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离退休教职工空巢现象的思考
项琼雅
摘 要:随着人口政策的影响和跨地域社会流动加剧,高校离退休教职工中的空巢家庭日渐增多,老年人步入空巢的年龄越来越低,空巢期也越来越长。他们失去了传统家庭养老的部分甚至全部功能,空巢老人在日常生活、心理需求等方面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日常饮食、购物、就医等基本需求难以保障,情感交流更是难以满足。高等学校在解决空巢问题时,应充分利用校内丰富的专业理论资源、学生资源和医疗资源等优势,充分发挥离退休工作部门的作用,积极探索学校、社区和社会养老机构的有效结合模式,着力提高高校空巢老人生活质量。
空巢是指身边无子女共同生活的离退休老人,既包括无子女,也包括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人。此外,根据空巢程度的不同,又可将子女都在国外或外地,或无子女者定义为“绝对空巢”;将与子女在同一城市,仅不在一起共同吃住者定义为“相对空巢”[1]。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空巢现象越来越多,所带来的问题也逐渐暴露于社会。调查表明,2006年我国城市空巢老年人家庭的比例已达49.7%,其中大中型城市的空巢率高达56.1%。有专家预测,50年后我国老年人家庭的空巢率将达到90%[2],空巢家庭将成为我国老年人家庭的主要形式。纵观全国各高校,在客观社会环境和高校教职工家庭特殊性的双重影响下,空巢率和绝对空巢率都处于较高水平,所面临的问题日益严峻。
一、高等学校离退休教职工空巢现象出现的原因及现状
(一)高等学校离退休教职工产生空巢现象的原因
高校离退休教职工家庭形成空巢有多方面原因。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人口平均寿命增长、高龄老人逐年增多,是空巢现象产生的人口基础;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推行的计划生育制度使得人口出生率大幅下降,导致人口结构变化,促成社会老龄化程度加剧,这对空巢现象起到催化作用。此外,国家经济繁荣发展,社会总体住房条件改善,为父母与子女分开居住提供了物质基础。
另一方面,高校教职工家庭的特殊性也加大了高校空巢现象产生的比例。相对而言,高校教职工家庭的子女受教育水平较高,前往异地名校求学,甚至出国深造的概率较高,学业结束之后留在异地工作的可能性亦大,大大提高了高校绝对空巢的比例;高校教职工自主意识强,经济相对独立,很多老同志主观上不愿与子女同住;此外,高校教职工思想觉悟较高,执行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力度较强,这在客观上加速了空巢家庭的产生。
(二)高校空巢现象的现状及特点
高校离退休教职工收入较为稳定,经济方面无太大困难;高校离退休教师群体文化层次相对较高,其需求方面更倾向于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相对于社会上其他群体而言,高校离退休教职工家庭空巢率较高,高校空巢老人的子女很多是在异地工作,更有一部分定居国外,导致高比例的绝对空巢率,必然为传统式家庭赡养带来更大难度。而高校主要承担培养人才的教学、科研重担,养老保障相关的社会资源相对贫乏,应对高比例离退休教职工养老需求有一定难度,对于高比例的空巢率以及绝对空巢率需求难以满足,必然需要高校整合多方面资源才能支撑。
二、高校空巢现象所产生的问题
“空巢老人”是一个特殊群体,由于无人陪伴,无人照料,他们通常易于产生身体、心理或社会方面的问题。
(一)日常生活照料难以保障
高校空巢老人与社会其他的空巢老人相似,最先面对的是日常生活问题,如三餐饮食、生病就医等。比较而言,相对空巢家庭的老人在遇到困难有具体需要的时候可以电话告知子女从而获得帮助,少数请保姆者也可以基本解决这项困难。而绝对空巢老人遇到搬提重物或突发疾病需就医时无处求助,可能引发严重后果。空巢老人在家去世几天后才被发现的事例也曾发生,让人感到沉痛之余,也引发我们对于空巢老人养老保障体制的深思。
(二)多方面心理需求难以满足
部分空巢老人在心理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不安、孤独失落或抑郁等情绪。特别是对于文化层级相对较高的高校离退休教职工来说,与病痛等肉体伤害相比,缺乏精神慰藉则是一种更大的伤害。
一方面是人际交往、情感交流缺失。现代家庭模式虽然已从扩大型家庭向核心家庭转变,家庭的职能不断削弱,但受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影响,来自子女的孝敬和陪伴仍然是老年人的强烈期盼和精神支柱。但是,空巢家庭的老人却很少甚至无法享受到子女的亲情关爱,他们孤独地待在家里,既不能享受儿孙同堂的天伦之乐,无形中还增加了很多对子女的牵挂与思念,缺乏精神寄托可能导致强烈的寂寞与孤独感。有的老人身体欠佳,常有病痛折磨,以致很少出门,难以与外人交流,更不参加社会活动,思想闭塞,情绪低落,久而久之可能造成抑郁、失眠、行为能力降低等症状,甚至可能诱发老年痴呆、老年性抑郁症等老年性精神疾病或心理疾病,严重者可能会有自杀念头乃至自杀行为,此即“空巢综合征”[3]。
另一方面,由于离退休,老年人进入“弱势社会群体”,其社会角色和经济地位都发生变化。[4]高校离退休教职工在职时期都承担了繁忙的教学、科研任务。但离退休后,特别是高龄后,随着社会角色转变和社会联系逐渐减弱甚至中断,不仅经济收入降低,社会义务减少,行使的社会权利和得到的社会尊重也随之减少。
此外,由于子女在经济和思想等方面的独立与成熟,老年人的父母角色越来越模糊,在家庭中的权威性也逐渐降低。这一切也容易造成老人情绪低落,消沉抑郁,进而出现焦虑、孤独,甚至被社会抛弃的感受。因此,这些老人更渴望得到他人的关心与尊重。
三、关于解决高校空巢老人困难的思考
目前,对于社会保障,我国已经明确的养老模式是: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养老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辅助。而空巢现象所折射的传统养老方式的困境却在于:家庭养老功能日渐弱化;机构养老尚待建设与完善;护理服务亟须培训、规范与发展。针对解决高校空巢老人的困难,唯有充分利用高校拥有的优势资源,并整合多方力量,完善居家、社区以及机构养老的合理衔接,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最佳途径。
(一)发挥高校资源优势
1.发挥专业资源优势
高校是科学理论研究的前沿阵地,是各类知识的聚集地,也是众多人才的成长摇篮。高校相关院系可以针对空巢养老课题进行理论研究,为解决高校及社会空巢老人各类问题建言献策。另一方面,高校还可组织相关师生参与服务空巢老人的实践活动,在解决社会问题的同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社会实践机会。例如对于空巢老人亟待解决的心理需求方面,可组织心理学相关专业的学生“点”“面”结合,为其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点”方面,针对那些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产生“空巢综合征”的离退休老同志,将他们作为个别重点对待,通过上门拜访、电话咨询或者是通过网络服务(针对一些已掌握网络功能的空巢老人)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心理疏导。“面”方面,对空巢老人或是可能步入空巢家庭的老人,可以通过大型专题讲座形式,以知识经验的传授为手段,以预防为目的,引导他们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面对空巢现状。(www.xing528.com)
2.发挥学生资源优势
学校与其他部门显著的差异在于拥有庞大的朝阳似的青年学生资源。大学生们往往有着极强的社会参与意识,愿意投身社会实践以提升自己能力。为解决高校空巢家庭的实际问题,我们应把大学生的能量有效利用起来,组织他们更好地为本校离退休空巢教职工服务。学生助老形式可以多样化:一是上门帮扶服务,帮助老人做一些简单家务,聊天拉家常以及日常采购等;二是为老人们举办活动或讲座,提供放松身心、沟通交流的平台。学生志愿者们朝气蓬勃,精力旺盛,为老人提供服务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青春活力;更何况老人们极富爱心,在交流过程中能向学生们传授文化知识和人生阅历与感受,必然促进助老活动形成双赢的局面。
但是,有效利用学生资源也存在难点——如何形成长效机制。因为大学生们的流动性强,毕业后必然走向社会。因此还需要探索形成长效机制,确保每年不断补充和培养新生志愿者投身到服务空巢老人的事业中来。
3.发挥学校医院资源优势
随着年岁的增长,身体机能逐渐衰退、病痛频发是老年人面临的又一困难,而空巢老人在生病护理和病发就医等方面的困难更为突出。高校医院服务的对象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这些高级知识分子高度集中的离退休教职工,他们普遍有相对较高和较稳定的经济收入,也有多方面的医疗和精神需求。高校医院应充分利用其资源优势,探索将医疗模式从过去单一为教学服务型逐步转变为面向社区、多方位的医疗服务机构,建立能为空巢老人提供吃住、娱乐、医疗卫生条件的多功能康复中心。这种医疗式托老中心将养和医紧密结合,能够有效解决空巢老人的日常生活与就医问题,特别是那些生活难以自理或身体健康状况较差的绝对空巢老人,这种方式能在保障他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他们的生命安全。
(二)利用高校教职工居住地相对集中的优势,开展老年人互助活动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信息获取更为迅速,互助行动更为便捷。相较于当前社会现实中邻里之间关系淡漠甚至互不相识的境况,高校教职工一般集中居住在学校周围,相互之间有相似的工作经历和相近的文化程度,沟通交流更易且频繁。通过推广邻里互助的方式,树立典型事例,营造互助氛围,发动空巢老人邻居帮助解决部分困难,如少量的家用采购、突发性疾病就医等。
部分离退休教职工中身体状况较好、有热情、爱奉献的“年轻”离退休老人,是亟待我们发掘的力量。他们之中,有部分老人往往是刚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本身有巨大的工作热情,又有充裕的时间。老年人之间更容易相互理解,通过互助行动,既及时解决了受助方的困难,同时也充实了助人者生活。如何搭建平台,集合这类的老年人资源,为急需帮助的空巢老人服务,是应该思考的方向之一。
(三)积极探索家庭养老与社区、社会养老的有效衔接
尽管“养儿防老”的观念不断受到冲击,但几千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家庭养老仍是中国老年人的首要选择。面对高校空巢老人困境,首先要鼓励其家庭成员支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提倡日本的“一碗汤”距离模式,即指子女家庭与老人家庭两代之间各自居住、独立生活,两家之间的空间距离近得足以让“子女从自己家中给老人端去一碗汤,而汤送到老人手里时还是热乎乎的”[5]。这种模式既为两代人之间保有足够的私密空间,又兼顾家庭养老的需要,在相对空巢家庭中有推广的基础和需求。
当然,目前社会情况下家庭养老已经很难满足需要,尤其是推行计划生育制度以后“4-2-1”家庭(1个孩子需供养2位父母、4位祖父母)的不断涌现,更令家庭养老成为无法承担的重担。
高校离退休工作自成体系,与社区、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在信息共享及经验、人员交流方面存在严重不足,无法与其他相关职能部门、服务机构协调配合以达到较好的互补作用。这就需要高校加大引入社区资源和社会养老服务机构资源的力度,结合学校后勤部门资源,再积极探索高校居家养老服务体制。一是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空巢老人提供休闲娱乐活动、紧急事件应急服务(如医疗、急救)等,让他们就近解决基本生活需求;二是利用和调动学校后勤部门积极性,考虑建立并完善送餐送货服务,解决空巢老人常见的购物难和吃饭难问题;三是适当引入社会养老服务机构,针对不同需求的空巢老人,提供家政服务、日间护理、医疗保健或心理疏导等服务。
(四)充分发挥高校离退休工作部门的作用
高校离退休工作部门是直接面对离退休教职工的窗口,在学校资源利用、老年人互助计划开展以及探索高校养老模式等方面发挥着组织、协调与沟通的重要职能。特别是组织学生志愿者帮扶老人活动时,应当着力探索建立长效机制,组建一支制度完备、新旧自然更替的稳定的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伍,以确保学生志愿服务能够长期、有序、有效地开展。而志愿者服务形式方面,则可以考虑开展结对帮扶计划,采用签订服务合同的形式,规范服务时间、内容和范围等,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纠纷的产生。
离退休工作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离退休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协调、调动和发挥离退休群众组织的积极作用,围绕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教、老有所为等方面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离退休工作人员也要注重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服务水平,及时有效地掌握本校空巢教职工情况,特别是身体、生活状况较差,亟须帮助的空巢老人,要与他们随时保持信息畅通,发动一切力量尽力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参考文献:
[1]陈天勇,李德明,李贵芸.高学历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11):742-744.
[2]王雪丽.“空巢”老人健康问题的研究现状及对策探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8):30-32.
[3]申群喜,王世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城镇空巢老人精神生活状况探析——基于广东城镇
1253位空巢老人的调查[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1(1):3-6.
[4]韩振燕,郑娜娜.空巢老人心理需求与老年社会服务发展探析——基于南京市鼓楼区的调查研究[J].西北人口,2011(2):102-10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