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雷 七宝中学高三
从人人都知道的哈佛、耶鲁到并非人尽皆知的深泉学院。在距离神州大地算不上太近的这片土地上,遍布着充满个性的高等学府,为美国历史与世界历史源源不断地输送着一个又一个光辉的名字。毫无疑问,本次采访团所访问的美国名校都是培养精英的主力军,在进行了有一定深度的调查走访和亲身感受后,我们有信心以我们自己的视角对美式精英教育做个真实扫描。
身未动,心已远?
在高考独木桥前的茫茫人海之中,你应该早已耳闻大洋彼岸的大学教育了吧。身在上海,汤玫捷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了吧。在试卷与教辅书的包围下,又有多少人“身未动,心已远”了?但又有多少中国学子真正地亲身到访、亲身感受,能用理性客观的叙述与议论为我们呈现出一种真实而又完整的美式教育呢?中国学子,究竟应该怎样面对美国的高等教育呢?
不论你是和我一样,正在为获得一份offer而努力或备战高考做着紧张的准备,还是和许多父母一样,为自己子女的前途奔波忙碌。我们都体验过中国的教育,也多多少少听说过美国的教育,至少有了自己的一份评价。有的大学者在谈到美式教育时也常常以偏概全,引起一番激烈的争论。比如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在湖南大学的一番话,指出了美式教育并不是那么的“Wonderfu1”。对于中美教育的差异,《文汇报·教育周刊》上常会出现一些相关的内容。例如《让教授一辈子认真给本科生上课》,深入剖析了“文理学院”这一名词。而之后的“文汇深呼吸”栏目还在头版进行了系列报道《换个角度再看“洋高考”》。在读完那些报道之后,相信任何人都不会再停留于人们津津乐道的“出国留学”的表面。如今,我们随着《新民晚报》和“学美留学”亲身探访,更是要深入当前极为火热的留学市场,关注未曾被关注的细节,揭露未曾被揭露的要点。
钱钟书笔下的“围城”,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很多时候,我们以为只有自己的同胞才会挑灯夜战,奋勇刷题,争当“学霸”。但美国名校中的各路精英也早已身经百战,经过了淬炼,都是为你带来巨大压力的“异域学霸”。
在美国名校,你要明确团队的力量,更要明确个人的价值。学会合作,学会领导。我们缺失的社会服务经历、课外活动经历让我们与世界各地的同龄人拉开了多大的差距?我们除了成绩与学习能力,还应该养成哪些一般人所不具备的能力和气场?美国名校又是怀着怎样的信念培养每一个社会公民的?
从中国社会到美国社会,远远不止横渡太平洋那么简单。从中国尖子生,到美国的精英毕业生,更是远远不止换了一个环境,换了一所大学那么简单。下面,我们将撷取几个有关美式精英教育的几个Hot Word[1],不仅在北美大陆上着落,更要一步一步踏进美国教育的中心。
做独一无二的雪花
也许当一堆同学在联机对战时,你正躲在角落里研究化学反应原理;也许你吃饭的时候最讨厌用叉子和刀,而是偏好用手来解决一切问题;也许你对美国人挂在口头上的“IN GOD WE TRUST”嗤之以鼻,没关系,美国学校的大门并不会因为你的特立独行而对你紧闭。在无数所学校的校园参观行和招生信息会上,所有人都提到了“diversified”、“unique”这样个性极为强烈的词语。对于美国的校园来说,多两个“捣蛋鬼”、“异见者”并不是什么坏事。他们希望看到的,是学生们摒弃任何种族偏见和国籍偏见,一起坐下来商讨与解决问题。他们希望看到的是,在校园的一隅,既能看到本土学生在锻炼身体,也能看到国际学生开展社团活动。
不过美国的老师实在是太欢迎“活络”和“出格”的孩子了。在采访过程中,一位招生官说到,如果一个教室里坐着的学生从小都一起长大,互相知根知底,又正在学习同一领域的知识,那必然不会有太多创新的想法,不会有尖锐的争执。这种课堂里,学生永远学不到什么叫作“其他民族”,什么叫作“其他国家”,什么叫作“国际合作”。民族和文化融合随着信息科技发展而不断推进的今天,这种学生是过时的,无用的,效率低下、缺少价值的。这正是他们招收国际学生的初衷之一。
招生官和学校的最高规划层面觉得这招会奏效,不过实际情况还是要看学生的反馈。为此,我们一路上不断询问各个学校的学兄学姐们对于国际学生的看法。讲到国际学生,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比例一点都不小”,在校园里到处可以看到。他们说,的确有国际学生因为语言和生活习惯上的问题在留学初期遇到了不小的阻力,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大家庭的温暖和照顾,他们一般都能和学生群体相处良好。他们觉得,很多国际学生都像The Big Bang Theory中的Raj一样,可以一起讲只有native speaker才听得懂的笑话,可以对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畅所欲言。他们说,没有国际学生,他们也许真的无法知道印度人对牛敬奉如神,无法知道其实许多中国人拿筷子的方式和在唐人街参观时挂的教学图示不一样,无法知道如非洲和南美那样狂野的大陆上正在发生着那些只有电影屏幕上才能看到的传奇。
不过,对于本地学生来说,国际学生的文化艺术品位似乎“不咋地”,在一些与政治体制有关的问题上也自然不无分歧。但是,请每一位有志向出国留学的同学们记住,有争论才有深刻全面的思考,有深刻全面的思考才有真正意义上的成长。美国同学一时的偏见和误解,并不代表他不欢迎你的加入和到来。在哈佛、耶鲁、斯坦福这样的名校里,种族主义者也许可以自组一个社团,但是通常并不会受到大众的欢迎。只是有时,一些打出“同乡会”旗号的社团人气还挺旺。
然而,个性在某些体制中是“成长的野草”。
喜爱追根究底的同学,常常会有这样的感受:在幼儿园和小学,你会因提出“为什么”而受到老师和同学的热烈鼓励,但进入了初中,仿佛是换了一个世界,没有人再为你的探究精神鼓掌喝彩。
个性带来的,是不同之处,是意见交锋,是行为冲突,更是思想升华。所以,对于美式精英教育而言,首先想对学生说的就是“请保留你的个性”。
东西南北中 校园来共融
美利坚合众国能拥有今天的成功,靠的绝对不仅仅是首批登陆的欧洲人,也不局限于土生土长的印第安人。在美国短短200多年的历史中,有非洲人在这块土地上辛勤耕作,有亚洲人在这片土地上铺设基础设施……尽管今天在美国的部分地区仍然存在以白人社群为主导的种族歧视主义,但是在当今美国的高等教育系统中,平等绝对是一个首要元素。为了推进“平等”的价值观,美国学校采取了诸多措施。在美国,无论是上课还是住宿,作业还是考试,对于任何民族的人来说都是一样的。很多学校在大一的课程中会安排不同种族的同学生活在同一间寝室中。毫无疑问,生活习惯上的冲突是难免的,信仰和思想的冲突也是难免的,但若是双方中的任意一方先行发起挑衅,一定会遭到极为严重的处罚,同时,量刑中是绝对排除种族考量的。
美式精英教育对于平等的重视并非无缘无故。美国社会在市场经济的长期作用下,逐渐形成了对弱势群体极为不利的社会制度。出于对市场经济原则的考量,政府一般不会过多参与保护弱势群体的措施制定,而对于弱势群体的照顾则多是出于个人的爱心与意愿。如果一个大学培养出的精英没有平等的意识,而是高高在上,桀骜不驯,那么对于社会的稳定就会有极大的影响。
平等教育的另一大意义就在于告诉受教育者,当精英走上了世界这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是不得不放下身段的。它完全有别于盛行于中国的“造神运动”,清晰地表达着“是人非神”的主旨思想。
在斯坦福、哈佛、耶鲁的校园里,你可以看到国际学生和本土学生一起骑着自行车畅谈,在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的校园里,你可以看到四五岁的小朋友在和大学生一起玩耍。这些,都是平等教育的“惊艳”成功。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要是经历这一段教育,必能在为人处世方面化坎坷为通渠,化干戈为玉帛。
平等精神还可以在大学校园的许多角落里看到。你可以观察学生与清扫工不小心撞在一起时的场景、教授与学生迎头相遇的场景和各种人相遇时的表现,你会发现,虽然大家从事着各行各业,对人类社会的付出有所差异,自身的素质也有所不同,但在相互见面时总是拥有一种“惺惺相惜”的平等的感觉。
事实上,平等精神还存在于校园与社会之间。耶鲁大学的教授Wi11iam Deresiewicz在2008年夏天的时候于期刊The American Scholar(美国大学教师)上发表的文章The Disadvantages of an Elite Education—What the Ivy League won't teach you(精英教育的劣势——常春藤名校教不了的东西)开头就反思了精英教育造成的社会地位不平等:
我到了三十五岁时才突然认识到我的教育可能存在一些漏洞。我刚刚买了房子,需要安装水管,请来的水管工就站在我的厨房。他个子矮小、结实健壮,留着山羊胡,戴一顶红色棒球帽,说话操着浓浓的波士顿口音,我突然意识到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对人家讲话。在我看来,他的经历是如此陌生,他的价值观是如此难以预测,他的语言怪异难懂,在他开始干活前,连和他闲聊几句都不可能。我十四年的大学教育和在几所常春藤大学工作的经历使得我傻乎乎站在那里,笨拙不堪,尴尬不已。有个朋友称这种现象为“常春藤错位”。我可以用外语和其他国家的人侃侃而谈,却无法和站在我家里的人说两句话。
这位教授著文颇多,经验丰富。从他的文字之中我们也可以窥见,平等思想和自我批评的精神早已深入到精英教育之中。
合作讨论 教学相长
你还是习惯一节课听老师讲40分钟,自己只负责记笔记?要是课堂上你完美解答一两次老师的问题你还会觉得沾沾自喜,满脸放光?呵呵,也许在进入美国大学之前,你先得学会适应一些新事物了。
在美国的大学,上课的模式会深度颠覆你一直以来的观念。它既不是四十人的讲座式课程,也不是拿着一张卷子或练习解说的练习课,更不是一对一教学的深入解说。
对于普适性极广的如微积分、基础物理、写作技巧等几乎人人参与的课程,教学一般由讲座课和作业辅导课组成。讲座课纪律并没有人管理,但是基本的安静是能够保证的。在讲座课上,知识的传授主要是由教授完成的,但是这并不代表教授不会注重学生的提问和发言。相反,任何有价值的问题都会得到详细的解答。若课时因此延误,教授也并不会有所顾忌。不过,尽管美国本土学生从小就接受以培养critica1 thinking能力为重点的教育,也常常无法提出极为出色的问题。在耶鲁的Open Course录像中,曾经出现过极为尴尬的情况,教授把相对论方程式写错了,但却没有人指出。或许,你可以做好准备,在讲座课上举起你的手,指出教授的问题所在,打造更完美的课堂。请你记住,一堂成功的课,永远是教授和学生一起打造的。
而所谓的作业讨论课,则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指定导师的带领下完成专题作业和专题学习。但是,导师并不是唱主角的人,而唱主角的恰恰是小组里的同学。前面提到的多样性在这里又发挥了作用。在同一个小组中,来自世界各地,在不同教育体制与教育系统中成长的人们将会针对共同的疑惑提出各自的解决方式。这样的学习模式,不仅拓展了学生的思路和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一般而言,不到万不得已的关头,学生小组内部讨论总是最为主流的解决方法。而导师,则主要负责评估和解答小组内共同的疑惑。
不过,在作业讨论课之外,很少可以找到一群一起学习的同学相互解答疑惑。那学生们又可以去哪儿呢?告诉你,教授的办公室和家都是学生们的热门目的地。在耶鲁大学,许多本科生教授的住所就在纽黑文那块绿油油的大草坪的附近,距离学校仅咫尺之遥。不要说去问问题,就连聚会也是常有的事。对于教授来说,学生们那些高质量的问题能为他们补充灵感,找到自己上课时的疏漏,因此,他们常常可以花上一大段空闲的时间来回答问题。不过请注意,一定是高质量的问题才会受到热情的对待。
前面说的大多是大课的情况,现在我们来看看专业课程。在美国,尤其是在斯坦福,老师占的比例极大,甚至可以达到学生的三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在这些课堂上,老师和学生坐着一样的椅子,围着同样的桌子,看着无异的书本,谈着一致的话题。任何的讨论和思考都是一场直播秀,每一个人的思维和神经都会被调动起来。在这样的课堂上,优先级最高的并不是记笔记、理解知识点,而是积极地参与讨论,不放过任何人的任何疑惑与解答,一旦有问题就马上提出。
对于最多十个人的课堂来说,学习是一件极为惬意的事情。来自斯坦福的学姐就对我们说,在这样的课堂上,教授们顾忌得很少、发挥得很多。小班化的教学使得每一个人的思路在任何时候都能追上整个班级的思路,为深入学习赋予了无穷的可能性。
事实上,只要你愿意,教授和你的关系还可能像亲人一般。由于平时对于繁琐的日常事务如作业批改等涉及较少,同时又有极强的责任心,在做专题研究和开展活动时,教授可以为你打通很多障碍。比如本次接待我们团队的学姐就是在教授和其他导师的协助下,开展了面向中学生的专题夏令营,教授会为学生找来教室,也会答应辅导几节课程。
总而言之,在美国的精英教育体制中,授课人的地位绝对不是高高在上,而是和学生们极为亲近的。他们都十分关心学生的成长,他们知道教育因人而异的道理,他们一直追求着传授知识的真谛,也一直对学生保持着最大的尊重。身处物质条件丰厚的国家,在美国大学优质的学术环境中,教授们并不迷心于沽名钓誉,也不会过于注重物质生活。这也更加保证了学生们享受到的最终教育。
从学校层面来说,美国大学通常会在大一期间安排最优秀的教授和讲师进行教学工作。美国大学一贯且一致的信念是,基础是最为重要的。大一期间的基础课程,如基础化学、基础生物等课程甚至会由校长或诺贝尔奖得主亲自教授。从这里更可以看出,美国大学的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他们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常常会表现出“欢迎随时拿问题来烦我”的态度(一般是指通过E-mai1)。
当然,平时如果真的有问题,更推荐你去问助教。教授除了上课,更有科研的工作,所以日程表可没你想象的那么宽松。还有的时候可能教授的思维太过艰深,根本无法回答你的问题。冯·诺依曼在讲完一次微积分课后有学生便向他提出了问题:“教授,黑板上最后一题的答案是怎么来的?”冯·诺依曼看了一眼后说“ex”[2]。学生摇摇头,冯·诺依曼也急了,说:“小伙子,你到底要我怎么办呀?我不是已经用两种不同的方式[3]告诉你了吗?”
总之,合作讨论、教学相长是美式精英教育的核心之一。
“手牵手”才能“走更久”
招生信息会上,招生官在讲解很多问题的时候对台下那些学生们仿佛都极富信心,以一种一笔带过的语气完成回答。不过,在讲到校园生活中的合作问题时,几乎所有人都能够注意到招生官加重的语音和放慢的语速。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不管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高中阶段的竞争都是如火如荼的,尤其是重点高中(或者说美国部分精英私立学校)中的竞争更是让人难以想象。在严峻的竞争环境中,任何体制下成长起来的学生都会养成近似于“恶性竞争”的品行[4]。而这,正是美国大学最为深恶痛绝的学生陋习之一。
与高中阶段学习不同,大学阶段的学习极为渴求以小组形式解决实际问题,而且在针对个人的评价标准中,团队协作能力的比例也随着年龄的提升以及另一个重要的实际情况——学生即将踏入只有协作才能成功的社会而提升。
那么,要进入大学成为优秀的“大学生”,我们要先改掉哪些“陋习”呢?首先,我们要摒弃“分数至上”的不二法则。在很多美国学生看来,中国学生的确很了不起,他们能把GPA修得很高,在会讲中文的同时还能把英文讲得很好。但中国学生很少跟他们交流。很多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喜欢找老乡抱团取暖,“上课中文侃大山,下课中文买午饭”是极为常见的现象(主要出现在排名较后[5]的美国学校中)。但这并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是中国学生做了实验不愿意共享,得出的解法不愿意讲述给其他同学听,考试的时候总是向别人抱怨考得不好“要不及格了”,最后拿的是全班数一数二的成绩……种种“学霸遗风”,把其他学生吹得透不过气来。
其次,我们要杜绝个人主义,我们一定要再次明确合作的价值。在全球化竞争,人人各有所长,甚至可以说是人人都奇葩的年代,我们不可能在自己一米几高的身躯中包罗万象,不可能既解释得清为什么普遍情况下市场经济最为适合各地,又能清清楚楚地记得古文字的演变过程。只有参与到小组中,与各式各样的人一起讨论问题,拥有最广阔的眼光,才能让自己有最大的收获。
的确,如果你初到美国,你会发现这里人的生活方式、娱乐品位甚至三观[6]都在你的想象之外,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很难融入本地学生的社交圈。但是很多人就放弃了尝试,开始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寒窗生活。其实不必这样,多和国外同学谈谈生活中最基本的问题,很快就可以找到一些共同话题。
在精英级的学校中,个人的力量的确很强,可一根筷子再怎么坚挺,也无法在强大力量下比一摞筷子更加坚挺。如今,你就是一根筷子,而强大力量便是全球的迅速发展与融合。这样的世界中,老实告诉你,手牵手才能走更久。
立足美国 走向世界
在如今这个出国已然成为浪潮的时代,美式精英教育已经不再有它那神秘的面纱,逐年增多的出国留学生为我们带来了大量的信息与资源。留学当然非常轻松简单,然而想要进入一个优秀的大学,拥有有前途的专业,需要的不仅仅是美国这么一个地区的人力物力。立足于美国这个拥有全世界最好大学资源的地方,再走向全世界这样一个宽广的舞台。
毋庸置疑,美国的大学教育系统很完善很顶尖。而这么多优秀的大学必定会造就无数优秀学子。于是,就业这一个老套又必不可少的问题一再被搬上台面。美国普通高等学校近4000所,在校大学生约1 700万人,每年有超过400万的大学生毕业,面临极大的就业压力,其中中国留学生不占少数。在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即使是哈佛、耶鲁等常春藤名校毕业的中国留学生,也常常找不到工作。
一个重要的急需解决的问题就立足美国,走向世界。这意味着留学生的眼界与思路并不应该被局限住而应该放眼宽广的世界。纽约大学是美国东部一所著名的大学,纽约大学充分体现了立足美国走向世界这一思想,在世界各地都设立了大学教学点,并且在阿联酋阿布扎比设立了纽约大学阿布扎比分校。而纽约大学的上海分校也将在明年也就是2013年宣告开学。纽约大学的这些举动给学生们提供了极多的选择。纽约大学本部原本因能在华尔街找到实习机会而备受追捧,然而如今,学生们可以在全球最繁华的三个都市中自由学习工作,找到更多的机会。这就是纽约大学立足于美国本部,开展全球战略的策略,不仅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与生源,更能找到更多更好的教授来提升教学的质量。
其实,并不仅仅是美国高校应当做到立足美国走向世界,我们中国本土的优秀大学也应当效仿美式精英教育一样,做到立足中国,走向世界。华师大与纽约大学合作展开的纽约大学上海分校就是一个很好的先行者的例子,也是典型的中外合作办学的例子。目前中国的几所中外合办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以及西交利物浦大学都有提升的空间,例如教育主权的开放,对于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估,以及招生问题等。
那么,为了能实现立足于中国国情,完成走向世界这个目标,上海纽约大学又向纽约大学本部做了许多的借鉴与模仿。纽约大学的世界化大目标中,让学生拥有充分的世界公民意识是十分重要的一环。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要求学生拥有开阔的胸襟来容纳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文化内涵,同时学校应当开放自己来吸纳其他高等教育的优势与经验。每个国家的高等教育都植根于国家的文化,因此民族化也是世界化的基础。美国纽约大学在处理好这两个方面有着许多的经验,首先是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纽约大学针对阿布扎比分校的老师与学生的高流动性,进行了全球性的教授招收,并且让学校最优秀的教授们四处奔波讲课,让学生在哪里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教学。而在学科的设置上,纽约大学也依当地的国情对学科加以调整,为学生们提供了适合每一个不同国家的经验与体会。
美国纽约大学在立足美国走向世界这一点上拥有超前的意识,值得我们的中外合作大学借鉴。
漫漫升学路 高中很辛苦
很多同学现在已经知道了有关美国高中的“毁童年”的真相。不过还有许多同学仍旧以为只有自己生活在水深火热的学习生活中,所以在这里略写些真实素材,以飨各位。
对于世界范围内的小学教育来说,由应试教育体系向评价体系靠拢的进程是在逐渐推进的。不管是在北美的美国、加拿大,还是在欧洲的英法德甚至是瑞士,学生都在接受着比往届更多的课堂测试与笔试考核。这种变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许多新兴经济体都在依靠工厂化的应试教育培养出了大批标准化人才的事实而决定的,这些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崛起以及人口迁出的力度都让发达国家有些措手不及,也让我们重新考量一下自己的基础教育系统有没有出什么太大的问题。
应试教育最为普遍的地区便是东南亚地区了。日本、韩国这些国家自身的应试体系已经极为成熟,再加上来自中国与印度地区的压力,东南亚地区的国家似乎都在应试教育这一方面齐头并进。而中国港台地区也在大陆地区的人才竞争优势压力之下大步向前,在应试教育的要求上必须下得了狠心。总体来说,东南亚地区的小学生都已经基本告别“轻松无忧的童年”,只不过经济更为发达的地区能享受到更加丰富有意思的社会实践机会罢了。
不过就算是在逐步推进,由于人口密度比东南亚地区少得多,欧美的竞争压力还是无法剥夺小学生的幸福童年。在这样的宽松环境下,许多亚裔,尤其是华裔学生的家长也会单方面给孩子施加学业压力。竞争意识的产生并不是杞人忧天,因为在美国,进入一所优秀的私立高中对于最终冲刺一所名牌学府来说是很重要的一环。进入一所优秀的私立高中,要求简直就和进入一所名牌学府一样,不仅需要极佳的学业成绩,更需要社会经历以及个人特长方面的突出表现。高中阶段,如果学业表现一直一般,就可以开始完整地规划职业道路了,因为毕业并不是什么难事。如果想要冲刺好的大学,那真的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美国大学既然要求了那么多课外项目,那一定会有很多课外项目可以参加。有哪些含金量高的项目呢?有奥林匹克科学活动。大致跟中国的五大奥赛性质差不多,都是笔试成绩佼佼者专属的课外活动,有许多的集训和比赛。对于这些佼佼者来说大多是要参加AP等高阶考试的,于是作业的量也并不会少。所以,晚上11点、12点睡觉是经常发生的。还有美国高中十项全能冠军队,每年美国教育部都出一个题目,具有组成十项全能冠军队的高中从暑假的六月份开始训练,一天3小时,一直到翌年的二月份的县级比赛,然后州级……直到国家级比赛。这就是说,一个被选上参加全国十项全能冠军赛的高中生,从开学后,除了正常七门课以外,还有2小时到3小时的训练。5点开始训练,8点结束,回家再吃一小顿饭,接着做AP和IB的作业,夜里12点根本不可能睡觉。
为上海博物馆的建设捐赠的罗斯福在美国也拥有一所自己基金会旗下的私立高中,每年她都会组织学生到中国来进行文化课题的调研,并最后在上海博物馆召开总结会。那些学生群体中“北大清华目标班”的同学常常是在这样的大型活动组织中身兼数职,忙得不可开交。一会儿在负责资料的统计,一会儿又在负责设备的调试。事实上美国精英阶层的教育,早早就在高中阶段逐渐形成了。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高中阶段就通过SAT考试或其他途径出国是不是上策呢?对于自制力强、目标明确、适应能力强的学生来说,虽然成本很大,但是通过多年在美国本土上的学习与生活经历,可以为大学申请增光添彩不少。但大多数学生都是“单刀赴美”。但如果在青少年时期被一些不良文化所影响,又缺乏家长的监督和管教,其结果必然就没有那么圆满了。
综上所述,美式精英教育之路并不是为所有人铺设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每天睡大觉不听课的人最终很少有能走入名校课堂的。这也是勉励我们继续努力的因素之一。
略懂万事 无所不识
看过电影《赤壁》的同学一定会对下面这个场景很熟悉——在每次突然出现意外情况没人能够解决时,诸葛亮就会冲上去伸出援手。成功解决问题后在旁人啧啧称奇的时候,诸葛亮一定会一边捋胡子一边娓娓道来“略懂,略懂”。
尽管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不可能精通音律,也不太可能给小马接生。但在现下社会,要是只懂社科知识,对理科一窍不通,或是理科极为强大,对文学、音乐、社科一概以“不懂”敷衍而过,这些都是不行的。在许多美国大学看来,“略懂万事”是走向精英的基础,许多国家的精英教育是以博雅教育作为基础的,其理念并不是灌输给学生全方位的知识,而是借由这些基础知识,给学生更多选择的空间。充分重视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找到最终人生发展的方向。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将能够拥有更加全面、更加广泛、更加明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也更加容易拥有融合不同学科知识的能力。
美国大学的博雅教育并没有一直沿袭古老的体制,而是在不停地发现自身的问题,不断改进、不断发展。哈佛大学的通识课程曾采用的是知识广度,而非深度的理念,即包含数理、文学等的“全方位”学习。自1980年来,学校逐步把通识课程移为各院的核心课程(Core Curricu1um),该核心课程共分为以下十类:外国文化、历史A、历史B、文艺A、文艺B、文艺C、伦理、科学A、科学B、社会分析,需要学生逐个通过。
2001年,在“9·11”恐怖袭击的阴影下,哈佛步入了新世纪,当时的哈佛校长劳伦斯·萨默斯肩负起了更为重大的课程改革任务。他当时对于哈佛的核心课程体系有一些质疑,觉得其针对只是广度的培养应该往深度里走。在其多次采访与演讲中提到“为什么在当今社会,学习人文学科的学生需要了解更多的知识,尤其是生物学知识,并且为什么他们需要在逻辑阅读方面能更加游刃有余”。在他的主持下,哈佛的博雅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加深。2003年,这位校长让四个学院对哈佛教育进行了一次自检,并在2005年推出了一份“体检报告”。报告严厉批评了核心课程体系的弊病。因此,哈佛开始采用和其他美国学校相近的新制度,学生必须在三个大方面的课程中各自修满一定的学分,与之前不同,学生们多了许多选择的自由,但通识教育最终涉及的“广度”并没有因此而衰减。
在劳伦斯的坚持下,课程改革十分顺利。《纽约时报》教育版刊发了一篇长篇文章What Every Student Should Know专门叙述改革的经过。在改革时,劳伦斯还提到他鼓励学生走出美国的国土,到世界的舞台上感受知识与文化的冲击。可惜的是,由于出言不逊,公开宣称“男性天生胜过女性”,他最后被赶下了校长的职位。
他在临走前,最后一次走上了哈佛的演讲台,发表了题为《再见,祝好运》的演讲,他说:
自从56个月前我发表上任讲话以来,我学到了很多——关于高等教育,关于领导艺术,也关于自我完善。在我看来,现在与5年前不同了。今天的哈佛毕业生正在进入的世界和管理人员当年所进入的世界相比已是大相径庭了。
现今世界,机遇对于这些人来说是空前的:他们知道如何教子女阅读;他们知道如何组合投资;他们懂得基本存储单元和像素概念;他们能掌握各种法典、传统信仰、计算机平台、政治观点并在其中游刃有余。
同时,现今世界,一些人越来越落后于时代。这些人没受过教育、深陷于贫穷和暴力,平等机遇对他们而言,仅是一句空话。
科技进步正在使我们能够探索宇宙的边陲、物质最基本的成分及生命的奇迹。
与此同时,今天,人类所做的及没能做到的事情,不仅危害到这个星球上的生命,也危害到该星球的寿命。
全球化正在使地球变得愈来愈小、愈来愈快和愈来愈富有。尽管如此,9·11、禽流感及伊朗提醒我们,更小更快的世界决不意味着其更安全。
我们正处于一个知识爆炸的世界之中,不过,迫切需要智慧。现在,在(新闻采访的)原声摘要播出变得愈来愈短,即时信息淘汰了杂记文,个人生活变得如痴如狂之际,这个世界还是需要能够深思的大学生。
考虑到这些理由,我过去信仰,而今天甚至更加强烈地信仰大学独特的、无可取代的使命。
大学是人类把不可或缺的智慧世代流传的殿堂。就人类所有公共机构而言,仅仅大学,能够超越当前的准则,注意到未来的可能性;能通过目前的判断,注意到突发的机遇。
哈佛在大学中间,鹤立鸡群。凭其伟大的传统、因袭声誉及其非凡的300000校友网,哈佛的潜力前所未有。
可是,就像伟大和自豪的国家在其鼎盛时期一样,它们必须克服一个完全不能掉以轻心的危险因素:它们传统的绝对强势将会导致谨小慎微、追求内部特权及自满,这将使它们不能与时俱进。(www.xing528.com)
今天,哈佛正处于其历史的转折点。此时此刻的自然倾向是,把贪图舒适和随波逐流凌驾于进步和方向性之上,但,这可能是错误的。大学无与伦比的资源——人力、物力、财力——要求我们远见卓识和勇敢地抓住这个时机,否则,将会坐失良机。我们能推动将会被历史永世铭记的伟大的事业。如果哈佛能找到勇气来改变自己,它就能改变世界。
在这篇演讲中,他虽然没有直接提到自己主导的课程改革,但还是提出了教育改革对于哈佛的重要性。如今,离这篇演讲发表又过去了8年,世界又发生了那么多的改变。看起来,似乎博雅教育正在带来冗余的知识沉淀,但是其对于精英教育的意义是非凡的。
我能被领导 更能做领导
精英教育中,不可避免地要培养学生的领袖气质,领袖气质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就是“领导力”。一位斯坦福的学生在我问及她对领导力的理解是什么时,她说,是一种照顾大局,能够把控所有细微因素以控制全局的能力。她还说到,要拥有这种能力,不仅要多去领导别人,也要多被别人领导。
在美国大学中,所有学生都有许多培养自己领导力的机会。不管是由学校教务处批准的社团,还是组织寝室里的狂欢派对,不管是四五人的小规模聚会,还是上百人的大型活动,学生都可以主动请缨担任组织者。由于组织活动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美国学生评价体系中的地位十分之高,所以高阶层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多少也是组织或参与组织过几个活动的。而在进入大学之后,组织活动的可能范围又进一步拓宽,学生组织活动的积极性也会进一步提高。这就是为什么美国校园内除了学习之外,各种活动极为活跃,香火不熄的原因。
在暑假期间,美国校园里都会出现许多来自世界各地参加“名校夏令营”的高中生,甚至是更低年级的学生。这些中学生挂着挂牌,住在假期间临时空出的宿舍中,坐到如假包换的名校教室中聆听“真材实料”的名校教授上课。很多时候,大家都会以为这些夏令营是美国名校官方为了吸引优秀青少年而举办的,其实不然。实际上这些夏令营多是由学生一手操办。
为什么学生会办这些夏令营呢?比如说这位学生本学期上了某位教授的课程,觉得这个课程很新奇、很有意思,这个课程又没有规模大到能上Open Course计划,觉得只有自己学校的学生上这些课实在是不过瘾,就可以问教授有没有兴趣在暑假里为中学生也上这么几堂课,人手募齐之后,就可以向校办提出申请,开始制作挂牌等证件,然后静候暑假里学弟学妹们的到来了。
事实上,类似的活动组织方式在中国的许多大学也能够找到,但是活动必须先得到校方的认可,参与的人员也需要很多。但最主要的问题是起步晚,经验少。比如在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举办的模拟联合国活动。不过从这些大型活动的筹备过程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当今中国学生不弱于同龄人的“领导力”。
领导力的养成并不只牵涉到“做领导”的环节,更多的是多参与他人组织的活动,事实上这是更重要的一环。就如同本次我们记者团要亲身到美国体验才能获得更为清晰的美式精英教育的印象一样,只有亲身参与了活动才知道怎样做领导,知道怎样才能让被领导的人感觉更好;只有亲身参与了城市的运作才知道怎样改善城市运作的流程。所以,美国学生参与组织活动是很积极的。
在笔者率领年级里的同学去参观诸如上海档案馆、城市规划展示馆这样优秀的教育资源时,很多人都是心不在焉,无所事事的。讲解员走在前,身边最多有五六个专心听讲的同学,剩下来的同学大多关心着什么时候能够回家,什么时候能够吃上午饭。然而,这些学校之外的课堂所展示与传授的东西,也正是领导力培养的关键。在一次又一次的认真的参观与体悟当中,许多人才会从愤青的道路走上奠基者和建设者的道路。
除了活动组织者,我们本次行程中还有幸请到了两位哈佛的校报主编来为我们做校园导游。他们说,哈佛的校园十分开放,只要你想尝试,就可以做。于是他们都尽心尽力进行了尝试,也都取得了成功。
美国梦的核心,就是通过不懈的努力都能获得最终的成功。领导力的培养亦是如此。美国名校自成立伊始就都在孜孜不倦地培养一代又一代具有出色领导力的人才。最重要的固然还是学生自己的努力,但名校提供的机会和氛围,也是必不可少的。
贡献社会 实现价值
许多招生官都提到,他们需要有“贡献意识”的学生。我们时常能听到“大学教的是思想而不是职业技能”的说法,而很多大学教授也对功利心越来越强的学生提出了警醒。
打开美国的大学网站首页,映入眼帘的一般都是最新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成果的应用。这些都与国内高校网站以行政新闻和媒体报道为主的内容大相径庭。2011年是MIT的150周年校庆,在参访期间MIT在学校大堂仍然挂着“MIT+150”的巨幅海报,海报上是MIT主导开发的革命性成果。MIT的招生官说,他们想要的学生,不是只能够在试卷上写下答案的学生,而是能够动起双手,亲手解决问题的学生。在这一点上发挥到极致的是另一所世界闻名的美国高校深泉学院。深泉学院地理位置极为偏僻,距离最近的小镇也有一小时的路程,通信靠的是无线电和卫星服务,在冬季时常断绝与外界联系。学生主要依靠学校自有牧场维生。在深泉学院,学生在自我统治的情况下被分配到不同的工作岗位下,亲手解决一切问题。诸如农场被淹,大雪封路,奶牛生产,只有人来通知你,没有人告诉你怎么做。深泉大学一共只有两年课程设置,毕业生仅能获得副学士学位,但是转出的学生却受到名校的青睐。因为深泉的学生都参与过学生自治、农场劳动和应急处置等在这个时代极为难得参加的事情。更多的学生会选择为自己设立隔年计划,进行社会服务,然后再回到美国的城市中大展身手。
在欧美国家,奉献社会是衡量一个人优秀与否的标准,是评定一个人道德与潜力的标尺。很多欧美大学都以奉献社会作为精英教育的主题。
欧美大学往往从录取就开始观察学生对于社会的热爱与贡献能力。美国大学提供从硬性标准(SAT、SAT II、ACT、TOEFL等)和学生能力(社会实践,社会贡献,社会活动等)这两个方面来评定学生从而提供offer。以MIT以及MIT教员口中的对门竞争学校哈佛为例,这两个学校都以其对美国的贡献与帮助闻名。他们从录取学生开始就把奉献社会作为重要考核标准。2005年SAT尚未革新时,有3200位SAT满分者申请哈佛大学,结果,有56%的哈佛录取学生分数并未达到1 500分(即是现在的2 200分)。在名牌大学,尤其是像哈佛大学这样的学校,录取的并非是“好学生”,他们录取的是将要贡献社会、贡献世界的人。
一个白人女孩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富裕到她一辈子不工作也可以衣食无忧。这个女孩学习一般,因为她几乎把全部的课余时间用来做志愿工作了。另外,高中的暑假,她也没有去哈佛大学暑期班、哥伦比亚大学暑期班或者宾州大学的暑期班学什么大学预科。她天天在Dunkin,Donuts打工、挣钱。挣了钱,也不是攒学费,而是捐给拉丁美洲两个穷苦的孩子上学了。这个女孩在大学essay里写道:
是的,我的父母有钱,但如果我从他们那里要了,捐出去,那是他们的慈善而不是我的。这三个暑假是我对社会的贡献。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在申请美国名牌大学时,尽管每个学校的标准不同,但是他们要的人几乎无一例外,就是一个特殊的你。短短的申请材料中,如果你能表达出你的不同,与千千万万的申请者不同了,祝贺你!记住,SAT 2 200与2 400没什么区别。别费心了。在申请者中,有几千人跟你同样的分数,无论是2 200还是2 300。
而MIT更著名的是其整个校史上对美国整个国家的科技与人文做出的杰出贡献。MIT在2006年Washington Month1y期刊里“对美国最有服务及贡献的大学”排名第一。而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MIT已经发展成美国乃至全世界极为重要的高科技知识殿堂及研发基地。由于二战和冷战的原因,美国政府在自然及工程科学上大量投资,使得MIT在这段时间内迅速发展。在过去50多年MIT也为美国政府制造许多威力极大的高科技武器。20世纪MIT最主要的成就是由杰·弗里斯特领导的旋风工程,其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能够实时处理资料的“旋风电脑”,并发明了磁芯存储器。这为个人电脑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而在1980年代,MIT大力帮助美国政府研发B—2幽灵隐形战略轰炸机,显示出先进的“精确饱和攻击”能力。MIT就此赢得“战争学府”之美誉。
MIT的成功之处并不仅仅是其“战争学府”的美誉,MIT为整个社会创造了无数新兴科学技术。2007年1月,一位麻省理工学院生物系教授发现了一组最新的核糖核酸(RNA)纲,这对于未来基因的组合来说是一个重大的突破。2007年4月,麻省理工学院电机系的一研究队发明了不用电池就能使用的笔记本电脑,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会轰动整个电子市场。2007年5月,麻省理工学院一组太空科学研究队发现了宇宙中最热的行星(2 040℃)。2007年6月,麻省理工学院宣布,他们已经运用电磁共振技术,不须使用电线,就能隔空传输电力,让一只六十瓦的灯泡发光。这意味着手机、笔记型电脑等小家电,可以无线充电,无须使用电池或电座。
崇尚知识是一种优良的品德,但是学会贡献与学会应用是更为宝贵与重要的。每一名精英,都应该有奉献社会、实现价值的精神和目标。
市场为本 校友共赢
在中国的高中阶段教育和大学阶段教育的体系中,公办学校一直处于龙头老大的位置。然而,在美国的US News大学排行榜中,公办学校不管有多么优秀,总是无法冲上前10。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最新排名中屈居21位,这与中国985、211工程名校的情况的不同极为明显。
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这样的框架是由美国这个国家的成长和美国大学自身的成长共同决定的。那原因是什么呢?
在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7]在亲自为PBS[8]拍摄的著名纪录片《自由选择》(Free to Choose)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
在美国的教育体系中有一个市场化程度很高的部分,就是高等教育。
[画面:达特茅斯校园]
这些学生就读的是达特茅斯学院,一所成立于1769年的私立大学。这所大学完全依靠私人捐助、捐赠基金收入以及学费运作。它拥有着极为优秀的声誉和历史。招入这所大学的学生中的95%都能完成本科的学业任务,并且获得一个学位。
[画面:弗里德曼教授解说]
这里的学生付着很高昂的学费,这学费基本抵偿了他们所受所有教育的成本。大多数学生用父母的钱来支付学费,也有些学生靠着达特茅斯或外界的奖学金就读,有些学生申请贷款来上学,他们需要在几年后偿还这些贷款,还有些学生在学年中或是假期中打工以补贴学费。
[画面:达特茅斯校属宾馆]
这个女孩正在靠自己的工作来支付学费。这是证明她重视受到教育的一个极好例证。
有了些想法的学生会让他们的家长像购物一样先到学校里来看看,他们在把孩子送出去前会先核查一下学校的情况。
这是一个教育的自由市场,大学在这里售卖教育资源,学生在这里购买教育资源。并且和大多数市场完全一样的是,买卖双方都被刺激着满足对方的需求。
对大学来说,他极力满足学生对于教育的需求,如果没法满足,那学生就会跑去别的地方上学。对学生来说,他们希望学费能花得值得。他们说,顾客,就和其他任何地方的顾客一样,他们期望着所花的钱能带给他们最大的价值。这里的成功大致就来源于此——学生十分明确地知道付出了多少,以及他们应该得到多少回报。
[画面:学生Regina Barreca接受采访]
他们会给你一张表单,上面写着上这些课程花了你多少钱,所以你心里明明白白,你可以把钱平摊到每一节课上。于是,当你看到每一节课是花35美元买来的,再想想35元可以办到的其他事的时候,你一定会逼着自己去那节课的教室里坐着。
[画面:弗里德曼教授解说]
达特茅斯的许多教学楼和设施都是在私人捐助或是基金会捐助下落成的。就像其他的私立大学一样,达特茅斯把纪念碑的“销售”和教育的供给捆绑了起来,互相促进着。
学生事实上会通过请求校友捐赠来获取一些生活的费用,他们也完全清楚未来将轮到他们来捐助新的学生。这又是一条教育的真正价值增值的途径。这事和通常的消费市场不太一样,不过学校还是一个市场,因为在这里,买家能挑选,而卖家得竞争。
但如果教育市场受到了干扰又会怎样呢?看看那些州立学院和大学吧。他们的学费真的算不上贵,他们只支付着所受教育的成本中很小的一部分[9]。这些大学吸引着如同达特茅斯学生那样好学的人们,不过还吸引着很大一群不同的人——他们的到来大部分是因为学费低、住宿费低、食物不错,还有一大群同龄人,他们将这里视作优良的栖息地。
来看看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吧。对那些把这里当作优良栖息地的学生们来说,去教室里上课更像是他们来到UCLA所要做出的牺牲,而不是他们购买的商品。
[画面:教授Darre11 Dearmone接受采访]
我们经常能遇到一些甚至无法与一般学生竞争的人。洛杉矶像磁铁一般,聚集着很多美好的东西:加州的阳光、好莱坞、比弗利山……但也聚集着我们经常遇到的那种学生。
[画面:学生们在UCLA草地上睡觉、在游泳池玩跳水]
用纳税人的钱来养活这样一所学校的初衷,是为了让每一个年轻人,不论经济条件如何都能够接受大学的教育。这里有来自贫穷家庭的孩子,但并不多。这里学生的主体来自中高收入家庭。但不管是谁,收入多少,都得交税来养活这样的学校。这并不是个光彩的事实。这完全不是公立教育的初衷——这里的学生正被那些永远接受不了大学教育的人补贴着。
UCLA的教职人员更倾向做科研,从教学中他们捞不到什么成就。此外,UCLA的本科教育并不如他们的体育运动那么出名,更不符合他们研究生所取得的高超的学术成就。
弗里德曼教授的这部纪录片主要宗旨是体现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在1980年播出后引起了强烈反响。当时片中提到UCLA的本科生毕业率仅为一半左右,远低于达特茅斯的95%。时至今日,UCLA六年本科毕业率已经达到或超过了90%,但在四年本科毕业的比例还是逊于顶尖的私立学校。
正如片中所说,美国私立大学精英教育的成功有其以市场化方式运作的一份功劳。在这样一个教育的市场里,所有的教育资源基本上都是“买”来的。在某网上曾经也有一篇帖子,是一个中国学生给自己算的学费账单,算下来,每节课要花掉的银子可一点也不少,所以除了少数花钱无忧的“富二代”,大多数的留学生都是勤勤恳恳地找着打工的机会,然后每节课都准时报到、认真聆听。
对于国际学生来说,美国的公立大学学费便宜不了多少。美国人口中的“便宜”,是算上了政府相应补贴并且和私立学校比较之后得出的结果。然而政府给予的预算却又在逐年减少。2010年10月5日,针对共和党的两点经济计划中削减教育开支的措施,奥巴马还特意做出了抨击。他说希望美国重回本科毕业率全球第一的宝座,“中国没有削减20%的教育预算,印度也没有削减20%的教育预算,我们正在与未来斗争,取胜靠的是教育。削减对八百万大学生的援助或降低我们对社区大学的承诺,就像我们士兵都已经冲上前线,我们却单方面命令他们卸下武装。”
尽管奥巴马所抨击的计划主要影响着社区学校的运行,但像加州大学这样的顶尖公立学府同样也遭受了巨大的压力。加州大学校长麦克尔·尤道夫在看到2012年由加利福尼亚州州长布朗签署的预算削减计划时,他感叹道:“尽管美国各州都勒紧了裤腰带,但是加州勒得比任何地方都更紧。”在这份计划中,加州大学的预算被夺去了6.5亿美元,并且如果政府取得的财政收入不尽如人意,预算还要再被夺去1亿美元。加州大学除了伯克利和UCLA之外一共还有8个校区,面对这样的削减,他们只得缩小招生规模、精简课程和教职人员,还不得不把学费抬高以弥补财政方面的损失。
对许多中国留学生来说,选择USC还是UCLA一直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有一位想就读化学工程的学生一直在这两所洛杉矶名校之间徘徊不定,最终他发了一封邮件给在USC就读的美国朋友,美国朋友在回信中说到:
1.不论你最后去了哪一所,学的东西都差不多。可以确定一点,USC和UCLA四年课程的材料是基本相同的。那有什么不同呢?四年中能得到的机会算得上一个因素……这就是我在第二点中要说的。
2.我知道UCLA的工程学院十分不错。要是你注重排名,好吧,USC的工程学院排名上好看得多。从最后取得的学位上来说,你从一个排名前十的工程学院毕业很不错。不过不这样想的话(其实完全不该这么想),我觉得USC能给你的东西仍旧比UCLA多。
3.我们有钱。我并不是肤浅或是有别的什么意思,但是在美国高等教育中,我至今为止理解的最透彻的一点就是——Money matters(钱很有用)。你的学校资金越雄厚,那它能办到的事情就越多。有一件事就能证明这句话:我有个在伯克利的朋友,上个学期他在修化学,而180个人组成的整个班级却不得不在3个讲座课中和600多名学生挤在一起。没有实验课。为什么?没钱。在USC,低年级的化学课程的人数规模封顶也就是120个学生了,而挤在一个实验室里做实验的大概也就20人左右。我们最近资金又多了2亿美元。这一点也许能或多或少帮助你做出选择。
钱多,机会就多——这是美国人再清楚不过的事实了。当年正是因为财力雄厚,斯坦福才创立了小斯坦福大学,洛克菲勒才资助了芝加哥大学……如今也正是因为财力雄厚,斯坦福在美国西海岸打造出了硅谷这一片神奇的热土,孕育出了无数的大型科技企业。
校友捐助一直是大学资金筹集中的重头戏。一般来说,一所学校从捐助资金中要募得总资金的1/3。这么庞大的规模,募集得到吗?看看当年斯坦福在开辟硅谷时的坦荡无私,再看看斯坦福学子取得的瞩目成就,他们又为什么不会回馈学校呢?就算是比尔·盖茨这样半路辍学的学生,谈起哈佛仍然是充满感情、充满感恩的。
很多时候,一些就读着的学生也会打电话或是发邮件向校友寻求经济援助,这极为考验学生的自身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但这种延续着的香火的确形成了极为良好的氛围,打造了美式精英教育独特的文化。
校友不仅带来资金的支持,还能带来就业机会的支持。纽约大学更是以其四通八达的“校友就业网络”而闻名全美。纽约大学在其招生网站上写道:“我们的在线数据库还将把上海纽约大学的学生连接到纽约大学庞大的国际就业网络中。这个网络由全球36万纽约大学校友组成,其中超过17 000人住在美国境外。”
很多中国学生最终决定在国内就读大学的原因是:如果回到国内发展,国内的人脉关系将会十分重要。不过并不是只有中国人才那么注重人情人脉。美国大学在招生时也会倾向于那些父母从该校毕业的学生,同校的校友也都会相互照顾,互惠互利。
结语:深入调查 理性选择
留学的热潮在经济腾飞的时代背景下显得尤为惹眼。但是,经济腾飞并不足以使所有的家庭都具有将孩子送出国留学的经济条件。许多父母为了将孩子送到美国,花尽了心思,千辛万苦,不计成本。日本富士电视台记录上海男人丁尚彪一家故事的《含泪活着》就是一个极为典型的写照。精英教育的成果固然是有目共睹的,然而,心仪的异国学府是否就真的适合自己呢?
一位学长就说,美国的学生在选课的时候强调的是“我对它(这门课程)很感兴趣”,而中国学生在选课时考虑的问题通常是“我这一门的考试成绩能比其他人好一些”。这样的学习心态,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别的学生群体排斥中国学生。而很多时候,中国学生成绩不错,但就业前景却不好。
去美国接受精英教育是一项高投入的投资,但是其产出对于异国求学的大学生来说,又是一个未知数。笔者曾经咨询一位目前在沃顿商学院就读研究生课程的学长,他说,有的中国学生在哈佛毕业后也只是找到了一个小职员的工作,看不出高等教育的价值在哪里。
美国名校的研究生项目非常具有针对性——不是针对最终的就业岗位,就是针对尖端的学术研究。在沃顿,如果要申请硕士甚至博士,除非本科直接申请,不然就需要三年以上的工作经历。在美国做学术研究,日子过得可能不是太舒坦,但是养活自己是没问题的。但是要就业,研究生的工作可能没有本科生那么好找。
美国大学的确有排名,不过排名制度也并不是人人都认可。美国大学突出的就是个性,耶鲁的个性和麻省理工的个性不管怎样都是不同的。留学潮中,每个人都应该认清自己的方向与目标,找到最适合的,就是找到最好的。
【注释】
[1]即“热词”,出现频率较高,普及率较广的词语或短句。
[2]常数e的x次方,为这一道题的答案。
[3]此处板书为一种方式,口述为另一种方式。
[4]恶性竞争,英语对应词组为vicious competition,这里“近似于‘恶性竞争’的品行”指的是为了取得个人最高成绩的非合作式、以自我为中心、追名逐利、冷酷无情的竞争意识品行。
[5]美国高校排名并没有绝对权威的机构。但有许多公众媒体会对大学进行年度排名。
[6]网络用语,三观即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总称。
[7]米尔顿·弗里德曼(Mi1ton Friedman,1912年7月31日—2006年11月16日)是美国经济学家,以研究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史、统计学及主张自由放任资本主义而闻名。1976年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扬他在消费分析、货币供应理论及历史、和稳定政策复杂性等范畴的贡献,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经济学家之一。
[8]全称Pub1ic Broadcast Service,美国的一个公益广播机构。
[9]国际学生在公立大学所需支付的费用基本与私立大学无异。但美国公民,尤其是本州居民将能享受极高的学费折扣和补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