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方大学办学特色的探索实践
近年来,地方大学面临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都在充分挖掘自身优势,打造办学特色,力求在高等教育改革大潮中能立于不败之地,赢得发展机遇。下面几所地方大学的探索实践很有启发价值。
1.深圳大学——立足特区发展,优化专业结构、打造优势学科,培养骨干人才与高端人才
20世纪80年代,深圳经济特区建区之初,急需建筑、土木、电子、工商、金融、法律、外语类人才,学校相应设立建筑学、工民建、电子、企业管理、国际金融、法律、英语等专业。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深圳经济特区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文化产业、基础教育,学校先后建立了生物技术、艺术设计、计算机科学、光电信息工程和师范教育类专业。2000年以来,开办与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服务业、物流业和文化产业密切关联的新专业,传播学、动画、信息与计算科学、交通工程、市场营销、测控技术与仪器、食品科学与工程、物流管理、软件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人力资源、电子商务、社会工作等专业,生逢其时,前景广阔。学校顺应深圳市“科教兴市、文化立市”战略和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目标,集中资源,建设了12个重点学科、9个名牌专业、66个硕士学位点、7个重点实验室,特别是建设了政治经济学、信号与信息处理、光学工程3个博士学位点,创造了深圳高等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局部学科优势。
学校根据特区发展的人才需求,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发展研究生教育,主要培养研究型人才。基本形成了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大众化教育与精英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格局。建校以来,已培养本科生20 494人、专科生6 002人、研究生537人、成人教育学历生26 361人,各类进修培训约25万人次。毕业生扎根深圳,服务深圳,成为深圳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深大学子“视野开阔,注重实际,热衷创新,崇尚竞争”,其中不乏出类拔萃的少年才俊、创业奇才、科技精英。1993届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深圳腾讯公司总裁、首席执行官马化腾,1998年创办公司,2004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25位商界人士之一;1991届电子精密机械专业毕业生,深圳创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毅依靠自主科技成果创业,发明的“内联式非晶硅太阳能电池及其制作方法”获第95届巴黎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深圳大学校友会编纂有《创业报告(商海篇)》,介绍了起源于深圳大学的20位创业榜样。
2.大连大学——大力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和学科
多年来,大连大学发扬优良的办学传统,不断开拓创新,形成了“专业与课程的综合特色,专业与学科的地方特色,人才能力的多元特色,办学模式的开放特色,校园环境的现代特色”的办学思路。一是建设为大连地方培养人才的专业和学科。多年来,大连大学独家承担了为大连培养初中教师的任务。在小学教师要求本科化的新形势下,又争取独家承担培养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小学教师的任务,创办新的师范教育专业。二是设立为大连特色产业培养人才的专业和学科。大连的旅游、服装、体育、城市环境建设等新兴产业近年来方兴未艾,成为有特色的经济增长点。几年来,大连大学与社会紧密合作,开拓了培养社会急需人才的新途径。他们与市旅游局合办了旅游学院;与市广电局、大杨服装集团联手同法国巴黎时装工会合办了大连大学中法服装学院;利用学校既有体育专业又有医学专业的特点,建立了两个学科融合交叉的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利用学校已拥有管理学、建筑学、美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学科的条件,建立了多学科交叉的新专业——环境科学专业。三是创设为大连特色经济门类培养人才的专业与学科。大连外资企业中日资企业居多,几年来,大连大学加强日本问题研究,成立日本研究所,还连续开办机械专业日语加强班,毕业生成为“抢手货”,供不应求。在成功的基础上,他们又举办了其他专业的外语“加强班”,培养以外资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既懂专业又懂外语的复合型人才。
3.沈阳大学——牢固树立“沈阳兴则沈大兴的理念”,以学科专业服务沈阳,以科技成果服务沈阳
多年来,沈阳大学坚持始终随着沈阳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及时调整学科专业,以“服务地方,突出应用,满足需要”的理念培育自己的优势和品牌专业。改革开放之初,沈阳市涉外工作口语交流人才紧缺,学校及时开设了科技英语专业,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口语训练,使毕业生受到沈阳市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欢迎,供不应求,该专业也因此在沈阳地区获得较高声誉。“十五”以来,围绕沈阳市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工业立市”方针和确立的机械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汽车产业等支柱产业的发展战略,学校根据沈阳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积极发展新兴学科和专业。如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中增加了车辆工程方向。“十一五”期间,学校围绕沈阳市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要求,在机械类专业的基础上,申报了国家本科专业目录外设置的“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成为当时国内拥有此专业的5所大学之一。同时,按照沈阳市“十一五”期间强化生态环境建设、打造森林城市的目标,学校依托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和生物工程专业,成立了沈阳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形成了高水平学科梯队,产生了一批高水平的应用性科研成果,并以此为依托建设了学校重点学科。目前,学校9个学科门类涵盖本科专业达到52个,其中经济学类专业1个,法学类专业2个,教育学类专业3个,文学类专业10个,历史学类专业1个,理学类专业9个,工学类专业16个,农学类专业1个,管理学类专业6个。这些专业中适应沈阳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达到了49个,占全部本科专业的94.2%,形成了适应沈阳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学科专业布局。
作为地方大学,必须主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实现地方大学与区域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在服务中求发展。多年来,学校注重发挥自身科研优势,确立了以服务沈阳为目标、以学科专业为依托、以特色科研为方向的科研工作方针,学校已成为沈阳市科技兴市的动力源。目前,学校已有100余项科技成果在省内外120余家企事业单位得到转化。2003年,沈阳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经费收入在全国排名第86位,在辽宁省内大学中名列第6位。在自然科学研究方面,紧密围绕沈阳老工业基地振兴,坚持创新研发,取得了一批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的成果。“十五”以来,学校纵向科研项目的60%来自沈阳市,涉及12个行业。在社会科学研究方面,构建了以沈阳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历史为主要研究内容的特色研究方向。学校成立了沈阳市清文化研究所、沈阳市心理研究所和二战盟军战俘营研究室。二战盟军战俘营研究室杨竞副研究员的研究课题填补了二战史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2007年,战俘营美国幸存老兵来校访问,美、英、日等国媒体给予了高度关注,国内外各大新闻单位纷纷作了报道。社会科学教学部阎振民教授“日伪时期东北劳工史”的课题获得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资助。[27]
4.广西工学院——校市相融,校企合作
广西工学院自在柳州市重建伊始,学院的办学就体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在办学经费严重不足的困难条件下,学院依托柳州工业优势,努力探索与企业和社会各界联合办学的新体制。其具体做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引进企业成立学院董事会。由学院和柳州市13家国有大中型企业联合发起成立了“广西工学院董事会”。这标志着一种“政府宏观调控、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学院面向社会自主办学”新体制的诞生。院董事会是对学院办学、教育、科技等重大事项进行咨询、评议、审议的指导机构。董事会的成立打破了高等教育封闭式的办学模式,开辟了大学教育与社会和经济建设相联系的渠道,进一步密切了学院与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初步建立起了一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支持、互惠互利和共同发展的新型关系。
(2)联合本地企业建设实践、实训基地。广西工学院建设了16个校外专业实验室和40多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有一大批企业家和专业技术人员被聘为学院各系顾问和兼职教授。20世纪90年代初,由柳州市建筑行业集资250万元,学院投资500万元建成了建工实验楼。2006年,学院又与柳州展翔公司共建了ERP实验室,并以此为契机建成院网络式实验平台,从而有效地促进了社会资源向学校教育流动,对学校办学效益和竞争力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利用社会资源,培养创新型人才。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功能是有限的,而社会与企业在生产、实践和科研中的教育潜能是巨大的。让学生直接参与或接触生产第一线,亲身感受、了解企业利用高新技术进行生产、加工及检测的实际过程,既缩短了教学与生产实际的距离,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提高综合素质、参与高新技术和了解市场机制的实践环境,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利用社会资源办学,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4)依托社会生产环境,推进教学改革。利用社会资源办学的实践推动了学校的教学改革。如,“依托社会生产大环境,建设校外专业教学实验室的探索”,作为广西普通大学教学改革项目,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充分依托学院位于广西工业重镇——柳州的地域优势,学院与企业联合共建校外专业教学实验室,学生在企业就可完成某些专业实验教学任务。该课题的研究成果是新形势下高等学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的一个创新,体现了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紧密联系的基本特征,找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新的结合点,显示了面向21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有显著成效,为充分利用社会生产资源、增强办学实力探索出一条新路,开辟了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改革的新途径。该课题的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5)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地方经济建设急需的人才。为培养企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学院根据校企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各自的教育资源优势开展产学合作教育,努力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与广西柳江造纸厂合作开展的“3+ 1+1”产学合作教育模式、与广东服装企业共同培养“AO”生,以及“实习、毕业设计、就业”“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这些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有利于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同时,也是大学加强与社会经济联系的有效途径,把产学研结合融入大学办学体制的改革中,对于筹措办学资金、增强办学实力和活力、促进教育创新、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6)面向区域经济建设主战场开展科技服务,增强科研实力。学院只有通过与社会和企业的紧密结合,扬长避短,为区域经济和企业服务,才能真正体现学院的优势和特色。学院依托柳州市工业重镇的地域优势,在柳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组建了“柳州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该中心由学院投入人力、物力和提供场地,以科研项目的形式与柳州市的中小企业开展合作。该中心的建立,以广西工学院为平台联合区内外大学和科研院所,充分发挥学院的学科、人才和科研优势,有效整合科技资源,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增强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以达到提高柳州市中小企业竞争力、增强企业生命力的目的。这样,不仅为学院科研与企业生产相结合提供了良好平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而且促进了学院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增强了学校的科研实力。[28]
5.三峡大学——依托三峡,突出水电,打造学校品牌(www.xing528.com)
三峡大学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鲜明的学科特色、长期的历史积淀、突出的业绩贡献,形成了以“三峡”和“水电”为标志的办学特色。
(1)独特的区位优势为学校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三峡大学位于“世界水电之都”、“中国动力心脏”的宜昌。这里不仅有举世闻名、令全球关注的最大水电工程——三峡工程,而且在方圆不到100公里的范围内,有包括葛洲坝工程、水布垭等水电工程在内的已建、在建或筹建的大中小型水电站约400座;同时,还有包括世界最大的水电开发、施工单位——长江三峡开发总公司及葛洲坝集团等在内的一批水电开发、勘测、设计、科研、施工、监理及运行管理单位。三峡大学因“三峡”而得名。“三峡”优势,是三峡大学建设、发展的独特而重要的因素和条件。得天独厚的三峡资源是三峡大学准确定位的重要基础,是三峡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大学文化、办学特色的重要源泉。作为一所位于三峡的综合性大学,其充分依托三峡资源、努力服务三峡区域;三峡工程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水电专家、学者来到宜昌,为学校的“借智”提供了极好机遇。
三峡区域不仅有丰富的水电资源,而且具有浓厚的人文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三峡大学组建后,注重从精神和文化层面挖掘三峡区域的丰富宝藏,以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学校把寓意“扬水电之帆、索三峡之源”的“扬帆索源”作为校标,把著名爱国诗人屈原的“求索”作为校训,把象征水电特色和三峡文化及旅游特色的碧绿、橙黄作为学校的主色调,努力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育人生态环境”。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现代工程”为一体的“三峡”品牌为三峡大学的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有利条件,把三峡大学建设成与“三峡”齐名的国内享有较高知名度、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省属综合性大学是三峡大学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2)鲜明的学科特色为学校的重点学科建设指明了方向。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特殊的发展历史,使得水电学科成为三峡大学最强学科。鲜明的水电特色,为学校学科的发展和重点学科建设指明了方向,做强水电学科,精心构筑以水电学科为龙头的五大学科群,不断增强学科核心竞争力,在全校达成高度共识。以水电学科为重点,建设水电与能源工程、灾害与环境工程、电气工程与信息科学、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三峡文化与区域经济五大学科群,促进理、工、文、医、经、管、法、教育八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成为学校学科建设的基本定位。
学校投资1.125亿元,狠抓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基地建设,使省部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基地从合并时的3个发展到15个,形成了以解决水利电力产业关键技术问题、促进技术进步为主要研究领域的优势特色学科。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长江三峡滑坡监测试验站,水工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水电站仿真、岩土工程研究中心,水电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移民工程、生态与环境工程等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明确,特色鲜明,研究能力较强,已取得一批有影响的研究成果。
(3)长期的历史积淀为学校的特色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峡大学的前身之一——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是根据国家水电建设的需要,依托葛洲坝工程筹建成立的。这是当时全国唯一一所以“工程”命名、着力培养水电建设第一线应用型人才的高等学校。1996年5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与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新的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是电力工业部主管的多学科全国重点大学,1996年11月顺利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三峡大学组建后,在构建综合性大学框架的同时,按照特色兴校的理念,强调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同时,继续保持服务水利电力行业优势,进一步强化水电特色,明确了把学校建设成为水电特色鲜明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的奋斗目标。
从本科教育来看,学校最早开办的本科专业是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水利工程机械、工业企业自动化三个水电类专业。随后,根据水电事业发展的需要,学校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期,在全国范围内较早创办移民工程、输电线路工程、金属结构与焊接、安全工程、工程预算等一批水电类本科专业。正是在这种历史积淀的基础上,确立了水电类专业的优势地位。在“211工程”建设中,水工结构工程、水电站仿真实验室、岩土工程研究中心获准立项建设,极大地提高了该学科在水电行业的地位。三峡大学首批遴选出水利水电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三个重点建设专业教师水电类专业,并被湖北省教育厅批准为立项建设的品牌专业。
长期的办学历史,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使该校水电类专业办学水平得到社会广泛认同,毕业生遍布水利电力企业和科研院所,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已成为各级水电部门的领导干部和技术骨干。作为二类招生的院校,水电类专业的招生分数线普遍接近或超过一类线,第一志愿报考率居高不下。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2003年和2004年,输电线路工程专业方向的就业率均达100%。
6.西藏藏医学院——弘扬特色藏医药文化
西藏藏医学院从20世纪80年代末建院以来,坚持特色建院、特色办学、特色育人的理念。他们在继承与弘扬民族传统医药文化,探索与建设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藏医药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产、学、研、医协调发展“四位一体”的办学思路等方面都形成了独特的办学方式,有力地促进了藏医药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1)拓展丰富民族医药教育。西藏藏医学院在挽救藏医药人才的断层危机,挖掘、整理藏医药优秀文化,收集、整理濒临失传的藏医药优秀药剂、验方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编写的近300万字的《四部医典·大详解》,是继300年前问世的《四部医典》注释巨著《蓝琉璃》之后对藏医典籍《四部医典》的第一次最全面的注释。《藏医词典——玉妥释意》、《藏医新曙光》、《藏医医学数词词典》等著作的相继出版,在藏医药学的抢救、挖掘、整理和继承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此外,学院于1996年自筹资金创建了西藏藏医学院藏药厂,同年设立了西藏藏医学院藏医药科技研究所,从而进一步加大了藏医药优秀文化的继承、挖掘、搜集、整理、抢救工作的力度,并在教学、医疗、科研、生产等方面全方位开展工作,使藏医药学这一传承千年的优秀民族医药文化顺利跨过断层危机,为藏医药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确保藏医药学能在全面继承的前提下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西藏藏医学院紧紧围绕“继承与发展”这一主题,在抢救性地开展学科继承与研究工作的同时,确保藏医药教学质量,培养出了大批合格的藏医药专业人才。采取的主要措施有:根据藏医药学学科和专业特色,适应藏医药学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目标与要求,探索并组织实施了藏医药典籍研究、经验配方整理、名老专家师带徒学习、骨干教师培养、学科分类研究、重点学科建设、学术专题讲座、重点项目申报等工作,举办了各类学术研讨会,提高教师专业学术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推动了藏医药现代化高等教育的发展。
(2)开创藏医药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针对藏医学院基本上都是藏族学生这一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新方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讲座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不同程度地改变了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目前,西藏藏医学院教学管理人员积极运用现代管理技术,正在逐步实现教学管理、师资管理的计算机现代化管理。为使教学监控体系趋于规范化,该学院先后成立了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审委员会、职称评审委员会和教学督导委员会等院级管理机构和下属的各类职能部门。
从2003年起,西藏藏医学院在较短的时间内先后联系建院以来一直作为学校实习基地的西藏藏医院、山南地区藏医院、林芝地区藏医院、雄巴拉神水藏药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进一步规范和建立了一所非直属附属医院——林芝地区藏医院,三所教学医院——西藏藏医院、山南地区藏医院和学院门诊部,教学药厂——学院药厂和雄巴拉神水藏药厂,作为学院的教学实习基地。此外,根据藏药专业特点与教学实际,西藏藏医学院与药材品种丰富的拉萨市城关区夺底乡人民政府协商,签订了“西藏藏医学院学生采药、认药实习基地”的合同,较好地满足了学生在医疗、制药、采药、认药等实践教学实习方面的需求。
学科和专业建设在突出优势和特色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体系,趋于合理。目前,藏药(生药)学已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设置的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专业建设方面,西藏藏医学院已拥有藏医学、藏药学两个本科专业、藏医学、天文星算学两个专科专业,具有藏医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并与北京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藏医专业博士生。
(3)注重培养创新型藏医药专门人才。西藏藏医学院坚持以藏医药本科教育为主,以探索和创建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藏医药高等教育体系和培养模式为目标,从实际出发,提出了以教学为中心,科研促进教学、医疗保障教学、产业服务教学的产、学、研、医协调发展的“四位一体”的办学思路。
西藏藏医学院科技研究所承担着学院藏医药的科学研究以及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截至2005年,已顺利完成了多项临床重点疾病的药物研究;承担了国家“863项目”等9项国家级项目、8项省区级项目和3项院级项目。院级项目《四部医典·大详解》、《藏医专业本科教学大纲》等项目先后荣获国家级奖,这些研究成果为促进学院学科建设、教学研究与学术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该学院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术研究工作,创办了学术性刊物《藏医药教育与研究》;整理编写藏、汉、英对照《藏医教育唐卡图书说明》一书;收集、整理了专治疑难病症的260种濒临失传的藏医药秘方库,并刻制了174幅木刻版。西藏藏医学院实验室根据教学实际需求,设有藏医基础实验(实训)室等5个实训室和有机化学实验室、无机化学实验室等实验、实训机构,能够较好地为藏医药现代教学提供实验、实训、见习服务,成为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必要学习环节。
西藏藏医学院藏药厂作为学院的校办产业,主要从事藏药生产与教学服务工作。该学院藏药厂自1996年第一次试生产名贵藏药核心体“坐台”以来,先后生产藏药品种64个,其中24个产品获得了国家生产准字号,7个品种列入国家中医药保护品种,3个品种被评为自治区名优产品,2个品种获“九五”国家技术创新优秀新产品奖,并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