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建课堂环境策略的分析介绍

创建课堂环境策略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3-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要进行生态教学,其对策之一是创建安全的课堂环境。

创建课堂环境策略的分析介绍

第三节 创建课堂环境策略

一、树立教师科学课堂教学环境观念

思想观念是行为的指导,良好课堂教学环境依赖于教师素质的提高和教育观念的转变。课堂教学环境问卷中表现出的数字差异实际上是教师观念差异的反映。首先教师应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领导者和管理者,其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潜在精神力量,具有很强的教育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制约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因素。其次教师应注重教育理论的学习。教育理论在不断发展,新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教师如果忽略理论学习,其思想观念就会落伍,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我国传统的师生互动形式,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自上而下、不平等的师生交往。在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教师应当注意建立网络式的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建构自我。最后教师应学习心理卫生知识。一方面教师要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培养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另一方面,教师要保持自身的心理健康,学会排解心理压力,才可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生和教学工作。这样学生就会在一种受教师尊重,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习。

二、创建适宜的课堂教学环境

不良的课堂教学环境妨碍学生的学习。不良的课堂教学环境以混乱、无组织纪律性、冷漠、不友善、恐怖为特征,也缺乏幽默,充满讽刺和敌意,这样的课堂环境不利于学生学习。例如,恐吓的环境会使学生在强迫下学习,如果冷酷和严厉地控制学生,会使他们因害怕失误而不表现探索性学习行为。

优良的课堂环境促进学生学习。优良的课堂环境以温暖、支持、令学生愉悦等为特征,这样的环境鼓励学生学习,促进每个学生的怜悯和完善感。

被学生知觉为凝聚力更强、目的方向更明确和组织性更强的班级,学生的成绩都一致更好。

教师要创建适宜的课堂环境,如没有威胁的、有秩序的、师生关系温暖友好融洽的、合作的、学生对学习负责的课堂环境和教与学的课堂环境。

教师要重视形成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关注尊重学生,分析和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爱其智、乐其教。

三、创建安全的课堂教学环境

安全的课堂教学环境是教学有效性的一个必要条件,学生只有在没有威胁和恐惧的课堂里学习,才能学得更好。

当代教育学倡导生态教学,即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建构起安全的心理环境,保持学生的心理平衡,使学生在自然状态下学习和发展。教师要进行生态教学,其对策之一是创建安全的课堂环境。安全的课堂是学生感到有安全感、没有现实和潜在恐惧和威胁的课堂环境。

研究表明,安全的课堂教学环境是教学有效性的一个必要条件,学生只有在没有威胁和恐惧的课堂里学习,才能学得更好。

预防来自非教学场合的恐吓和威胁。班级没有同学间的友爱、关心,得不到温暖,感到被班级排挤、孤立,甚至遭遇校园伤害或暴力,都可能导致学生认为课堂没有安全感,并为寻找安全而远离课堂,出现逃学行为。

倡导适度竞争。教学中同学间的竞争虽然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但一般而言,竞争是压力之源,也是同学间互相嫉妒的导火线,过多的竞争特别是考试成绩的竞争,会导致学生紧张,产生压力,并会使学习落后者或竞争失败者产生挫折感。

四、创建有秩序的课堂教学环境

有秩序的课堂教学环境指课堂秩序井然有序,没有混乱。课堂是秩序井然的集合体,而不是由乌合之众组成的乱糟糟的群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指导几十名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学术性探索,怎么把这几十人组织好,对教学效果有重要影响。

第一,有条不紊地教学。教师的教学计划不周全,教学活动组织安排不合理,甚至混乱,必然导致课堂的混乱和无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教学活动合理规划,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教学计划有条不紊地组织学生的活动和师生交流,安排各教学环节的过渡和衔接,并且要注意课堂教学的程序性。尤其要注意活动的过渡和衔接,明确告诉学生在过渡过程中做什么,避免因过渡不当引起的混乱。

第二,加强课堂管理。课堂教学中的纪律问题、学生的破坏性行为、教学中的突发事件等都是导致课堂秩序混乱的干扰因素,吵闹和噪声也对课堂秩序的维持产生消极影响,为此,教师要采取有效的课堂管理策略,将课堂管理得井然有序,避免出现混乱。

五、创建愉悦的课堂教学环境

愉悦的课堂教学环境是指课堂环境给学生欢愉、快乐、幸福等。课堂应该是令学生愉悦的地方,是能给学生带来兴奋、舒畅、欢愉、满足的场所。

愉悦产生的积极心理体验,会使学生向往参与课堂活动,热爱课堂,把课堂看成他们的快乐之地。

由于情绪活动能影响理智活动的效率,愉悦的课堂使学生处于放松状态,产生积极情绪,思维活跃,敢想、敢说、敢问、敢做,这必然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心智,挖掘和发挥他们的心理潜能,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进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有效教学必须创建愉悦的课堂教学环境。

第一,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显示自己的能力。

接受或容忍学生的失误。

使学生确立成功的自信。

让学生看到进步。

为学生服务课堂教学创造条件(回答问题,帮助他人、检查作业)。

第二,让学生因得到积极强化而愉悦。

要告知学生教师鼓励和欣赏学生的什么行为、教师对行为有什么看法、行为有哪些积极效应。只有这样,欣赏和鼓励才会使学生感到是真实的、准确的、值得的,才能对学生学生行为起强化作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和体察学生的进步、成就、能力、创新、灵感等,并及时给予认可、欣赏、赞美、表扬。这样,会使他们形成胜任感、有能力感、满足感,从而产生满足、愉悦心理。

第三,让学生因取得成功而愉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设立挑战性但不使学生丧失勇气的教学目标,使他们能取得学习的成功。教师设定的教学要求要让70%~80%的学生都能够达到,布置的教学任务也要有与此同等比例的学生能够完成。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成功以适当方式奖励或肯定。

教学案例:这个故事会让我们目睹美国教育的魅力所在。

这是一家普通的幼儿园。刚刚入园的美国儿童被老师带进幼儿园的图书馆,很随便地坐在地毯上,接受他们的人生第一课。

一位幼儿园图书馆的老师微笑着走上来,她的背后是整架整架的图书。(www.xing528.com)

“孩子们,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好不好?”

“好!”孩子们答道。

于是老师从书架上抽下一本书,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

“孩子们,”老师讲完故事后说,“这个故事就写在这本书中,这本书是一个作家写的。你们长大了,也一样能写这样的书。”

老师停顿了一下,接着问:“哪一位小朋友也能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一位小朋友立即站起来。“我有一个爸爸,还有一个妈妈,还有我……”幼稚的童声在厅中回荡。然而,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很认真,很工整地把这个语无伦次的故事记录下来。

“下面,”老师说,“哪位小朋友来给这个故事配个插图呢?”又一位小朋友站了起来,画一个“爸爸”,画一个“妈妈”,再画一个“我”。当然画得很不像样子,但老师同样认真地把它接过来,附在那一页故事的后面,然后取出一张精美的封皮纸,把它们装订在一起。封面上,写上作者的姓名、插图者的姓名,“出版”的年、月、日。

老师把这本“书”高高地举起来:“孩子,瞧,这是你写的第一本书。孩子们,写书并不难。你们还小,所以只能写这种小书;但是,等你们长大了,就能写大书,就能成为伟大的人物。”

六、创建师生关系融洽友好的课堂教学环境

教学是师生之间心灵的接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满足感是在一种民主、平等、无威胁的课堂气氛中,在允许提问、无所畏惧、独立探索的心态下,在一种心灵世界完全开放的心理环境中获得的。教学不能局限在规范的、程序的空间里。因此,教学中应强调师生共同创造多元的、动态的、内涵丰富的、富有情感和生命力的活动。应摒弃教师的单向信息传递、狭隘的问题取向、机械的教学、生硬的教态、枯燥而没有情感的语言、过多的纪律上的限制。应通过师生一起表演、讨论、比赛、读书,有时甚至角色换位,充分激活调动学生认知结构中的内源因素,主动介入到当前的知识探究活动中去感悟、去吸取、去创造。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轻松、愉悦、积极的课堂气氛不仅能使学生的心灵安全和自由,使其思维流畅、语言丰富,同时,也是使学生创造性得以发挥的重要条件。托兰斯指出,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必须在自由、安全的气氛中进行。自由安全的气氛会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使其创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如何营造自由、安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总结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应潜心于以下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创造性的运用。

1.主动发展策略。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

2.角色转换策略。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交流的实际需要,适当改变自己作为信息传递者和发出者的角色和位置,充当信息的接受者和反馈者的角色和位置。这对于教师真实清楚地了解学生较为隐含的、深层的心理状态,以采取相应的对策,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具有重要的意义。

3.学生互动策略。即强调教学中不能局限于师生之间的交往,要增强生生之间的合作性互动,以使课堂真正成为儿童个性自主、和谐发展的天地。

4.激情引趣策略。即教学中要通过创设各种情境,如民主情境、乐学情境、问题情境、成功情境等以激起学生的积极的情感,引起学生参与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营造乐学氛围。

5.“三动”调控策略。即教学中通过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时时动脑;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让学生时时动口;精心设计操作实践,让学生时时动手以调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6.多法交融策略。即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努力提高教学效率。

7.分层教学策略。即教学中根据各层次学生的个性化要求,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分层练习、分层辅导、分层评价、分层矫正,以使各类学生的素质达到分层发展的目的。

七、创建合作的课堂教学环境

合作的课堂是师生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去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的课堂。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交往互动的场所。

教师和学生只有在课堂上相互协调、高度合作才能使课堂教学既充满活力,又充满效率。

教学是一种智力活动,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师生间、同学间的启发、点拨、激励,需要师生、生生的合作。

教师不能强迫学生学习,教学的成功需要来自学生的配合和合作。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的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建构主义者把增进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视为教学的基本任务。

教师创建合作的课堂教学环境的策略主要有:

第一,提高学生对合作重要性的认识。只有当学生意识到了参与课堂教学、与教师合作的重要性后,他们才会产生合作的意愿和动机,也才会主动积极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为课堂教学的成功作出贡献。

第二,给学生合作的机会。请求学生解决问题,让他们有发表意见、表达观点、显露才华、贡献思想的机会,这不仅会增加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与教师合作的可能性,还会激发学生参与和合作的动机,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不要唱独角戏。

第三,认可、强化学生合作的贡献。对学生与教师合作所取得的成就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学的贡献,教师要能及时发现,并给予认可、鼓励,以强化学生的合作行为。

第四,教学生合作的技能。合作学习技能,主要包括:思考问题、寻求解决办法、观点分享和相互借鉴、融合他人意见、协调分歧等。合作学习技能对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发挥着重要作用。

社会性合作技能:主要包括倾听、交流、合作、解决问题和冲突、建立团队等,社会性合作技能对建立和维持课堂秩序、创建合作的课堂气氛有重要作用。

八、创建学生对学习负责的课堂教学环境

第一,增强学生的学习责任意识。教师应通过信息交流,传递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是否对学习负责对学习成败至关重要等观念。阐明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者,学生自己的学习意愿、学习动机、学习努力程度和学习方法才决定学习的效果,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责任感。

第二,对学生的学习寄以较高且现实的期望,充分相信学生能负起学习责任,并通过赞赏、表扬、鼓励,强化他们负责任的学习行为。

第三,赋予学生管理自己学习的责任,教学生作出决策。应该让学生意识到在课堂教学中是他们自己在不断作出其课堂学习和课堂行为的决策,他们在作决策时有多种选择,应让他们了解每一选择的结果,作出更好的选择。

第四,及时否定或制止不负责任的行为。在课堂上学生不专心于学习任务,并表现出干扰教学的问题行为,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当这些表现出现时,教师要敏锐发现,及时坚决地予以否定或制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