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关注多元文化的包容共存
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影响的早期通常关注的是制度转型和实用技术,如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发展是硬道理、科学管理、市场营销等,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今天我们的注意力已经从对市场和技术的重视逐渐提高到对文化的认识,我们更加关心不同肤色、语言、经济基础、文化背景和家庭背景的人彼此之间的认同、包容,及有效的沟通交流。
应该说,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笼统而言,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它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英国人类学家E.B.泰勒对文化所下的定义被认为是经典性的,他在《原始文化》(中文版,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关于文化的科学”一章中说:“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显然,这个定义将文化解释为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创造物的总称,包括物质技术、社会规范和观念精神。
学者对文化的特征也有很多的研究与不同的评说,但有几点是共同的。如:文化有地域特征、民族特征等(伴随着各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文化由后天学习、积累而引起本能反应;文化没有优劣之分(都在各自民族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等。因此由于民族、地域、发展阶段的不同造就了人群所属文化的不同,这就形成了所谓的多元文化。对于多元文化的理解包容就是要认识和理解上述这些差异。文化是人们在历史生活过程中创造的,每一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都把自己的文化视为世界上最优秀的。但是没有哪个民族的文化可以脱离其他的文化,孤立存在、单独发展,文化要在不断汲取其他优秀文化营养的基础上才能前进。换言之:不同文化之间需要的是理解、包容、共存。(www.xing528.com)
我们的生活中也有一些类似表述:企业文化、学校文化、南北文化等,通常是无法用量化指标科学测量和用语言确切表达的对象或事物。设想这样一个场景,一个人进入到一个群体中(如进入一个新单位),或许如鱼得水、或许浑身不自在,甚至于不得不离开,这既与这个群体原有的状况有关,也与这个人本身的状况有关,如何进行评价?通常我们会说这是不同文化引起的差异。但这种现象是不是能上升到文化层面进行讨论还很难界定,但至少是不同背景引起的差异,我们也可理解为不同文化的表现。再把这个问题放大到城市移民(或国家移民),通常第一代移民接受身份的认同感(我现在也是这个城市或国家的人了),但是又很难接受文化的认同感,这表现为什么呢:饮食习惯、思维方式、语言应用、交友往来、价值理念等,所谓入乡随俗实际是很难做到的,至少到第二代才能完成从身份到文化的移民认同,谁帮助他们第二代完成这一转变呢,是教育,因为下一代所受的完整教育是与所在地居民统一的,这样就建立起文化认同。
因为不同的人有差异,就会有冲突,这时就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包容。目前世界上的学者和大学都十分关注对多元文化的认同及其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和沟通,其中一个表现就是许多著名大学相继开设了文化沟通或传播的课程或研究生专业,有点类似20多年前对工商管理(MBA)教育的风起一样。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来说,表明社会是在向前发展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