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课堂提问的策略
一、课堂提问的策略
(一)牵一发而动全身
教师在提问时,要从教材实际出发,善于抓住知识的关键点,问题的兴趣点,文本的疑难点,思维的发散点,内容的矛盾点或认知的模糊点来进行有效的提问。这种高水平的提问往往能够让学生迅速进入疑难情境,把注意力集中在思维过程中,并调动自己所有的知识储备和潜能,积极寻求问题的答案。这类问题,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文本,帮助学生进一步阅读理解文本。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在不知不觉中被导向深入,甚至能在原来无疑之处产生新的疑问。这样的提问,往往能够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二)一石激起千层浪
好的问题,应该能够开启学生心灵,激发学生思维,引发智慧碰撞,激活生命体验。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重视问题的深入性、启发性、开放性、拓展性,能够一石激起千层浪。也就是说,教师的提问要重视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扩散性的问题,投石激浪,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层层深入。通过提问,开启学生的思维闸门,促进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学习,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
(三)有的放矢目标明
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目标,要有针对性,所提出的问题必须紧扣教学目标,服从教学活动的需要,不然就会出现教学思路紊乱或“问”不对题的现象。为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应首先考虑该不该问,在什么地方问,怎样问,坡度多大,解决什么问题,培养什么能力,还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会有哪些表现,所提问题能不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这样课堂提问才能真正服务教学需要,引起师生的情感交流和互动。
(四)兵不在多而在精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得笨。”同样的教学内容,提出的问题不同,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就会大不一样。对于教师来说,要想使所提问题合理恰当、难易适中,具有启发性,首先要吃透教材,深刻领会教材的内涵,其次还要了解学生,充分认识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认知水平,知道学生哪些已经掌握,哪些还未掌握。这样,才能很好地设计教学当中的提问环节。在提问时,教师要做到问题不在多而在精,教师的提问要精心设计,要难易适中,由浅入深,要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细心揣摩,用心感悟。少提那些习惯性的如“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问题和重复性的问题,所提问题要尽量少而精。
(五)千树万树梨花开
新课程强调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差异。课堂提问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和学习基础,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实施差异教学。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最大限度地照顾到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学习需要,使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桃”,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实现师与生、生与生的情感交流,实现人人有效学习的目的。这样,课堂才能真正属于每一个孩子,才能呈现出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良好局面。
二、课堂提问的形式
由于问题的内容、性质和特点的不同,课堂提问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
(1)铺垫式
解决某一颇有难度的问题时,先提问将有关知识加以回忆或提示,使之强化,成为通向未知的铺路石,让学生沿着已知与未知的联系去思考答案。这种提问既强化了已知知识,又降低了未知的难度,加速了新材料同原有材料的内在联系,使学生的思维有明显的倾向性。
(2)阶梯式
几个问题有机地联系成一个整体,每个问题是一级台阶,或者前面问题是后面问题的准备,后面问题是前面问题的发展;或者前面是一般性问题,后面是一般性问题的演绎或应用;或者前面的材料是引起问题的原因,后面问题是前面材料的结果。它充分考虑到学生思维的程度性,对于培养学生前后联系思考问题的习惯,使之沿着某个方向深入探讨,以获得对某个问题本质的理解和掌握很有好处。
(3)指向式
如,用归纳法证明不等式2n≥n2(n≥4)。学生对归纳的第一步有两种做法:
①当n=4时,等号成立,又当n=5时,32>25,所以当n=4时和n=5时,不等式成立;
②当n=4时,左边=右边,所以不等式成立。
教师问:“这两种方法都正确吗?第二种方法不够严谨,是吗?”这种提问也是指向式提问。后面的问题是对前面问题常规性答案的疑问,这个疑问,确定了学生思维的指向。同时,这种提问利用学生思维的反思性,使之辨明某些模糊的逻辑关系、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批评性品质。
(4)对比式
所提问题在内容上是互相比较的,问题的提出,给学生显示了可比要求,内容上的客观可比因素与可比要求相结合,这种提问才可以顺利进行。这种提问,在讲授意义上没有相互包含关系,但能产生联合意义的“并列结合概念”(例如梯形与平行四边形)时,有特别的作用。
这种提问有利于启发学生通过分析对比,找出不同认知对象的结合点和不同点,限制负迁移效应的发生。
如鲁迅《药》中的华大妈和夏四奶奶的心理、神态和行动的对比;《田寡妇看瓜》中田寡妇土改前后的表现的对比。通过对比提问,让学生比较分析,区别事物之间的异同,抓住事物的特点,能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
(5)比较式
有比较才有鉴别。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一方面随着知识的日益丰富,视野日益开阔;另一方面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还有局限性。因此,教师要提出有思维性、有一定深度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比较、推理,去探求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求取真知。
如教《送东阳马生序》,可抓住关键词语提出问题:①课文第一句“余幼时即嗜学”,把句中的“嗜学”改为“好学”行不行?为什么?②“嗜学”两字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这两个问题不是立即可以回答的,而是要认真阅读课文并进行思考才能回答,因此学生钻研课文的热情就高。他们反复阅读,反复推敲,反复比较,终于领悟到课文之所以用“嗜学”一词的精妙之处:“嗜学”虽然也有“好学”的意思,但“嗜”却不是一般爱好,而是特别爱好,“嗜学”比“好学”语意更强,更能表达作者幼时好学的迫切心情。正因为有这种好学精神,他才能像文中所写的那样,无所畏惧地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嗜学”两字统摄全文,与本段末的“勤且艰”相照应,也和篇末的“善学”相照应,“嗜学”“善学”正是作者对马生的勉励和希望,也是全篇文章的主旨。
(6)引路式
求取真知,不是一蹴而就的,何况学生还“知之不多”,对知识的理解,有些还会出现“误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老师处于主导地位,应做到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在课堂上对所提问题的措词要确切,回答的活动范围要小,尽可能从一个角度去问,有时还可以比较具体明确地把一个大问题分解为若干小问题,便于学生回答,有利于学生思维定向。
如,教《伐檀》这首诗时,先让学生预习,然后让学生自己翻译全诗;课堂上,请一位学生翻译第一节,请全班同学对照自己的译文判断正误结果,看有没有同学发现译错的地方。这时提醒大家注意第一段最后一句诗:“彼君子兮,不素餐兮!”的翻译,并请那位同学把最后这句诗的译文再念一次,就有同学举手回答说,这句诗应译为:“那些大人先生们啊,可不是吃白饭的啊!”这句是用反语对不劳而获的剥削者作强有力的讽刺,而那位同学却把“不素餐兮!”错译成“可不是吃白米饭啊!”。“吃白饭”不是指“吃白米饭”,“吃白饭”是指不劳而获,在这里是讽刺揭露统治者不劳动,吃白饭。经这位同学一指点,全班同学都恍然大悟,哈哈大笑起来。
因此,进行启发性教学,实现教与学“双向交流”,求取更佳教学效果,讲究科学的课堂提问是十分重要的。
(7)联系式
知识在于积累。中学生有了一定知识基础又有求取新知的欲望,教师要引导学生“温故知新”,联系已学过的知识,引导学生到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
比如,学习《崤之战》一课,当学到“蹇叔之子与师”这句时,教师提问一个学生,这句中的“与”是什么意思?那位学生回答说,这句中的“与”就是“参加”“参军作战”的意思,是动词。教师肯定了那位学生的回答是正确的,并在学生理解了“与”就是“参加”的意思后,又引导学生联系已学过的知识,举出一些相当于“参加”这个意思的“与”来。这时,课堂上活跃起来了,学生争着举手回答:“咸与维新”中的“与”,“参与”的“与”,“与会者”的“与”……最后教师又联系了“与”这个词别的意义和用法,如:“我与他”中的“与”是连词,“和”的意思,应念“yǔ”,第三声;“蹇叔之子与师”中的“与”是动词,“参与”的意思,应念“yù”,第四声。这样,经过学生的回答,教师的总结、对比,温故而知新,不仅学生学习兴趣高涨,而且新获得的知识也更加广泛、更加牢固,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8)破题式
如教《“你们想错了”》问:“‘你们’指谁?想错了什么?为什么会想错?”由于这三问贯串于全文的始终,是文章的主线,所以提问收到了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效果。
(9)归纳式
由段意到主要内容,由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分析到人物性格的概括,常用这种提问方式。
(10)发散式
同中求异,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如数学中应用题的一题多解,语文中相同题的不同答案,均会用到此法。
(11)自疑式
简单地说,就是让学生自己生疑,教师讲授到火候处,引而不发,让学生自己生疑解疑,这是应用自疑式提问的绝妙之处。例如,在讲授“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时,按教材顺序是先讲定理,再讲推论。教师有意识地颠倒这一顺序,先引导学生用面积法证明推论,然后让学生看书提问,有的学生就问:“书上定理的证明看不懂,定理有别的证法吗?”这样,教师拂去教材表面的无疑性特征使学生自疑,然后引导学生解题:用推论证明定理,学生恍然大悟为什么先证推论,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在不知不觉之中,强调指出,我们已获得了一种重要的证题思想———用特殊证明一般。这样处理,使学生对特殊与一般的这种相互依赖、相对独立的辩证关系加深了理解。
学生提问,教师不正面回答,而是根据学生疑问之处,反问学生,这也是一种有效的自疑方式,学生提问后,期待着教师回答,教师反过来设问,实际上是暗示学生问题可以自行解决,这样做有助于学生把注意中心由教师转向自己,从等待接收信息的静止状态转向寻求答案的动态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
(12)复合式
这种提问由许多小问题构成,各问题之间既有对比式的,也有阶梯式的和指向式的,是前述几种提问方式的复合。这种提问,既可以帮助学生深入地认识整体的属性,也可以从某个侧面认识认知对象的新特征;既带有广阔性,又不忽视与整体有关的一切重要细节,是形成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发挥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例如,启发证明了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四边形为“中点四边形”,然后提问:“下列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这些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是菱形?是正方形?”
三、课堂提问的技巧
毫无疑问,在增强学生回答问题的数量和质量方面,提问的技术确实与之有很大关联。在这里我们主要讲四种提问技术。
(一)变向
变向是一种提问的技术,它根据最先的回答来引导提问,以便使更多的学生回答出更多的问题来。这是一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建立学生广泛参与的有效途径。由于必须有多个正确的回答,所以问题必须带有求异性、创造性或评价性。下面的例子可以帮助教师掌握运用变向的策略。(www.xing528.com)
“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在科学上作出过贡献的几位科学家。你认为其中哪一位的贡献最卓越?”
(稍停以后,举起了好几只手)
“唐云。”
“徐伟丽。”
“余洋,你的看法呢?”
应注意在运用变向策略时,教师不必去影响学生的回答。教师的作用仅仅是让问题改变方向,使其他的学生有机会回答问题。所以,学生参与意识的增强,将会带来更好的学习效果和更浓的学习兴趣。
变向技术在提问那些不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时,也是很有效的。因为让不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中也是极为重要的。请看看下面的例子怎样运用变向的提问技术来促使没有举手的学生参与学习:
“我们已经讲过了原子能是一种能源。然而,使用它却存在着危险。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是否应该把它作为一种能源加以开发?”(稍长的停顿后,举起了几只手)
“高建民。”
“是的,我想应该开发利用。我们可以建立强有力的保护措施。”
“很好。刘方,你怎么想呢?”
(稍长的停顿)“我想不应该,它太危险了。我们还不可能提供一个足够的保护措施来确保其安全。”
“毛羽,你能发表一点评论吗?”
(稍长的停顿)“我同意高建民的看法。我想我们可以安全地利用核能。”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面这个例子里,教师并没有强迫那些不举手的学生硬作回答。相反,只是提供了一个机会让其为讨论献计献策。另外,还应该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考虑怎样回答,这段时间可以视为“等待”。
(二)等待
“等待时间”这一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罗伊在1974年提出的。她在研究课堂提问时发现,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如果学生没能立即回答,那么一般教师都会组织语言加以引导,在提问与引导学生回答之间的平均等待时间约为0.9秒。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学生是不可能进行充分思考并构思答案的,他们的回答只能是长期学习积累下来的一种本能反应,或是从记忆库中调取知识片段进行应付。罗伊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如果增加“等待时间”,课堂会发生以下变化:(1)学生的回答变长;(2)学生不回答的次数减少;(3)学生回答问题时更有信心;(4)学生对其他同学的回答敢于进行挑战或加以改进;(5)学生会提出更多其他的解释。然而,研究发现,对于许多教师来说,在课堂上哪怕增加几秒的“等待时间”也并非易事。因为感觉上的“冷场”会促使他们重新组织语言加以引导,同时教师也担心,延长回答问题的时间,学生可能会心不在焉或调皮捣蛋。
“等待时间”的增加,需要教师设计出高质量的问题。教师可从问题的数量、难度、切入点等三个方面入手,精心谋划,做到问题精当、难易适度、思维含量高、切入点准确。如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可以提出下面几个问题: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梯形中的哪些线段有关?有什么样的关系?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原梯形面积有什么关系?你认为可以怎样求梯形的面积?一方面,这些问题突出了平行四边形与梯形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这一重点,达到了教师问得精、学生想得深的效果;另一方面,问题包含的思考容量较大,学生答问时必然需要增加“等待时间”。
在增加“等待时间”后,课堂上师生教与学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一,教师在备课时愿意花更多的时间设计高质量的问题,上课时会让学生更充分地参与到学习之中。第二,教师往往会针对学生常见的错误设计问题,问题的针对性增强。第三,由于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且每次都要解释自己的回答,因此其解释的习惯和能力会自然地延续到书面作业中。第四,许多教师在课堂上还高度重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因而某个学生所犯的错误可以因为小组成员的帮助而及时改正,而且通过集体协商和合作,学生能做出更好的回答。第五,学生的学习更加积极主动。他们逐渐认识到,提高学习成绩主要不是依靠发现“正确”答案,而在于更多地与同学一起探究、讨论和建构自己的理解。
(三)停顿
停顿与等待相似,就是在你说话时留一些时间给学生思考,只不过在停顿时教师不提问,也不需要学生发表意见。它在呈现复杂材料或作出指导时特别有用。
教师可以在呈现一些复杂材料后运用停顿,以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并完成练习。在停顿的时间,教师可以用目光扫视全班,以便了解他对所传授的知识是否理解。如果学生表示懂了,教学便可以继续下去,如果看上去学生表现出迷惑不解,那么,教师便应该提问或者重新解释与作出指导。
(四)倾听
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倾听他们在说些什么。只有当学生讲完以后,教师才可以进一步提问或者对回答展开讨论。许多教师总是喜欢在学生正说话时忙于做出总结,他们总是急于阐述下一个问题,进行下一轮解释或执行下一个教学步骤。事实上,他们总是急切地想要赶教学进度,以至于不惜在学生尚未完成回答时打断他们。
要发挥“沉默”的作用。就是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在教师重新讲解前的那段时间保持沉默。研究表明,一般来说,教师们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通常只有一秒钟左右的时间沉默。提问时,沉默应该增加到三至五秒,以防止打断学生的回答或者允许其他学生有时间插进来发表他们的看法。
(五)强化
一旦教师提出问题并得到了一个可接受的回答,那么就必须决定如何作出反应。在继续讲课前,教师应该作出表扬或赞同,还是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也就是说,教师的反应实际上就是一种强化的模式,将会对课堂互动产生强有力的导向作用。
在学生回答教师问题以后,教师所给予的奖励或表扬能有效地鼓励学生参与学习。运用“很好”、“太妙了”、“观点很新”、“棒极了”等等词语,可以有效地对学生作出正确回答进行鼓励。
尽管一定的强化是管用的,但滥用强化也就是否定或取消等待的作用。因为等待是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或者留给其他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如果教师过早地肯定了第一个学生的回答,其他学生可能会放弃回答,因为他们担心自己的回答是否会画蛇添足。毕竟,教师对原先的回答已赞不绝口。
不要只是强化最初那个回答,而是应该鼓励尽可能多的学生回答,然后,对所有的回答一并作出强化,并针对最佳的回答发表进一步评论。
四、课堂提问的实施
(一)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调动每个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体验参与和成功带来的愉悦。提问对应答人数要有量的要求,每个问题根据难易及重要程度提问1至3人,形成一种讨论的氛围。每节课要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回答,特别要考虑中低程度学生的参与面,选择有利于发挥学生特长的时机让他们参与,争取每节课全班大多数学生能有解答问题的机会,更好地激发班级群体积极思维的热情。课堂提问不能满足于个别学生的回答,对个别学生的回答,无论正确与错误,教师都要考虑这种回答与全班大多数学生的理解是什么关系。如果个别学生的回答很好,那么全班多数学生是否理解他的回答?如果个别学生的回答需要矫正,那么他所存在的问题是否代表着多数学生?只有把这些情况搞清楚了,才能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二)课堂提问要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课前设计的具有系统性、逻辑性的提问,教学中往往不会一帆风顺地得以实现,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完全拘泥于备课中的设计,应围绕提问的中心内容,根据学生答问的反馈信息,适当变通。对难以回答的问题采用分解、诱导的方法,把问题分成几个具有一定梯度的小问题;对回答不明确、不全面、不深刻的学生,可进一步追问;对离题的回答,要及时改变语言角度或改换提问方法,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思路去思考问题,使他们答出正确的回答。
(三)课堂提问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问题提出后,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然后指名回答。思考时间力求照顾到全体,以中等偏上水平的学生为标准。这样的标准,对于水平差一点的学生,虽有难度,但经过努力也可跟得上;对于水平高的学生,也不至因为节奏太慢而影响学习情绪。提问要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思考,切忌先指名再提出问题。
(四)课堂提问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是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主要内容。思路往往比结论更为重要,学生只有学会了思考,才能掌握获取知识的本领。多问几个“为什么”,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不仅便于教师了解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而且能达到学生间相互交流思路的目的,相互启发,取长补短,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课堂提问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教师必须熟悉并掌握不同类型的课堂问题,并且要学会如何使用这些问题。同时更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提问的大多数问题应该是开放性问题。任何结束性问题都应该与学生的大体背景相关。
2.教师必须接受和强化所有学生的回答,并要尝试建立一种热烈的课堂气氛。
3.教师必须使他的行为与他的语言一样热烈。对于学生,面部表情和身体接触往往能够会比语言表达更多的内容。
4.教师必须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来回答他的问题。记住,在一个问题之后的沉默并不总是意味着什么也没发生。它意味着思考正在发生。
5.重视每个学生每个问题,回答一定是响亮的,回答一定要有肯定的答案,不论是正确与否都要有鼓励性的评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