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师与学生关系中的道德规范
高校教师在高校的教育活动中的首要任务就是教育学生,向他们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也使他们掌握各种专业知识,能够立足于、服务于社会。为了达到以上目的,高校教师就必须正确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按师生关系中的道德规范行事。用来规范高校教师与高校学生之间的关系的道德规范主要有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等。
所谓为人师表,是指高校教师在品德修养、处事待人、教学科研、治学精神等方面都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成为学生的表率、榜样和楷模。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社会环境、学校和家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从而形成一个促进其在品德、智力、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均衡发展的动力系统。学前儿童主要的生活圈子是家庭,在其成长过程中属于起步阶段,其主要的培养者是家长,在这一阶段中家长的行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对孩子们起着表率作用。从青少年时代开始,学生的主要生活学习环境转到了学校,在这一阶段,教师的品德言行往往成了学生效法和模仿的对象,起着一种示范作用。尤其是在学生远离亲人,身处大学校园的时候,新的天地无疑极大地开拓了他们的视野,随着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日益成熟,青少年学生的求知欲和模仿能力处于巅峰时期,这一时期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飞跃阶段,是人生的一大转折。这时候,呈现在每一个高校学生面前的是更为广阔、深邃的人生舞台,人生已经开始进入了成熟阶段,生活于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的青少年总是会无意中将周围自己崇拜的人物作为自己学习的直接楷模。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教师无形中成为高校学生的榜样,因为高校学生所处的阶段是以学习新知识和新信息为主的阶段。它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往往起着一种定向的作用,所以,在这一特殊的阶段中,以传道、授业、解惑为职责的高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具有特殊的意义。自跨进大学校门的那一天起,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他们尚不成熟的心灵中最崇拜的对象通常就是与他们朝夕相处的老师。一般来说,高校教师在这一特定的阶段对学生更有影响,比家长更有权威。加里宁说:“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正因为如此,为人师表应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
高校教师从事着教育学生、传授知识的职业,其特点决定了高校教师在其教学教育实践中必须大公无私,尽心传授,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以使学生在品德、智力、能力等诸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教育而茁壮成长,所以历史上的思想家们总是把诲人不倦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一种传统美德。诲人不倦的道德规范,内在地包含以下两层相互联系的意思:其一,高校教师应殚精竭虑,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不偏私,不藏掖。高校教师的一生,就是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生,是把有限的个人汇聚到无限的人类世代延续中去的一生,是为他人无私奉献的一生。其二,高校教师在教学教育过程中应孜孜不倦、不厌其烦,想方设法地使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能有所收获。对学习成绩较好、学习自觉性较强的学生,应尽量拓宽他们的视野,启迪他们的思维,使之在品德、智力、能力等方面有长足的发展;对那些基础较差、学习自觉性较低的学生,更应该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反复督导,严加约束,使之能够跟上其他同学的学习步伐,保证自己所教的学生不出次品、废品。只有这样,才真正尽到了一个教师的应尽责任。
列宁曾经说过:“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里是不能实现现代化的。”我们国家市场经济的发展,民主政治的推进,都离不开一大批有能力、有抱负的青年。这一教育和培养青年一代的重任,就落在了高校教师的身上。高校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大学生,高等教育工作的中心始终是围绕着大学生展开,高校教师对工作的热爱,对国家前途的关心,对小康社会的建设,都具体体现在对学生的热爱上,体现在高校教师的诲人不倦上。热爱学生,是高校教师的天职,高校教师要把自己的一片爱心,毫无保留地奉献给来自四面八方而又定期轮换的学生。高校教师对自己学生的这种热爱既是一种深厚的情谊,又是体现于现实的活动,是感情与活动的统一。它既不同于基本血缘关系的亲属之爱,也不同于出自私人感情的一己之爱,而是一种对全体学生的普爱,是源自对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无私奉献的大公无私的挚爱。这体现着高校教师对于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有着深刻而崇高的道德含义。
二、教师与同行关系中的道德规范
在我国古代,历来存在着“文人相轻”的恶习,通常具有一定才能的人都会对与自己相当的人表示鄙视、嫉妒甚至造谣中伤。一般来说,文化水平层次越高,这种现象越严重、越普遍。由于受这种传统恶习的影响,目前在高校中也存在着这种现象。在高校的校园里,仍然有许多高校教师自恃读了许多书,认为拥有很高的文化水平,常常恃才傲物,对于那些学历比自己低或能力比自己差的同事,总会表示轻蔑和不尊重;而面对那些水平比自己高或能力比自己强的同事,通常又会感到失落和愤慨,因而会产生嫉妒,甚而采取报复行动,对其进行造谣中伤,打击算计。高校中的一些教师对待同行的不正当的行为,充分表明了这些高校教师虽然在文化水平和科学学识方面高于一般人,但是他们的行为道德却并不尽如人意,因此,应有相应的道德规范对其进行规范和调整。
正确处理高校教师与同行之间的关系的道德规范,其立足点首先在于对高校教师进行道德教育,使其克服“文人相轻”的恶习,认识到作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知识分子,总是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而要想得到他人的尊重,首先必须尊重别人。自己的同行同样是具有学识的知识分子,他的知识和水平也应该得到你的尊重。相互尊重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基础,而在拥有渊博知识的高校教师之间,相互尊重则显得越发重要,因为这不仅仅是使通常被认为难以协调的高校教师关系得到解决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使高校校园中的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得到良性互动的一个重要前提。为此,就要求高校教师能充分信任同行、尊重同行的人格和自尊心,学会宽容,更要以己之身及人之身。每个教师由于出身背景、教育程度及生活环境等的不同,在对待各种现实问题上的态度并不一致,对社会和未来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往往高估自己,感到学校、家长、社会对他们不理解,并强烈地渴望得到热情的认同。作为一名教师要认识到同行的性格特点,以真挚之心关爱他们,既要针对同行的积极奋进、自我完善、独立自主的特点,给予充分的信任,尊重他们个性的发展,又能要看到同行的片面性、不稳定性弱点,施以正确的引导。与此同时,高校教师的尊重与信任应该是面对全体同行的,教师必须客观地看待同行,特别对那些掌握知识有困难、心理有障碍、行为不合要求的同行要充满信心,信任理解的感召力是巨大的,可能使被理解者发生根本变化,你信任和尊重同行,同行会同样信任和尊重你。高校教师在工作中要充分承认同行的千差万别,尊重同行个人的天赋、爱好,按照同行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去接触他们,对待每个同行尽量避免在公开场合使用严厉的口吻,以免伤害同行的自尊心,即使对待工作有困难的同行,教师也应尊重他们的人格。这样同行才能更好体会到你对他们的关爱,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帮助,自觉、充分、生动地全面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否则,同行心里就会蒙上阴影,使同事关系恶化。因此,教师只要充分尊重和理解同行,就能赢得同行的尊重和理解,并对所有的同行产生强烈的吸引力,才能和同行打成一片,心心相印,真正成为他们的益友,从而建立起民主、平等、融洽的新型同事关系。
要处理好高校教师之间的关系,高校教师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通常还需要工作上的相互学习和帮助。每一个高校教师都不是绝对孤立的个人,大家共处在一个校园之中,共处在同一个学院、系或研究所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相互打交道以及互相合作。因此,高校教师应当在工作中相互虚心地学习,取他人之长,克己之短。拥有专长和经验的教师不应该封闭保留,处处防着他人,以免超过自己,而应该发扬大公无私精神,对于同事的求教,要真心帮助,助其提高。正因为高校教师处于同一个圈子之中,因此在生活中也应该和睦相处,对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难事、急事,也要相互帮助,共同克服。(www.xing528.com)
三、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道德规范
高校教师的基本任务可概括为教学科研,这里面包含着这样两层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深刻含义:一方面是指高校教师应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通过对学生道德、情操方面的熏陶塑造学生的灵魂,使之具有崇高的目标和高尚的情操;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又要切实掌握所授学科的知识,并在其相关范围内进行调查、研究,对其进一步深化,使之不断发展和创新。在目前的各种高校中,不管是在学习型的高校,还是在研究型高校中,不论是在专科学校,还是在本科学校中,不论是在重点高校,还是在非重点高校中,作为高校教师,都应该既要搞好教学工作,又要搞好科研任务。但是,实际情况是,现今却存在许多高校教师只重视某一方面,而忽略另一方面的现象。在一些研究型的高校里,许多教师只注重埋头苦干进行科研工作,而忽视或回避教学工作,有的人甚至作为堂堂的大学教授却根本就不会上课。高校教师站在讲台上结结巴巴、文不对题、不知所措、不知所云的情况在当今高校校园里实际上并不少见。而另一种情况是,在另外一些高校,如一些专科学校里,许多高校教师却仅仅满足于搞好教学任务,却从不把科研工作放在心上,对于学校下达的科研任务常常是敷衍了事,甚至是根本就不去理会,学校在这方面通常也听之任之,睁只眼闭只眼,没有采取切实负责的态度,从而进一步助长了本校教师的此种倾向。
关于高校教师的教学工作任务,高校教师都应当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而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还不仅仅是态度方面的问题。为适应高校教师职业的需要,更好地完成自身的职业任务,教学工作要求高校教师必须努力学习,不断扩大视野,博采众家之长,从多方面充实和提高自己。关于学习,本身是一个文化知识的掌握问题,但是对于高校教师来说就具有了道德意义。因为教师的主要职责是通过自己掌握的某一方面的科学文化知识的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专业知识,从而使人类的精神财富世代相传,为一定的社会以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新的一代。这样一来,高校教师的教育活动就对社会、对教育对象尽到一定的责任和义务。而高校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活动所使用的工具和手段就是自身的道德品质、情感意志、文化知识,这种与教师自身融为一体的教育工具的形成和改进,就必须依赖于高校教师自身的努力。在治学中勤思博学,精益求精,是中国教育的传统美德,历来有着许多古训提倡它,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这就给人们的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据统计,一个人如不及时进行知识更新,五年内他所掌握的知识就有60%会老化。正如宋代诗人黄山谷所说:“人如三日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作为一个高校教师,如果缺乏不断吸取新知识、探索新事物的进取精神,满足于已有的知识,故步自封,浅尝辄止,势必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要求,其所教出的学生也只能是落后于时代的人,这将是社会的悲剧,民族的悲剧、也是高校教师工作的严重失职。因此,是否博学、善学、勤思、多思,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高低的重要表现。
四、教师在科学研究中的道德规范
现代高校教师除了要完成教学任务之外,还要承担繁重的科学研究工作。并且,随着高校教育水平的提高,科研成了促进教学水平提高的最有效途径,也是衡量一个高校教师水平的重要尺度。“以科研促教学”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科研道德或学术道德成为了高校教师的重要道德要求,具体来说,主要应做到:坚持真理,发扬科学精神,尊重他人成果,不滥用学术权力。
一直以来,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地方,被视为象牙塔,是远离社会尘嚣的一块净土。在这块净土里,高校教师专心致志地从事着教学和科研工作。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体制的转型,教育产业化的兴起,使学术与经济挂起钩来。在现今的大学校园里,也充满着浓郁的商业气氛。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经济观念都是非常的强,许多人在行为时总不会忘记经济效益。例如,在过去年代里的课外辅导现在也变成了天经地义的收费行为,在课余时间,许多高校教师更是充分利用学校富余的时间办公司、做实业等。同时,在高校校园里也存在着许多与学术原则相违背的经济行为。如在高校的招生、分配、教学、考试尤其是科研管理工作中,许多人为了获得经济利益,将手中的权力予以滥用和异化。某些人打着学术的幌子牟取非法利益,通常也被人们称之为学术腐败。
同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腐败与不良现象一样,在我国学术界,学术腐败现象也频频发生,主要表现为:一是学术研究的功利化。学术研究功利化是指一些人的学术活动主要的和直接的目的是为了捞取功名和其他利益,商业化的运作手段是学术功利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在功利心的驱使下,一些人采用商业化的手段运作学术成果,突出的表现有两点:第一是假冒伪劣,不择手段;第二是跨文化的学术复制。二是学术评价的非理性化。这里所指的学术评价活动主要指学术交流活动中的学术评价与学术争鸣等方面。学术评价方面,由于公正、认真的学术评价被人为地引入到复杂的人际关系领域,偏离了正常的学术评价的轨道,近年来总体上表现为一些人热衷于唱高调,其中更不乏对朋友或师长的捧场与喝彩。在学术批评和争鸣方面,近年来学术界和文坛上也出现了一些随意批评的倾向。他们或借学术批评压制别人,或挟私报复,往往专挑别人论著的一两处不足而骂倒一片,且往往措辞失之公允,而被批评者往往反唇相讥,也常常使学界陷入混乱和纠缠之中。三是文人相轻。同行、同单位的学者往往因为学术观念、学术观点与研究方式、方法甚或荣誉、待遇问题发生分歧互不服气而导致交恶。也有一些学者则是自高自大,对别人的学术观点视若无睹,根本漠视甚至否定别人的学术成就。学术研究中与“文人相轻”相类似的不良学风,是各种形式的学术不公平现象。突出表现在“学阀”、“学霸”统治,学术管理上的一味倾斜政策,挟洋以重和挟名以重及学术出版与学术著作的分级制度。四是学术泡沫。在学术功利思想等因素影响下,学术界抄袭剽窃等现象严重,而毫无学术意义的低水平重复,又造成学术泡沫,有人称之为学术垃圾。泡沫学术是一种异化的学术。当前泡沫学术的表现在于出版社和刊物越办越多,书刊越出越厚,文章越发越多、越发越长,然而学术精品甚少,学术质量滑坡,学术影响力下降。
学术腐败现象的产生与蔓延,既是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的结果,也是社会腐败现象在学术界的一种现实写照,更是学术体制弊端和学者自律能力下降的直接反映,其产生的主要因素有:第一,学术体制弊端。学术腐败产生的直接外因就是我国学术管理制度不完善和学术界实用主义心态过分膨胀。其一,行政与学术不分,职称异化。权力与学术结合,造成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现象。其二,学术评价机制不完善。一些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由于缺少对科学研究规律的认识,以至于科学研究的调控机制和管理手段不全面,造成了导向方面的失误,普遍存在重“量”轻“质”和重“奖”轻“用”的误导,加剧了学界功利心态的蔓延,使剽窃和粗制滥造之风愈演愈烈。第二,健康学风的缺乏。多年来,学界虽然开展了多种学术规范活动和打假活动,还有不少有识之士为打假而奔走呼号,但总体上看,学界仍缺乏健康和良好的学风。其一,学界缺乏实事求是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精神及平等对话的风气,缺乏在社会实践面前服从真理、修正错误的科学态度,学术研究的正面形象还没有真正确立,不能给年轻学人树立学习的榜样。其二,不以腐败为耻的社会风气仍然在学术界具有广泛的认同感,对于学术腐败现象,学界和社会总体上抱着宽容的态度,打击批评不力。学术打假没有像社会上声讨、打击假冒伪劣商品那样受到真正的重视,许多人在学术打假声中还自觉或不自觉地纵容甚或参与到学术腐败的行为中去。其三,学术媒体在学术批评和学术打假中表现不够坚决。第三,监督机制的缺失。学术管理体制上对学术腐败现象缺乏必要的监督体系和惩处措施。目前我国还没有制定系统的惩治学术违规的法律制度和完善的预防办法,各部门、各单位也往往是就事论事,对学术腐败问题揭露不及时,防范制止不力,即使发现了腐败现象,对相关者的惩处也多以批评、教育或者扣发奖金为主,有的单位甚至是不了了之。
学术腐败虽然不像假冒伪劣商品那样会带来人身的直接伤害,但其恶劣影响更大,对社会毒害更深,我们必须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以便能更好地惩治和预防学术腐败。首先,学术腐败现象的蔓延不利于学风建设,弱化我国学术水平的提高和与国际学术界的接轨。学术腐败现象的蔓延一方面造成学术泡沫及学术竞争的恶性膨胀,导致学术研究上及编辑出版商的人力、物力的低效率和高浪费;另一方面,它破坏了学术研究的规则,腐蚀了学术队伍,损害了学术研究的声誉,造成了学术界和学术出版界的混乱,也使真正的有价值的学术贬值,正直学者的尊严和权益受到挑战,既不利于我国良好学术风气的形成,又阻碍学术人才的成长和学术大师的产生。学术腐败使学术走向异化,“假作真时真亦假”,其长期的和全方位的侵蚀必将对我国科学文化和教育事业带来负面影响,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销蚀、破坏作用。当然,在更深层次上,学术腐败还会遏制我们民族思维能力和思想水平的提高。中国学术文化必须走向国际学术舞台,加强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而学术腐败现象不利于我国良好的国际学术形象的塑造,同时也影响和减缓中国学术界与国际学术界的接轨进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