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为本求实创新
——云南财经大学贯彻落实中发〔2004〕16号文件精神自查报告
云南财经大学
我校党委历来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健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全面落实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各项要求,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形势政策课为主渠道,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学生工作的各个环节,形成了以思想教育为先导,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为动力的特色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根据《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对贯彻落实中发〔2004〕16号文件精神进行自查的通知》要求,我校党委高度重视,召开专门会议安排部署了自查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情况
根据中央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我校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为突破口,以增强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为着力点,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一级学科硕士点建设为牵引力,按照专兼结合优化配置的原则,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引导和促进大学生成长、成人、成才。近年来,通过内部机构的整合、学科方向的凝练、教学研究团队的培育,整体工作上突出体现了“五个不断线”,即课堂教学改革不断线、实践教学改革不断线、课程体系建设不断线、学科水平提升不断线、师资队伍建设不断线。
(一)课堂教学改革不断线
大力推进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以《建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讲坛哲学》为依据,深化了教学内容,充分体现大学深化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全面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发挥媒体教学的优势,专门购置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多媒体教学资源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多媒体教学资源库》以及《人民日报(1949—2008)》等资料,通过多媒体教学,强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提升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实践教学改革不断线
近年来,学校进行了大量实践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在认真分析当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实际的基础上,提出了以项目化管理的方式逐步推进实践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并制定了实践教学改革方案。特别加强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实践教学改革,组织学生利用周末或寒暑假到社区、工厂等进行社会调查和实践,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意义。
(三)课程体系建设不断线
在课程体系建设上,紧紧围绕四门核心课程,积极开发哲学智慧与科学精神的通识课程,使整个课程体系建设不断走向成熟。近年来,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校级重点课程建设,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为增强对学生的哲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素质教育,开设了一系列延伸性选修通识教育课程,受到广大学生欢迎,取得良好效果。
(四)学科水平提升不断线
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二级学科的划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进行了全面调整,设置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教研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和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共4个教研室。同时,设立了思想政治实践教育中心和经济伦理研究所2个机构。将本科生教学、研究生教学、科学研究、师资培养等全部集成在教研室工作中,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水平的不断提升创造了良好条件。
(五)师资队伍建设不断线
通过外派教师到党校学习、强化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鼓励支持教师脱产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等途径,切实加强对思想政治课的师资队伍培养培训。同时,严格执行学校人才引进相关规定,严把引进人才学术功底关,近年已引进多名博士,并正在积极准备引进思想政治理论课首席教授。目前,学校专职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中,有教授2人,副教授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8人,全部师资均通过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专门培训。
二、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情况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精神和教育部24号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以及《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加强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云高工函〔2008〕27号)的文件精神,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学校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始终坚持“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原则,把辅导员队伍建设列入学校教师队伍和党政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着力探索和建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
学校相继制定了《云南财经大学关于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意见》(校发〔2006〕6号)、《云南财经大学关于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云南财经大学辅导员管理考核暂行办法》(校发〔2007〕19号)、《辅导员例会制度》、《主题班会制度》等,进一步明确了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规范了辅导员建设制度体系,从队伍建设、岗位职责、管理、考核、待遇、培养和发展等方面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促进了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和职业化。
(一)专职辅导员配备情况
自2006年8月以来,根据中共中央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教育厅的有关要求,学校及时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意见》,迅速启动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制定了严格的选聘条件和程序,在思想素质、政治面貌、学历层次和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学校新录用的专职辅导员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进行,面向全国公布岗位,经过相应程序考核后,才正式录用。目前,我校共有本专科学生13706人、283个自然班级,有专职辅导员37人,班主任近230人,配备比例为1∶370。
(二)专职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情况
在职务职称晋升方面,我校对专职辅导员给予相应的倾斜。辅导员既是专任教师,又是管理干部,根据各自情况,可选择专任教师或管理干部晋升职务职称。在37名专职辅导员中,副高以上职称的有2人,中级职称21人,初级职称14人。在职称晋升上凡符合条件的均给予推荐,辅导员工作经历视同为履行专业技术职务的经历。在管理职务方面,以前有管理职务职级的,一律保留原管理职务级别,职务晋升时视为下级职务任职年限。
(三)专职辅导员培养培训情况
学校每年都对新聘任的辅导员、班主任进行培训。3年来,有5人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辅导员培训班;55人参加了省教育厅组织的辅导员、班主任培训班; 23人参加了云南省高校辅导员骨干培训班。2008年我校针对辅导员、班主任进行了三次大型的学习、交流和培训,参加人数达400余人次。通过学习、交流和培训,进一步加深了学校各职能部门和辅导员对辅导员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理清了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使辅导员对自己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职责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基本掌握了必要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技巧,有力地促进了辅导员队伍建设。
(四)辅导员队伍管理
辅导员既是教师又是管理干部,具有双重身份。学校对辅导员队伍实行双重身份管理,为辅导员开辟双线晋升成长途径,既可以按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标准评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或其他相关学科的专业技术职务,也可以同时根据辅导员工作年限和实际工作表现聘任相应级别的管理干部职务。2009年,我校有4名专职辅导员晋升为副处级干部,8名专职辅导员晋升为科级干部。同时,学校还定期选拔推荐优秀辅导员参加国内国际交流、考察和进修深造。支持辅导员在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上攻读相关专业学位,鼓励和支持专职辅导员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专门人才。
三、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情况
(一)大力建设校园文化,为培养高素质经世致用人才构建文化育人精神家园
校园文化是建设高水平财经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发挥校园文化在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建设既体现时代特征和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又体现云南财经大学特点的开放、和谐的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人文、学术、管理环境和健康向上、个性鲜明、整体协调的文化氛围,把云南财经大学建设成全校师生员工的精神家园,从2005年开始,以形象塑造活动为标志的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全面启动。2008年,学校成立了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云南财经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纲要》,整体规划,分步推进,实施了精神文明建设与传播、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文化活动品牌、文化环境五大“文化建设工程”。
一是深入开展领导服务作风、教师教风和学生学风“三位一体”的校风建设。积淀形成了“求实创新”的校风、“好学笃行、厚德致远”的校训和“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云财精神。谱写了校训、校歌,并进行了深刻诠释,使之为全校师生理解和认同,成为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是大力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立足于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多渠道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构建了通识教育平台,全面拓展学生文化素质。
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围绕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科技创新、生涯规划、社会实践、创业活动等,成功开展了“国际文化节”、“漫游学术畅想青春”、“体验教育”、“高雅文化进校园”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品牌文化活动。
四是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形成了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氛围。建筑典雅精美,设施功能完善,环境清幽美丽,信息高度灵敏,已初步形成数字化生态、和谐、人文校园。
五是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形成了网络媒体与平面媒体优势互补的宣传格局,充分发挥了校园传媒在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方面的积极作用。六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报告会、讲座的管理,绝不给错误观点和言论提供传播渠道。坚决抵制各种有害文化和腐朽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侵蚀和影响。
(二)加强网络建设,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全面加强校园网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
一是进一步改善网络硬件,先后实施了“数字财大”一期、二期工程,校园网络实现全覆盖。学生学习、生活实现“一卡通”。(www.xing528.com)
二是不断改进软件建设,校园网成为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校园网主页先后两次改版,不断优化栏目设置,美化版面结构,丰富网络内容,有效发挥了反映动态、沟通信息、引导舆论、开展教育的功能。
三是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党风廉政建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行风政风评议”、“信息公开”、“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等专题网站(网页),积极推进网上教育活动。
四是密切关注网上动态,了解大学生思想状况,加强同大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回答和解决大学生提出的问题。
五是加强领导,建立预案,运用技术、行政和法律手段,加强校园网的管理,严防各种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
六是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形成了宣传干部、思想政治课教师、宣传员、通讯员、学生记者等多种人员构成的队伍,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
(三)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开创心理教育新局面
学校历来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1996年成立了专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室以“立足教育,以人为本,发展为主,预防为辅”为工作理念,以“面向全体,区分层次,抓住重点,解决难点”为工作指导方针,积极开展普遍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的心理教育工作,在六个“落实”(领导责任落实、机构设置落实、队伍建设落实、制度建设落实、工作场地落实、经费投入落实)、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学生心理状况测评、心理教育宣传、学生心理互助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通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努力,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形成了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和一支稳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
2009年,根据上级有关精神和要求以及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和实际需要,学校研究成立了心理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云南财经大学心理教育与咨询中心,制定了《云南财经大学心理教育与咨询中心中长期发展规划(2009—2015年)》,并确定了把中心建成“财大人”心理关爱服务中心、友好合作单位心理援助基地、云南省“三生教育”心理健康实践示范基地的目标,初步搭建起以心理教育与咨询中心为核心的心理教育网络体系,全面加强和改进在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
为了建立健全学校、学院、班级三级心理健康教育运行体制,降低重心,下移工作,扩大覆盖面,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学校启动了学生心理委员选拔与培养工作,各学院均设置了一名心理委员总干事,并在每个班级选出了一名学生心理委员。心理教育与咨询中心为158名学生心理委员进行了基本的心理互助业务技能培训,初步构建起了一支由各学院心理委员组成的“院系心理委员工作组”队伍,为建立我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的长效机制打下了良好基础。
(四)实施全方位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毕业生顺势、健康就业
学校依托“生涯规划教育”,形成了以“成才设计”教育系列活动为龙头,以“三生教育”为切入点,以“体验教育”为手段,以“就业、创业与职业发展”为目标的职业素养教育体系。针对大学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表现出的复杂心理,加强了对应届毕业生的心理指导,依托“心理教育与咨询中心”,采取团体辅导为主、个人辅导为辅的措施,设立了“大学生求职心理辅导与咨询点”,对毕业生进行及时辅导与咨询,效果明显。同时,定期、不定期邀请专家举办《劳动合同法》专题讲座,让学生学习和了解现实生活中的就业法制问题,增强自身依法就业的自觉性,维护自己在就业方面的合法权益,并邀请机关、企业、事业单位进校园宣讲,帮助毕业生了解有关单位劳动人事管理制度,做到“知彼知己”,实现依法就业、安全就业、健康就业。
四、加强和改进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和大学生党支部建设情况
做好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和大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是培养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的必然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印发后,我校采取切实措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了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和大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
一是建立了校、院两级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发展党员工作规划,把发展党员工作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纳入学校党建工作中来。
二是制定了《云南财经大学基层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试行)》等新办法,进一步形成了基层党建工作合力,进一步促进了大学生党员发展和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三是以党员先进性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建设为主线,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党员素质。党校负责开展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学院(部)党委(总支、直属支部)负责开展“双学”培训,大力加强党员入党前期教育培训工作,从源头上提高党员队伍思想政治素质。落实《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高校“双培养”工作制度》、《高校学生指导员制度》要求,认真分析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建立了符合学校实际、学生实际、工作实际的发展党员工作规程,积极推进在大学生高年级建立党支部的工作,建立了结构合理、便于开展活动的党支部体系。
四是以“云岭先锋”工程、先进性教育、解放思想大讨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活动为契机,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大力加强党员教育培训,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建立了“1位党员带2位入党积极分子,2位入党积极分子带4位同学”的培养模式,把更多的优秀青年吸收到党组织中来,党员队伍不断扩大。目前,学校有27个党委(总支、直属支部)、127个党支部、3698名党员,学生党员比例达到17.4%,教职工党员比例达到54%。发展党员工作与学校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党员在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离退休、学生生活各方面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了学校的改革发展,受到了师生好评,学校党委于2006年、2008年两次受到省委表彰。
五、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及深入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情况
按照团中央、团省委的要求和部署,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多年来,学校社会实践服务团队的师生们善用其心、和合为众、分赴各地、深入基层,参观新农村建设和各类厂矿企业,体验改革开放30年的建设成果;开展“三深三访”活动,走访社会实践地的创业之星、大学生村官(志愿者)和云南财经大学校友;游历红色革命纪念胜地,缅怀先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开展沿街、入户调查,访民声、知民意、解民情;刷标语、贴海报、办图展,有效宣传科普知识;倾情歌舞表演,热情讴歌祖国建设成就,丰富农村文艺文化生活;为贫困学校学生捐赠文具、生活用品,与学生谈心,为他们办讲座,教授新的知识技能;对所到地进行社会经济情况调研,撰写实践论文报告,为当地的发展建设建言献策。同学们在圆满完成社会实践活动任务的同时磨炼了意志,增长了才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所到地方领导和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进一步修订下发了《云南财经大学“优秀青年志愿者分会”考核评比表彰办法》、《云南财经大学“优秀青年志愿者分会”评选细则》。2009年,组织开展了“志愿服务周”、“环保进社区”、“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活动、“节能减排”周系列活动。配合昆明团市委开展“迎国庆、讲文明、改陋习、树新风”青年志愿者活动,在南屏步行街设置青年志愿者“文明监督岗”,开展文明礼仪宣讲,昆明电视台、《昆明日报》、《都市时报》等新闻媒体对活动进行了报道。
社会实践服务活动结束后,及时开展总结评比表彰及成果展示宣传活动,举办了“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服务科学发展大业”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成果展,以图文和声像形式向全校师生展示并汇报成绩,增强了社会实践服务活动对全校师生的影响和感召。
六、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推动教书育人情况
(一)师德师风建设
为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校狠抓教学制度落实,不断整顿教学秩序,对教学中出现的违规违纪情况,一律给予严肃处理。在先进评比和职称评聘中,实行教学事故一票否决制。促进了广大教师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帮助学生明德修身、志存高远、勤奋学习、追求真理。学校形成了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从严执教、教书育人的良好氛围。
(二)学术道德建设
学术道德是科学研究的基本伦理规范,是师德的重要方面,是提高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的重要保证,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意见》精神,促进我校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学校制定并下发了《科学研究学术规范》和《关于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意见〉精神的通知》等文件,为加强学术道德建设,预防学术腐败提供了制度保障。恪守学术道德、坚持学术诚信;实事求是、严谨治学;正确行使学术权力;积极开展学术批评的学术氛围不断形成。
(三)“三育人”工作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制定了“三育人”工作条例和“三育人”工作实施方案。近年来,坚持以“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为主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基本内容、基本要求的宣传普及和实践养成为主要任务,深化广大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促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促进教职工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
学校每年开展“三育人”工作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评比,在全校大力宣传受表彰者的先进事迹,进一步倡导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良好风尚。同时通过实施班主任制、本科生导师制、教职工党员联系学生制、学生科研和社团导师制等,促使教师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关心、指导与培养,在全校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2004以来,我校涌现出了一大批为人师表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共有76人获优秀班主任称号,18个单位被评为“三育人”工作先进集体,30人被评为“三育人”工作先进个人。
七、健全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情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未来工程,必须不断健全完善相应的领导体制、长效工作机制和保障机制,真正实现全方位配合,全过程育人。为此,学校调整充实了“三育人”工作领导小组(云南财经大学精神文明指导委员会)、学生工作委员会、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加强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征兵工作领导小组、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等机构,不断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引导和指导协调,学校党政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切实参与到工作中来,形成了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有效保障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性和实效性。
同时,学校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充分认识到不断加强领导服务作风、教师教风、学生学风三位一体的校风建设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保证。在回顾历史、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学校确定了校风建设的总体目标,这就是紧扣建设高水平财经大学目标,继续坚持“求实创新”的校风,健全大学人格,熔铸大学精神,涵养大学文化;建设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从严执教、教书育人、关爱学生的教风;建设勤奋学习、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学风;建设以人为本、勤政廉洁、规范高效、热情周到的管理服务作风。努力形成学生以成才为志,教师以敬业为乐,管理服务人员以务实、高效、清廉为荣,学校以育人为本的新风尚,最终形成对学生有陶冶作用、对教职员工有凝聚作用、对社会有示范作用的优良校风。通过不断加强和改进校风建设,努力形成高水平育人环境,切实保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师生员工的一种行为习惯,一种工作常态,一种文化养成。
八、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建议
一是在思想建设的内容方面,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十七大精神的学习等内容与日常的“双学”学习、党校团校培训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教育。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引导青年学生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自觉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指引的方向前进。
二是在思想建设的目的方面,要将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与学校的改革发展、学生的成长成才紧密结合起来,致力于培育和造就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是在思想建设的实现途径方面,要将支部生活、主题团日以及形势政策报告会等理论学习途径与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推进学生思想政治“三进”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夯实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四是在思想建设的成果体现方面,要将政治素质、理论素养和道德水平的提升与优良校风、学风的形成结合起来,形成以校风带学风、以学风促校风的局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