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华大学发展战略的思考
东华大学发展规划处
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推进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高等教育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已进入经济和社会活动的中心。为了使学校在此大有作为的时期取得跨越式发展,担当起国家赋予学校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提供高水平科研成果、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课题的责任,我们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思考学校的发展战略。
一、关于学校的战略目标定位
思考学校的发展战略首先要考虑学校的战略目标定位,即思考建设一所什么样的学校。为此,我们必须对学校自身、国内高校及国外同类高校的格局有清晰的认识,同时还要把握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大局、社会环境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只有正确地认识内部、外部条件,才能准确地定位学校的战略目标。
从内部看,目前学校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经过半个多世纪,特别是近10年的建设发展,东华大学的学科已经从单一的工科纺织发展为工、理、管、文、艺术多学科门类,有特色、多科性大学的框架已经形成,并且纺织、服装特色学科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现有的国家重点学科基本覆盖了整个纺织产业链;同时,学校的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办学规模、办学空间明显扩大。50多年的奋斗和积累,已使学校具有向更高层次迈进的基础。
从外部看,今后20年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是我国的纺织产业由“纺织大国”走向“纺织强国”的关键时期,也是上海加快建设世界级城市,建设“四个中心”,及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家和地方的发展战略要求学校提供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关键技术以及创新研究成果。
从国内高校、国际同类高校的格局来看,东华大学是教育部所属全国重点高校,全国惟一一所以现代纺织为特色,进入“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是高校中的国家队成员之一。在国内外,东华大学的纺织、服装特色具有很广泛的影响和社会声誉,并在世界同类院校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学校从2000年到2002年曾连续三年获得国内高校引以为豪的“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最近,根据我国权威机构认定,国际上较为知名的有纺织、服装类学科的十所高校,在纺织、服装类学科专业范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被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的数量,2002年东华大学与日本信州大学并列第一。
上述分析表明,根据学校自身的条件与特色,国家建设与发展的需要,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优质、高水平、高层次教育的需求,以及国际高等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东华大学作为“211工程”建设的国家重点高校,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方向发展责无旁贷。“有特色,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应该作为学校的战略目标定位。
二、关于学校发展的战略重点和多模式发展
实施学校的发展战略需要几十年、几代人的努力。当前学校必须在党的十六大精神的指引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发展观,改革创新,抓住战略重点,以多种模式扎实推进。
1.关于战略重点
建设“有特色,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必须根据学校的现实状况,确定战略重点即主攻方向,并以此为学校发展战略的关键点和突破口,以点带面全面实现战略目标。
学科是承载高层次人才培养、开展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平台,学科发展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学科特色和水平则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办学水平、学术地位和学术竞争力。对东华大学而言,纺织、服装特色学科的发展,对于学校保持竞争力和学术地位,实现发展战略目标具有关键性的作用。目前学校虽然已经建立起了以纺织、服装特色学科为核心,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但我们也应看到,学校的学科整体实力还不强。学科整体实力不强主要表现在新兴学科、基础学科发展缓慢;传统特色学科需要更新改造;新的特色学科尚在探索中。总之学科建设仍任重道远。
师资队伍是学校的主体,学科的支撑力量。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必须要有以国内外学术界公认的著名学者领衔的高素质、高水平,整体力量国内一流的师资队伍的支撑。建校50多年来,东华大学虽然已经建立起以院士、长江学者、众多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以及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的教师队伍,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师资队伍总量不足,尤其是缺少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大师级人物和中青年“拔尖”人才,已成为制约学校快速发展的“瓶颈”之一。当前及今后,在学校中真正确立“大师重于大楼”的理念,取得“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队伍建设的突破,以及用人制度环境上的突破,是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科研水平和科研成果是衡量研究型大学的主要指标之一。以培养高水平、高层次、高素质创新人才为己任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应该集聚众多高水平研究人才和高端实验研究平台,成为国家跟踪世界科技前沿和解决重大、关键问题的重要阵地。东华大学的科研目前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但带有明显的应用和工艺色彩。应用和工艺研究是我们的长处,它曾给我们带来辉煌的成果,但如果我们不向前看,就会成为制约科研向“上游”发展的不利因素。与国内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相比,现在我们的科研还缺乏较多能获取国际、国内大奖的成果,缺乏原创性基础研究和大兵团联合作战的重大研究项目。要达到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战略目标,担当起国家赋予学校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出高水平研究成果的重任,学校的科研必须上新台阶,要在继续做强应用研究的同时加强基础研究,并且提高科研工作在学校整体工作中的比重和份额。
综上所述,学校在向战略目标奋进的过程中,要以落实“人才强校战略”和提高学科水平与实力为重点,引进和培养学科领军人物,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校园文化环境,并以此带动提升科研水平和规模,优化人才培养质量,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
2.关于多模式发展
由于长期在工业部门的管理下发展,形成学校内部的学科格局为工科远强于其他学科门类,而工科中的优势又集中于纺织、服装。鉴于此现实状况,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校内各学院、学科之间在基础和实力上存在的差距,在学校整体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发展进程中,学院按其实际状况实行从教学型到研究型的多种模式梯度发展。学校在一定的发展阶段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对有条件的学院,研究型模式可先行,其他学院、学科则从教学型或教学科研型逐步过渡到研究型。以多模式梯度型不断推动学校整体向战略目标发展。
国家重点学科所在的学院,已经有较深厚的研究基础,应该在国内外公认的学术大师的带领下,率先按照研究型的模式发展。其工作重点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扩大研究生招收数量,争取国家级纵向项目。在加强与企业界合作的同时,加强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争取培养出一流的人才、提供一流的研究成果和一流的社会服务。
对于已经设立博士点,目前还没有国家重点学科的学院,可以先按照教学科研型的模式发展,加快形成特色,做强基础,再按研究型的模式发展。其工作重点应该是在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的同时,寻求与国家重点学科的合作和交叉。在合作和交叉中,以及在与同类学科的合作和竞争中找准自身定位和特色,增强队伍实力,逐步确立学科在学校及国内的地位。其目标是,近期学院中至少有一个二级学科达到国内同类学科前20%的地位。
对于仅有硕士点的学院,可以先按教学型的模式发展,同时不断加强研究工作,根据学校整体发展规划逐步向教学科研型发展。在由教学型到研究型梯度发展过程中,相关学院都要树立全局观,为创立学校新特色学科,推动特色学科居于国际领先,使学校整体成为国家高素质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科技创新基地、国际学术交流的桥梁与窗口而努力。
三、基于发展战略的改革和建设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用发展来解决学校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创新是一切发展的动力,只有创新,才能发展。要以“观念兴校、学术兴校、管理兴校”来推动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的创新。要加快改革、鼓励创新,推崇肯干事、干成事,为实现学校的战略目标而努力。
1.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以改革促进队伍建设
队伍建设是学校的战略重点之一。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必须以改革为先导。北京大学推行的,以教师聘任和职务晋升为核心的人事管理体制改革,预示着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高潮即将到来,这对实施学校的发展战略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人事制度改革将打破人们头脑中习以为常的“小富即安”和“铁饭碗”思想,形成竞争、择优和追求卓越的观念。我们强调“人才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而资源的意义在于开发、利用。高水平的学科需要高水平的队伍来建设,同样高水平的大学需要高水平的人才来管理。为此,学校不仅要采取超常规的措施,花大代价引进人才,也要努力培养人才,提高学校各类人员素质,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盘活人力资源,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每位教职工各尽所能、各安其职、各得其所,在最合适的岗位上充分发挥作用。
学校队伍建设的关键是努力汇聚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同时适当扩充教师队伍,形成一支由国内外学术界公认的大师和知名学者领衔的,数量合适、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使师资队伍在数量、质量、结构上适应学校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发展。为此学校必须要以更加开放和高效的措施,引进一批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学科带头人,采用国际可比标准来培养和选拔人才,并且用学校蓬勃发展的事业,以及市场可比待遇来吸引和汇聚人才,使师资队伍的构成国际化、高层次化。
学校还应继续实施教师队伍“博士化工程”,特别关注“学缘结构”优化,以国家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为契机,建立起固定编制与流动编制相结合的师资管理模式。人才跟着环境走,目前世界范围的人才资源竞争事实上是人才成长和生存制度环境的竞争,对此我们要有足够的认识。为此,必须优化校内人才成长和使用的制度环境,实施鼓励青年教师冒尖的奖励资助制度;改革考核聘任办法,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鼓励教师从事创新研究,努力营造“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良好氛围和环境。
2.贯彻学科发展战略,促进学科建设(www.xing528.com)
高水平学科是承载高水平科学研究和产生创新成果的平台,是造就学术大师并使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基础,同时也是培养高质量和高层次人才的保证。在学科建设中要搞清重点与非重点、特色与非特色的关系,坚定贯彻“增强特色、拓宽基础、加强交叉”的学科发展战略。既保持原有的特色,把特色做强、做高、做大,又要在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培育和发展新学科和新特色,构建起特色鲜明,以理工为主,工、理、管、文均衡发展的学科体系。
在实际的建设中学校要以“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并通过其辐射效应,以特色带整体,以整体促特色。在学科发展中把现代纺织特色放到事关全局发展的高度,并力求有新的突破。要贯彻大师是首要、梯队是关键、基地是依托、项目是载体的学科建设策略,“凝炼学科方向、汇聚创新队伍、构筑学科基地”,实现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的良性互动。通过10年左右的建设和发展,使学校至少有包括工科在内的两个以上比较强大的学科门类。
3.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增强科研实力
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是研究型大学的主要标志,是学校综合实力的体现。增强学校的科研实力,就要通过制度创新,克服学校科研工作存在的小而散、低水平重复状况。我们认为,重视基础研究,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加强技术开发,推动成果转化;创新组织管理体制,完善竞争激励机制;注重特色,促进交叉;构建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服务体系是学校走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必由之路。
提升科研水平,实施科技创新,必须增加原创性科学研究、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的投入,并争取有所突破,做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互相促进,使学校的科学研究不断有新发现和新发明。为此,学校应该积极组织科研团队申报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和国家高技术发展研究计划“863”项目。要紧跟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前沿,结合学校的特色,加强对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纳米技术的研究。要政策导向,鼓励教师从事科学研究,使教师既承担教学工作,又都参加科研工作。同时也要充分发挥研究生在学校科学研究和应用开发中的生力军作用。
4.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多层次培养创新人才
培养高素质的、适应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领导者,是东华大学作为高校“国家队”的三大功能之一,也是扩大学校影响、提高学校声誉的重要方面。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育要提供“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我们要抓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的大舞台,顺应全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和我校目标定位,适度扩大人才培养规模,逐步调整人才培养结构,稳定本科生培养规模,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放在学校各层次人才培养工作的首位,建立具有东华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教学管理体制方面,要推进改革完善学分制,改革阻碍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管理模式,同时建立并完善校院两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从严治教、严格管理,使我校良好的教风、学风得以传承下去。在专业结构方面,要建立符合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专业结构,培养符合我国新型工业化建设的急需人才,优先发展高新技术类专业,大力发展与上海支柱产业和都市产业、都市文化相关的专业,积极探索建立交叉学科的专业,拓宽专业口径,灵活专业方向,办出自身特色,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在教学方面,要探索将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中的途径和方法,实施以“三个课堂”为载体的文化素质教育工程,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创新人才。同时要改革课程体系,不断将学科新发展注入学生的教学内容中,并采用国外原版教材,扩大双语教学的面。
扩大研究生规模、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是实现学校战略目标的重要方面。我们必须适应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加快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并且重点扩大博士生培养规模。目前学校的学位点,特别是博士学位点数还不能适应扩大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培养规模。因此,要努力增加学位点和导师数量,特别是增加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基础学科的研究生导师数和博士点数量。在规模扩大的同时,要强化学位论文抽查评审力度,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要将创新作为评判博士学位论文的主要指标,争取有更多的博士学位论文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励。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博士后流动站建设,使学校的博士后流动站数量和在站博士后人数有突破性的增加,为学校的科研发展提供生力军。
在确保学校办学的核心,即本科生、研究生教育处于高质量、高水平的同时,学校也要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变化。面向区域、地方和全国,继续办好成人教育,培养社会与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开展继续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创建都市型继续教育中心,为提高民族素质提供有力的服务。
5.校园功能定位和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是学校精神、学术和文化的家园,是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基地。校园环境、校园文化和校园学术氛围的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学校战略目标的实现。
目前学校处于多校区办学的状况,这使得我们必须从整体全面考虑各校区的功能定位。校园功能定位既要考虑效益,也要考虑学校的文化和历史。目前学校松江校区建设正在紧张进行,一个体现新世纪水平的新校区即将展现在我们面前。现代化的松江校区应该成为21世纪东华大学的象征和窗口,而延安路校区积淀了学校的发展历史,是东华精神的发源地。我们认为应该根据两个主要校区独特的背景,合理定位各自的功能。由于松江校区建设涉及庞大的建设资金,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校区的功能定位必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办学效益、规律和学校的发展规划来看,松江校区应该以集中所有理、工学科和部分文科较为有利。延安路校区则可主要用于发展与城市中心区域密切相关的服装和时尚艺术学科、管理学科,成人教育、国际文化交流,以及用于“现代纺织研究院”的建设和发展。
公共服务体系是繁荣校园学术氛围的平台和校园文化的载体,我们应该加强建设。建立数字图书馆、大型仪器设备公共平台,使之与学校的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相适应。要特别关注校园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是促进学校教学、科研上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加大学校公共服务体系硬件建设的同时,更要注重应用服务建设,通过到位的服务,改变学校的学习、研究和管理模式,提高效率。
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贯彻“学术兴校”的理念。对为学校取得学术荣誉的教师和学生要大力宣传,使得教师有学术追求、学生有学术兴趣,形成以学术成就为荣的校园文化氛围。还要通过制度设计,在学校中营造“积极向上、爱校荣校、崇尚学术、追求卓越、敬业奉献、公平竞争”的学习、工作和学术环境,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使得学术队伍具有学术民主思想、包容精神和科学态度。
6.扩大国际交流合作,促进办学国际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必然趋势,为此必须积极推进学校的教学、管理与国际接轨。
在老一辈教授和学校领导的努力下,学校纺织类专业学士获得了在英联邦国家免试开业的资格。现在我们要研究建立在国际层面的办学质量规范标准和课程结构内容,争取使我们的办学获得更多国际权威机构的认证,提高学校的办学声誉,同时也使我校毕业生有更多的就业渠道。
要加大国际交流的力度,充分利用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和国外先进的教育技术及手段,为学校的教学科研上水平服务,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国际有影响的大学。要聘请国外高水平的专家、教授参与学校的重点学科建设、重大科研攻关项目;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扩大学校影响;积极争取组织承办“世界纺织大会”等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和学术讲座。
要努力开发国际教育市场,大力吸引国(境)外学生来学校留学。提高留学生培养规模、层次和质量,扩大硕士、博士生的招收规模,并努力到国外设立办学点。
7.转变观念,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
实施学校快速和超常规发展,需要巨额经费投入。筹措经费必须转变观念,在“知识经济”的时代,我们须将教育与科技及经济结合起来。学校各级领导和部门要多方开拓资金筹措渠道,形成国家、地方、社会、企业、学校、个人等全方位的筹资体系。要争取教育部和地方政府更大的支持;要加强与海内外校友的联络,充分调动校友支持学校发展的积极性;要顺应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决策,利用学校工科力量强大的条件,积极寻找企业合作伙伴;要发展大学科技园,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要面向社会发展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为社会提供教育服务,“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实现以“财”支持“才”,以“才”创造“财”的良性循环。
在多方筹资的同时,“开源节流、增收节支”。要控制办学成本,强化预算管理,对各级预算执行情况加强审计与监督。严格执行基建项目、重大支出项目的立项、论证、审批制度;加大校级财务的宏观调控力度。
8.以制度创新,积极研究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
纵观国内外一流大学人才辈出、大师云集、成果累累,并不是一味靠倾斜的政策催化出来的,其中科学、民主,以教师为本,尊重教授发言权的大学制度起着决定性作用。深化校内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推进民主办学,加快制度创新,落实“观念兴校、学术兴校、管理兴校”是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的关键。在实施学校发展战略的过程中,要尽快形成“行政管理靠法规,学术管理靠教授,评估管理经常化”的管理体制,实行“校长治校、教授治学、科学管理”。
贯彻民主办学思想,加快民主办学进程。通过校院两级学术委员会真心实意地依靠教授和专家治学,充分保证教授的学术地位。在决策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作用,重大事项的决策一定要遵循“专家论证,行政决策”的原则,不断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使决策更加符合学校发展的客观规律。
理顺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管理重心要进一步下移,使已经具备良好基础的学院成为办学实体。要努力探索这些学院办学的新模式,赋予他们人、财、物方面更多的自主权,同时引入社会化的评估监督机制,在竞争中增强学院的生存压力和危机意识。学校管理要逐步从以条为主过渡到以块为主,从多层次的集中管理向少层次的扁平化管理转变。校方主要精力要集中在把握办学方向、宏观决策和为教学科研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以及筹措办学资源等重大问题上。在学校内部形成压力与动力的有效传递、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运行机制。
加强制度建设,提高管理效率。深化学校内部管理改革,以制度创新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扫除改革和发展中的体制性和制度性障碍,规范管理,实行依法治校。管理部门要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树立起以学生和教师为中心的观念。创建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发挥才干、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有利于科研创新、有利于提供一流社会服务的制度环境,以高效的管理促进学校的快速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