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方大学的现代化
地方大学的现代化首先是办学理念的现代化。从理论上看,最先接触办学理念的是高教研究理论界的一些精英们,他们开办学会、创办刊物、组织研讨,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完成了对高校广大教职工和领导者们的启蒙。同时,也使中国的教育理论,特别是高等教育理论逐渐走向成熟。高等教育学科的创立也为高等教育理论阵营和管理干部队伍营造了人才条件,从而使中国高等教育走向了理论体系逐渐完善、教育改革跟上世界先进行列的新局面。
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来看,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至今走过了100多年的发展历程。纵观20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出现了严复、蔡元培、张伯苓、梅贻琦、竺可桢等著名校长,也形成了一些具有时代特征的大学理念,归纳起来有:教育强国、开启民智;倡西学、重实业;诸育和谐;大学自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昌明学术,倚重研究;教授治校;允公允能;民主办学;学术自由;广育英才;诚恳求是,等等。[6]但实事求是地讲,这些著名大学校长大都留学欧美,他们的大学理念都深深烙有西方大学理念的印记。经过百多年的发展,在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我们已经逐渐形成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理念,突破只是介绍、翻译、模仿外国的所谓从属理论、从属理念、从属模式的束缚,创建世界性和民族性兼备的21世纪中国模式的高等教育。
这具体表现在人们对地方大学形成的基本共识上:地方大学作为地方最高学府,是可进行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或可进行教师培训的科学场所;是供人们在更高层次上将知识和技能结合起来,按照不断适应经济需要的课程和内容获得专业资格的工具;地方大学作为终身教育的理想汇合点,它欢迎希望重新学习、希望使其知识适应需要,或希望丰富其知识、希望满足其在文化生活各个领域进行学习之兴趣的所有成人;地方大学还是有助于教师和学生交流以及进行国际合作的理想桥梁。(www.xing528.com)
地方大学的现代化还包括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我国教育改革的理论着眼点是教育的社会功能和培养功能的调适。调适的原因是社会发展的要求,调适的总力量依然是社会需求的不断扩大。社会需求的要求,直接通过政府部门实现调解,即政府力量推动教育的直接改革。中国高教改革正是走过了这样的实践过程。当中国经济处在转型前,计划经济模式导致高等学校多数以听命为宗旨,很少研究自己在国际教育中的位置和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管理模式的这种特殊性,表现为:在总体改革中,上层积极性高,学校积极性不高,上层对教育发展看得较为准确,学校对教育发展缺乏深入研究,因而学校主动性差。但是,当经济转型到来后,人才的分配问题、学校在多个方面和多种形式的比较与竞争,开始使许多学校产生了危机感。危机感给高校带来了改革的内部动力。但由于全国教育改革理论准备的不平衡,一段时间仍处在理论精英论道、多数实际工作者旁观或消极等待上头教改决策的局面。这表现在学校总体上质的方面没有改变,尚处在一种量的积累,即理论储备的渐渐增加。就全局而论,教改理论体系的逐渐形成和教改实践大幅度的自上而下的推进,学校开始有了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方面的觉醒。在教育思想大讨论中,新的办学思想开始萌发,在教材、教法和学科建设方面,都有了与过去完全不同的、新的认识。因而,许多学校出现了学科建设和教材、教法研究的成绩。直到高等教育法的颁布和实施,这段改革才逐渐走进一个新的、完全依靠自我去开拓教育新天地的阶段。这一段教改过程,集中体现在理论引导和上层领导者决心的有机结合,也表现在自我意识在高校觉醒后,其创造性发展学校的决心和行动上。
从高教改革的总体力量上看,国务院和教育主管部门加大了改革的力度,提出了教改的总目标和推进了教改的速度,支持了教育理论研究和教改的探索,出台的措施得当。国家把教育看成兴国之本,为全国教育改革创造了重要的环境。改革总趋势是好的,成绩十分显著。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从矛盾的对立中获得统一的。用唯物辩证法去推论,改革不会没有偏差,这个问题尚未引起理论界的普遍关注,这是值得重视的课题。特别是思想方法方面,坚持实事求是和辩证发展原则,防止某些方面的片面性,依然是教改中保持头脑清醒的良药。中国教育改革走完了第一个里程,正处在改革的深入阶段和改革方向转入教育最实质内容方面,例如学科、教材、教法、学法等更深入、全面的改革等。对各类学校培养目标的理顺和特色的培养与发挥,还有待于第二阶段的深入展开。第二阶段应以高等教育法为依据,调动学校积极性,自主适应社会需求,自己找准社会位置去谋求自我更大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