格管理,要求老师学生做到的,领导干部要率先做到;要求老师学生不做的,领导干部一定不能去做。校长要给领导班子成员做表率,领导班子成员给教师做表率,教师给学生做表率,一级做给一级看,层层带动,以身作则,这也是新时期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做“四心”干部,凝聚力量,加快发展
在干部队伍建设中,高校要求全体领导干部要有“四心”:其一,学校领导要时刻坚定立场,坚持社会主义的教育原则,对党的教育事业要有“忠心”,团结第一、大局第一、工作第一、奉献第一。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应该时刻心系学生、心系学校、心系祖国的教育事业乃至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时刻把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大方向,使其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偏离。其二,高校领导对学校改革发展要有“雄心”,不甘人后,雷厉风行,敢想敢干,落实到底,要有改革魄力和远见,创造新环境、新条件,推进师德建设。其三,高校领导对工作要有“谋心”,顾全大局,高瞻远瞩,比常人看得更远、更深、更全面,要精细谋划,严谨负责,勇于创新,支持创新,顺应师德发展的时代潮流,更科学地掌控师德建设的局面。其四,高校办学成绩要让领导、社会、家长“放心”,严格管理,科学发展,创造条件,让学生得到更大发展,提供机会,让教师无论是在教学能力方面还是职业道德方面都能获得更大提升。
(二)以身作则,树立公信力
“其身正,不令而行。”领导人能否以身作则事关学校的健康有序发展。领导者本身的行为是整个学校的风向标,所有教职工都会拿它作为参照物。所以,学校领导者在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要身先士卒,积极参与,亲力亲为,身体力行,对自己的工作全身心的投入。
陶行知先生说过“身正为范”,把它运用到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来,除了要求教师必须垂范学生以外,也是对学校领导的一个要求。在高校师德建设中,教师是学生的参照物,领导是教师的参照物。所以学校领导要起表率作用,身先士卒,做到腿勤、手勤、脑勤,事事率先垂范,不计个人得失,以学校和学生的利益为出发点,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从善如流,以完美的人格形象协调师生关系,赢得教师与学生的崇敬,从而引导教师自觉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
(三)培养狠抓落实,求真务实的作风
领导干部要树立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倡导“每周奉献一天”行动。比如全体领导干部做到“走动式管理,近距离服务”,每天至少要到教学区、生活区转一遍,送给教师们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了解最新情况,随时解决问题。领带干部要把自己定位为一名“服务者”,踏踏实实为一线教师们做好服务工作,从工作和生活的细节上处处关心教师,而不是把自己定位为高高在上的统治者,到处摆官架子,远离教师,远离学生。
只有这样,领导干部才能垂范教师,让广大高校教师近距离学习领导干部的高尚道德品格,受其道德行为的感染,自觉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放下老师的架子,用心去关爱学生,去聆听学生的思想,去理解学生,从而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推动高校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培养爱民勤政、公正清廉的作风
“公生明,廉生威”,高等学校与中小学相比,无论是办学规模,还是在校学生数量以及教职工队伍都更大,一所普通的高等院校的师生也有上万人,学校日常事务纷繁复杂,需要学校领导班子统筹兼顾,宏观协调,微观查访。所以学校领导干部不能仅仅高居于庙堂之上,把自己看成高高在上的统治者,整日飞扬跋扈,自命不凡,失尽民心,这样永远无法发现真正的问题,无法对症下药,药到病除更是无从谈起。学校领导应该勤于工作,多走多看多问,多与老师与学生交流,适当考虑他们的需要,听取他们有价值的建议,改进工作方案,完善工作思路,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发现漏洞,马上整改。在实际的工作中,学校更应该致力于培养领导班子“真诚、负责、民主、廉洁”的管理风格,公平、公正地处理每一件事,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大力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尽力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推动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
思考题
1.阐述人文关怀的实质及其在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的运用。
2.高校师德制度建设应该立足于哪些层面?
3.温家宝总理指出:“一个国家有没有前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重视不重视教育;一个国家重视不重视教育,首先要看教师的社会地位。”谈谈你对此认识。
【注释】
[1]王正平.美国教育职业伦理准则.思想·理论·教育,2001年第6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