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空巢老人抑郁症状的发生及其影响因素

空巢老人抑郁症状的发生及其影响因素

时间:2023-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结果:空巢偶居老人、空巢独居老人的抑郁症状发生率分别为16.1%,25.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空巢老人抑郁症状的因素是自尊、社会支持、孤独感;而对于非空巢老人,影响因素则是人际关系、婚姻家庭满意度、孤独感。

空巢老人抑郁症状的发生及其影响因素

空巢老人抑郁症状的发生及其影响因素

梁勋厂 高柏成 徐冬英 刘 芳 周浩礼

作者简介:梁勋厂,高柏成,徐冬英,刘芳,周浩礼,华中科技大学老干部工作部、离退休工作处。

摘 要:目的:比较空巢与非空巢离退休老人抑郁症状发生情况、表现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老年抑郁量表简表及自编对某大学314名离退休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空巢偶居老人、空巢独居老人的抑郁症状发生率分别为16.1%,25.0%。卡方检验显示空巢偶居老人、空巢独居老人、非空巢老人在“感到生活空虚”“经常感到厌倦”“感觉大多数人处境比自己好”“感觉精神状态不佳”“感到不快乐”这些抑郁症状方面的发生率不同,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空巢老人抑郁症状的因素是自尊、社会支持、孤独感;而对于非空巢老人,影响因素则是人际关系、婚姻家庭满意度、孤独感。结论:空巢老人与非空巢老人抑郁症状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不尽相同,空巢独居老人的抑郁状况严重,应更多地关注独居老人的身心健康。

一、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与抽样

调查对象为湖北省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离退休老人(男性为60岁及以上,女性为55岁及以上),由按照各院系离退休老人比例,随机抽取25%的老人进行调查。

(二)调查内容

①一般情况问卷: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家庭类型、教育程度等;②抑郁量表:采用Yesavage[1]编制的老年抑郁量表简表“老年抑郁症状症测试简表(GDS-15)”,其中描述的症状符合自己当前情况选择“是”,不符合选择“否”,条目1、5、7、11反向计分,“是”计0分,“否”计1分。其余条目正向计分,“是”计1分,“否”计0分。总分=6分则表明有抑郁症存在。③社会功能和自尊状况:采用GQOLI-74[2]中的社会功能维度对调查对象的社会支持、人际关系、婚姻家庭、娱乐活动、自尊进行评分,得分越高表明状况越好。④身心状况:自评自理能力和孤独感。

(三)调查方法

医学院各院系支部统一召集被调查者,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医学院研究生展开调查。调查者对问卷各条目进行逐一解释后,由被调查者自行填写,如果老人无法自己完成填写,则由调查员当场询问并如实记录其回答。调查在获得被调查者的知情同意前提下进行,调查结束后及时复核,查漏补缺,以保证问卷真实有效。

(四)统计学分析

采用EpiData3.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基本人口学特征进行频数统计,对不同居住方式的老人的抑郁症状进行卡方分析,再采用Logistic回归对影响空巢和非空巢老人抑郁症状的因素进行分析。

二、调查结果

(一)人口学特征

本次调查的离退休老人共314名,其中男性146名(46.5%),女性168名(53.5%)。

平均年龄:69.2±9.5岁,其中55~59岁老人57人(18.2%),60~74岁142人(45.2%),75岁及以上者115人(36.6%)。

教育程度:大学及以上207人占65.9%,高中或中专83人占26.4%,初中及以下24人占7.7%。

婚姻状况:已婚者273人(86.9%),离婚/丧偶者41人(13.1%)。

既往职业:行政人员70人(22.3%),科教人员201人(64.0%),工人43人(13.7%)。

家庭类型:非空巢149人(47.5%);空巢老人165人,其中空巢偶居149人(47.5%),空巢独居16人(5.0%)。

(二)空巢与非空巢老人抑郁症状

接受调查的314名老人中,抑郁症状的总体发生率是17.5%,其中空巢独居、空巢偶居老人和非空巢老人各自的抑郁症状发生率为25.0%、16.1%、18.1%,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家庭类型的老人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不同。(表1)

表1 空巢与非空巢老人抑郁症状的具体表现

img29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在2008年对全国19省市共29座城市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有14.3%的老年人或轻或重地存在心理问题,尤其是高龄和文化程度较低的老年人。对于退休,虽然多数人都有一定的思想准备,但当社会角色完全转变时,或多或少都可能产生各种难以适应的心理问题,形成“退休综合征”或老年抑郁症,其中,空巢老年人更为明显。西方老年学学者提醒人们注意“空巢综合征”,其病状包括压抑感、烦躁不安、失去个性、失去自信心、感觉自己毫无价值等。

(三)空巢老人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

以空巢老人是否有抑郁症状为因变量,一般情况(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教育程度、既往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社会功能(社会支持、人际关系、婚姻家庭满意度、娱乐活动)、自尊状况、自理能力、孤独感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P进=0.05,P出=0.10),在a=0.05水平上自尊、社会支持、孤独感三个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表2)(www.xing528.com)

表2 空巢老人抑郁症状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img30

(四)非空巢老人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

以非空巢老人是否有抑郁症状为因变量,自变量同空巢组,结果显示人际关系、婚姻家庭满意度、孤独感是老年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表3)

表3 非空巢老人抑郁症状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img31

三、讨论

(一)空巢老人抑郁症状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空巢独居和偶居老人的抑郁症状发生率分别为25.0%、16.1%,两者发生率均低于张智等[3]人对昆明市空巢独居(37.5%)和偶居老人(21.1%)的调查结果,这可能与被调查人群的文化程度差异有关,本次调查对象为同济医学院离退休教职工,文化程度较高,65.9%的老人接受过大学及以上教育,他们在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建立的人际网络资源丰富,同时他们的精神需求往往比较高,也乐于和他人交往,所以拥有的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都比文化程度低的老人更高,拥有良好的社会支持[4],从而减少了抑郁症状的发生[5]。虽检验表明不同家庭类型的老人的抑郁症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但卡方分析发现,空巢独居老人相对于非空巢老人和空巢偶居老人更多地感觉自己生活空虚,精神不好,不快乐,处境不如大多数人好。原因可能是老人离退休后社会角色、人际交往网络等发生极大地变化,生活和社交范围逐渐缩小,配偶和子女成为了老人最主要的情感倾诉者和社会支持的提供者[6];空巢独居老人既没有配偶陪伴,子女又不在身边,心中的苦闷无人倾听,能获得的社会支持少;因此老人会常常感到寂寞、空虚、无助,并对自我持负性评价[7],产生自卑感、无价值感,最终陷入抑郁状态。

(二)空巢老人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自尊、社会支持、孤独感是影响空巢老人抑郁症状的因素;人际关系、婚姻家庭满意度以及孤独感是非空巢老人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与非空巢老人相比,空巢老人面对的家庭关系简单,与老伴的关系更加亲密,没有繁杂的家务劳动以及照顾子孙辈的压力;也因为子女不在身边而不能与子孙共享天伦之乐,丧偶导致没有相依相伴者,能够获得的客观社会支持、关爱和尊敬相应更少,因此二者产生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出现差异。

研究结果也表明无论空巢还是非空巢,有孤独感的老人患抑郁症的可能性都较高,尤其是空巢有孤独感的老人抑郁症状发生率是无孤独感老人的9倍左右;表明孤独感是抑郁症状重要的危险因素,孤独与抑郁症状密切相关,甚至可以认为孤独是抑郁的另一种更容易被接受且不那么难听的表述。[8]

(三)降低空巢老人抑郁症状的建议

空巢老人抑郁症状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为避免或降低这些症状,必须多方协同“作战”。一方面社会应加大对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尤其是心理支持,如成立老年人互助协会,搭建“空巢老人”交流平台,增加老人之间交流。另一方面子女对父母的赡养除了物质更要注重精神,或支持丧偶父母再婚,还应常回家看望父母,陪其聊家常或通过各种通讯方式与之交流都是实实在在的精神赡养。第三,空巢老人也应注重自我心理调节,提高抵御不良情绪的能力。唯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减少老年抑郁症状发生,安享晚年。

参考文献

[1]Yesavage J A.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J].Psychopharmacology Bulletin,1988,24(4):709.

[2]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一)[M].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1:83-89.

[3]张智,钱丽梅,苗吉,等.昆明市空巢老人抑郁状况调查及其影响因素[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1):2029-2031.

[4]李兆良,高燕,万兵华,等.城镇“空巢”家庭老年人社会支持状况调查分析[J].医学与社会,2008,21(1):11-12.

[5]李淑杏,邢凤梅,马小英,等.离退休老年人抑郁状况调查与社区护理[J].卫生职业教育,2005,23(1):73-74.

[6]李兆良,张兰初,冯晓黎,等.城镇“空巢”家庭老年人抑郁状况及对策[J].医学与社会,2008,21(10):47-49.

[7]Franck E,De Raedt R,De Houwer J.Activation of latent negative self-schemas as a cognitive vul-nerability factor in depression:The potential role of implicit self-esteem[J].Behavior Research and Therapy,2006(44):1017-1028.

[8]Frances K.Barg,Rebecca Huss-Ashmore,Marsha N.Wittink,etal.Amixed-methods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loneliness and depression in older adults[J].Gerontol B Psychol Sci Soc Sci,2006,61(6):329-33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