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韩国的地方大学的分析介绍

韩国的地方大学的分析介绍

更新时间:2025-01-06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韩国政府不得不采取入学限额政策以严格控制涌向首都的学生潮,2003年又提出推动地方大学发展的方案。[2]这主要是因为韩国在经济腾飞过程中,其高等教育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制,绝大部分资源被优先投放在首都地区,政府严格控制各类学校。当前韩国各界对改革的效果都在拭目以待。

三、韩国的地方大学

在韩国,韩国高等教育机构划分等级森严,分化格局明显,解决教育机会的地区分布不均等问题面临挑战。首都地区优势相当明显,不仅在入学平均分上与其他地区有20.4分之差,顶尖10%的大学更是集中在首尔地区,在传统上形成了教育质量极大的城乡差距。这种教育机会地区分布不均等造成了大量学生千方百计地涌入首都就学,并以此作为毕业后留在首都发展的途径。韩国政府不得不采取入学限额政策以严格控制涌向首都的学生潮,2003年又提出推动地方大学发展的方案。如在公务员行政考试中增加分配给地方大学毕业生的名额,但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据统计,通过插班制度转校到首都大学的学生人数逐年上升,2000年到2003年分别为30634人、34608人、38430人和42770人,地方大学空洞化的现象不断加剧。[2](www.xing528.com)

这主要是因为韩国在经济腾飞过程中,其高等教育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制,绝大部分资源被优先投放在首都地区,政府严格控制各类学校。主要表现在政府控制着学校的办学许可及其招生名额,甚至包括各系的招生名额;政府决定学生的入学选拔方式和学费的数额;政府制定教师的人事管理政策,例如终身教授制度、聘任晋升的条件等。[3]直到1995年,政府推行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才使这种状况得以发生些许转变。1995年及其之后的改革以放权为主要政策目标,具体措施包括促进机构多样化和专门化;使私立高等教育机构的设置标准自由化,废除大学成立认可制度;在首都之外的地方大学取消对入学限额的规定,允许院校自行决定院系间的学生人数分配;等等。但是对地方大学的发展却收效甚微。于是,为了提高各级大学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目前韩国政府正积极推行以合作和竞争为核心的“两C政策”,[4]具体措施包括:(1)采取给予市场竞争原则的差别对待政策,改革当前的政府投入机制;(2)通过合并、建立退场机制和促进私有化等办法对高等教育进行结构性调整,从而更加灵活地适应市场变革的需要;(3)使高等教育质量控制全面渗透到各层级院校,并敦促学校建立自评机制;(4)推行社区大学计划,以适应社会对较低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5)通过兴建终身学习城市的计划使接受高等教育成为全民的需要。当前韩国各界对改革的效果都在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