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索基于理解的德育模式的探索

探索基于理解的德育模式的探索

时间:2023-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探索基于理解的德育模式新浪网2010年元旦曾经报道过这样一件事:一位来自重庆的校长利用学校迎新联欢会对学生进行美德教育。我们现行的道德教育就会将这类故事及有关“孝”的符号告诉学生,以为这就完成了美德教育。在近现代西方,“美德袋”教育方式仍是德育的主要内容与方式。柯尔伯格明确提出了“美德袋”教育的缺陷。

探索基于理解的德育模式的探索

探索基于理解的德育模式

新浪网2010年元旦曾经报道过这样一件事:一位来自重庆的校长利用学校迎新联欢会对学生进行美德教育。他请其老母坐在主席台上,并请他人端来一盆热水放在母亲脚边,自己当众双膝下跪,为其母亲脱鞋洗脚!然后要求他的学生像校长一样孝敬父母。这种德育方式有效吗?我认为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对已有独立人格的人来说)。为什么?

一、基于理解的德育理论

1.美德与德育

美德(virtue)的拉丁文词根是vir,意思是男人(man)。在这里,美德的本意是manliness,即男子气概。所以,在人格心理学里,美德成为“给一个人的自我增添力量的东西”。在我国的《史记·礼书》中也有:“洋洋美德乎!宰制万物,使役群众,岂人力也哉!”后来,在国内外,美德一词也演化为高尚的道德行为和优良的道德品质。所以美德就成为人类道德的核心内容,甚至道德就是指美德,如有人被指是有道德的人,即指具有美德的人。

当然,美德具有相对性,对于不同的人际关系类型、不同的职业性质、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的文化类型,美德的价值取向是不同的。比如,“诚实”是指“内心与言行一致,不虚假”,这是人类的一种美德,但面对盼望战场上的儿子归来的母亲,你就不能诚实地告诉这位母亲她儿子已战死这样残酷的现实,这样的不诚实不能说明你不具有美德素养,而说明你具有理解和尊重他人的美德。所以,美德教育不具有绝对的价值意义,美德具有相对的价值取向,教育者一定要关注这种美德性质。

同时,某种美德往往是人类经过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道德经验抽象形成的概念。如“孝”,我们中国人在几千年的文化经历过程中把其抽象为“让长辈幸福”以及相关的典型故事。我们现行的道德教育就会将这类故事及有关“孝”的符号告诉学生,以为这就完成了美德教育。恰恰相反,这样的美德教育只给了学生一个美德符号意义,而抛弃了美德的理性智慧和情感体验。

在古代西方,德育的主要方式是采用了“美德袋”教育方法。亚里士多德把美德分为10种,即勇敢、谨慎、乐施、慷慨、自豪、求荣、稳重、城市、友爱、殷勤等,这就是“美德袋”的内容。然后采用近乎灌输的方式进行美德灌输,这就是“美德袋”教育方式。在近现代西方,“美德袋”教育方式仍是德育的主要内容与方式。当代美国著名的道德教育家劳伦斯·柯尔伯格则明确反对这种“美德袋”德育方式,他认为这种方法有两种缺陷:一是无法解决德育中遇到的文化的多样性和道德价值的特殊性问题;二是无法有效处理道德为受教育者接受和内化的问题。

柯尔伯格明确提出了“美德袋”教育的缺陷。但在中国,从古代到今天,几乎都是通过“美德袋”式教育方式进行道德教育的,不同的是,“美德袋”里的美德内涵不尽相同,如在封建社会中国的美德主要是:孝、忠、诚、礼、仁、信等;到了当代中国,除了保留有益于当今社会的传统中华美德之外,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的“五爱”成为每个公民的基本美德。但德育的方式无多大改变,强调的是单元的(价值观念)、一致的(内容)、灌输式(方法)的教育方式,即“美德袋”式教育方式。然而,网络时代改变了道德教育的内外部环境与内涵,多元文化的冲撞使学生茫然不知所从,人性的觉醒同样使学生开始排斥他们不能接受的灌输方式,所以“美德袋”式德育方式在中国同样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所以,在西方,从卢梭的《爱弥尔》到杜威的“儿童中心论”,都强调教育(在他们那里,德育即是教育)应该是儿童自由成长的过程。柯尔伯格的忧虑在这样的教育中是没有的,但问题同样存在:其一,道德不可否认是某一社会系统价值的体现,德育就是有传递这种价值观的作用,但在卢梭、杜威他们那里很难实现。其二,美德的体验也是有一定指向的,这同样在卢梭和杜威那里很难找到。

在我们国内,针对“美德袋”式德育的缺陷,提出了德育生活化、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等德育实验和研究,前者是设想还原道德(美德)之中的理性智慧和情感体验,即将抽象的道德概念与具有的生活情境联系起来,从而突破“美德袋”式的灌输教育。后者是通过道德辨析提升学生独立对道德伦理的辨别能力,从而让学生在生活中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

我认为,目前我们理解的德育生活化的主要问题有如下三点:其一,目前我们理解的德育生活化在还原道德内在的理性智慧和情感体验过程中,将受到宏观条件和主观意识的极大限制,从而大大增加这种还原的难度。其二,还原的主体应是学生而非教师,但学生这个主体对美德的还原受到其认识的束缚。所以,在实际德育生活化过程中,这些还原的主体往往由教师来担当,即教师为学生设计好了整个体验过程,然后让学生进入教师为他们设计好的生活情境中去体验道德感性知识。让学生去南京体验抗战历史,提高爱国情怀;让学生每日打扫教室卫生,培育劳动习惯等等,由于设计主体是教师,这种社会化德育大打折扣。比如,我们的学生在校认真打扫卫生,在家扫帚倒地却也不拾起来等现象司空见惯。其三,目前,我们的德育生活化更多的是生活的拷贝,而非现实生活,是现实生活的抽象。

道德辨析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即缺乏道德生活的真实经历,道德辨析后的道德认识还是停留在道德符号(或信息)层面上,并没有让学生进入道德内在的理性智慧和情感体验。

2.德育是美德体验而非符号灌输

根据布鲁姆的知识目标分类法和知识的本身属性,我们把知识分为三类:一是识记类知识,这类知识无需讲道理,也不需要理解,是定义类知识。例如春秋战国是什么年代等;一类叫理解类知识,是通过一定的推理、类比等认知策略获得的知识。例如由A=B,B=C得到A=C;第三类是体验类知识,是我们经过亲身实践体验或经历事物本身才能掌握的知识。例如科学的态度与方法技能等只有学生在科学实验的过程中才可能掌握。分类如下图:

img15

研究与教育实践让我清醒地认识到:道德知识虽然也有知识的共性,但学生德性的形成不是知识灌输的过程,而是美德体验的过程。

人类知识主要由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组成。对道德知识来说,同样可分为直接道德经验与间接道德经验。间接道德经验是人类几千年来形成的支撑人类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道德知识,以文字、图片、音像、实物等符号保存下来,是人类的共同智慧。如说起“谦让”美德,人们就会想起“孔融让梨”的故事。同时,我认为,这种道德知识又通过人本体的传承与思考往往反映在人类自身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即蕴含在人类自身的社会现象中,这种知识是一个事实,是一种现象,而非故事。如“谦让”,不是以故事与定义告诉人们“谦让”符号,而是我们生活中人与人相互谦让的社会现象。同时,学生的道德知识还可通过学生自己直接的道德经历与体验获得,这类具有感性特征的道德知识极易通过学生的理性反思成为学生的德性。如下图所示:

img16

在传统的德育过程中,我们往往重视表现这种道德知识的文字、图片、音像、实物等“符号”性知识的传输。但我们应该明白,当知识处于感官理性层次时,它只是一种信息,只有我们将这种信息通过与人的内在个性融为一体,进入人的无意识层面,它才可能成为人的一种道德品质。只有这种信念化的知识才可能成为一个生命的一部分,即美德在身。所以,这种道德符号教育是低效的,只是让学生知道是非,而难以形成德性!

美国教育家麦金太尔认为:“德性是人类后天获得的,内蕴于实践活动的各种好的性质、品质和倾向”。我们通过德育生活化确实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直接道德经历与体验反思形成优秀的德性,但上面的叙述已明确告诉我们,现代社会的美德一是不可能完全通过学生的直接道德经验获得,二是在这种理想化德育过程中存在很多理论与实践的问题。

而我的研究表明,道德知识更重要、更生动、更直接的承载体——社会现象中的美德,它不仅是人类几十年乃至几千年传承的优秀道德(美德)符号,更是有血有肉的、充满生命气息的美德现象。虽然人类社会现象中蕴含的这些道德经验(知识)并非是学生自己的直接道德经验(知识),但这些社会现象就发生在学生身边,学生可通过观察、甚至深入这些社会现象能直接体会到这些生动的、丰富的、有效的道德经验(知识),并通过自己的道德建构成为学生的美德感性知识,进而通过学生的自主反思成为学生的德性。

所以,真正让学生形成优秀道德(美德)品质,我们需要向学生传授以文字、图画等表现的美德知识,但最有效的应是让学生在体验这类道德知识的同时,使自己成为德育的主体去反思、建构美德知识。对于学生来说,他们除了在自己的直接经验中能实现美德品质的内化外显外,我认为,更多的就是我们如何还原隐含在书面道德知识中的间接道德经验,并让学生进入这些经验中,让这些道德知识成为学生内在的需求,通过他们的道德活动成为他们的道德品质。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已看到,通过德育生活化已部分解决了通过学生直接的道德经历与体验而内化为学生的道德品质,外显为学生的道德行为的问题。但大量的蕴含在人类自身社会现象中的美德,却并没有为学生所涉及,内化为学生的美德品质,外显为学生的美德行为。

基于对德育有效性的理解,我们提出了社会美德现象课程化研究,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3.社会美德现象课程化的内涵与策略

社会美德现象课程化即让师生有目的地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社会生活中承载当代美德的社会现象,并努力使自己进入这种现象,将自己作为这种现象的一部分,去体会、记录(用各类媒体)与反思这类现象,然后在课堂内以某种方式重现这类现象,引发师生深入讨论反思并内化为自己的优秀道德品质、外显为自己的美德行为的过程。

此类课程形成的过程是:发现美德现象→进入美德现象→记录美德现象→重现美德现象→反思美德现象→形成课程、形成德性。如下图:

img17

例如,我们要弘扬“孝”这种美德,教师先给予学生一个美德符号:孝就是要敬重长辈、让他们感受幸福,“孝”既要孝敬长辈又要忠于国家民族等等。然后让学生去社会生活中发现这种美德现象,并走进这种现象,使自己成为形成这种美德现象中的一份子,然后学生动用可能的手段和能力,反思、记录这件关于孝的美德现象,并在课堂里重现这个关于“孝”的美德现象及学生由此产生的感性认识与理性思考,与其他同学分享并引发其他同学对于“孝”的反思,进而形成关于“孝”的德性。

从上面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美德现象课程化不仅让学生知道美德符号,即美德的抽象意义;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发现、体验、反思、传播等感受美德符号背后的美德的理性智慧和情感体验,学生从而形成我们所希望的德性。

二、基于理解的德育模式的实践探索

根据上述研究,我用两年的时间分别在上海师大二附中、上海市金山区第二实验小学、上海交大二附中与相关教师合作,形成了三种基于理解的德育模式。

1.高中“社会美德现象课程化”的实验研究

高中学生已有一定的道德认知与道德体验,但缺乏深层次的道德体验与反思,故他们并未形成稳定的德性。根据高中生的这个特点,我在上海师大二附中高一年级设计了一种策略:让学生结合自己认同的美德认知走进生活去发现美德现象,并努力进入这种现象,去记录、反思、体悟这种现象。高一(2)班班主任吕东梅老师根据她的语文课的教材背景,在学生接受了书本所交代的平民特征这种认知后,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真实的平民,并通过反思形成自己的平民观。

附:为他们(平民)而感动

这个社会有太多的平民,他们平凡而普通,他们淳厚、坚韧、善良,承受着生活的重负;他们自有操守和向往,不乏动人的风采。高一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就以“平民生活”为核心内容:杨绛的散文老王》刻画了忠厚而质朴的底层劳动者,传递出对不幸者的悲悯和愧怍;莫泊桑小说《项链》,讲述身为小职员的太太玛蒂尔德向往上层社会的奢华和虚荣,为了一夜的风光换来十年的辛酸,最终却坚守了作为平民的自尊;臧克家诗歌《当炉女》塑造了一位失去丈夫的劳动妇女,勇敢而坚强地承担起不幸的命运,凸显了一个普通劳动者坚忍苦斗的人生态度。

自然,这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就是:引导学生体会普通民众的生活和命运,了解平民生活的艰辛,感受平凡人物的内心世界,发现平民质朴品格中的光彩,感受作家的平民意识和情怀,树立平民意识,从而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社会人生的认识,丰富情感体验,关注普通人的命运,加深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我想:平民意识不应只是课堂上学几篇文章就会具有的。再者,本单元课文中的几个人物与当今时代都相距很远,学生自然会产生陌生疏离的感觉。而作为老师,我们应该记得——语文是生活的语文,在生活这个大课堂里,身边的平民比比皆是,鲜活的例子俯拾即是,学生却往往视而不见,而我们做老师的却还钻在书本里培养学生的平民意识,岂不可笑?

于是,单元教学任务结束后,我在吴金瑜校长指导下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拿起相机,走上街头,用你的双眼去观察,用你的相机去记录你所看到的平民生活,同时走进这些平民,与他们一起感受酸甜苦辣。写下你的感受,将相片与感受制作成幻灯片上传至老师的邮箱,并与同学一起分享你的感受。

对于这项作业,学生感到很新奇,很兴奋,连续两个星期五、星期六、星期天,我的邮箱爆满,两个班级的学生带着饱满的热情完成了作业,直到星期一还有学生不时向我问起是否收到他的作业,学生间也相互交谈他们上街拍照的趣事。看到他们对此项作业如此关注,热情如此高涨,我忽然想:不如就此单元再上一节交流课,就让他们在课上展示交流PPT。于是,我放下了预定内容,临时改成了交流,学生们争先上台展示:

“他们应该得到尊重”

img18

(1)双休日的清晨,我就站在那里,寻觅着我们生活中的平民。我以为我不会看见,因为我们都平等地生活着,至少每天的校园生活让我淡忘了现实的残酷。实实在在金钱堆积的乐,是多数人无法想象,甚至难以企及的。他们平凡,他们不被重视,他们拥有太多的希望,他们即是我们所说的平民。

也许我们还在暖暖的被窝里享受片刻的安谧,但是他们却不得不早早地起床,摆地摊卖菜,只为不把自己辛苦赚来的钱都抛在农贸市场的管理费上。因此,即使天气条件再寒冷,即使时间再早,即使那天还飘着雨丝,他们一如既往,生怕错过了好时间,被他人占了风水宝地。

90后的我们生活条件优越,也许有高人一等的贵族意识;但我们却没有资格拿另类的眼光看待他们,人都是一样的,不能只凭金钱的多少来判断一个人。平民也有我们所羡慕的生活方式,他们也爱自己的生活。

——柏玲

(2)她,是社会中所有平凡的普通人中的一员——环卫工人,这份工作在许多年轻人的眼里,社会地位太低了,做起来会丢脸。但是,和她一样的环卫工人们,都认真地对待这份工作。他们是用劳动来养活自己,既没偷又没抢,城市没有他们,会变得异常“恐怖”吧!平凡人,就是这样,爱自己的工作,用劳动养活自己,像小齿轮默默地转动。无数个齿轮,带动着社会这台机器不停运转。

——黄依蕊

img19

(3)三八妇女节快到了,瑞鑫百货可谓是人头攒动,似乎这样一个阴雨天气也没能挡住他们购物的兴致,进进出出的全是穿着时尚的女人,她们都分享着这一节日的快乐!而这位老奶奶呢?她是否也感觉到了呢?她是否也有这个时间、这些钱去里面购物呢?无疑这些她都没有,她只想着今天能卖掉多少草莓,能赚到多少钱!我后悔,后悔没能想到跟她说一句:“节日快乐!”

就是这样一群普通人,生活在我们周围,平凡到我们根本就无视他们的存在,我们甚至用鄙夷的眼光看待他们,同样生活在这个社会,就因为他们卑微么!不,这样对他们实在太不应该了,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自己的生活,我们在同情他们的时候更应该尊敬他们:他们如此坚强地面对生活!

让我们尽自己所能多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吧!

——黄智旖

img20

(4)身边总有这样一些人,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节奏中产生一定的影响,而我们却总是忽略了他们,并且以一种鄙夷的目光看待他们。

但是我们是否想过,其实他们跟我们是平等的,只是谋生方式的不同,只是命运的不同,可自始至终我们的地位是相同的。与眼界高低无关,因为,生命是平等的,我们都在努力地生存。

反思过吗?衣食无忧的我们,在设施齐全的教室里上课的我们,还有什么资格自暴自弃,抑或是埋怨父母给的生活还不够好。那他们怎么抱怨?!他们绝对要比我们辛苦得多,而他们的这些艰辛换来的只是微薄的工资,这些工资维持的是一个个家庭。

当我们从他们身边走过,漠视、高傲的神情……这些能意味什么?地位优越吗?他们是用布满厚厚的老茧的双手换来生的希望,而我们只要向父母伸手,就可以去买喜爱的东西,这些,不该是我们炫耀的资本。

所以,用我们这些多出来的幸运给予他人一些力量吧!不是同情,不是怜悯,而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情感。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一直有着一个摄像头,那是我们心灵最柔软的地方。善于发现吧!变得坚强吧!此时此刻任何的挫折都不算什么。懂得感恩吧!知足常乐吧!

——沈方烨

(5)冷风吹,却吹不灭她求生的欲望;

草莓红,就好像她那颗炙热的心;

我不知道她的家乡在何方?

我也不知道她能维持多久?

人群里她的身躯虽弱小,精神却很伟大。

自食其力是她的代名词,

她就是风雨中最美的一枝花。

——张颖(www.xing528.com)

(6)一个早春的下午,天气依然寒冷,这位老人如往常一样拉着一车的蔬菜去市场上卖。她说,她没有什么经济来源,孩子们在外打工过得也并不宽裕,虽然年纪大了,但能靠自己就不要去麻烦孩子们了,所以独自生活的她就靠卖自己种的蔬菜来维持基本生活。

她满脸的沧桑告诉我她生活得很艰辛,她的生活并不如意,但与她谈话时语气里透露出的却是豁达、乐观与坚强。

在感动与尊敬之后,她又是那么让人心疼。当我想去帮助她时,我犹豫了,我不知道我唐突地进入她的生活是否正确,我不知道我微薄的力量是否能真的帮到她,但我想我首先必须做到的是尊敬她,尊敬我们身边每一个人。

——朱祎玮

(7)绚丽多彩的世界迷住了我们的双眼,我们在幸福中生活着,偶尔停下脚步,发现生活中那些平凡人,他们的生活也那么精彩,那么美丽。

——俞伶俐

……

看着学生们拍的照片,分享着他们对生活的发现,倾听着他们那些来自灵魂深处的感悟,我激动万分。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们所希望的不正是学生们思想的成熟、灵魂的净化吗?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呢?所有的说教都是苍白无力的,生活这个大课堂给了孩子们最好的教育。时间过得真快,下课铃声不合时宜地响了,一节特殊的语文课在同学们遗憾的感叹声中结束了,但是它带给我的思考却没有结束,平民感动了学生,而学生的感动却让我流泪……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精英教育传统,人们读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谋生,而且还有更高的目的,就是要做人上人。为了做人上人,“头悬梁,锥刺股”,吃多少苦、受多少累都无关紧要。于是,今天我们的学生从不缺少精英意识,因为从小就被家人告知好好读书,考一流大学,做白领、做公务员、开公司……可是每个孩子都能按照家长的预期成为精英吗?处于金字塔尖的精英是整个社会最上层的那群人,永远是少数!我们的学生将来走出校园以后可能会分布在金字塔的各个层面,如果居于金字塔底他将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份,是自卑自贱、自怨自艾地过一辈子,还是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人人都奋进,都在自己的职业领域里取得成就,快乐幸福地过一生?如果将来居于金字塔尖是不是更应该具有平民意识、悲悯情怀?为老百姓说话做事,为民生民权奋斗!

如今很多学生都具有一种自负和期待,他们精英意识浓厚,想着将来成为有权、有钱阶层可以洋洋得意,可以凌驾于他人之上,从未想过将来的自己很可能就是社会中的一个普通劳动者,而我们的教育恰恰应该告诉每一个受教育者:不论是精英还是平民,只要踏实奋进,在自己的领域里有所成就,就会找到幸福;如果有幸成为这个社会的精英,身份不该是你用以炫耀的资本,而是为民众谋福的机会和责任!

我们的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奋进的精神和悲天悯人的情怀!这种德性对现代学生来说太重要了。但单纯地通过语文课的符号灌输是无法达到我们的目的的!

“不观于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于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于海上,何以知风波之患。”孔子的话形象生动地阐明了知识与生活实践之间的关系。当真的走进生活后,学生们发现了平常没有注意过的人们,他们新奇、兴奋、感慨、激动,然后开始静下来思考:他们发现平民用劳动养活自己,像小齿轮默默地转动;无数个齿轮,带动着社会这台机器不停运转。

他们发现平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自己的生活,他们是如此坚强地面对生活!我们在同情他们的时候更应该尊敬他们!

他们发现生命是平等的,我们都在努力地生存。

他们从平民身上看到了坚强、奋进,感悟到我们不能给他们什么,只有尊重与敬佩。

他们反思“衣食无忧的我们,在设施齐全的教室里上课的我们,没有资格自暴自弃抑或是埋怨父母给的生活还不够好”。

他们感慨“用我们这些多出来的幸运给予他人一些力量,不是同情,不是怜悯,而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情感”。

他们惊呼“懂得感恩吧,知足常乐吧”……

所以,当我们的学生走进生活,发现隐藏美德的社会现象,由此而触动心灵世界,才可能让我们的学生形成德性。这样一次(不是一节课)教育过程的成功更说明了我们的德育设计是有效的。

2.小学“社会美德现象课程化”的实验研究

小学生的德育认知水平比较低,更缺少道德体验。根据小学生的这个特点,我与上海金山区第二实验小学三年级的老师配合,就“孝”的教育进行了如下的设计:首先是用一节班会课师生一起交流中国历史上有关孝敬长辈的故事。根据这种从故事中得到的“孝”认知,要求学生在家做好力所能及的孝敬长辈的事。早上起来要问好;每天出门说“再见”;父母回家要帮助拿好要换的鞋;晚上睡前要说“晚安”,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等等。

半学期后,我们在金山区第二实验小学开一次主题教育活动,让孩子们说说这半学期自己在做“孝”事的过程中的感受,并请孩子们的家长一起参加。下面记述的是金山区实验小学三(1)班一个小朋友在主题班会上讲的故事。

附:妈妈我爱您

星期三下午,学校放学比较早,我回到家时爸爸妈妈还没回家,我就在自己的房间里做作业。

“叮呤”,门铃响了,我跑出去一看:妈妈回来了。我忙打开防盗门,顺手拿出妈妈的棉拖鞋。

妈妈换好鞋,走进客厅,一屁股就坐在沙发上:“女儿,妈妈累死了,让妈休息一下再给你做饭,你先做作业。”

看着妈妈疲惫的样子,我心疼妈妈,忙走到妈妈身边:“妈妈我帮您敲背。”说着,我就用力从上到下帮妈敲起背来。

几分钟后,妈妈从疲劳中舒缓过来,温情地看着我,转手把我抱在怀里,轻轻地在我额头亲了一下:“宝贝真乖!妈妈做饭去。”

看着妈妈拖着疲惫的身子走进厨房,我真希望自己快点长大,能烧一顿可口的晚餐让妈妈享受……

孝敬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人类之美德。但这种美德也绝不是通过对学生的美德符号灌输,而是使之成为学生的内在之品行外在之美的行为。我们就是根据小学生的认知与情感特征,设计了如上的一份关于“孝”的长作业,并通过学生真实的美德体验,形成属于孩子的真正的美德情怀。

我坚信:这种美德情景下教育出来的孩子是不可能不孝的。

3.基于理解的零距离德育模式的建构

2010年下半年,我来到上海交大二附中任校长。根据交大二附中的德育特点,我与相关人员一起,将自己的德育思想植入到二附中的德育过程中,基本建构起“基于理解的零距离德育模式”。

不可否认,德育是规约性的教育,是人由自然人变为社会人的过程,但其过程却应该是为德育主体所理解的(人性化的)。所以我们认为:这种基于理解的德育过程必然是我们教师引领学生自主认识、体验、感悟、抉择、践行美德的过程,是师生主体性与主体间性均得到合理张扬的过程。德育过程中,若教师的主体性过分张扬而压抑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就会导致灌输式德育方式的出现;反之,学生主体性过分张扬,对于未成年的中学生来说,又会失去道德的方向性,易出现极端个人主义。所以,基于理解的德育强调了师生主体间要保持理解性、通融性和共识性。

这种基于理解的零距离德育模式,是指实现德育效果最大化的无距离或近距离德育模式。在这样的德育过程中,我们的德育主体通过情感认同、价值认同、目标认同,自主进入蕴涵美德的社会现象中,在体验美德现象的同时,使自己成为德育的主体去反思、建构美德知识,在潜移默化中成长成才。它具体包括生生间、师生间、生校间、家校间、社会资源与家校间的零距离等实践形式。下面,我重点介绍近期我校在零距离德育实践过程中的三大策略。

策略一:寻求情感认同,实施德育导师制,实现情感零距离、师生零距离。

我国的传统教育一直以来是自上而下的教育方式,教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崇高使命,在引导学生不断成长的同时,由于师生之间的视域(horizon)不同,师生之间产生了一定的隔膜,甚至是相互误解与不理解;同时,随着应试教育不断抬头,师生间的情感距离呈现越来越拉大的趋势,严重阻碍了德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所以,缩短师生情感距离,寻求彼此的情感认同,是德育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

德育导师制,是一种在“理解教育”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将学校班级德育的诸多目标、任务分解到担任“导师”的任课教师身上,导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等零距离德育的模式。

我们在德育导师制推行前,召开了学生动员大会,专门设计了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当前困惑与实际需求,并制订了“受导”学生档案、家访联络、谈心交流、特殊案例会诊等一系列制度,使得德育导师制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随着德育导师与学生的正式结对,师生的交流突破了时间、场地、方式的限制,有课前课后、校内校外、电话短信、网络对话、每周的促膝谈心、每月的家访电访等形式。地理教师、历史教师、美术教师、体育教师等,那些以往徘徊在德育工作边缘的学科教师,有了更充分地接近学生的理由,在成为学生贴心朋友的同时,又扮演着学生成长引路人的角色。

交大二附中德育导师制实施一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师生人际关系更加融洽,因行为偏差而造成的违纪行为显著减少,2010学年相比2009学年违纪数量下降近60%,表示喜欢并愿意继续接受导师帮助的学生达95%。和谐温馨的零距离师生关系的构建,在促进全员德育深入开展的同时,又为教学工作的开展装配了动力十足的引擎。

策略二:寻求价值认同,实施校园听证制度,实现知行零距离、生校零距离。

学校管理者(教师)与被管理者(学生)往往存在着由于立场不同、价值差异而造成的矛盾,学生与学校之间有时也是如此。在曝光、批评、炮轰无处不在的当今时代,虽然身处校园,学生自主意识的觉醒也促使他们在校园中不满足于被动的角色,对很多问题都有着自己的见解和想法,扮演惯了家庭“小皇帝”、“小公主”的独生子女,也敢于或乐于表达内心的种种不满。因而,在面对学校管理时,相对曾经习惯于服从权威、服从家长教师的一代人而言,如今90后的孩子们更有可能批评甚至放大学校制度的某些弊端,而网络的出现,又使得这种不满意见传播得更为容易、更为广泛。这些批评意见的产生,可能来源于学校制度的不完善、学生对学校制度的不理解、学校决定的不透明……而这种不完善、不理解、不透明,又使得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犯规”行为频频出现……生校间的矛盾冲突似乎不可避免。

为了推进学校民主管理的进程,我校开始实施校园听证制度。校园听证制度,是指在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实施、处分过程中,由学校行政、教师、学生或家长等利益相关人提出听证请求,学生自主委员会协调学校、学生、家长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参与,就拟制定的规章制度、处分决定进行公开辩论、共同协商,为规章制度和处分决定作出提供重要参考的制度。我们成立共青团领导下的三级听证机构:班级听证、年级听证、学校听证。通过公开、公正、公平的听证程序,让学生对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了充分的发言权,学生真正成为能做主的学校主人。

比如,我校德育处针对毕业年级学生学业紧张的特殊情况,拟对住宿生实施分级分时段熄灯规定,以延长毕业年级熄灯时间,提出了听证要求。于是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在做了大量学生调查的基础上,召开了由各年级住宿学生代表、部分家长、行政、教师代表参加的校级听证大会。会上就是否实施这项制度,以及如何实施进行了讨论交流,非毕业班同学提出了对部分寝室晚熄灯后造成的干扰的处理意见;毕业班同学则要求学校拟延长至10点30分的熄灯时间再进一步延长至11点30分;而家长则从学生身体健康的角度提出了科学安排的意见;生活教师从寝室管理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虽然该次听证会没有形成统一意见,但这无疑给政教处对相关措施的制定提供了科学思路。会后,政教处会同总务处改造了相对僻静且集中的部分寝室,专供毕业班学生复习使用,而毕业班同学熄灯时间再进一步延长的要求,考虑到疲劳作战不利身体健康的因素未被采纳;经过修改后的人性化熄灯制度在第二次听证会上得到了大部分代表的赞同,使得该制度得以人性化、科学地的实施。制度制订过程中的征询性听证,使学校的制度措施更具科学性,制度的贯彻落实也更为顺利,而且学生最大程度上参与到制度制定的过程中,多方位考量学生因素,从而使得制度制定走向多元主体,更加人性化。

制度的实施与执行,如果能摆脱只依靠行政命令的方式,而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民主管理方式,寻求双方的价值认同,在动态的平衡中达到知与行的有效统一,那么无论什么制度都能达到它的预期效果。

截止2010年12月,我校就学生处分、学校管理制度等内容举行了19次听证会议,每一次的听证会都能整合多方意见,不仅使得生校关系变得更为融洽,也让每一次听证会的决议得到了很好的贯彻落实。

策略三:寻求目标认同,实践人生导航活动,实现目标零距离、社会德育资源零距离。

目标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为了使高中学生树立远大且符合实际的目标,我校利用大学附中的优势,依托上海交通大学的丰厚人文资源,开展人生导航活动,人生导航活动包含两方面内容,即由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主导的“科学家讲坛”和由交通大学优秀学生为辅导员的“感悟·体验·实践”活动。

近年来,由交大副校长印杰教授挂帅,由刘西拉、马红儒、王瑾教授等交大名师组成讲师团,来我校开设数十场讲座。讲座既有与学科密切相关的如“化学化工与日常生活”,也有指导中学生如何成才的如“一个优秀中学生应具备的素质”,等等,内容丰富多彩。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科学家们还传递了科学精神,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人生目标提供了宝贵的意见。

有目标并不等同于成功,目标还要具有可操作性。因此我校每学期还聘请了60多位交大优秀学生辅导员给予我们学生具体指导。例如,面向全体高中学生的“感悟生命”主题班会让同学们体会到了生命的沉重与宝贵;面向高一学生的“走进高一”经验交流会让同学们及时走出迷茫,步入高中生活的正轨;面向高三学生的高考复习经验交流会则从复习方法、心理调节到饮食营养等全方位介绍了高三一年该注意的事项;面向高一、高二的社会实践活动则由各班级在辅导员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自定活动主题、活动时间,其中涌现出不少优秀项目。

高一的实践小组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撰写了长达1万5千字的调查报告——《关注全球变暖在校园》,其中提出的不少节能减排措施,已经获得校行政会认可,正逐步在学校推行。高二的关爱流浪猫志愿者小组也是翔实调查、广泛宣传、切实行动;其他诸如前往肿瘤医院、为绝症患者作心灵按摩的临终关怀小组,前往民工聚集区、调查民工子弟生存状态的“同在蓝天下”活动小组,等等,各具特色,各有所长,既锻炼了学生自身能力,又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贡献了力量。

除此以外,我们在学校BBS上开通了名为“E路有我——与交大学子共读书”板块,我校学生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存在什么问题,只要在BBS上留言,就有交大的同学们来解答。

由于担任辅导员的交大优秀学生基本上都是大一大二学生,都是高考佼佼者,所以在共同策划、活动、体验过程中,学生感受并接受着成功者各种丰富而厚重的人生经验,使得自己的奋斗目标化解为各种具体的实践行为,从而逐步接近自己的目标,接近属于自己的成功。

当然,我校十一届读书节的坚持不懈所积淀的人文底蕴、艺术教育多年来不断拓展所形成的艺术内涵、心理健康教育所取得的突出成果,都为我校零距离德育特色形成提供了坚实且不可或缺的基础。

零距离德育,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依托于丰富的德育资源(包括有德性的人),让学生充分走进德育实践,与美德现象共舞,从而让我们的学生拥有健康心身、健全人格、远大理想等德性。

三、基于理解的德育模式探索的反思

其实,一年的实践与研究对德育有效性这样一个大课题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无论是时间与内涵都是如此。当我完成这份研究报告时,我仍无法对这份研究满意。故这份研究的出台并非这份研究的结束,而是新的研究的开始。

我们知道,德育是人德性的形成过程,而德性是个体在道德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思想与行为的优秀特质。前文我已提到,麦金太尔认为:“德性是人类后天获得的,内蕴于实践活动的各种好的性质、品质和倾向。”从这个观点出发,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社会与时代,对好的性质、品质和倾向的定义不同,不同的人群在同一社会和时代由于其经历与价值观不同,对这种好的性质、品质和倾向的解释也不同,对德性的理解也不同,从而使我们对美德的解释也不同。

通过近一年的美德现象课程化研究实践,我认为,我们的德育应是让一定社会或阶层确定的德育目标与内容(美德标准)能在一定时空内为德育主体所主动接受,并通过德育主体在一定的社会美德现象的活动,使之内蕴于此个体今天和未来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并能使个体在未来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根据时代、社会的发展进行自我德行修正。

由此我认为,德育绝不是道德符号的灌输,而应是让学生在美德体验过程中形成德性。

写完这句话,让我想起发生在2007年11月某一傍晚的一件事:那天傍晚,我车经金山区松卫路回家,见一辆载有大量木板的拖拉机翻倒路上,一外地妇女一边大声哭叫着压在车下的丈夫,一边一片片吃力地搬走压着她丈夫的沉重木板。令人奇怪的是,只见周边这么多警察、救护人员却无人援手!我停下车想上前帮助她,警察却硬把我撵走。我不知后来的结果如何,但我却为这几名医生与警察的行为感到伤心,甚至心寒!我相信这些人均受过良好的道德教育,内心也一定有一道德尺度,也许警察认为其责任是管制交通、维护秩序;医生认为其职责是医治病人,至于搬木头不是其责任;也许他们认为外地人的生命没他们珍贵,所以,他们大可不必做搬木头这样的事。

这也许是对道德符号灌输式教育的讽刺。

由此我在反思我们的德育,德育的目标与效果不应反映在一时一地,优秀的德性应该伴其一身!由此,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出现了,我们如何培养一个能不断用已习得之德性来修正自己行为与思想(即德行)的人?如果这样的德育目标实现了,我们的社会就会少有上述这种不道德的现象,更少有贪官污吏和打、抢、偷盗等现象。

这就是我们梦想的德育。

在对德育有了这样的思考,站在这样的高度,再对我们的实践研究与理论思考进行进一步的反思,我们认为:德育存在于人类的一切活动中,人的德性的形成也是我们教育最根本的目的,而最有效的德育途径与方式应让我们的学生回归到社会美德现象中去,通过他们自己的美德活动与反思形成优秀的德性。我认为,这样的德性不仅是属于今天的,也会让德育主体在未来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根据时代、社会的发展进行自我德行修正,故也是属于未来的。所以,我们在研究实践过程中,特别注重让学生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社会现象中去发现美德,并让他们成为美德的实践者,使之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过程中得到强化,从而形成一种人谓之人的德性。这里,我们特别要指出的是:德性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美德体验与养成的教育过程,而非灌输过程;是一种好的行为得到强化而成为人的一种习惯的过程,而非学习一个榜样、一种社会提倡的道德即可形成的。

德育的复杂性、美德的多元性、生命的成长性导致德育的有效性的追求成为教育永恒的主题!但有效的德育是美德的体验,而非道德符号的灌输,这也是我们应该遵守的一条德育原则。

(2011年7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