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课堂教学提问研究概述
课堂提问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其历史要比班级授课悠久得多。我国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孔子就是一位善问者,通过提问来启发学生的思维是其“启发式”教学的重要特征。他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孔子认为只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才能解决疑难,获取知识。《论语》一书共有512个章节(依据杨伯峻《论语译注》本),其中有101个章节是记载学生质疑、孔子答疑的。学生提问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问仁”、“问礼”、“问政”、“问事君”、“问孝”、“问知”、“问士”、“问耻”、“问行”等等。对于弟子提出的问题,孔子都能做到循循善诱,有问必答。孔子不仅鼓励学生善问,自己也率先垂范,给学生树立了好问的榜样。他不但“入太庙,每事问”(《论语·八佾》),还虚心向郯子“问官”、向长弘“问乐”、向师襄“问琴”、向老聃“问礼”……正是在他不耻下问精神的感染、熏陶下,他的弟子几乎是个个好问。在学习方法上,孔子特别强调“学与思”的结合,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而翻开《学记》这篇中国古代关于教学问题的著作,我们就可以发现诸如“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自节,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等至今仍值得借鉴的深刻论述。在西方,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兼教育家苏格拉底也是一位提问大师,其精神助产术对后世的教学影响深远。苏格拉底是通过反诘提问进行启发教学的。他教学生,并不是给学生知识,而是将本来就存在于学生心灵里的知识引出来,这就像助产婆帮助产妇生小孩那样,助产婆并不是给产妇以小孩,而是帮助产妇将本来就有的小孩生出来。到了近代,由于班级授课制的出现,提问开始进入课堂,并成为广大教师普遍使用的一种课堂教学技能。在国外,美国教育家史蒂文斯等人于1912年完成了有关课堂提问的最早的经典研究。大约过了40年左右,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的教育领域掀起一股研究课堂提问的高潮,而且成果颇丰。虽然不同的研究者研究的角度不同,采取的研究方法和开展研究的环境也不一样,因而获得的研究结果各具特点,但提问的重要性却得到一致认同,那就是从问题的数量和问答在课堂中所占的时间来看,提问在课堂教学中处于支配地位,它是“教学的生命”,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关键。
同欧美发达国家比起来,我国关于课堂提问的研究明显滞后,直到1984年我国台湾才出版了玉成所著的有关课堂提问的专著,即《教师提问技巧》。而在大陆,直到20世纪90年代大量有关课堂提问的研究成果才以论文或著作的某一个子目的形式涌现出来,2000年出版了刘显国主编的新课程教师必读的一套《中小学教学艺术丛书》,其中有一个专题就是“课堂提问艺术”。但这些主要是从课堂的角度对教师提问笼统地进行探讨,而针对课堂提问的专门研究不够深入,还留有较大的探讨空间。(www.xing528.com)
在《简明中小学教育词典》中,对课堂提问是这样解释的:“课堂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有关教育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做出应答的活动。”课堂提问是最古老,最传统的教学技能之一,它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手段,被运用于整个教学活动中,是师生交流的纽带,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把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作为准备一节课、上好一节课的重中之重,力求实现课堂提问从内容、方式、语言、结构、过程到导学关系等诸方面的科学性安排和艺术性组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