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课堂讨论的意义、原则及契机

课堂讨论的意义、原则及契机

时间:2023-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课堂讨论的意义一、课堂讨论研究概述课堂讨论源于拉丁文seminarium,音译为“习明纳尔”,原意为“苗圃”或“发祥地”,后转意为学校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共同研讨学术。英国教育家哈里·麦克多斯认为,课堂讨论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新的看法和动力”、会使学习任务完成得“更自然更有效”。其次是课堂讨论具有一定的自由探索性。课堂讨论有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

课堂讨论的意义、原则及契机

第一节 课堂讨论的意义

一、课堂讨论研究概述

课堂讨论(seminar)源于拉丁文seminarium,音译为“习明纳尔”,原意为“苗圃”或“发祥地”,后转意为学校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共同研讨学术。17世纪开始,在西欧的一些大学的教学中应用课堂讨论,具有专题研讨的性质。现代的课堂讨论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就教材中的基础理论或主要疑难问题,在独立钻研的基础上,共同进行讨论和辩论的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有利于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创新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促使学生相互学习、彼此尊重民主平等地讨论问题之风的养成等。

在西方,课堂讨论的研究和实践有相当长的历史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为了有效地传授知识,以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提出了他著名的教学法———苏格拉底方法,又称“诘问法”。苏格拉底方法作为一种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共同寻求正确答案的方法,有助于激发和推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1919年英国教授俄斯凯恩明确提出了讨论式教学模式的概念。杜威的“活动课程”、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问世以来,人们进一步从课程论,心理学等理论以及课堂实践方面进行探讨,为讨论法的运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例证。他们认为,对概念的思考及对技能和习惯的领悟学习优于根据重复练习原则对技能、习惯和记忆关系的学习,而讨论是促进思考和领悟最有效的途径。根据威特罗克的“生成学习模式”,大脑不应是被动地学习和记录信息,而应是主动地建构它对信息的解释,并从中得出推论。英国教育家哈里·麦克多斯认为,课堂讨论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新的看法和动力”、会使学习任务完成得“更自然更有效”。现今课堂讨论在国外仍受到极大重视,在美国和日本中学各年级的教学中,课堂讨论相当盛行,俄罗斯的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在高年级必须更多地进行讨论式的课业。”由此可见,课堂讨论在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经常与学生讨论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传授有关知识。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出“应提倡用启发、诱导和讨论的方法进行教学”。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今天仍具有较大的指导作用。近几年,广大教师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探索出许多新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实验———讨论法”、“单元教学法”、“程序启发教学法”等,都是以问题为中心,结合课堂讨论的形式进行的。

二、课堂讨论的意义

(一)能激发创新兴趣

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创新过程,与由教师讲授和个人探索相比,课堂讨论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在组织课堂讨论的课堂里,学生为什么总是兴趣盎然、热情高涨、思维活跃,原因首先是学生好奇心强、爱动好玩、乐于交往,在课堂讨论的活动中,学生的这种心理要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满足,因而总是兴趣较浓。其次是课堂讨论具有一定的自由探索性。教育实验表明,当人们通过民主和自由意志而不是被迫地去参与某项工作或活动时,他们就会对工作或活动表现出巨大的积极性和兴趣。

(二)能培养学生能力

课堂讨论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相互交流意见,培养他们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训练口头表达能力。在课堂讨论之前,教师根据教学目的确定讨论的题目并提出要求,指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认真准备意见和写出发言提纲。讨论进行时,充分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他们各抒己见,引导他们逐步深入到问题的实质,并就分歧的意见进行辩论,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能提高教学效果

提高教学课堂效果是教学追求的一个具体目标。课堂讨论有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首先,在课堂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呈开放状态,不同的见解与思路可以广泛的交流,并得到及时的反馈,从而促进思维的有序发展,提高思维活动的有效性。其次可以集思广益,协作攻关,从而有效地使认识趋于完善,使结论趋于完满。英国教育家哈里·麦多克斯在其所著的《学习方略》一书中说:在小组讨论和小组学习中,任何个人都要“受着榜样和别人成绩的影响,这是相当普遍的真理”,“若要使你的成绩保持在高水平上,一种有效的方法,就是去和那些学习上很努力的人交往”。这些论述是对课堂讨论在提高学习效益方面的肯定。

(四)能培养健康的个性

在小组讨论中,每个成员都是平等的,都可以自由地发表个人的见解。在讨论时,他们的思维处于开放状态,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路可以广泛地进行交流,并且能得以及时反馈,从而使学生的认识趋于完善。在讨论活动中,有可能使内向的学生逐渐适应这种气氛,逐渐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想法,逐渐走出被动聆听的状态。

斯蒂芬·布鲁克菲尔德与斯蒂芬·普瑞斯基尔在其著作《讨论式教学法》中,列举了讨论式教学法的15点好处,分别是:有助于学生思考多方面的意见;增强了学生对含糊或复杂事情的关心和容忍度;有助于学生承认和研究他们的假设;鼓励学生学会专心地、有礼貌地倾听;有助于学生对不同意见形成新的理解;增加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都关心所谈的话题;使学生的想法和体验得到了尊重;有助于学生了解民主讨论的过程和特点;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共同创造者;发展了学生清晰明白地交流思想和看法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使学生变得心胸博大,并更容易理解他人;有助于发展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能够导致思想转变。

三、课堂讨论的原则

1.民主性原则。教师要为课堂讨论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民主氛围,让学生心情愉快、思维活跃、无拘束、无畏缩地表述自己的认识。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智慧、情感志趣,要尊重其个性,让学生施展思辨才华。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讨论、交流,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讨论的裁定权交给学生。学生们只有在轻松平等的气氛下参与讨论,才能充分发挥主体意识和创造意识,积极思考问题,踊跃发言,使课堂讨论达到理想的目的。

2.全面性原则。课堂讨论必须全员参加,要面向全体学生,讨论的内容、方式要照顾到各种学习水平的学生,这样才符合促进全员参与、争取大面积丰收的宗旨。在课堂讨论中,要使全体同学都参与并且有所收获,教师就必须精心设计好讨论题。所谓“好”的标准,一是讨论内容能紧扣教学重点和难点;二是讨论能提供一定的分歧点,引起学生兴趣,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三是除了讲究科学性、启发性之外,还应注意要有适当的坡度。因为我们所教学生的学习水平、智力发展程度参差不齐,所以讨论的问题既要突出“点”,又要照顾到“面”,做到点面结合,难易得当。只有这样,才能使思维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才能使课堂讨论过程真正成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过程。

3.有效性原则。任何形式的课堂讨论都要有效,使学生各得其所,最忌走过场,把课堂讨论视为教学的“点缀”,只图表面的热闹。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所追求的只是那种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和上课的兴趣,那你就永远不能培养起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热爱。”因此,我们要提高课堂讨论的质量,首先要保证讨论内容有一定的思维价值,能促使学生全面的、多角度的去思考、去讨论。如讲述“文天祥抗元”时,我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文天祥抗元被俘后,在大都的囚牢里表现了坚贞不屈品格和崇高的气节,能不能因此就否定元统一战争呢?”还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下“文天祥的精神是一种什么精神?”前一问题目的在于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辩证地看待元统一战争。后一问题则是开放式的,应允许学生从封建伦理观念的角度否定文天祥的精神,而不做唯一正确的讨论结果。(www.xing528.com)

4.鼓励性原则。教师应在课堂讨论中,始终把关爱和信任的目光投向学生,倾听其意见,追踪其思路,鼓励其自信,从而助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获得最佳的讨论效果。现在不少中学生在课堂讨论中往往自信不足,缺乏表达的勇气;也有一些教师常常在讨论中轻率地否定学生的不成熟意见,压抑学生的个性,影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由于年龄和阅历等因素,学生认识问题往往带有片面性,他们的发言或对、或错、或深刻、或肤浅,教师首先都应当肯定其主动表达的勇气和可取之处,因为有缺陷的发言远胜于缄默。其次,针对学生不成熟的或错误的发言,教师应以诚挚的态度去点拨、指导、辨析,令其心悦诚服,积极主动地接受正确的观点。例如:在讨论“蒋介石杀了成千上万共产党人,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还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过程中,有位平时读书较多的学生表示:“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不一定是最好的方式,它放走了最反动的蒋介石,牺牲了最义气的张学良……”此言虽较为偏颇,但其“不唯书”、“不唯众”、勇于思考、敢于怀疑的精神却难能可贵,关键是重在疏导。对此,我在小结中分析杀蒋对抗日不利,放蒋介石有利于国共两党由兵戎相见走向联合抗日,张学良送蒋决不仅是讲义气,体现了他拥蒋抗日、一致对外的爱国情怀,等等。由于小结紧扣基本史实和同学们的发言,分析入理入情,使全班学生心悦诚服。这样的讨论,既突出了教材重点,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进行了思想教育,可谓一举三得。

四、课堂讨论的契机

课堂讨论的成败及作用的大小,在很大程度取决于讨论时机的选择与把握。就课堂讨论的时机而言,学生不可能一堂课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因为人的思维是有间断性、跳跃性的。根据中学生的思维特点,在讨论过程中,出现一个思维高峰后,往往要停顿一定时间,才出现另一高峰,这就需要教师把握最佳时机,一般可以放在以下几个环节处展开:

(一)当学生产生“愤悱”的心理状态之时

学生的认知需要常常来自于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似乎相似,但又不清楚,不能立即理解掌握的新知识、新技能,或者不能立即解决的实际问题,“问题”激起了对新知的渴求,产生了一种“愤悱”的心理境界。在这种心态的作用下,学生往往对自己的想法产生怀疑,希望从别人的想法或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中得到验证,更希望从别人的发言中得到启发。所以,这时恰如其分地组织讨论效果最佳。

例如,在讲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和“三国时期的经济”两个内容之间穿插一个讨论题:“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立即调动了学生为解决问题而看书思考的积极性,使那些原本对中学生来说十分枯燥乏味的社会经济知识,一下子变得引人入胜,并且能很快加以运用。虽然在讨论时学生的意见仍有分歧,但在老师的引导下,大部分同学从三国时期与东汉末年的对比中发现:三国时战乱相对减少,民族融合开始加强,三方区域经济都在恢复发展,从而肯定了三国的历史地位,得出了局部地区统一是历史进步的正确结论。

(二)通过操作实验来探究规律之时

教材中有很多规律需要学生通过操作才能发现其奥妙,如:各种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圆柱体和圆锥体体积之间的关系等等,这时仅凭个人的才智是不够的,须挖掘集体智慧,在集思广益中,实现真正的把握和理解。

(三)解答“开发性”问题之时

解答开发性问题的方法各种多样,而且结果也不唯一,不同学生常常发现不同的结果。正是这种差异的存在,为学生间的交流创设了良好的机会。学生在小组交流中能自由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和解题策略,倾听同伴的意见,并从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共同进步。如一些根据问题补条件或根据条件补问题的应用题,在同学的讨论中就会发现多种解题方法和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可促进学生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极大的发挥其发散思维的能力。

五、课堂讨论的内容

课堂讨论在通常情况下只安排几分钟或者十几分钟,但这段时间的成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讨论内容的组织。组织什么样的内容有讨论价值,什么样的内容能引起学生极大关注并能够展开讨论,这两个问题至关重要。

1.精选内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并能为教学目标、重难点服务的内容。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的、学生年龄特征、知识水平精心设计富有启发性的讨论题,即问题要有思考讨论的价值,问题要体现教学的重点、难点,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问题的生成也可由学生提出。

2.讨论的空间应当开放,组成互动小组,形成师生、生生互动的空间。老师应该为学生的参与赋权,精心组织课堂教学中机会均等、开放的讨论,努力创设“安全表达个人想法的空间”。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直接对话,其中充满了不间断的挑战和回应。学生的个性、独特性、多样性使课堂成为丰富的智慧资源。教师在与学生的生成性的对话中,双方都成了“被质疑者”及“被挑战者”,成为“被评估者”和“受益者”,也就是说,学生被充分挖掘的潜力也很自然地完善着老师的生命体验。

3.要寻准讨论的时机,关键是把学习时间的支配权还给学生。教师不能只想着赶进度、赶教案,这样很可能错过了最佳的讨论时间。寻准讨论的时机不仅需要教师敏锐的洞察力,更需要对教材的灵活处理和对教学的精心策划。至于讨论时间的长短没有定数,需要教师根据课堂讨论的具体情况,问题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接受能力来灵活掌握。

4.要加强讨论的指导,组织学生的自主讨论,并不表示教师可以袖手旁观,相反教师需要更多的精力对学生精心指导,和学生共同参与。如组织实验之后的讨论,需要在实验小组间加强巡视、注意倾听、及时给予方向的把握和对出现的问题给予疏导。

5.讨论应基于规范的管理,讨论是一项集体活动,是学生间的合作行为。因此必须要有合作的规则,有集体活动的纪律。规范讨论的管理,不仅是讨论取得高效的保证,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都将打下良好的基础。不管是实验或讨论,要让学生形成任务观、时间观、明确讨论的目的,要以理服人,学会倾听,提出建议和自省。

6.要慎重对待讨论的结果,课堂上学生经常将老师的话当做真理。因此教师更应“三思而后行”,不要因为个人的疏忽,扑灭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冷淡了学生讨论的热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