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高校宏观管理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校宏观管理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3-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高校宏观管理的几点思考武汉理工大学王太平高校教育创新是高等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直接影响高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直接影响国民文化素质和国家人力资源质量。高等教育管理主要包括高等教育行政管理和高等学校管理两个方面的概念体系。矛盾运动的结果应该是在发挥目标功能的运作中,推动高等教育管理实践为社会经济、政治提供有效的服务,体现高等教育管理的地位和作用。

关于高校宏观管理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校宏观管理的几点思考

武汉理工大学 王太平

高校教育创新是高等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直接影响高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直接影响国民文化素质和国家人力资源质量。

一、定义——管理创新

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创新是一种思想以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实践,是一种原则以及在这种原则指导下的具体活动,是管理的一种基本职能。高等教育管理理论提出,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管理行为的表现形式具有“维系”和“结合”的两大目标功能,具有关注“行政领导”、“其他人发展”、“集体中的领导”三项领域;在管理行为的特殊性方面反映高等教育系统的目标、组织、活动、结构与功能。高等教育管理主要包括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或称宏观高等教育管理)和高等学校管理(或称微观高等教育管理)两个方面的概念体系。高等教育系统中存在的“集权与分权”、“个人与组织”、“稳定与发展”、“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矛盾运动,成为高等教育管理规律和高等教育管理活动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交错点,体现高等教育管理规律的不同形式。矛盾运动的结果应该是在发挥目标功能的运作中,推动高等教育管理实践为社会经济、政治提供有效的服务,体现高等教育管理的地位和作用。因此,高校管理是高校依据高等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发挥“两大目标功能”的作用,关注“三项领域”的动态,有意识地调节学校内部外部的各种关系和资源,有效地达到既定的高等教育系统培养各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目的的过程。高校管理创新是高校依据高等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并把握这些基本规律,按照各个时期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思想观念以及在这种思想观念、原则的指导下,充分调节和优化学校内部外部的各种关系和资源,在原有的基础上产生突破性的进展,创造性地达到既定的、与社会发展和进步相适应的高等教育系统培养各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目的的过程。

二、定位——发展战略

当前,高等教育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同时提出了中国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的战略任务,即“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计的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对教育优先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战略定位。

高等学校生存和发展要求高等学校管理不仅围绕党的教育方针、战略任务和目标进行定位,还要根据本校的实际,进行科学的定位,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发展战略,这也是高校管理创新中的重要内容。

三、定向——提速教育改革

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洛韦尔曾说:“大学的存在时间超过了任何形式的政府,任何传统、法律的变革和科学思想,因为它们满足了人类的永恒需要。”什么是人类的永恒需要?在洛韦尔看来显然是知识,是为人类在自然面前获得自由与尊严的各类知识,只有知识才是人类的永恒需要。因此,高校的永恒使命应该是传承知识、应用知识与发展知识,高校的恒久功能应该是学术研究,衡量大学繁荣与否的真正标准应该是学术繁荣。(www.xing528.com)

有关学者研究提示:在知识经济时代,现代信息技术进入高等教育的各个领域;面临高科技与低素质的矛盾,电子技术进入高等教育领域后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冲击,加入WTO后产生的人才流动威胁、知识匮乏性失业,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加快所引起的一系列新问题;面临教育目标和培养模式、教育思想和人才观、专业结构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新挑战;面临管理模式由依赖型向主体型、管理理念由“整体划一”向“职业个性”、管理方式由任务型向创新型的转变。

一个以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科技革命,对教育产生了更深刻、更广泛并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如何面对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是新时期需要研究的新课题。党的十六大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新世纪教育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根据现代科技革命的新需要树立创新教育的新理念,提速教育思想的变革,教育功能的变革,教育方式、教学内容的变革,提速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等,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兴旺发达的紧迫任务。

提速教育思想的变革——着眼于国际科技飞速发展的趋势,塑造以追逐国际科技前沿为方向的研究理念;着眼于世界人才竞争日益综合的趋势,塑造以培养创新能力为特征的育人理念;着眼于当今科技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并逐步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趋势,塑造以开放为模式的办学理念。

提速教育功能的变革——使传承知识、应用知识与发展知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使科技进步、生产力发展适应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多层次人才需求的需要;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适应区域性建设逐渐接近和达到现代化水平的需要;使高校的管理和运行,适应高校自身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提速教育方式、教学内容的变革——在教学方式上,转变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尤其是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惟一标准,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营造创新教育情景,培育和谐民主气氛,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的平台,激励和引导学生发扬科学探索精神,激励学生大胆创新,培养科学思维与动手能力。在教学内容上,加大编写与社会发展和进步相适应的教材的力度,编写与科研成果紧密相连以及培养适应国际竞争能力的新教材。加大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的力度,鼓励教师讲授科研取得的新成果,带领学生进入实验室参加科学实验和研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与动手能力。鼓励教师参加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指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延伸课堂教育的空间。

提速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按照高等教育的规律,结合国情、校情、地情,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作出反应,在博采众长与继承和发扬本国优秀文化传统的结合下,坚持依法治教的原则。建立“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教师人才管理和流动服务体系,合理调控数量、结构、质量和效益的相应统一,不断完善、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教师资格制度,培育中青年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的机制和环境,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并加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

四、定职——服务“四化”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将20世纪70年代所提出的农业、工业、国防和科技四个现代化,创新为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发展指标在内的新四个现代化的价值追求,并且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即: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路。我党在21世纪初叶对四个现代化价值追求的创新,表明了党和国家为立足于世界之林、挑战新形势的新思想,改变和丰富了现代化的内涵,对我国高校教育创新的责任更加具体化,对高校管理创新更具指导性。服务于新的四个现代化,是高校管理创新的基本原则,也是高校管理创新的思想基础。党和政府在新的时期,将原有的农业、工业、国防和科技四个现代化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发展。向实现新的四个现代化靠近将使我国的产业结构出现大幅度的调整,直接影响教育和科技的原有传统结构。向四个现代化的靠近是适应新时期价值观的创新,高校管理创新必须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按照新时期明确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进而实现现代化的目标需要,调整专业结构、加强学科建设、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优化资源配置、接轨国际教育,为新的四个现代化创造性地提供达到既定的、社会发展与进步所需要的高等教育系统培养各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优质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